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象征朱可夫





梅浅:谩!í?br />
  赫鲁晓夫在后来的回忆录中谈了他对朱可夫的看法,他说:〃朱可夫接替铁木辛哥使人十分 满意。他是一位天才的组织者和强有力的领导人。他在战争中表现出是有气概的。可惜的是 ,像铁木辛哥和朱可夫这样的人是少数。在老的近卫军被清除之后,像麦赫利斯、夏坚科、 库利克这样的人跑了上来,国防人民委员部成了疯狗窝。麦赫利斯就是那些最糟糕的人中间 的一个。〃

  1940年6月,朱可夫走遍了基辅军区几乎所有的部队和兵团。然后,他带着军区司令部在塔 尔诺波耳、利沃夫一带进行了大规模的带通信工具的首长司令部野外作业。当时,谁也 没有想到,一年以后,德军对苏联发动大规模进攻时,就是在这一带对乌克兰实施了主要突 击。在野外作业中,他发现,担任集团军、兵团及司令部领导职务的都是比较年轻的军官, 才从较低的职务提升上来不久,因此,战役战术基础很差,尤其对现代战争了解甚少,而对 旧的教科书上的条条框框奉若神明。对此,朱可夫深表忧虑。

  于是,他提出,摆到军队面前的尖锐而繁重的任务是:今天要学会明天在战争中需要的东西 。他认为,十分有必要把远东战役及近期发生的几次冲突的经验总结起来,供各级指挥员参 考。在此之前,朱可夫已经把远东战役的报告送到了总参谋部,这个报告对当时正在制订的 新的野战条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新的条例指出:各兵种协同作战,是取得作战胜利的首要条件。只有使用这种办法,才能在 敌人的防御纵深内打败敌人。条例针对许多指挥员对恰当地使用兵力、对于梯次配备原则、 对于作战编成问题不很熟悉的情况,对这些战役细节做了详细阐述。根据实战对许多条款进 行修改。如,在进攻战斗中,一个加强师的平均正面宽度减少到3300码,第一梯队步兵营进 攻正面规定为450至650码。还强调,每英里正面必须配备有效数量的火炮,要求从30~35门 增至35~60门。这个条例花费了苏军总部领导人的许多心血,但由于欧洲战局发展太快,这 个条例迟迟未能公布。

 

 

  

第七章从军区司令到总参谋长(3)


  近水楼台先得月。基辅军区十分幸运。尽管新的条例一直未能公布,但作为远东战役指挥员 的朱可夫仍把在远东战役中取得的经验贯彻到了军事训练中。整个夏季和秋季,朱可夫和军 区军事委员鲍里索夫、训练部长、作战部长都是在部队里度过的,他们集中主要精力狠抓指 挥人员、司令部和各兵种部队的野战训练。

  这时,苏共中央非常重视加强军队建设。这种重视程度是自苏芬战争后逐步加强的。

  苏芬战争是1939年11月发生的。当时苏芬两国正在谈判。苏联代表认为,从欧洲的战局发展 来看,不能让任何敌人进入芬兰湾,由此要求和芬兰交换领土以保障列宁格勒的安全。开始 时芬兰总统卡詹德尔发表声明,认为这些条件并不影响芬兰的主权完整,表示欢迎做成这次 〃生意〃。但后来芬兰的谈判代表突然中断了会谈。苏芬关系开始恶化。11月底,芬兰军队 在边境开枪杀死了红军士兵,苏联为此提出了强烈抗议。11月30日,苏联红军出兵芬兰。战 争爆发后的头几周中,苏军遭受到了挫折。后经改组并对作战方案进行修正,苏军攻势才有 显著进展。3月12日,芬兰投降求和,苏芬战争自此结束。

  且不说苏芬战争在政治上的意义,但对苏军建设来讲,却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苏军暴露出来的问题引起了苏共领导层的高度警觉。军队中的有识之士都察觉到,在哈勒欣 河 战役中,朱可夫所采用的坦克、炮兵和步兵的相互的配合起了决定作用,而在苏芬战役中这 方面却很缺乏。这中间有许多东西值得总结,这已是关系到苏军建设质量的关键性问题。

