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象征朱可夫
恳恢站慷佣枷M堋∮谜庖焕沸缘娜儆5敲幌氲剑碌搅偻罚庖蛔罟馊俚慕巧伤勾罅种付ㄖ炜煞颉∪グ缪荩荒懿蝗每颇蛐闹写笪豢臁*?br />
就在苏德两军在柏林以东拼得你死我活的时候,西线盟军百万雄师渡过了莱茵河。为了抢在 苏军之前占领柏林,3月27日,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命令他的部属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和干劲向 易北河猛进,直指柏林城。然而第二天,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完全改变了计划。他命令 蒙哥马利,盟军主要进攻方向不是柏林,而是与柏林相距甚远的莱比锡和德累斯顿。同时, 艾森豪威尔还把这一决定直接通知了斯大林,希望苏军的行动与他的这一计划协调起来。
艾森豪威尔放弃攻打柏林的决定,使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蒙哥马利元帅大为光火,他们急得像 热锅上的蚂蚁,纷纷指责艾森豪威尔的决定。丘吉尔始终认为〃柏林是头等重要的政治目标 〃。他预言,未来的欧洲将是大国争霸的重点,而争夺主要是在苏联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 之间进行。因此对英美来说,对抗点当然越靠欧洲东部越好。4月1日,丘吉尔决定亲自给美 国总统罗斯福打电报,重申自己的主张:〃我认为从政治立场出发,我们在德国应当 尽可能地向东推进,如果能拿下柏林的话,我们就应当占领柏林。〃
但是,不幸的是罗斯福此时生命垂危,离去世仅有11天。军事大权掌握在总参谋长马 歇尔手中,而马歇尔是完全支持艾森豪威尔的。因此,无论丘吉尔怎样努力,始终未能改 变这位盟军总司令的决定。
艾森豪威尔为什么要改变进攻计划,放弃占领柏林的计划呢?
其实这位老谋深算的五星上将之所以这样做是有他充分理由的。首先是由于希特勒在阿登的 反击使盟军的推进延误了6个星期的时间。结果,当蒙哥马利的部队赶到莱茵河,离柏林还 有480公里时,朱可夫的部队早已到了奥得河,距柏林只有60公里。因此,艾森豪威尔已经 预见到,争夺柏林的比赛,在时间上已经输给了苏军。其次,就德军来说,希特勒还在柏林 ,柏林是他们的心脏,柏林的得失决定了德国法西斯的最后命运,所以希特勒必然要作垂死 的拼搏。在这种情况下,要强攻柏林,必然要付出重大伤亡代价。艾森豪威尔估计,盟军至 少要损失10万人。对于这一点,作为最高统帅是不能不慎重考虑的。还有,早在雅尔塔会议 上,苏、美、英三国首脑已经划定了各自在德国的占领区。按照协议,柏林在苏联占领区内 ,即使盟军占领了柏林,最终还是要退出来。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艾森豪威尔才决定不同苏 联去争夺柏林。
且说朱可夫的部队从4月25日就转入了市内战斗。开始发展还算顺利,但是越向市中心接近 ,双方的对抗就越激烈。德军利用多层楼房、高而厚的墙、纵横交错的防空通道等一切优越 条件,组成了绵密的防御。
朱可夫指挥部队昼夜不停地进攻。白天由第1梯队进攻,夜间则由第2梯队进攻,千方百计不 让德军有机会建立新的防御支撑点,并且努力把他们的守备部队分割在各个单独的基点上, 不让其他兵力集中起来形成拳头。
苏军在市内的巷战中,为了避免更大的伤亡,步兵和坦克的每一次冲击,都首先得到炮兵和 航空兵的支援。11000门各种火炮每隔一定时间就同时射击。从4月21日到5月2日,朱可夫的 部队对柏林发射了180万发炮弹,相当于36000吨钢铁重量。特别是在市内战斗的第三天,要 塞炮沿专门加宽的路轨运到了西里西亚车站,用这种炮向市中心轰击,每一发炮弹的重量为 半吨,其威力是可想而知的。
在苏军的猛烈攻击下,柏林的防御土崩瓦解了。
