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风流记
这间密道只为王重阳一人所知,室顶机关乃是按伏羲六十四卦的方位设置,并在北面石壁刻下“重阳岂无情,古墓葬朝英”十个大字,以谴心中抑郁怀念之情。他料知自己教下几代弟子难以悟解这等最上乘的武功,以其留着祸害,不如放在古墓当中遗留后人,武龙想不到竟然会有如此收获,道是吃了一惊。
仔细的观看起来,这金帛上刻录这武龙最想要的九阴真经绝学,卷经文所载养气归元的诀窍法门,以及拳经剑理,尽是道家修炼内功的心旨,可以说是道家武学的总纲,什么“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圆通定慧,体用双修,即动而静,虽攫而宁”下卷中乃实战法门,诸如“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经中所述句句含义深奥,字字蕴涵玄机,每读一句就让武龙对武学的领悟更深一层,体内气机逐步圆满,而王重阳先天功则侧重神、气、脉三者融合,在于气脉精神天人合一,练习此功可使气经八脉自行打通,旨在阴阳阖辟存乎任督,呼吸出入系于丹田,无火而能令百体皆温,无水而能使五脏皆润,此中一线不绝,则生气一线未亡,气由精生,继而生神,神又统摄精与气。精是本源、气是动力、神是主宰,内息强弱乃决定人身胜衰存亡之关键。
阅读完两本道家无上秘籍。武龙大有领悟,连忙盘膝坐下,他体内粘稠的真气流在经脉中畅行无阻的飞快运转着,不断的扩充着经脉,当丹田中再次由缓而急形成真气漩涡的时候,一股强大的吸引力也自丹田漩涡中形成,全身还在冲击运转的真气流迅速的被这股强大的吸引力拉扯向丹田中,而这时,空荡荡的经脉也由于与外界气压差的缘故,把外界天地元气给吸扯进来,并随着丹田真气漩涡的不断旋转汇聚往丹田,在丹田漩涡压缩真气的过程中,这些天地元气便会慢慢的受到压缩再压缩,当凝练到一定密度后,就成功的转化为了雒神的真;即使丹田真气在一次爆发后的收缩中,吸收天地元气压缩成体内真气的数量为本身真气拥有量的万分之一,每一次的爆炸收缩,他体内的真气依然在稳定而缓慢的提升中。
第一卷 堕落天龙 第一百三十一章 得九阴 龙女有难2
古墓后山,武龙默默的运转极寒神功,随着武龙提起体内的极寒之气,四周的寒气也急速从五处大|穴涌入体内,受此影响,经脉内所感受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强,为了消耗体内惊人无比的极寒之气,武龙将五成的极寒之气凝于双手掌心之中,”掌劲有如雷霆震天般蓄劲待发。
只见人在半空中的武龙双手朝前方轻轻推出,“啵!啵…”两声气劲离体声同时响起,“极寒真气”掌劲如离弦之箭瞬间飞向五丈外的一座土坡,强劲至极的白色气团以极为惊人的速度轰在土坡之上。
“轰!轰!……”两声气劲爆炸击声如炸弹般同时响起,“极寒真气”气团一碰触到这片土坡当场炸裂开来,现场寒流四射、劲力狂卷,大片的土石沙尘当场被炸了开来,猛烈的劲力从落点处朝四面八方激射而出,声势惊人至极。
在这片漫天的沙尘土石当中,一道冰寒刺骨、触之即冻的凛冽寒流以极为惊人的速度朝四面八方扩散而出,还在半空中的沙尘土石瞬间被这股寒流冰冻凝结,化成无数细小的冰晶砾石。
只见武龙毫无任何畏惧,飞身钻入这片冰晶砾石当中,随着一声暴喝声响起,冰晶砾石彷彿受到一股无形力量的影响,瞬间全部被压到地面上来,武龙的身影有如疾风般破空而过,迅捷无伦的身形转眼间已消失在土坡之上。
发出“极寒真气”后的武龙等,体内丝毫没有任何舒畅的感觉,极寒之气反而以更快更猛的速度吸纳天地间的寒气,进入体内的真气更是以始无前例的空前速度在体内各大经脉之中狂飙不已,经脉肿胀的的程度较更先前更加剧烈。
