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宋
马天骥急忙见驾施礼道:“皇上,援兵到了,敌人的大堤已经毁掉了。”
“真的?并肩王的援兵到了”宋度宗一阵失神,突然满脸惊喜地跳了起来喊道:“并肩王呢?她在哪里?”
“回皇上,并肩王已经回府休息去了”
“哦”宋度宗渐渐地冷静了下来,脸上仍然充满着笑容说道:“回去休息了嗯这些日子让并肩王操劳了,确实应该好好休息一下。朕在这里看看,朕要在这里看看那些蒙古贼子是如何灭亡的”
于是,宋度宗和一干大臣站在城墙之上,向着远处的蒙古营地望去。
远处的蒙古大营,那木汗的三万人正在大水中挣扎,战马的哀鸣,士兵的哀号,让这个原本寂静的夜晚凭空增添了无尽的恐怖。
那滔滔的洪水,无情地吞噬着一切,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骁勇的蒙古骑兵显得是那么的渺小。
蒙古军队已经彻底乱了,没有人能够控制眼前的场面,那木汗披头散发地站在一处没有坍塌的大堤之上,无助地望着眼前的一切。嘴里失神地嘟囔着:
“失败了失败了没有想到自己认为攻击大宋的最佳良策变成了给自己掘地坟墓。”
望着中不住挣扎的士兵,和一阵阵火枪的声音,那木汗的心一痛,一口鲜血便喷了出来。
“王子,我们快走吧”
那木汗举目四顾,四周一只船也没有。所有的船都已经被连纵等人抢去,此时正站在船上,不停地开着火枪,射杀着水中的蒙古兵。
“我们能够去哪里?”那木汗苦笑着说道。身边的亲卫也都低下了头。
那木汗猛然从大堤之上站起,向前走了两步,朝着周围包围自己的船只喝道:
“哪位将军领军?”
一条小船缓缓地驶了出来,连纵站在船头,冷厉地望着那木汗,喝道:
“那木汗,我敬你是条汉子,你自裁吧”
“哼”那木汗的脸一下子阴沉了下来,冷声喝道:“你回去转告你家皇帝小儿,只要我活过今天,返回蒙古,他日我必定灭亡大宋。”
连纵冷冷地望着那木汗,不屑地撇了撇嘴,干脆地吐出了四个字:“送他上路”
一阵枪声过后,那木汗和他的那些护卫倒在了大堤之上。几千只小船不停地四处搜寻着,碰到还在逃跑的就补上一枪,也有迷迷糊糊地游到临安城的,也在浮标的火把照耀下,无处可藏,被城墙上的士兵毫不留情地射杀。
一个时辰之后,三万蒙古兵被杀得一个不剩。连纵并没有率兵进城,而是带领着那一万人迅速地离开了临安城的范围,消失在水的尽头。
半个月后,临安城外的大水已经退去,钱塘江被掘开的口气已经被堵上,救灾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半个月前,马可儿曾经在大殿之上痛斥众臣,再加上众人劫后余生,似乎觉悟也得到了升华。每个大臣都在兢兢业业地完成着自己的工作。
而此时在马可儿的书房内,马可儿沉着一张脸坐在椅子上。看着从前线送回来的战报,神色变得越来越难看。忽必烈的大军已经数次杀上了襄阳的城头,虽然数次都被张世杰率军给逼了回去,但是张世杰的兵力损失严重,再一次向朝廷请求援助。
放下手中的战报,拿起桌子上的另一张纸,这是今天临安城外救灾的情况。一场人为的洪水,让数十万百姓失去了家园,流离失所。临安城内的粮食已经快不够用了。
马可儿伸出手在太阳穴上不住地揉着,心中充满了焦急地情绪:
“大宋啊,真是命悬一现啊外有强敌压境,内有人为灾情,而且国力消耗巨大,兵力已经无处可征。”
一个月后,临安恢复了原有的样子,宋度宗从其它州府征调过来了粮草,并且在各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征兵活动。而前线襄阳仍然是处于烽火连天之中。
临安毕竟远离襄阳,看不到那里的烽火。一个月前的那场恐怖的经历,临安的百姓们很快就给忘记了,他们又过上了平静快乐的生活。连纵和辛无剑已经回来了,那些海盗们也回归大海,坚持周游于各个国家之间。
襄阳的告急文书像雪片一样传回了临安,传到了宋度宗的书案之上。宋度宗在大殿之上和众臣们日夜商讨着,然后就是不停地往襄阳运送着物资和新征的兵。之后又是雪片也似的告急文书传回了临安。
