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花西月锦绣
右面的青年俊美,甚至那个凶巴巴的齐侍卫都要比他好看得多,可是那人在灯光下那丝笑容,却是眉在笑,眼在笑,整张脸都柔和地笑着,让人感到说不出的舒服,他对豆子开口言道:“你身体好些了?”
豆子记起了这正是那个雨天,车厢里传出来的声音,心想这便是君莫问了,但恭敬地叩了一个头:“谢君爷,豆子好多了。”
那人点点头,又问道:“你可曾看过你的父亲了?”
豆子含泪点点头。
君莫问又陆续问了他大名,哪里人氏,今年多大,可识过字,豆子老实地一一答来,大名田大豆,山东潍县人氏,今年十一岁,不曾识字等等。
君莫问又问他可有亲戚,豆子如实地抹着眼睛摇摇头,说是家中亲戚都饿死,病死得差不多了,他们一家就是受不了才逃荒出来的。”
君莫问又问他:“我缺个书僮,你可愿意跟随我?”
豆子点点头:“跟着君爷是豆子的福气,豆子愿为你做牛,做马。
豆子开始了君莫问的书僮生涯,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每天晚上小玉会教他识字,小玉告诉他,她的学问可都是君莫问教的。
清晨一起床,那个齐放会来教他武功,说是君莫问身边的人都必须会些武才能保护君莫问,就连小玉那样的女弟子也会几招,他便专心学习,尽心伺候君莫问。
渐渐地君莫问让他成了近侍,每天随着君莫问跑前跑后,他虽然年幼,也能发现君莫问果真与众不同,商家谈判无不是微笑应对,其经营方法出奇致胜,常有人评其经商手腕翻遍史书,亘古未见,偏又在商界信誉颇高,货物的质量也不比一般谋国难财的商人,要好得多。
东庭内战连连,各地诸候割据,窦氏挟天子以令诸候,广占巴蜀与北地,原氏拥靖夏王雄据关中,打着“清君侧,诛窦氏”的旗号,于永业五年攻山东府,后又退至路州,不断侵吞中小诸候,往宛城近逼。
()好看的txt电子书
中原久为邓氏流寇所霸占,永业七年为吴越太守所灭,窦氏于永业七年十月攻河南宛城,相占领东处,东南北三外夹击原氏,踏雪公子巧妙地牵制住了窦氏前锋主力,清泉公子得以乘机开进十堰,中断载击窦氏,原氏损一万兵马,窦氏损三万兵力,然张之严乘机偷袭宛城,清泉公子吞并郑州,与张之严对决宛城近一年,耗费无穷的兵力,于永业八年十月签订停战的宛城条约,原氏与张氏以商丘,宛城一线为界,同年五月与窦氏暂时停火,永业九年,三大诸候过了一个难得的和平新年。
君莫问是第一个敢于在战乱中前往国际贸易的人,开启了闽南的茶叶,棉布同东吴的丝绸互换的商路,为此赚了大钱。
他待周围任何人都很和善,连下人也相当礼遇,身边有四个贴近身侍卫,齐仲书,朱英,君春来,君沿歌,四人以齐仲书为首,那个君春来也算是他的大师兄了,为人非常好,总是笑嘻嘻的,而君沿歌则满肚子坏水,每到练武就要跑肚拉稀的,但是真有匪人来裘,也是满面狠戾,后来豆子才明白,这里所有人都和他本人一样,有着一肚子的苦水,君莫问对他们都有恩。
君沿歌和君春来是本家堂兄弟,同君小玉,和那车夫君二盛也连着亲戚,却是南诏光义王刀下的孤儿,而酒瓶子朱英家中遭乱军侵袭,家人全死在战乱中,而他仗着武功才逃得一命。
上次在书房里见到的另一个年青人,姓孟名寅字夏表,乃是君记瓜州总号的大管家。看豆子的目光总是带着深意,他前往京城科考却碰到洛阳五君子事件,只因他和周朋春乃是同乡,便被抓了起来,酷型审查过后,他虽被放了出来,却被狱卒打成个太监,时间已过了科考,恰巧黄河发大水,将他的家全淹了,他急得要投水,又被君莫问的妻子救下,后来跟着君莫问成了个大能人。
跟得久了,豆子也听到了君莫问的一些负面的风言风语,传说他是个有名的妻管严,他的发妻,名唤朝珠的,传说是紫眼睛的绝色美人,两人还有了一个独生女,但极之好妒。
君莫问为人又非常好色,家里养了一大堆小妾不说,外面盛传这四个贴身护卫和他的大管家都是他的私人男宠,平时还好娈童,于是两人经常吵闹不休,后来那个老婆被君莫问给气得回老家,偶尔才会过来看看女儿。
豆子后来搞清楚了娈童的意思,心中怕得要命,难道那君莫问也会将他变成娈童吗?
