穿越之妇女主任
生一些活水,活水又可以带来一些虫子,蚂蚊,蚯蚓之类的,解决了鸡喝水的问题又给鸡带来一个食物链。
雪全部融化完了,春天也开始悄悄的来了,田边路旁开始出现一点点绿意。。。
大丰山的路全部完工,现在主要就是修山那下下坡路和这边连村里的路了,估计在开春田里活之前是可以完工的,根子村长还特意赶着马车去大丰山上溜了一圈,车子上面坐着二贵子一群炒包,确实这新修的路啊,虽说是上坡,但赶起马车来轻轻松松,马也跑得快,最主要的还是上山时不要再背着那个车架子了。
燕冰这些日子都在忙鸡场的事,各家孵鸡也是千奇百怪,有用老母鸡孵的,有将鸡蛋放到灶边靠烧火的热气孵,还有的放到床上,睡觉得靠着鸡蛋,不过这种成活率要低一下,反正鸡场建好后,村民交小鸡崽时,每家每户赶了过来。
有抱三十只的,有抱二十只的,有时家里没有孵出多少来,这里借一只那里借一只也凑足了数,反正规定了一家只要二十只,这是燕冰杜绝鸡崽太多,鸡场暂时还养殖不了这么多。不过在收小鸡崽时,还是要检查过的,那种歪脖子的,死气沉沉的,眼睛灰蒙蒙的,站不稳的,都被退回去,还有那些看上去就有病的更不能放进来,这可不是一两只小鸡崽,这多二千来只,要是一得病传染,全场小鸡崽都玩完。
老母鸡也不要,各小组凑上来几十只去年的新鸡,由这些新鸡带着小鸡崽就行了,收完这二千只小鸡崽,燕冰叫刘花带几个人把这些小鸡崽全部投入鸡场里面去,村里也正式任命刘花为养鸡场的负责人,就是场长那种。刘花这几天全忙到鸡场建设上了,把小么都放家里给婆婆带了,自从那事发生后,她婆婆和家里人也没有再强迫她生男娃了,现在又当上了村里鸡场的场长,婆婆那张脸也开始有点笑容了,加之村里人一见到刘花婆婆就夸找了个好媳妇,乐得刘花婆婆这几天专门跑过来送汤送饭啥的。
二千多只小鸡崽一放进鸡场里,就各自成团,各家孵的就各自占了一小块地盘,咯咯的叫过不停,这边鸡场里的员工,就开始散一些米糠,草料子,小鸡们就欢快的冲过来,打闹着,有时还为一小点草料子抢来抢去,好不热闹。
五爷这群老爷子们也没有散去,这些日子还有完善鸡场的设施,找一些石头,沙子,树根子放到鸡场里,让小鸡平时可以有玩的地方,这个就是要达到原生态标准而设计的,特别是那些树根子,枯了里面就会长一些小虫子,白蚊之类的,小鸡们又多了一个寻食的地方。盖的鸡舍,全是大棚子,周围全部围住,做了通风口和窗户,悬空式,鸡粪啥的全掉下面,下面又有排水沟子,一天冲两次水,清洁卫生。
鸡棚子不远处又建了几间砖房子,这是专门给鸡场工作人员吃饭休息时用的,晚上还安排了守夜,主要是防止黄鼠狼啥的过来偷鸡,两个守夜也是村里五十来岁的老汉,一人搞了一面锣,削了几根大木棒子,李扎子家的猎枪也暂时被借了过来,火yao铁沙全弄齐了,工作人员总共有六个,场长刘花,工人四名,主要负责平时给鸡喂食,清洁工作,守夜两名,本来还有安排一名兽医的,但没有人啊,再说全村就根子村长懂点医术,但根子村长白天要去山上负责修路也有空过来。
不过乡里来了电话,通知村里派人参加县里组织的兽医培训,主要就是针对农村家畜着医而开的班,学期三个月,县里负责吃住,这真是要打磕睡就有人送枕头过来。
村里专门为这事开了一个会,参加人员锁子支书,根子村长,李春林,燕冰,刘花,名额只有一名,要求是年青人,县里组织这样的培训不多,不可能去个老头吧。根子村长提议让小罗法去,锁子支书意外的提出来让李小兵去,这孩子爹娘死得早,家里也不成个样子,还没有娶媳妇,小罗汉则不同,双亲都在,人也不错,又是村里的通信员,以后机会还有的。。。。。
