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宋
度宗还是否能够信任于他,特别是刚才自己的建议,想一想,文天祥都觉得冷汗直冒,手脚发软。()
第一卷 凤声鹊起 第二百七十一章 首战
第二百七十一章 首战
“皇上,那我们如今……”想明白一切的文天祥嗫嚅地问道,他曾经拜马可儿为师,这在朝野上下,人皆尽知,此时的文天祥不知道宋度宗还是否能够信任于他,特别是刚才自己的建议,想一想,文天祥都觉得冷汗直冒,手脚发软。
“还是尽量满足襄阳张将军的要求吧”
“皇上,张将军从襄阳送来消息,说这次忽必烈南侵,恐怕是不死不休的局面。这场战争不知道要打上多少年。他请求皇上继续征兵,然后在后方训练,随时对襄阳进行补充。”
宋度宗抬起双手,按着自己的太阳穴,使劲地揉了揉,脸上现出沉重,说道:
“我知道了,你着手去办吧。”接着又长叹了一声道:“兵员是一个问题,粮草更是个问题啊,如果不出现天灾还可以,如果庄稼歉收的话,唉,你也知道,国库并不充盈。”
文天祥沉默不语,宋度宗也皱着眉头坐在那里。很久,宋度宗突然重重地一掌拍在书案上,不甘地说道:
“死守襄阳就算是守住了,那么下次呢?终究是太被动啊。这张世杰还是令朕失望啊”
文天祥脸上一片苦涩,大宋可谓一直多灾多难,先是被大辽欺辱,然后是大金,如今是蒙古,好好的一个大宋江山,愣是失去了一半,如今就是剩下的这一半,也摇摇欲坠,眼看着就要亡国。大宋又何时扬眉吐气过?更何况这蒙古要比辽金更加地凶猛,那张世杰如果能够守得住襄阳,就已经是很了不起了,哪里还敢主动出击。
一阵剧烈的咳嗽之后,宋度宗的脸不正常地潮红着,待气息再一次平息了下来之后,宋度宗无力地向着文天祥挥了挥手道:
“你先回去吧”
“是,臣告退”
宋度宗疲倦地轻轻点头,文天祥眼睛一红,面现悲戚,最终无言地退了下去。出了御书房,没有走上几步,又听到御书房内宋度宗激烈地咳嗽声。文天祥脸上不禁一阵悲戚,双目之中泪流而下。
大战终于不可避免地开始了,大宋和蒙古两方都经过了长时间的精心周全的准备,终于开始直面对方。
朝阳刚刚升起,四处的田野笼罩在一片金光之中。守卫在襄阳城上的士兵,便看到远处的地平线上,如同一片黑云遮天蔽日地向着襄阳城移动而来。张世杰已经听到了汇报,带着诸将挺立在城墙之上,阴沉着脸看着那远处无声移动的黑云。
渐渐地随风传来了声音,二十万的马蹄声敲响着大地,声音正在迅猛地靠近,越来越大,逐渐地如同雷鸣一般。二十万的骑兵,身上的铠甲映射着朝阳,如同一道钢铁洪流一般撞向了襄阳城。
铺天盖地的气势指压城墙之上的大宋士兵,在距离城墙五百米处,轰然停下。一时间场面变得十分地寂静,但是,就是这寂静,却压得众人喘不过气来。
张世杰面色沉重地望着城下的蒙古骑兵,在看看周围的大宋士兵,见到很多人已经变了颜色。此时,张世杰的脑海中闪现出当初政变的时候,自己等人面临危局的时候,也是如此,只有那并肩王马可儿一脸淡然。而且最终也是并肩王马可儿战败了赵孟。想到这里,心中不禁一叹:
“如果并肩王在这里,那该有多好啊”
甩了甩头,甩掉了脑海中那些想法,重新将目光望向了对面。只见对面的蒙古军中大旗一摇,二十万军队便四下散开。有一个万人队仍然在五百米外列队注视着襄阳城,时刻提防着张世杰的军队冲杀出来。
而剩下了人已经下马,开始扎营。鹿柴很快地就搭建了起来,厚重的木质围墙也在迅速地形成,一个个帐篷很快地在中间地广场上支撑了起来。
“他们在扎营”张世杰身旁的以为将军轻声说道。
“嗯”张世杰轻轻地点头道:“看来这次他们准备得很充分,是一场硬仗啊”
“元帅他们正在扎营,只留出一万人在那里防守,我们是不是出城攻击他们一下,也好杀一杀他们的锐气”
“这……”张世杰犹豫着。
“大帅,他们只有一万人,我们只要动作够快,冲一下就撤回来。等到他们的大军重新上马投入到战斗,恐怕我们已经撤了回来,如果运气的话,所不好还能够把那一万蒙古骑兵给杀掉个几千。”