  1940年3月,苏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这是一次对苏军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的会议。在会议 上讨论了与芬兰作战的总结。会议中讨论非常激烈,与会者尖锐地批评了军队的战斗训练与 教育问题,提出了大大提高陆、海军作战能力的任务。

  根据此次会议建议,总军事委员会于4月14日至17日召开了扩大会议。中央机关的领导人、 各军区和集团军的领导人和芬兰战争的高级指挥员参加了会议。会议指出了苏军建设中的种 种不足,如,步兵对一些装备掌握很差,不知道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如何正确使用;通信设备 落后,步兵师调动不灵;后勤保障能力差,运输、医疗、取暖都很落后。会议认为,苏芬战 役苏军还有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是指挥部不了解作战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特点,以及芬兰军队 的组织、武器、训练及装备情况。会议得出结论,认为苏军虽然在芬兰取得了胜利,却付出 了巨大的牺牲,而这些牺牲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必须对苏军的武器、组织、训练和教练作根 本的改进。会议决定了从当前需要出发,组织军队进行战斗训练的极为重要的原则,并组成 了以日丹诺夫和沃兹涅先斯基为首的专门委员会,负责检查国防人民委员部的工作。

  在会议的最后一天,斯大林亲自到会讲了话,鼓励与会人员研究现代战争,注意灵活性和机 动性。朱可夫自始至终参加了会议,尽管没有发言,但他内心十分赞同这次会议的决定。他 意识到,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可能呆不住了。果然,在会议后不久的5月中旬,铁木辛 哥便被任命为国防人民委员,取代了伏罗希洛夫。

  自这次会议后,苏联党和军队领导人经常深入到部队检查指导工作。作为重要军区的基辅军 区,更为领导们格外重视。铁木辛哥到任两个月,便亲赴基辅,与其说是检查工作,不如说 是想听一听朱可夫对如何贯彻军事会议精神的想法。朱可夫直截了当地指出,必须进行相当 数量的战役、战术对抗演习,这是贯彻中央新的军事方针,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基本途径。铁 木辛哥表示支持。随后,他亲自参加了朱可夫组织的下述几次演习:

  9月22日至24日,朱可夫在腊瓦…鲁斯卡亚地域组织步兵41师进行战术对抗演习。这次演习 虽然规模不大,但协同性很强,军区航空兵也参加了演习。

  9月25日至27日,组织第99师进行校阅演习,重点检验炮火对抗能力。

  9月27日至10月4日,朱可夫亲自组织步兵第37军司令部、步兵第6军司令部、坦克第36旅司 令部和步兵第97师司令部进行野外对抗演习。在这次演习中,各司令部表现出高度的组织能 力和创造精神,保证了首长能够在错综复杂和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对部队实施不间断的指挥。 

  朱可夫为部属取得的进步感到欣慰,他请铁木辛哥相信,他带出的部队是有战斗力的。实际 的确如此,在这些演习以后不到一年,这些部队就投入了同德国精锐部队的战斗。这些部队 作战很出色、很英勇,给德军以沉重的打击。

  通过这些演习,朱可夫深深体会到,训练要取得最佳效果,有两点是不可忽视的。一是必须 加强训练中的政治工作,通过教育使指战员懂得,只有当部队全体人员经过良好训练,部队 才能成为使敌人畏惧的力量。二是高级军事将领尽可能在演习中现场指挥,这样会更具有教 育意义和动员力量。

  这一阶段,朱可夫十分注意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对一些敏感问题不避不让,勇于发表自己 的看法。他首先对军队的双长制提出不同看法。他说,军事胜利只有经过红军指挥员和政工 人员的艰苦工作才能取得,建议实行单一首长制。他是在当时最敢于说话、最早提出单一首 长制的高级军官。


 

  

第七章从军区司令到总参谋长(4)

 

  他还发表了一些颇有水平的文章。在文章中,他指责很多高级指挥员没有很好地培养青年军 官,他呼吁:〃已到了非培养不可的时候了,要更仔细地研究军事史和俄国军队、人民的传 统。〃他很有预见性地提出,复杂的国际局势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应在复杂的国际舞台上防 止有人(指德国人)〃耍花招〃。他明确提出,签订互不侵犯协定主要是用来争取时间,必须 要让西部的红军保持完全动员状态,以免被敌人打得措手不及。

