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1000篇 (第二辑)
蚩AЧ拮樱又辛喑鍪芰艿那嗤埽骸澳慵焦艿朗亲坝腥肟诤统隹诘模颐前亚嗤芊旁谌肟诙恕D憧梢韵惹魄普饫锩妫昵崛恕!?br /> 佩特涅把头探进管道,只见是一条又长又黑的隧道。
“那些电线是干什么用的?”
“那是强令控制用的,格劳特,启动吧。”
装置转动起来,发出柔和的嗡嗡声。”哈基把青蛙放入管道并关上了小门。
“这就使它不能从入口退出来。”
“你们为什么要用这么大直径的管子?”佩特涅问,“这里面都能容得下一个成年人了。”
“瞧,”哈基说,点燃了煤气灯头,“这是加热装置,炙热将迫使青蛙沿着管道前进,而我们则通过小窗口来观察它。”
他们发现青蛙依然呆呆地蹲在原处.四肢收缩,忧伤的目光在注视着前方。
“跳呀,笨蛋。”哈基说,一面增大了煤气。
“别开得那么大!”格劳特嚷叫,“您打算把它烤熟吗?”
“看!”佩特涅惊呼,“它在跳了!”
青蛙果真在跳跃。
“由于热量的传递,管道的底部变得越来越烫,”哈基解释说,“于是青蛙不得不跳,以防脚爪烫伤,你瞧。”
“上帝啊,教授,”佩特涅吃惊地喊,“它变小了,青蛙变得只有它原来的二分之一大了!”
“这的确可称得上是个奇迹,”哈基容光焕发,“秘密就在于,在管道的那一端安装了特殊的力场发生器,而炙热又迫使青蛙向这台发生器跳去。力场只对活的生命体起作用,活体越是接近力场源,它的尺寸也就越加缩减;青蛙渐渐地跳过去,它也就变得越来越小。”
“为什么要这样?”
“这是唯一能保证青蛙每次跳跃距离都比上次少掉一半的办法。它边跳边在变小,相应地跳的距离也越短。我们建造了这样一台装置,使距离缩短的程度和芝诺的要求相适应。”
“最后将会怎样?”
“这个嘛,”哈基说,“也正是我们打算要弄清楚的。在管道的那一端还有个自动装置,如果青蛙到了那里,阻断了照在光电管上的光线,就能把力场给切断了。”
“它一定能到达。”格劳特念叨说。
“不,它将越来越小,跳得也越来越短;管道对它来说,将变得永无止境,所以它永远也到达不了尽头。”
两位学者甚至以杀气腾腾的目光对视着。
“您太自信了。”格劳特说。
他们重新俯身在管道的小窗口上,青蛙已经跳过了很长的一段路程,但它也变得越来越难以看清。它小得只有苍蝇那么一丁点儿大,但依然还在管道底部上爬动,而且还在变得更小,不久它就完全消失了。
“天哪!”佩特涅喊道。
“我们不再留你了,佩特涅。”哈基搓搓手说,“我和格劳特教授还有些事情需要讨论。”
“是这样,”格劳特在佩特涅出去后说,“管道是您设计的,青蛙现在究竟怎样啦?”
“它又能怎样?它当然仍在原子间不停地跳动着。”
“我怀疑是您在搞鬼,它肯定在路上出了什么乱子。”
“如果您这样认为,”哈基反驳说,“您大可亲自去检查一下管道。”
“好,我正打算这么做。也许我会在那里面发现什么鬼花样。”
“随您的便。”哈基冷笑说,他关掉了煤气灯头打开了金属小门。
“给我弄个手电筒。”格劳特要求说。
哈基把手电筒递给了他,于是格劳特噗哧噗哧地爬进了管道。
“只要没有搞鬼就成!”他的话声带着回音打里面传了出来。
哈基等着,当格劳特消失在管道里时,他弯下腰朝内里望去。格劳特教授正打着喷嚏,吃力地到达了管道的中间并停顿下来。
“出什么事了吗?”哈基问。
“这里面太狭窄啦……”
“是吗?”哈基笑颜大展,他打嘴中抽出烟斗放在桌上,“我可以帮您一把……”
在说过这句话以后,他就“砰”的一下碰上了入口的门,又奔到管道的另一端,扳动了换向开关,打开了力场。
“好了,尊敬的青蛙,现在去跳吧,”哈基把双手朝胸前一抱,“您愿意跳上多少次都成。”
他还走到煤气灯头那儿点燃了煤气。
管道里伸手不见五指。格劳特先是静静地伏在那儿没动,他似乎发觉了什么:哈基突然怎么啦?他在干什么?后来格劳特朋手肘撑了起来,但头马上就碰上了管道的顶部,接着一阵酷热逼来。
“哈基!”由于回音的作用,这丧魂落魄的喊叫声在管道里隆隆作响,“把门打开!出什么事情啦?”