燕冰其实也想小罗汉去,但又想了想小罗汉这人比较聪明,以后咱村发展起来,用人的地方大把,他还有机会,但李小兵就不同了,雪灾里塌了房子,平时也不用个人样,但是这些日子,特别是在修鸡场时,表现得很好啊,再说了没爹没娘就是一根飘来飘去的草,让李小兵去学点技术,也算是解决他以后的生活问题。最后举手表决,除根子村长不同意外其它人全部同意,这样李小兵就成了小丰村送出去的第一个学习青年。
以后咱村的年青人全部得出去学习,这是燕冰心里想的。当然李小兵偷看燕冰洗澡这件锁子支书几个一直都没有对燕冰讲过,这事以后也不会讲了,烂到心里。
鸡场正式运作,这边李扎子带队开建的新房子也快收尾了,这些日子村里的老少爷们时不时溜过来看看,瞧瞧,有些人的眼神里明显的带着一些些不快和妒忌,也是,你这几家懒穷,房子塌了让全村人为你们修,特别是那两层小楼,自己家的和这七栋房子一比全没了个样。
正式修好那天,村里放了一大挂炮竹,锁子支书组织全村未参加修路的男女老少一起参观新建的房子。
房子靠学校,在原来的猪圈上修起来的,一溜子过去七栋,不过是连排的,放到现代应该是连排别墅,受雪灾的七家一家一栋,包括李小兵这狗日的,前面全是红色大门,进门之后就是内堂,后面是楼梯,楼梯是用木材做的,成Z字形转弯,二楼全是用大梁加山楂子树做的楼板,上面再铺了一层水桐板子,水桐板子打得光滑溜溜的,再上面就是盖瓦了,外面墙全部刷了白灰,修了一米高的踢脚线,前面后面都建有排水沟子,就连灶房就是统一造形,统一样式,灶台都打的是两口锅灶,只是少了猪圈牛棚,不过燕冰说过,这些东西以后各家各户都不需要了,全由村里统一来管理。
过了几天,这七家就开始正式搬进新房了,村里又组织了一批人帮忙拿东西,特别是雪堆里清理出来那些家俱,李师傅两父子全部将修好了。李小兵去了县里培训,走时哭得泪流满面,是那种真正的感动。。。这中间有些东西是全村人不曾知道的,李小兵拍着胸部对锁子支书和燕冰保证道一定学好回来之类的话。
第二章.快乐的妇女主任 四十八.扫盲班和领导视察
“支书,咱村好像有很多人都不认字呢,咱村公布的帐目分细放到学校门口贴着,这么多人围看,就没有几个看得懂的,还是我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给大伙听的。。。”燕冰很郁闷的走了进来对着锁子支书说道,刚才把去年村里一年的帐目公布出来,引来很多人来看,但就是没有一个可以看得懂的,燕冰只好将整个帐目给解说了一遍。
“没办法,咱村啊三十岁以上的基本都是文盲,有小部份是小学毕业,还有几个是初中毕业,那十来年啊,全国上下都是红色浪潮,那里有时间来学这玩意。。。”锁子支书带着老花眼镜坐在椅子上写什么材料。
“那咱办,这都啥年代了,不认识字怎么行呢?”
“呵呵,都上年纪的人了,也学不进了。。。”
“支书,我看,咱村是不是开一个扫盲班,专门针对不认识字的,反正学校有教室,咱们晚上开班就行了。。。”
“这事得合计合计,我就怕到时开了扫盲班没有人来。。。不认字的都是几十岁的人了,来了也别扭。。。试试吧。”
学校两位老师曾巍和成玉梅过完年也就在元宵节赶过来,这几天学校正是忙着大扫除,发放新书,准备开课。白天还好些,晚上就让两位老师郁闷了,村里各家拉着两位就往自家跑,说是请老师吃饭啥的,主要还是希望老师们能够多用点心教一下自己家的孩子,经历过红色浪潮,恢复高考后,这种好读书,读好书,书好读的风气正在村子里蔓延,以前见面问候是吃饭没?现在问候是你孩子学习咋样?
