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宋
。而那个穿着普通的老者则一双大袖舞动开来,如同两支铁鞭,又如同两条巨龙,射来的利箭竟然没有一支能够突破进他的两只袍袖。
可是城墙上的禁卫军却没有那么幸运,数万支利箭已经遮蔽了天空,如同一座箭山当空压了过来,瞬间就有数十人被射成了刺猬,一具具尸体无助地倒在地上,城墙上染红了鲜血,还伴随着无数受伤的士兵凄厉地惨嚎……
马天骥躲在城垛的后面,亲眼看到就在这西城军第一轮箭雨之下,他这精心训练过的,在自己心中一直觉得并不输于东西两个军营的精锐之师就损伤惨重。
这西城军配备的弓弩太厉害了,尤其是站在最前沿的那些士兵,使用的竟然是神臂弓。那神臂弓是大宋工匠几代人研制而成的国之利器,曾经数次在和蒙古骑兵的交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如今这些没有和蒙古军队交过手的禁卫军又如何是这神臂弓的对手?
一个个禁卫军只好躲在城垛之后,将盾牌遮挡在头上,祈祷着这箭雨早一点儿停下来。
“攻城梯!上!”
城下又是一声大喝,在骑兵之后迅速地冲出了八队步兵,扛着攻城梯在一轮又一轮的箭雨掩护下,向着城墙跑了过来。
城墙上的禁卫军也想要站起来还击,可是刚刚露出一个头,就被无数的利箭射穿,**鲜血的尸体摔倒在地上。
马天骥双目已经赤红,大声地喝道:“禁卫军分成两队,一队手持盾牌站在前面挡住对方射来的箭,另一队站在盾牌之后,射箭反击。”
禁卫军迅速地站成了阵型,在城墙上瞬间竖起了一排盾牌,如同一道钢铁城墙。在盾牌后面的第二排禁卫军,急忙张弓搭箭,在盾牌的缝隙中向着城下反击着。
可是,西城军本就在人数上占着优势,再加上神臂弓的助力,压得城墙上的禁卫军根本就没有还击的力度。就是射出的箭也是毫无目的,而且那西城军射过来的漫天利箭,还不时地从盾牌的缝隙中射入进来,无情地收割着一条条禁卫军的生命。
并且那攻城的步兵在强大的箭雨的帮助下,很快地就爬上了墙头。不过,也是因为西城军的步兵攻上了城墙,西城军的弓箭手害怕误伤到自己的人,随即也停止了射击。
城墙上的禁卫军刚刚松了一口气,便看到了已经登上城墙的西城军。立刻拔出了长剑和西城军战到了一处。
“咻”的一声,一支长箭从西城军中射来,一箭射穿了一个将领的眉心。那个将领连哼都没有来得及哼一声,就摔倒了马天骥的面前,临死的时候,还瞪着一双死鱼眼看着马天骥。
马天骥的心脏狠狠地一抽,抬头看了看不时倒下的自己一手训练出来的禁卫军,再低头看了看仍然望着自己的那一双死鱼眼,马天骥有些傻了!
一个西城军砍到了一个禁卫军,向着发傻的马天骥冲了过来,手中的长刀划出一道亮光劈向了马天骥的头顶。一个禁卫军突然出现在马天骥的身前,根本没有躲避那西城军劈下的长刀,而是双手握着一把长剑狠狠地刺向了对方的胸膛。
“噗!”
挡在马天骥身前的那个禁卫军的脑袋一下子被劈成了两半,鲜血溅了马天骥一脸。而同时那个禁卫军的长剑也插进了那个西城军的胸膛。
那突然溅了马天骥一脸的鲜血令他惊醒了过来,看到身前的禁卫军为了救自己,脑袋被劈成了两半,马天骥突然从那个禁卫军的身后跳了出来,抡起手中的长剑狠狠地劈向了那个还没有死透的禁卫军。
“唰”的一声,削掉了那个西城军的脑袋,马天骥厉声喊道:
“兄弟们,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禁卫军看到自己的大人如此勇猛,立刻从心底涌起了斗志,齐声高呼,拼死地向着西城军杀去,竟然就这样将西城军攻上来的士兵给压了回去。
“必胜!”
“必胜!”
禁卫军兴奋地高呼。高呼声未落,耳边只听到整齐地一声嗡鸣。如同千百个马蜂窝被捅了,巨大的嗡鸣声震人心魄,那是弦声,弓弦的声音,拉满的弓弦射出利箭的声音。
“咻咻咻咻……”
无数的利箭组成了一道铁墙,飞上了城墙。这一波箭雨十分地突然,让在欢呼的禁卫军一下子倒下了一千多个。
惨叫声!城墙上到处都是绝望地惨叫声!很多人就算在死前地最后一刻;都还不明白:
“这到底是为什么!信王为什么会造反?他怎么敢造反?”