张世杰望着对面的蒙古军队,轻轻地摇了摇头,说道:“蒙古人自小就在马背上生活,他们的反应速度不是你所能够料想的,恐怕我们的军队还没有到他们的跟前,他们就已经完全做好了战斗的准备,而且说不好都主动地冲向了我们。”
张世杰这番话说出来之后,和蒙古军队作过战的老兵们都深以为然,而那些新加入的将军却个个不以为然,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的同时,眼中也透露着对张世杰的轻视,只是不敢表现出来。
“可是,元帅,您看”一个将军凑到了张世杰的耳边轻声说道。
张世杰转头一看,便见到城墙上的士兵俱都是士气低落。心中知道如果任凭士气如此低落下去,恐怕待到蒙古攻城之时,早已经失去了抵抗的心念。可是如果派兵出去一战,胜了还好,提升了士气,如果败了,那时起岂不是更加地低落。
目光一转,也已经看到了那些新到的将领眼中隐藏的轻视。张世杰不禁一叹,知道自己如果不派兵出去一战,不仅士兵的气势会持续地低落,就是那些新到的将领恐怕也会从此对自己心存轻视和抵触的情绪,大战就要开始,将帅不能够一心,那是兵家大忌。想到这里,张世杰也只好强提精神,淡淡地说道:
“蒙古军队如此地嚣张,竟然敢在距离城墙五百米处扎营,分明是轻视我等。如果我们就在着看着,岂不是更加地增加了他们嚣张的本钱。好吧,我需要一位将军,率军前去攻击那一万负责蒙古警戒的骑兵。不要恋战,教训他们一下,立刻返回。”
听闻张世杰的话,众将的眼睛俱是一亮,齐声喊道:“元帅,末将愿意前往。”
张世杰的目光在众将身上一一扫过,眼前的众将明显地是两种表情,和蒙古交战过的那些老将们,一个个目光虽然透露出渴望,可是神色之间却是十分地郑重严肃,而那些新到的将领,则一个个满面激动。
张世杰暗暗地摇头,心中叹道,如果此时让这些新兵出城攻击,恐怕一个人都回不来。所以张世杰自动地忽略了那些新将领,最后将目光望向了自己手下的李将军。他是从张世杰第一次守卫襄阳的时候,就跟着张世杰的身边,大小战役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回,身上的伤疤不知道有多少。
“李将军”
“在”那李将军上前一步,大声地应道。
“你带领两万骑兵,前去冲击对方的阵营。不能恋战,也不要你消灭那一万蒙古骑兵。只要你和他们战上一个回合,然后呼啸而过,便可回来。”
李将军重重一礼,郑重地说道:“末将定不负使命。”
说罢,不再言语,转身离去。不一会儿,两万骑兵便集结完毕,一声炮响,城门大开。两万骑兵呼啸着从城门内涌出,向着蒙古大营呼啸而去。
那对面的一万骑兵,竟然没有在那里等着大宋的骑兵,而是纵马提缰,呼啸着向着大宋骑兵反冲了过来,分明没有把大宋的两万骑兵放在眼里。而那些正在扎营的蒙古骑兵也没有上马,而是停下了手中扎营的活,大笑着站在那里指指点点,看着两军相撞,完全没有把大宋的两万人当成一回事,仿佛自己的一万骑兵据可以将大宋的两万骑兵斩尽杀绝一般。
刚才还在城墙之上欢呼的大宋士兵,看到蒙古军队如此反应,霎那间便感到被羞辱了一般。面红耳赤地怒视着对面哈哈大笑的蒙古军队。
两军很快地就撞到了一起,整个上空充满了相撞的声音,有兵器的相撞声,有马匹之间的相撞声,也有大宋轻兵和蒙古骑兵相撞落地的声音,唯独没有哀号声。不管是蒙古骑兵,还是大宋骑兵,就是受再大的上,竟然没有一个人发出哀号之声。整个战场诡异地只有杀伐之声。
交错,不断地交错。大宋的骑兵和蒙古的骑兵相对急速而过。在相错的瞬间,双方的兵刃同时向着对方攻击,没有防守,完全地进攻。每一次交错,都血花四溅。
终于,两军交错完毕,彼此掉转马头望向了对面。在两军的阵前躺着无数的尸体,那些无主的战马茫然地张望着四周。
“杀”李将军再一次高呼。
“杀”众骑兵齐声高呼。