  随着地位的提高,朱可夫的才干愈来愈受到重视。1940年9月底的一天,朱可夫接到总参谋 部的通知,要他参加12月在莫斯科举行的高级指挥员会议,并指定他在会上作题为《现代进 攻战役的特点》的报告。通知还说,会议期间,将进行大规模的战役战略演习,指定朱可夫 为演习中的〃蓝〃方,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要求他11月1日前交出报告草案。

  朱可夫深知这一报告草案对苏军建设的重大意义,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报告的准备中。由于总 部定的题目很大、很新,加之会议的水平很高,朱可夫压力很大。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夜以继日地工作。在他的得力助手、军区作战部长巴格拉米扬的大力帮助下,朱可夫花了整 整一个月的时间才完成了报告草案的起草。

  11月1日,铁木辛哥走进办公室,一眼看到办公桌上摆着朱可夫的报告,他那严肃的脸上露 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自言自语道,这家伙真是一匹八只腿的壮马。两星期后,总参谋长 麦列茨科夫受铁木辛哥委托通知朱可夫,报告草案已经领导批准,让他抓紧时间做好发言准 备。

  1940年12月底,苏联最高统帅部在莫斯科召开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军 区和各集团军司令员,各军区和各集团军军事委员和参谋长,各军事院校校长、教授和军事 科学博士,各兵种监察部部长,各总部部长和总参谋部主要领导干部,苏共中央政治局全体 委员。会议的重要程度,可从参加人员成份上略见一斑。

  第一项议程是审查1940年整个军事及政治准备工作,和1941年各项工作的打算。其中比较有 代表性的是总参谋长麦列茨科夫大将做的题为《关于红军部队战斗和战役训练的一般问题》 的报告。他着重讲了步兵的机动性问题。在谈到防御能力时,他严厉地指责,高级指挥人员 和各级司令部缺乏训练,没有表现出估计战斗局势及组织战地情报工作的能力。他认为,出 现这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把年轻的、在战役战术方面及司令部工作方面还缺乏足 够训练的干部大量提升到高级负责岗位上的结果。他赞扬了朱可夫基辅特别军区的炮兵部队 。麦列茨科夫发言后,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加强红军训练的宝贵意见,有28 名将军提出了建议。

  第二项议程是讨论军事艺术问题。共做了5个十分适合时宜的报告,包括:丘列涅夫的《现 代防御战役的特点》,雷恰戈夫空军中将的《进攻战役中和夺取制空权斗争中的空军》,斯 米尔诺夫中将的《步兵师的攻防战斗》,西部特别军区司令员帕夫洛夫上将的《关于机械化 兵团在现代进攻战役中的使用》,朱可夫的《现代进攻战役的特点》。这些报告质量都很高 ,帕夫洛夫是著名的坦克战专家,雷恰戈夫是西班牙战役的直接指挥者,其报告都内容丰富 ,观点新颖,论证充分,受到与会者的高度重视。

  反响最大的要数朱可夫的报告。报告的内容,特别是关于大量使用机械化部队的意见,引 起了很多有益的讨论。大家对朱可夫的意见都没有重大的异议,他们十分关心这样作战的细 节问题,如,担负扩大突破后战果任务的部队的组织问题,如何安排其战斗队列,突破口的 宽度,在突破口投入摩托化部队的时间,摩托化部队的组织及与航空兵的配合,在机械化 部队 进入敌阵地纵深独立作战时的控制及后勤支援问题。朱可夫根据远东战役的实战经验和近期 的思考,逐一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就这样,大会对朱可夫的报告形成了共识,接受了朱可夫 关于广泛运动战的理论后,立即着手研究此类战斗的细节问题。

  当时,与会的高级将领们是把德国作为假设敌的,这一点无疑是十分正确的,对半年后迎接 德军的闪电战进攻是非常有益的。

  1941年1月11日,会议宣布闭幕。铁木辛哥在闭幕词中指出:如果敌人(大家都清楚是指德国 )把战争强加在苏联身上,我们就不得不同西方最强大的军队作战。今后必须继续组建坦克 和机械化兵团,以便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