京口的事告一段落,君莫问带着家人,包括豆子一起回了瓜州,豆子第一次看到长江,不免有些新奇,趴在船沿上兴奋得瞅着,君莫问临风站在另一叶舟头,嘴边含笑,漫声吟道: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他那宽大的袍袖随风飞舞,虽是头顶梳着个髻子,只用一根东陵白玉簪簪住,后面未束进的长发沾着长江的水气,随风逆飞,豆子看得呆了一呆,心里竟然会有种感觉,这个君爷真像姐姐一样好看哪。
到了瓜州繁华之地,治明一条街的商铺一路鞭炮不断,原来全是君记的产业,里面的掌柜的都站在街口恭敬地对他们这一行人弯腰行礼,豆子坐在马上不由又惊又喜,又有些莫名的骄傲,君莫问也不出面,齐放只顾冷着脸机警地看着四周,也不还礼一队人马扬长而去,迎面全是小孩子叫着君爷万福,那君莫问从骄中出来,乐呵呵的撒着一把铜钱,看着小孩们高声欢呼,撅着小屁股在地上检着钱。
豆子随君莫问一众,来到一所从未见过的气派大院,朱门铁钉,兽口衔着大铜环,进得院落,过了画着富贵牡丹的大影壁,却见屋宇轩昂,金灿灿的琉璃瓦在阳光下耀着豆子的眼,一路仆从恭敬相迎,但是却没有下跪,君莫问也含笑地看了一众仆从,来到蝴蝶厅,四五个姬妾平空出现,围着君莫问一阵娇声嗲语的,君莫问便笑着把一大堆礼物拿出来,几个女人眉开眼笑地一抢而空。
然后他又带着豆子前往一座安静的小院,那院落上镶着块扁:“希望小学”。
君莫问叫了声夕颜,一大堆小孩涌了出来,从四岁到十几岁都有,齐齐叫着先生,君莫问便哈哈笑着检查着几个适龄孩童的学业,豆子心想,莫非这就是君莫问的娈童们,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这些竟然全是君莫问走南创北时检来的孤儿。
最后从树上倒挂下一个小女孩来,虽是单眼皮,双瞳却如黑宝石般熠熠生辉,清澈晶亮,她甜甜地叫了声:“爹爹你回来啦。”
君莫问便把那个女孩倒拖下来,宠溺地叫着她小猴精,查课业的时候怎么不下来啊,豆子想这一定是君莫问的爱女,小玉口中的夕颜小姐吧。
果然君莫问就把豆子带到小孩群面前:“这是田大豆,大伙的新朋友,大家一定要好好和新同学相处啊。”
众人点点头,几十双眼睛盯着他看了看,然后叫着田大豆好,豆子结结巴巴地说着:“小。。。。。。小姐好,大。。。。。。大大家好。”
齐仲书同君莫问最是接近,每每吃饭,齐仲书定然要严格检查一番,亲自品尝,一开始豆子还以为是查毒,后来才明白原来还怕放了辣椒末子,这时好脾气的君莫问也会大发雷霆:“你君爷我,好歹也是东南一霸,东吴太守的结拜兄弟,南方君家的理财顾问,还不兴吃点辣了?怎么了?齐仲书,你有种,这个月工钱你别想领了!”
遗憾的是君莫问在那里气得跳上跳下,而那齐仲书永远是面无表情地继续查毒。
君莫问好青楼风月之地,生意也往往在那里说成,他常常叫那个头牌花魁悠悠相陪,据说他化重金从姑苏买下来的,偶尔醉了,便会夜宿悠悠的琼花小筑,齐仲书或朱英便在房外守一宿。
一到七夕,君莫问那个紫眼睛的老婆必会出现,豆子看得眼都直了,从没想到这世上还有这么美的人,后面总跟着一个相貌奇丑的健壮女侍从。
那朝珠夫人美则美矣,混身上下却流转着一种很奇特的邪气和血腥,令他无法不打着颤。
朝珠夫人不过是轻唤一句,你叫什么名字,豆子却感到来自朝珠夫人身上那莫名的压迫感,他赶紧结结巴巴地报上自己的大名。
君莫问虽然还是自如笑着,眼神却也藏着紧张和恐惧,齐仲书也会混身紧绷地待在屋外,不过一般夕颜小姐会偷偷溜进他们的房间,然后便会从在屋里传来小丫头哇哇大叫和缠着朝珠夫人要礼物的声音,三人在屋里闹腾一阵,到了半夜一家三口才吹灯睡下。
然后天刚破晓,朝珠夫人会一脸冰冷地离去,偏偏又一步三回头,看着君莫问的眼中总是有着一丝落寞,一丝伤心,一丝无奈和无限柔情。
到上元节,君莫问必会喝个烂醉,而且还会哭花了脸,口中叫着非什么的,有时是“非角”,有时是“会白”,齐仲书也总是叹着气他回抱房间,让小玉伺候。
豆子没敢开口问,后来才知道那根本是朝珠夫人给君莫问专门配的米酒,酒劲极浅,为何君莫问会醉成那样呢?