自从一个月前,马可儿从城楼之上下来,返回府中之后,就一直闭门不出。她并不想在大殿之上夺去宋度宗头上的光环,而宋度宗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一直再也没有宣召马可儿,只是下旨让马可儿好好在府中休息。所以,马可儿这一个月来就一直带着府中,但是马可儿自然有着自己的情报机构,往往前线的情报还没有到宋度宗的书案上,就已经摆在马可儿的书案之上。
在马可儿的书房内,有一面墙上贴满了这些情报。马可儿坐在椅子上,紧锁着眉头注视着墙上的这些情报。这些情报显示出,忽必烈也在消耗,但是,此次的忽必烈似乎是下了决心,从大草原处不断地补充着兵员,保持着对襄阳的压力。这一举动让马可儿和宋度宗都立刻意识到,这次忽必烈是下了决心要灭亡大宋了。
皇宫的大殿之内,宋度宗和一干大臣,此时的关系从来没有过的融洽。君臣都抛弃了迁都,和谈这两项以前最受欢迎的提议,一心一意地商讨着如何战胜蒙古人的方法。
可是,他们讨论的结果,却令宋度宗很受伤,似乎除了不断地征兵送到前线,已经没有什么好办法了。
宋度宗数夜无眠,一张脸已经消瘦了很多。独自一个人坐在书房之内,目光有些失神。
张世杰再一次告急,声称如果没有新的兵力增援襄阳,恐怕守不住半个月。可是这一个月来,宋度宗已经三次征兵了,整个大宋的男丁正在急速地减少。
宋度宗突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在御书房内不住地徘徊着,此时宋度宗的心情糟糕到了极点。继而将御书房内所有的窗户打开,可是仍然觉得心中十分地烦躁。迈步走出了御书房,宋度宗漫无目的在皇宫之内行走着,没有人敢去和宋度宗说话。自从第二次征兵以来,宋度宗的脾气就开变得暴躁,宫里的妃子,太监,侍卫,已经不知道有所少人被宋度宗鞭打了。可是,当刚才在大殿之上,宋度宗宣布第四次征兵之后,心情便愈发地暴躁起来。()
第一卷 凤声鹊起 第二百五十章 堂争
第二百五十章 堂争
第四次征兵之后,大宋无论是兵力还是经济上都已经支撑不住了。宋度宗徘徊在御花园中,不知不觉地来到了马可儿当年所居住的冷宫的位置。看到那里,宋度宗一愣,消瘦的面庞掠过一丝苦笑。推开门,走了进去,看到在院中间的那棵大树的下面,放着两张躺椅和一个茶几。宋度宗心里暗笑道:
“看来,当初她在冷宫中的生活就过得不错。”
挥挥袍袖,扫去躺椅上的灰尘,宋度宗紧锁着眉头坐在上面,仰身躺下。望着天上的寒月,想着这第四次征兵已经耗尽了国力,如果这次仍然不能够将蒙古击退,恐怕大宋也就没有再战之力了。
宋度宗不是没有想过马可儿,但是一方面他觉得自己倾全国之力,都不能够取胜,难道仅凭着马可儿的九万军队,就那个取胜骁勇的蒙古骑兵?另一方面,宋度宗也是一个男人,也有着男人的骄傲。他不想总是躲在一个女人的身后。
宋度宗在冷宫中一直做到天亮,当早晨的阳光暖暖地照耀下来的时候,已经疲惫至极的宋度宗,拖着摇晃的身子回到了寝宫,此时他通过一夜已经想明白了,到如今的这个时候,他宋度宗已经尽力了。所等的不过是结果。这第四次征兵已经是和忽必烈最后一搏,已经是他宋度宗的最后一份力,自己再愁也没有什么用了。
所以,宋度宗回到了寝宫,一头拱到了床上,便沉沉地睡了过去。
并肩王府,马可儿却是在被窝里伸了个懒腰,张开了惺忪的眼睛。马可儿一直睡得很香,这一个月来他都一直睡得很香,因为她知道忽必烈就快要撤退了。历史上,忽必烈的这次南下并没有成功,而且损失也十分的严重。再一次的南下攻宋,大概是在五年后。那个时候,宋度宗已经死了,是宋度宗的次子宋恭帝赵口在位的时候,忽必烈最终攻破了襄阳,打向了临安。
果然,当宋度宗睡醒的时候,襄阳的战报到来了。一个月前那木汗三万士兵的死亡,其实就已经给忽必烈造成了很大的打击。而襄阳又是久攻不下,是蒙古也损伤严重。在不得已之下,忽必烈终于下令撤退北归。一场规模宏大的战役终于结束了。可是留给宋度宗的却是一个贫穷的国家,整个原本富裕的南宋被打得一穷二白。