“杀”对面的目光军队也齐声高呼。
两军再一次向着对方相撞而去。而且比刚才那一次更加地凌厉,更加地凶猛。()
第一卷 凤声鹊起 第二百七十二章 局势
第二百七十二章 局势
如同两条对撞的洪流,双方的骑兵再一次撞击到一起。令人窒息的厮杀硬撼之后,双方再一次交错。
李将军勒马回头,望着对面的蒙古骑兵,神色更加地沉重。这一来一回的交错,虽然对方丢下了大约五千人的尸体,但是转头看看自己的队列,几乎死掉了九千人。对方几乎是可以以一对二。
“撤”李将军谨记着张世杰要他冲击一次立刻返回的命令,转头看了看左右目光透露着复仇的火焰的士兵,大喝了一声。
掉转马头,李将军率领着骑兵,如潮般退了回去。
这一战之后,襄阳城内一片沉重。那些新兵也不再激动地嚷着要出城和蒙古军队决斗了,每个人的脸上都很沉重,甚至在一些新兵的脸上出现了恐惧。
情报送回了临安,宋度宗看完之后,便是一阵剧烈的咳嗽。咳着咳着,就喷出了一口鲜血,这一下子可慌了皇宫,也把整个朝堂之上所有人的心都揪了起来。
消息很快就摆到了云南马可儿的书案上,那是两份消息。一份是襄阳和蒙古军队首战的情况,一份是宋度宗咳血的情报。
马可儿皱着眉头坐在那里,这两份情报都不是好消息,每一个情报都让马可儿心情沉重。历史上大宋的军队这次就没有守住襄阳,而宋度宗也在今年驾崩,大宋就要面临着一个灭国的局面。
马可儿命令陆秀夫随时做好准备,前往襄阳。那陆秀夫自然是满脸兴奋地答应着,接着又十分担忧地问道:
“并肩王,您说皇上不会不用我们吧”
“那得看襄阳的张世杰能不能挡得住蒙古人的攻击。”马可儿淡淡地说道。
“您的意思是,如果张世杰胜了,就没有我们什么事情了?”
“嗯。”马可儿轻轻点头。
“那岂不是没有我们什么事情了?”陆秀夫郁闷地说道。
“为什么这么说?”马可儿不解地望着他问道。
“那还用说吗?难道倾一国之力还挡不住蒙古的二十万军队?我可是听说如今在襄阳的军队已经超过 了三十万。”
“三十万?多吗?”马可儿轻叹道:“当初大宋地域比现在还要大,国力比现在还要强,也是用倾国之力抗击蒙古,但是结局呢?却是失掉了半壁江山。秀夫,你真的以为大宋如今以倾国之力就能够战胜蒙古吗?”
“这……”陆秀夫的神色立刻变得沉重,不过片刻之后,便变得兴奋起来,说道:
“并肩王,如此说来,这次我们有希望出兵襄阳,与那蒙古交战了。”
“这不正是你一直渴望的吗?”马可儿笑道。
“那……末将下去训练士兵去了。”说完,陆秀夫便兴冲冲地走了出去。
望着陆秀夫离开的背影,马可儿的心又沉了下去。可以肯定的是,在历史上,这一次襄阳是守不住的。那么宋度宗究竟会不会让自己出兵襄阳,什么时候让自己出兵襄阳,这就成了是否能够改变历史的一个关键。
如今的马可儿,已经用这几年的时间,陆续地将留在海外岛屿和船上的那一万精兵召回了云南,另外又培养了一万人专门经营海外的势力。如今马可儿的手下正好有十万士兵,而且这十万士兵都是骑兵。
马可儿除了这十万火枪骑兵之外,又招了五千人的火炮营。如今马可儿在万鼎的不懈努力下,已经拥有了一百门火炮。马可儿自信凭着自己的高科技力量是完全可以击败,甚至消灭忽必烈的蒙古军队的,只要自己不犯极大的战略性错误,就应该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
其实,就襄阳首战的情报,马可儿就对张世杰的用兵很有看法。火枪的制作方法马可儿早就给了宋度宗,而且大宋的制造坊已经制作出来大量的火枪交给了张世杰,配备给襄阳的士兵。马可儿不明白,一个拥有超出这个时代的武器的军队,为什么不用火枪,而却用冷兵器去和比自己更加擅长的蒙古骑兵火拼,那不是找虐吗?
他也知道是这个时代的人,头脑还很僵化,还没有接受这种新式武器。就是自己手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