4月20日,在四面楚歌声中,希特勒迎来了自己56岁的生日。在这之前他的情人爱娃·勃劳 恩也从阿尔卑斯山的别墅里公开地来到了他的身旁。她是一位身材苗条、容貌秀丽的金发女 人。平时她绝少露面,由于她性情随和,寡言少语,更赢得希特勒的喜爱。此时,她已经下 定决心要同希特勒死在一道。希特勒的生日纪念活动是在地下室里举行的。当时所有的纳粹 元老,包括戈林、戈培尔、希姆莱、里宾特洛甫和鲍曼都在座。尽管兵临城下,希特勒似 乎并不特别沮丧,他仍然坚信〃俄国人在柏林城下要遭到最惨重的失败〃。但是其他人比 他更了解情况。庆祝会后的当天夜里,许多人纷纷离开柏林。希特勒最信任的老部下希姆莱 、里宾特洛甫和戈林也走了。跟随戈林的汽车大队满载着他从世界各地掠来的金银财宝。他 们离开柏林时,都不怀疑他们亲爱的领袖死期就要到了。
第十五章最后的决战(8)
但是希特勒并没有死心。他命令党卫军向柏林南郊的苏联人发动全面反攻。他要求柏林的一 兵一卒,包括空军中的地面部队,都必须全部投入战斗。〃所有按兵不动的司令官,都要在 5小时内被处决,保证只剩最后一个人也要投入战斗!〃希特勒在电话里喊道。但是希特勒无 论如何也没想到的是不仅所有的陆军和空军部队没有行动,而且连他身边的指挥官也跑得无 影无踪了。看到这种穷途末路的局面,他实在受不了了,他怒气冲天,完全丧失了控制能力 。他尖叫着:〃这就是末日了每个人都背叛了我。除了背叛、撒谎、腐化和怯懦之外, 没有别的。一切都完啦!〃他极度悲哀地表示,他决心留在柏林,决心亲自保卫第三帝国首 都。谁愿意走,就可以走。他愿意在这里以身殉国。
更多的人不同意元首的想法,一再规劝他尽早离开柏林到南方去,因为那里有大量完整的集 团军,到那里后,德国还有希望。
希特勒不打算改变自己的决心。为了表明他的态度是坚决的,他叫来秘书,当场面授指示: 元首将要留在柏林,保卫到底。他命令把这一指示立即向德国和全世界广播出去。
消息播出以后,志愿与元首一起死在地下室的德国著名女试飞驾驶员汉娜·莱契小姐驾驶飞 机来到希特勒身边。她与这位心目中的偶像进行了一次难得的交谈。
〃我的元首,为什么你要留在这儿?〃她问,〃为什么要使德国失掉你?元首必须活下去,德 国才能活下去。人民要求你活下去。〃
〃不,汉娜,〃希特勒回答她。〃如果我死去,这是为了我们国家的荣誉,这是因为我作为 一个军人,必须服从自己的命令,保卫柏林到底。〃接着他又像往常一样独自一人对坐在一 旁的莱契小姐滔滔不绝地讲下去,〃我的好姑娘,我原来并没有打算这样做。我曾经坚信在 奥得河的岸边可以保卫住柏林……当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仍旧失败以后,我比别人都感到惊 慌。在柏林被围以后……我相信我的留守会使全国军队效法我的行动前来解救柏林之围… … 不过,我的汉娜,我仍抱有希望。温克将军率部队正从南面打过来。他必须而且一定会把俄 国人击退,以便解救我们。到那时我们将举行反攻并守住阵地。〃
其实,希特勒对温克将军的救兵的幻想已经落空了,因为此时温克的军队早已经被朱可夫的 部队消灭了,余下的残余也正背离柏林仓皇向西撤退,原因是他们宁可当西方盟军的俘虏而 不当俄军俘虏。
走投无路的希特勒呆在地下室里踱来踱去,手里摇晃着被手汗浸湿得快要破碎的地图,焦急 地等待着援兵的消息。
可怜的希特勒不但没有等到什么好消息,却收到了给他和所有在场的人致命打击的报告,第 三帝国的第二号人物戈林和最〃忠诚〃的党卫队全国总队长希姆莱背叛了希特勒。4月23日 戈林从上萨尔斯堡给希特勒拍了一封电报,探问他现在能不能替代希特勒,从而接管德国的 全部领导权。希特勒见到这封公开让他下台的电报,几乎气晕过去,他立即下令解除戈林的 职务,并命令党卫军就地逮捕了他。更让希特勒难以料到的是,此时希姆莱竟背着希特勒暗 中与美国联系,表示德国愿意投降。
这一消息犹如一枚重磅炸弹,使地下室里的男男女女都因震怒、恐惧和绝望而齐声嚎叫起来 ,而希特勒又是其中喊叫声最大的一个。他像疯子一样地大发雷霆,他脸孔涨得通红,眼睛 鼓得圆圆的,变得让人都认不出来了。他的手、腿和脑袋都在颤抖,他不断地喊:〃把他们 统统枪毙!把他们统统枪毙!〃在一阵狂怒之后,他失去了知觉,整个地下室一时鸦雀无声。