他伸手瞎摸,想知道门的位置,但他无法转身,除了向前他别无选择。于是格劳特只好继续爬行,并透过牙缝狠狠地诅咒:
“好你个哈基!瞧我来收拾您,竟敢开这样的玩笑!”
他万万没有想到管道会突然震动起来,格劳特跌倒在地,他的下巴磕在金属壁上,弄得只有喘气的份儿。管道肯定是在变大,眼下的空间已绰绰有余。但是衣服、裤子和衬衫在身上都晃里晃荡的,就像是穿在稻草人身上那样。
“噢,我的主啊!”他低声说,索性跪在地上艰难地爬退回去,他碰到了小门,但怎么也无法打开它。
他就这样坐着过了一阵,直到身下的金属板壁变热以后,才只好不太情愿地沿着管道爬往稍许凉爽的地方去,他双手抱紧,阴郁地注视黑洞洞的前方。
“我下面该怎办?”他出声自问。
又过上一段时间他才恢复了自制力。
“我应该进行逻辑判断:首先我已陷入了力场,现在变得只有原来一半大,所以我的个子统共只有3英尺高,管道的长度对我来说也就增加了一倍。”
格劳特从现在已变得相当宽大的衣袋中摸出手电筒和纸张,开始计算。手电筒也有原来的两倍大,很难拿得住它。很快他身下的地板又在变热,他来不及多想,就往前移过去。
“如果我在这里停留过久的话,”他喃喃说,“那么我……”
管道又陡然抖动,似乎四面八方都在摇晃。格劳特感到自己被毛糙的衣料罩住了,连气都喘不过来,最后当他解脱出来时,他四下张望说:
“只有一英尺半高了,下面还会怎样?”
而当他下面的地板再度显得炙热难忍时,他还是只好再往前爬。
“四分之三英尺,”他额上沁出了汗珠,“统共只有四分之三英尺高了。”
他尽力朝管道深处望去,在远而又远的地方自动装置的光线忽隐忽现。假如能到达那里,只要能到达那里!……
在再次认真细致地计算以后,格劳特自言自语说:
“但愿我没有弄错:按照计算,我大约能在九个半小时后到达光线那儿,只要一路上不停顿的话。”
他沉重地叹了口气,站起来把手电筒扛在肩上,又添上一句话说:
“不过到那时我大概是变得够小的了。”
接着他昂起头向前走去……。
哈基对佩特涅说:
“向全班讲讲,您今天早上看到些什么?”
所有人都望着佩特涅,而他却结结巴巴,口齿不清:
“呃……呃……呃,我去地下室随便瞧瞧,后来就请我看“蛤蟆舱”,是两位教授邀请的,他们准备开始实验。”
“什么实验?”哈基追问。
“和芝诺悖论有关的实验,”佩特涅连忙补充说,“用的是青蛙,它被放进管道,还关上门。后来格劳特教授就启动了装置。”
“当时出现什么?”
“青蛙开始跳跃,同时变小了。”
“不错,是变小了,再后来呢?”
“后来它就消失了。”
哈基教授向后仰靠在软椅上。
“那么青蛙有没有到达管道的那一端?”