只见武龙身形有如落叶般轻飘飘地落在湖水之上,体内极寒之气贯于双脚的涌泉|穴,凛冽无匹的惊人寒流瞬间以武龙双脚为中心朝四面八方扩散而出,不到一秒,沉静不动的湖水开始凝结成冰,厚实的冰层以极快的速度朝四面八方扩散出去。
()
武龙的内力是来自邪门武功【烈阳神功】吸收太阳真火融合北冥神功炼化形成至刚至阳的真气,在吞噬了千年冰蚕积累了千年的寒毒而成,武龙看完九阴真经和先天功后,顿时明悟出一套可以和烈阳神功匹配的武功【极寒神功】,烈阳真气可以吸收太阳真火,而极寒神功却犹如千年冰蚕的本能可以吸收天地间的寒气水气化为极冰真气,在用北冥神功糅合,北冥神功取自庄子逍遥游中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其中鲲性为阴属水。而鹏性属火,视为金乌【太阳】,所以北冥神功阴阳融合,玄妙异常,武龙融合了烈阳神功使得这门武功完成的成了刚阳的武功,虽然威力不减,但却又很多隐患,十分有可能会阴阳失调,被内火焚烧而死,就算吞噬了千年冰蚕这等奇宝,但是如果没有一套可以中和烈阳神功的武功的话,仍然会有一天阳气超过阴气,在获得了九阴真经后,从中领悟了极寒神功,烈阳极寒融为一体再化为北冥,可以说武龙现在的北冥神功威力远超了原版的,这也是他融合了众多绝学才能够做到的。
这种能够勾通天地的神奇功法,也是靠着武龙强大无匹的精神力感悟天地、融入自然而来的;他能够在打坐练功时常常入定,也是因为强大的精神力很容易融入自然的缘故;无数的偶然与奇迹的产生都是有其必然地原因。
精神力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很关键的,光靠勤修苦练内气是不顶用的,惟有精神力足够强大,才能够在莫时莫刻下成功的感悟自然,与天地元气取得联系,从而脱胎换骨,晋升先天境界;所以晋升先天境界,一切取决于精神力的大小,这个道理,不用说在古代了,就是现代也没有人懂,而雒神则是随着日后修为的提高,从而明白精神力的真正作用后,才恍然大悟过来。
在古代,没有人知道什么是精神力,根据前人曾经达到先天境界的高手们留在典籍上的记载,他们把修炼精神力称之为“修心”!“修心养性”这句话就是这么来的,“修心”的方法很多,如少林寺的和尚念诵佛经,道士们修习道德经,枯燥而单调的生活可以磨练自己的意志,磨砺自己的精神,忍常人所不能忍,达别人所不能达,佛灯长伴夜苦读,在坚持这种十年如一日的艰苦修心之法时,他们的精神力不仅逐渐变的凝实强大起来,也从这些佛经、道德经中悟透了更多的自然规律,再加上他们刻苦修炼来的浑厚功力,一旦有朝一日机缘而至之时,便是他们脱胎换骨、步入先天妙境之刻,当然这只是佛道两家的修心之法而已;
此外还有以战养战者,善战者,要有强大的力量,无所畏惧的勇气,独占天下的魄力,常年寻求高手对战,长年累月之下,精神气势再也无数强者的对绝之下,越发的强大浑厚,至此,机缘来时,先天境界触手可及,还有魔门者,以不断的杀戳、血腥来刺激自己的自己的精神,使自己变的噬血、残忍、凶狠,当逐渐演变成冷酷无情时,功力提升了,精神力也变的强大坚韧起来,而冷酷无情者,并不就说明他不能感悟自然,精神力的强大代表着他更加容易感悟自然,感悟天地,缘分到了,自然就会顿悟先天。当然,还有其他很多的方法可以让人达到先天境界。
“喝!…”一声惊天动地的暴喝声当中,武龙双脚劲力爆发,强大的劲力立刻震碎湖面上的冰层,武龙高大的身形瞬间沉到湖底之中。
进入湖底的武龙立刻感到全身一阵冰冷,湖水的寒气源源不绝地从五处大|穴一涌而入,武龙大惊之下,急忙将体内七成的极寒之气迫出体外,雄浑无比的极寒之气将武龙四周的湖水一举迫出体外达五呎之远,极度的低温更在武龙四周五呎之外迅速凝结出一颗冰球,远远看去就像一颗巨大的冰球缓缓沉到湖底之中。
落到湖底后的武龙双腿一屈,缓缓盘坐在湖底之中,心神一敛,将脑海里所有杂乱的思绪全数排出脑外,全心全意默运玄冰功心法,让经脉开始适应这股刚刚才在体内产生的极寒之气。