豆子平时也总在想着,啥玩意儿是“非角会白”呢?感情是君莫问的仇人吗?
永业十一年三月初九,京都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过处,昭明宫春意昂然,姹紫嫣红,然而那满城的春意到了毓宁殿前,便骤然失去了颜色,再浓的花香亦无法舒展太医们眉头皱起的川字。
()免费电子书下载
毓宁殿乃是熹宗的寝宫,外殿正坐一个,面色焦急,着礼部一品朱袍,姓窦名亭字云兼,正是当今礼部尚书。
窦亭年方二十八岁,出身光耀的窦氏家族,当今权相窦英华是本家亲表哥,六宫之首的皇后窦丽华的亲表弟,本人长得一表人才,七年前高中状元时,金銮殿上熹宗皇帝和蔼可亲地为他攒上金花,这几年也凭着过人的才华,频频应召出入宫殿伴架,这几年窦亭看着熹宗的笑脸一天比一天少,一天比一天老去,明明只有二十八岁的熹宗却如四十岁一般老成,心中隐隐地难受起来,犹记去年中秋,自己陪着熹宗太液池泛舟赏月,窦亭借着三分醉意,念着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熹宗惊艳道:云兼的诗词真乃人间一绝。
窦亭不由惊得满面是汗,因为此句并非他所作,而是出自一本《花西诗集》。
窦氏宿敌原氏踏雪公子为了纪念死在逃亡路上的爱妻花西夫人,便将其诗词连同自己写的一些诗词编订成集,取名为《花西诗集》,民间读之无不动容,流传甚广,然而在北东庭,花西诗集却是禁书,便压低了声音,告诉熹宗花西诗集的来历,熹宗亦是喜好诗文,直在那里感叹,果真是红颜薄命,不想这原家却有如此痴情的男子,过了许久,又望着明月暗叹,既然原家有踏雪如此痴情,时至今日,未娶一妻,那淑仪嫁得原非清应是不错,只是淑环前往与西突厥和番,嫁给阿史那撒鲁尔,而西域诸地战事频繁,那撒鲁尔虽是原青江在西域的私生之子,但必竟有汉家血统,且又在西安长大,应是也过得不错吧,话未说完,却已然吐了一口鲜血。窦亭大惊,正要唤内侍监,却被熹宗唤住:“云兼莫去,想我此等轩辕氏的罪人,理应早死以谢祖宗,此事若为英华所知,天下岂非大乱?”
当晚他回到府邸,却是夜不成寐,偷偷取了花西诗集,第二日称到宫里看望皇后之际,塞给了熹宗,七日之后,却听宫里传来消息,皇后与皇帝吵了一架,只为了熹宗痴迷于一本诗集而三日不曾临幸皇后的风藻宫,而那本诗集,正是窦亭送给熹宗的花西诗集。
为此,窦亭被罚减去半年薪俸,停职在府中面壁思过。
此事在朝野轰动极大,令窦英华震怒的是自已的本家表弟送禁书看,差点引起了新一轮的焚书坑儒。
然而,从此以后,熹宗的身体却从此每况愈下,这一日他终于被解了禁,遵旨进宫探望熹宗,熹宗笑着对他说道:“云兼你可来了,这几日皇后总算良心大发,不再禁朕的花西诗集了,朕这几日总在想里面的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窦亭的心中却是一凉,皇后为何不禁熹宗的花西诗集,却听熹宗无限遗憾地说道:“听说那花西夫人,去世时年仅一十六岁,一个一十六岁的韶龄妇人会写出这样的诗句,亦难怪踏雪公子听到英华将这花西夫人送与段世时会如此伤心,气得病倒在床塌之上,这几年听说一直隐居秦中,供奉爱妻的牌位,并未再娶,如此人才,虽是原逆的妇人,英华确不该将其作和番的礼品送与大理,她当真是为保贞节,死在路上了吗?”
窦亭轻叹一声,垂目道:“臣听闻窦相本来是想留下花西夫人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