马天骥的眼睛已经完全红了,拼命地将自己身边的禁卫军踹倒,声嘶力竭地大声呼喊着:
“蹲下,蹲下,快蹲下,全都他**的给我蹲下!”
马天骥趴在城垛的底下,抬头望着天上不停地飞过的箭矢,又转头看了看后面被董宋臣和太子赵禥压在身下的皇帝宋理宗,心中不禁泛起一片苦涩……
第一卷 凤声鹊起 第一百一十三章 高调宣告女儿身
第一百一十三章 高调宣告女儿身
“时候差不多了!”
庭院中的马可儿轻轻地从椅子上站起,双手抓住自己胸前的衣衫,猛地向外一扯,将罩在外面的衣袍扯掉,随手扔向了空中。
五千人猛然一怔,就连站在马可儿身后的梁虎,张相,万鼎和文天祥也不禁一愣,眼中透露出无尽的震惊。
只见扯掉外袍的马可儿,露出了里面穿着的衣服。身着一身宝石蓝的锦缎衣裙,上面绣着一只展翅高飞的鹰,裙摆上隐约可见一朵白色的桃花,腰间系着一条绣花流苏,上面陪着一条晶莹的玉佩。腰如杨柳,眸似明月。风吹过,衣猎猎。极美的面容下透露着英雄般的气概。
马可儿的声音在夜色中响起,似金似玉,铿锵有力:
“我,马可儿!当朝太尉之女!今率领尔等助太子夺位,送尔等一生荣华富贵!来日率领尔等征战蒙古,夺回大宋河山,送尔等传万世之名誉!尔等可愿追随于我?”
梁虎,张相和万鼎只是略微一愣,便立刻跪倒在地,高声呼道:
“弟子愿追随师父,虽死无憾!”
马可儿的目光望向了面前的五千人,绝世高手的气势从心底向外散发开来,那凌厉的气场瞬间笼罩了面前的五千士兵。那五千人心中一寒,立刻从震惊中清醒了过来。
这五千人的心里当然不会有任何的想法,因为从他们被连纵和郭破虏招兵带走之后,从第一天开始就给他们洗脑,要他们知道,他们遵守的唯一命令就是要绝对服从这支马家军的最高统帅,而这支马家军的最高统帅就是此时站在他们面前的马可……哦,现在应该叫作马可儿。
所以,被洗过脑的这五千士兵清醒之后,立刻像条件反射一般,跪倒在地,齐声呼道:
“愿追随统领,虽死无憾!”
梁虎,张相和万鼎早已经在心里把马可儿当作了长辈来尊敬,试问,长辈是男是女有关系了吗?他们只知道是马可儿给了他们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只要马可儿不抛弃他们,他们就绝不会离马可儿而去。
可是,文天祥不同,他可是大宋的状元公。他很佩服马可儿的学识,胆略,所以他拜马可儿为老师。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在政治上对马可儿一味地盲从。不会因为马可儿的一句誓言,就紧随左右。因为他的心中装着大义,装着天下百姓!
文天祥静静地望着马可儿,抑制住心中的震惊,轻声地问道:
“老师,您真的要助太子夺位?”
“是!”马可儿点头,忽而淡淡一笑道:“状元公,你还肯叫我老师?”
文天祥急忙惶恐地说道:“您当然是我的老师!”
之后,文天祥脸色突然一正,沉吟着说道:“老师,您能够肯定信王在您的帮助下必败?而那太子殿下也会在此事之后顺利夺位?”
“信王必败无可置疑!至于太子夺位是否顺利,这反倒不要紧!”马可儿轻声地说道。
“为什么?”文天祥不解地问道。
马可儿眉毛一挑,眉目中闪过一丝冷意,淡淡地说道:“不顺利?我就让它变得顺利!”
文天祥心中一紧,低声说道:“天祥懂了!可是,那太子登基之后,会支持老师您抗击蒙古,夺回大宋河山吗?您毕竟……”
这句话才是文天祥心中真正关心的事情,他一辈子都想要大宋强盛起来,将蒙古人驱逐,使大宋的百姓过上平安快乐的日子。可是他在心中怀疑,怀疑马可儿是否能够做到这一点,毕竟此时的南宋是一个男权的社会,会让一个女子如此出位吗?
“你是向说我毕竟是一个女子吧?”