马可儿的船队远远不断地往大宋运送着各种物资,这些物资都是马可儿用大宋的特色产品,比如陶瓷,丝绸等从其他的国家换回来的,期间的差价也自然让马可儿赚了个满盆满钵。
而在整个南宋都在火热地进行战后重建的时候,马可儿和宋度宗又进行了一番长谈。马可儿毫不犹豫地告诉宋度宗,那忽必烈一定还会再来的,所以,在未来的几年里,宋度宗必须建立起一支可以和忽必烈相抗衡的主力部队,否则,在忽必烈下一次的南下之时,也就是大宋灭亡之时。
宋度宗有了这次的教训,对忽必烈前所未有地重视起来。于是,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武备,把宋度宗忙得不亦乐呼。而此时的马可儿却已经回到了云南,将经济交给了王亮,将武备交给了陆秀夫,而马可儿自己则纵情于山水之间,过得很是逍遥快乐。
一年后,财政略有恢复的宋度宗,便立刻拨款给襄阳,对襄阳城进行了扩建,他要把襄阳城建城一座阻挡忽必烈南下的天堑。
而一年后的马可儿也结束了游山玩水,坐在书房中,马可儿在考虑。几年之后的忽必烈再一次南下攻宋之时,要如何对待。
兵是不能光靠炼的,那是要靠实战的。可是眼下又没有什么战争,于是马可儿命令陆秀夫,连纵,郭破虏三人将云南的九万士兵带走了八万,只留下一万火枪营的士兵驻守腾冲府。陆秀夫,连纵带着这八万火枪营的士兵,在大海上和那一万火枪营的士兵汇合,然后便开始了海盗的生活。
但是,这海盗的生活没有过上三个月,马可儿就接到消息,说日本大乱,如同中国的战国时期一般,群雄割据。于是,马可儿便给了陆秀夫一纸命令,将九万人拉去日本国土,同意如本,让犬养贱一郎成为日本国的天皇。
于是,陆秀夫在大宋的宋度宗还没有作出反应的时候,率领着战船炮轰日本,一阵炮轰之后,日本的沿海工事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陆秀夫随即留下一万人驻守,带领着八万火枪营的士兵开始了征服之旅。
历经半年,陆秀夫平定日本,犬养贱一郎成为日本天皇。紧接着这位新任天皇就接到了马可儿的一张命令,让他立刻成立一支军队,将来做马可儿征讨忽必烈的先锋军。那犬养贱一郎收到马可儿的命令之后,心中也知道马可儿是让他的手下去当炮灰,可是这炮灰当也得当,不当也得当,所以,犬养贱一郎高高兴兴地开始组建军队了。
同时,朝鲜也发生了内乱,陆秀夫毫不犹豫地又带领着火枪营的士兵冲到了朝鲜。只用了三个月,便平定了朝鲜,同样,马可儿毫不客气地将朝鲜也当成了自己的后花园。如今马可儿虽然身在云南,但是却拥有着缅甸,日本,朝鲜三个国家作为他的基地。不断地积累着作战的物资,因为马可儿知道,那一天并不太远。
在宋度宗的努力下,大宋的国力在渐渐地恢复,而马可儿占据了日本和朝鲜之事也传回了朝廷。于是,在朝堂之上便引发了一场争论。这并肩王私自出兵,远征日本,朝鲜,在加上她已经征服的缅甸,已经有三个国家成为了她马可儿一个人附属国。这一切,她马可儿没有向朝廷汇报,战胜之后,更没有向朝廷报捷。据说那日本和朝鲜很多的财富都被马可儿一个人所占有。这让那些大臣们如何会在心里平衡,所以,为了给马可儿定性的问题,在大殿之上展开了一场规模宏大的争论。
有人认为,马可儿这已经是公开谋反。也有人说,马可儿此番举动,最低也说明,她并肩王根本就没有把朝廷放在眼里。
继而,这些大臣突然心惊了起来。如果那马可儿真的居心不轨,想要某超篡位。那么,作为大宋的臣子的他们,要如何对对付马可儿。在他们的眼里,马可儿的威胁并不比忽必烈少上多少。忽必烈如何攻打襄阳他们是没见到,但是马可儿曾经很轻松地灭掉三万蒙古兵,这可是他们亲眼所见。
这样的人,又有谁能够去征讨她。就算不去征讨她,但总得在云南交界出驻扎一支军队提防马可儿吧但是也有人认为,根本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