为了适应这股最新练成的真气,武龙强忍体内各处经脉传来的剧痛疼痛,将体内仅剩的三成极寒之气依循玄冰功心法缓缓运行,随着心法逐层向上攀升,极寒之气进入到一些从来未到过的经脉之中。
在武龙的潜心默运之下,极寒之气在五处大|穴中不断沉降、凝聚,真气运行完五层心法之后,武龙再度将真气从第一层心法开始运行,如此经过九次循环之后,武龙才感觉到几乎快要暴裂的经脉稍微获得一些舒解。
得到这样结果的武龙,内心不禁感到狂喜不已,然而,心中却是丝毫不敢大意。
武龙心知,目前十二正经只适应了三成的极寒之气,还有七成的极寒之气仍停留在体外,眼前得一步一步将这七成的真气重新收回体内,让十二正经彻底适应这股空前强大的内力。
只见武龙全身动也不动,气随意转,真气不停地流动于全身十二正经之中,宁静无暇的心神终于慢慢进入“无欲无我,唯有冰心”的空灵境界。
就在武龙藏身于湖底练功的时候,所幸湖边并没有任何人经过,否则,必然会被湖面上奇特的景象吓一大跳。
只见长、宽各约十丈的平静湖面上,此时已凝结出一层半径约三丈宽的圆形冰层。湖泊四周的寒气不断地朝着湖面上的冰层聚集过来,这些天然寒气一来到冰层上方,立刻向下沉降和湖面上的冰层合而为一,形成一种极为罕见的特殊景观。
进入湖中则看到湖底内有一颗巨大的白色冰球,数之不尽的细丝般白色寒气彷彿受到冰球的牵引不断朝冰球所在的位置汇集过去,这些寒气一接触到冰球的表面立刻被冰球吸纳消失不见,处在冰球当中之人,正是武龙。
这个冰球是武龙的紫阳罡气的进化版本,足以抗拒天下间所有外力攻击的极致护体功法“玄冰体”。玄冰体乃是将极寒之气化为实体的一种表现方式,藉由极寒之气在全身各处凝出无数坚锐的冰晶来抵挡敌人的外力攻击。
由于冰晶的形状呈六角柱状,冰晶本身不仅坚逾金刚,冰晶的顶点处更是有如神兵般锋锐无比,一旦碰到外力攻击,冰晶锋锐之处会将所有外力切割分裂,再由玄冰体外在的柱状气劲予以转移、消解,因此,玄冰体同时也被武林中人称为天下守功的极致功法之一。
随着武龙体内的极寒之气再度运起,天地寒气从玄冰功五处纳气|穴位不断涌入,“冰源于水,而寒于水”。在湖水的帮助下,武龙将七成的极寒之气迫出体外,体内仅留三成真气,再利用体外这七成极寒之气所凝结而成的冰球开始吸纳外界的天地寒气,把体内的无极暂时移到体外来进行,以避免真气直接进入五大纳气|穴位。
由于有了冰球的阻隔,外界的天然寒气一进入湖中,立刻被武龙体外所凝成的冰球所吸纳,没有直接进入武龙体内。获得这个缓冲之后,武龙才稍微松了一口气,静下心来按照玄冰功心法默默催运体内仅存的三成极寒之气,务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体内的十二正经彻底适应这股内力。
从武学的角度来看,先天和后天的差别就在真气是否能够自行循环,达到生生不息的境界。就武功已经踏入先天之境的高手来说,体内真气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和外界的自然之气产生一种特殊的循环作用,达到纳天地之气为己用的目的。但是,对於武学仍停留在后天境界的人来说,体内的真气只能藉由平常运功的时候,一点一滴慢慢储存在体内的窍|穴之中,这种方式不仅十分缓慢,而且威力也非常有限。
一旦碰到类似奔行这种极为消耗真气的时候,由於体内真气上提的关系,无法同时运功将真气一点一滴纳入体内的窍|穴之中,因此,体内先前所储存的真气将会一点一滴地消耗殆尽。要解决这种问题只有从真气储存的速度和累积的量这两方面同时改进才行。
就第一个问题来说,由於人体经过一番激烈的奔驰之后,体内所储存的真气虽然已经消耗殆尽,但是,真气在消耗的时候,在经脉中流动的速度相对的也会顺畅不少,一旦重新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