马可儿淡淡地望着文天祥,突然展颜一笑,轻声地说道:
“如果太子将来的执政方向和我一样,那么他当然会支持我!如果和我不一样,那么我就让他和我一样!”
说道这里,马可儿的眼中闪过一丝厉芒,望着文天祥说道:“天祥,你可要考虑好了,如果你觉得为师这么做,有违你的心意,你我的师徒缘分就到此而止吧!”
文天祥看了看马可儿,又转头看了看那五千火枪营的士兵,眼中突然透露出坚毅的目光,朝着马可儿跪下呼道:
“天祥愿意追随老师,虽死无憾!”
“好!”
马可儿此时已经公开了自己的女儿身,她早就在心里决定,在自己走上前台的那一刻,就要以自己的本色出现,她要堂堂正正地出现在朝野的面前而不是有所顾忌地女扮男装。马可儿此时觉得自己很开心,终于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穿着自己一直喜欢的古代的女子衣服了。马可儿臭美地摆了一个英姿飒爽的姿势,用那不再掩饰,如同黄鹂一般的声音说道:
“梁虎,张相,万鼎,文天祥,按计划出发,看我的指示行事!”
“是!”
*
皇城!
突然,马天骥感觉到天地之间静了下来。好似大破灭之后的寂静,静得让人感觉到心脏似乎要从胸膛里跳出来。马天骥从来没有想到寂静也会给人如此大的压迫力,让他有一种被束缚的感觉。
马天骥小心翼翼地从城垛中伸出了半个脑袋,向城下望去。他看到了信王高举着右手,而那些西城军也都收回了兵器,默默地站在信王的身后。信王的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响起:
“父皇!”
趴在地上,被太子赵禥和大内总管董宋臣压在身底下的宋理宗挣扎了一下,那太子赵禥和董宋臣便急忙从宋理宗的身上爬了起来,伸出手将宋理宗搀扶了起来。宋理宗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看了一眼太子赵禥,又转头看着城墙,脸色因愤怒胀得通红,猛然地向前踏出了一步,可是那虚弱的身体却不由得晃了一晃,宋理宗的眼睛里不禁闪过了一丝无奈又无助的悲伤。
这一瞬间,在马天骥眼里的宋理宗突然不再像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那迫人的气势似乎已经消失不见,有的只是一个无助彷徨,悲哀又极度愤怒的普通老人。
宋理宗看了扶着自己的太子赵禥和董宋臣一眼,低声说道:
“你们让开!”
*
求票!求赏!求藏!
第一卷 凤声鹊起 第一百一十四章 最是无情帝王家
第一百一十四章 最是无情帝王家
太子赵禥和董宋臣愣了一下,不过最终还是放开了扶着宋理宗的手,向后退了两步。而此时,那刚才在一直在为宋理宗阻挡利箭的那两个高手,却急忙走到了宋理宗的身边。一个人倒持着长剑,另一个人仍然将两只手抄在两个宽大的袍袖中间。
宋理宗一步一步走到了城墙边,手扶着城垛,居高临下地看着城墙下广场上的信王赵孟关,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语气淡淡地说道:
“信王!呵呵,我的好皇儿!告诉我,这一切都是为什么?”
宋理宗盯着城下的信王,心中努力压制着愤怒,眼前城下的这个信王是自己亲自收为义子的!自己身下无子,便在皇族之中千挑万选了两个义子。一个是如今的太子忠王赵禥,而另一个正是此时率领大兵压境的信王赵孟关。
宋理宗想起了过去,在看着下面手持宝剑的信王,心中突然有着一种想笑的冲动,宋理宗的嘴角悄悄地弯起,掠过一丝嘲讽的微笑。
是!就是一种嘲讽的微笑!不过此时的宋理宗嘲讽的并不是城墙之下的信王赵孟关,而是站在城墙上的自己。因为当初宋理宗之所以收赵孟关为义子,又封他为信王,最后更是把西城军交到了他的手中。就是因为那赵孟关自幼就是一个孝子,平时的言行举止极尽孝道,让宋理宗极为赞许。从心里就一直在赞赏着赵孟关的孝顺,就是谁造反,宋理宗也没有想到信王赵孟关会造反。就是后来对信王有了怀疑,宋理宗的心中也不愿意相信,只是将信王赵孟关软禁在家里,再召回太子的东城军回京,他还在给信王机会。
宋理宗转头看了看身后不远处的太子赵禥,不禁在心里暗暗摇头:
“原来只以为信王忠心孝顺,太子热心于朝政。没有想到对朕忠心的还是太子,那信王的心?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