没读啥书让大人们现在也被小孩子瞧不起了,你想教下孩子又不认识多少字,拿着本书,啥字都不认识,两眼一摸黑郁闷得大人自个都不好意思打小孩子,一打这些鬼精鬼精的小屁孩就叫你们大人啥的一个字都不识还好意思打骂。自己管不了教不好只好请两位老师多费心了,这才造成小丰村几十年来首次文风盛行,尊师重教。
不过两位老师却是有苦难言啊,吃个啥饭也好点,偏偏整大碗大碗的老白烧,成玉梅老师还好些,毕竟是个女的,曾巍老师就惨了,天天被灌得醉生梦死,走路都打漂,白天上课都是顶着两个大黑圈上讲台,不过随着开春到来,这喝酒也就少了,反而曾巍老师的酒量却见长了,刚来时一碗都喝不完,现在干三大碗一点事都没有,五碗才微醉,七到八碗才晕,整整喝上十碗后才倒,如果不是开春,估计再喝些日子,就达武松那个级别了,十八碗不过岗。
小丰村首届扫盲班正式开班了,锁子支书带头第一个坐进教室,当然他是识字的,只不过是起个带头作用,紧根着后面就是村里一大群四五十岁的爷们,个个扭扭捏捏的抱着自己家娃或自家孙子用的笔本子走了进来,相互之间还在不停的挖苦着。
“李老三,你也来啦,五十岁了都进土里一半多了,还学个啥啊?”
“李酒鬼,那你来做啥呢?屁大个字都不认识。。。哈哈。。。怪不得你孙子老是考0分呢。。。”
“老逍头,不扒你家媳妇的灰啦。。。”
上课的老师就是学校的曾巍和成玉梅,曾巍被这群爷们称呼为小巍子,听上去就像是那啥皇帝叫太监的感觉,成玉梅则被村里人叫为小玉子,当然能这么叫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年轻些的村民还是很尊敬的叫曾老师和成老师,两位老师也没啥意见,你想怎么叫多行,这些日子在村里吃吃喝喝的,感情早就出来了。
“小玉老师,这个阿---哦---噫---呜---听起来咱就这别扭了,老逍头,这个你媳妇会不会啊。。。”李酒鬼站起来指着黑板上几个拼音笑着对老逍头说道,大伙当时还没有听出啥味道,过了一会儿才有感到这李酒鬼说的这拼音的意思是啥了。。。引来大伙一阵乱笑。
小玉老师也不知大伙说的啥,自己又念了一遍,大伙听了后笑得更历害了。。。小玉老师不知所措的看着锁子支书。
锁子支书一看大伙也闹得太不像话了,站了起来“不要笑了,你看看你们说的啥玩意,人家成老师还是个姑娘家家的。。。像什么样,老酒鬼,你站在那里做啥?”
小玉老师直到下课后才去问燕冰,燕冰听了后就知道这些个人说的是啥意思,在小玉老师耳边轻轻一说,羞得小太老师脖子都红了。
第二天晚上,就换成曾巍老师这给群老爷们上课了,同时锁子支书在上课前也说了,男的一三五上课,女的二四六上课,曾巍老师负责爷们,小玉老师负责娘们,星期天老师放假,扫盲班也不开课。
当然也有一些家里的男人女人是不愿意来上课的,天气还是比较冷的,家里老婆孩子热炕头,窝在家里不愿意来,燕冰也不想去做什么思想工作,只是和二婶子,刘花这些去动员一下,但效果不太好,结果锁子支书出动,大喇叭一喊“那家不识字,不来学校学认字,今年村里鸡场分工减半。。。”。当天晚上全村出动,将学校给围满了,个个手里拿着铅笔,本子,有点还抱着自家娃,吵吵闹闹,生怕年底分不到红。燕冰认为锁子支书这招虽说效果很好,但以后再要是开展什么工作活动,那不都得采取这种方法吗?
扫盲班定为一个月开一个班,每晚七点到九点,主要课程是认字,算数不用教,不认识并不影响这些人算数,一个个算盘打得哗啦哗啦响,没有一个错的,这可能是一种生活生存技能吧,这样就减少了课程的排班,到最后也不分男女了,人太多了,直接搬操场上了,周围点了几个大油灯,黑板中间一支,村里不认识字的全部坐前面,后面跟着一大群家属团,每天晚上都像赶集一样吵吵闹闹的,最后都是锁子支书一声令下才能够安静下来。
燕冰心里在想着,村里没有通电,又没啥娱乐设施,能不能找点啥东西来给大伙娱乐一下呢,电影,对就是放场电影最好,现在还没到下种子时期,村子里也没啥事,放场电影到是不错的选择,就是不知道乡里有没有放映机。找锁子支书一问,锁子支书一拍大腿说好啊,这电影都好多年没有过来放过了,以前每年乡里也来放几部电影,但近几年都没有来过了,这事最好去乡里问一下,到村里放两场电影。
电不是问题,乡里有发电机,第二天一早,春林和小罗汉带了几人就去乡里接电影机子,发电机和放映员,昨天临时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