几分钟以后,他们收到消息说,朱可夫的部队已经离总理府只有一条街了,可能在30小时以 后,即4月30日早晨就会攻打总理府。
这个消息标志着第三帝国的末日真正来临了。此时,希特勒作出了他一生中最后的决定:他 要在黎明时与他的情妇爱娃·勃劳恩结婚。
结婚仪式是在地下室的一间小会议室里举行的。在简短的仪式之后,元首的私室里摆下了阴 森森的结婚早餐。在餐桌旁,这位新郎仍不改老习惯,又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他回顾了他 戏剧性的一生中的各个高潮时期。他说:〃现在全完了,国家社会主义也完了。死,对于我 倒是一种解脱,因为我相交最久的朋友和支持者都出卖了我。〃说到这里,他和在座的客人 眼睛里都噙着痛苦的泪水。他扶了扶身旁的新娘,又接着说:〃我一直认为婚姻会阻碍我把 全部精力献身于我们的党以获得政权,影响领导我们的国家称霸世界。现在这一切都不存在 了,我的生命也要结束了,我决定与我有过多年真诚友谊并自愿在柏林已遭围困之时来到这 里与我同生共死的女人结婚。她自愿作为我的妻子同我一道死去。这就弥补了由于我服务于 人民投身于工作而给我们两人所带来的损失。〃
当天,希特勒指定海军元帅邓尼茨作为他的继承人组建新的政府。
4月30日,希特勒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他照例吃过最后的早餐,然后,把新婚妻子爱娃叫来 ,与她一道同周围的人一一道别。他眼里含着泪水,嘴里叽叽咕咕,也听不清在说什么。他 把两名女秘书叫来,把毒药交给她们。他说,当野蛮的俄国人打进来的时候,如果她们想要 使用的话,就可以使用。他又说,他很抱歉在诀别时不能送更好的礼物给她们,他对她们长 期忠诚的服务表示感谢。
第十五章最后的决战(9)
与大家告别之后,希特勒与爱娃回到自己的寝室。下午3点30分,戈培尔、鲍曼和其他几 个人听到元首寝室一声枪响,他们等待第二声枪响,但是却没有声音。等了一会儿,他们轻 轻地走进元首的房间,他们看到希特勒的尸体趴在沙发上,还在淌血。他是对着自己的嘴放 的枪。爱娃躺在他的身旁,她是服毒自尽的。
接着进行了维金式火葬。尸体被抬到花园里的一个弹坑中,然后浇上汽油点燃。当火焰升起 时,在场的纳粹党徒们纷纷举起左手向他们的元首行告别礼。仪式还没结束,苏军的炮弹已 经落到花园里了,这些人赶紧四散逃命。对此时情景,温斯顿·丘吉尔曾这样评论道,〃希 特勒的火葬柴堆,和越来越响的苏军炮火的轰鸣,构成了第三帝国的悲惨结局。〃
早在4月25日,苏军与美军在柏林西南的易北河西岸胜利会师了。于是德国领土和德国阵地 被切成南北两块,盘踞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德国两个集团军群也失去了向柏林靠拢的退路。
4月30日,也就是希特勒自杀的当天清晨,朱可夫的大炮向德国国会大厦开了火。由库兹涅 佐夫上将指挥的第3突击集团军攻占了大厦的主要部分。为了争夺这座象征第三帝国政权的 庞大建筑物,朱可夫的部队和装备精锐的德国党卫军部队进行了一场近距离的血战。即使在 苏军占领了大厦下面各层楼以后,在上面楼层守备的德军仍不肯投降。苏军只好一层楼又一 层楼地与德军搏斗,直到夜间,苏军才终于在大厦的主楼圆顶上升起了苏联的旗帜。此时亲 自指挥这一历史性战斗的库兹涅佐夫将军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他拿起电话机,兴 高采烈地向朱可夫报告:
〃国会大厦上升起了红旗!元帅同志,乌拉!〃
〃亲爱的库兹涅佐夫,衷心祝贺你和你的士兵们所取得的光辉胜利。苏联人民将永远不会忘 记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功勋。〃朱可夫此时也是激动不已,因为他在4年的卫国战争中一直 盼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