“没有。”
“这就是需要证实的一点。”
教室里一阵窃窃私语。
“大家看到,青蛙辜负了我的同事格劳特的期望,没能到达管道的彼端,而且永远也到达不了。咳,我们再也不能见到这个不幸的动物了。”
教室里的喧哗声大了起来,哈基用铅笔敲敲桌面,然后点燃烟斗,重新靠在软椅上,朝天花板喷出一串烟圈。
“我担心,这次实验对可怜的格劳特打击实在是太大了。你们大概已经注意到?午后他没能来上课。据我所知,格劳特教授决定去作一次长期的山间休假。也许在那以后,在休息一段时间以后,他能恢复过来并忘掉……”
格劳特蹙额皱眉,但继续走着。
“别激动,”他告诫自己,“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不断地继续向前。”
管道重新震动,他又摇晃不定。手电筒掉在地面熄灭了,格劳特置身于一个巨大的黑暗洞穴之内,既无边,又无际。
但他还是继续前进。
再过一段时间,疲劳终于征服了他。
“休息一下也好,这对我没有害处。”他坐在粗糙不平的地面上,“但是,根据新的计算看来,我还得要有两天的路程才能到达尽头,也许还更长一些……
格劳特打了一会盹,然后再往前走。管道体积的突变不再使他惊奇:已经习以为常了。他或迟或早定能到达终点并遮断光线,力场将被关掉,他又能恢复正常的大小……格劳特私下一笑:这才将使哈基大吃一惊呢!
他脚上的大拇指碰上了什么而绊倒了,一阵穿心般的疼痛。他哆哆索索地爬起来,四面环顾,周围一片漆黑。
现在该向什么方向走?
“噢,上帝!”他念叨着,俯身下去并摸到了地面。他现在究竟往哪里走?时间在流逝,他先慢慢向一方移动,后来又转向另一个方向,周围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朝哪个方向都毫无区别。接着他奔跑起来,东奔西闯,瞎撞一气,随后磕磕绊绊地又摔倒了。突然之间又是一阵震动——就是那种已经熟悉的感觉。格劳特这才松了一口气:这就是说,他行进在正确的方向上!于是他再次奔跑,但现在已是平心静气,用嘴在作深呼吸。然后世界又在摇晃,格劳特也随之变得更小,但这说明方向仍然正确,所以他继续在奔跑。
随着他跑了又跑,地面变得越发坎坷不平。他不得不绕过许多石块,格劳特停了下来:管壁不是曾被抛光的吗?先是用砂皮,接着……
想通了,他低声自语:“只要你的人变得那么渺小,那么就连剃须刀的刃口也会显得凹进凸出的。”
他继续向前,用手摸索前方的障碍物。很快四面八方就都是巨大的岩块他的身体甚至也在微微发光。这是怎么回事?格劳特瞧了一下自己的手:掌心在朦胧中确实闪着微亮。
“大概这就是所谓的热辐射。”他想。
格劳特在半明半暗中从一块石头跳向另一块石头,在这无边的丘陵上前进着。那上面满布着圆卵石和大漂石,他像山羊一样地跳过裂缝,或者就像青蛙一个样——他想。当时他正跳过了一个大坑,他环顾周围由铁矿石形成的奇峰怪峦,突然不寒而栗。
“也许,最好还是别去想这些事情。”他说,同时努力攀登一座山巅,又跳过一道裂峡。下一个深渊看上去越发宽阔,最后他险而又险地才侥幸抓到了悬崖的突出部。
他无休无止地跳跃,一而再,再而三,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已经这样跳过了多少回。
站在又一座峭壁的边缘上,他决定再次跳跃,于是……他不停地跌落,在深渊之中落得越来越深,但仍然深不见底……他只得任其继续飞落。
格劳特教授闭上双目,他心境平静,酸疼的肌肉得到了松弛。
“完了,再也不必跳了,”他说,一面还在不断地降落,“这是自然界的规律……身体变得越小,那么重力所起的作用也就越小……所以毫不奇怪,所有小虫子在跌落地上时全都安然无事……”
他连眼睛都懒得睁开,顺从地投身于黑暗的万丈深渊之中。
“就这样,”哈基教授说,“我们完全可以期望,这次实验将载入科学的史册,如同……”
他忽然皱眉住口,因为课堂里所有的人都不在看他,而正朝门口张望。有些学生在微笑,还有一个学生索性笑出了声,哈基也转身去看。
“这在干什么?”他不由得问道。
一只青蛙正从门口的地上跳进来。
“教授,”佩特涅打位子上站起来大声说,“它证实了我的一个想法:那只青蛙变得如此之小,所以就穿过了……”
“什么?”哈基恼怒地吼说,“这当然是另外一只青蛙!”
佩特涅还在说下去:“……所以青蛙就穿越了原子之间的品格结构,就是那些组成‘蛤蟆舱’底部材料的原子。然后青蛙在地上软着陆,因为重力对它的影响已经微不足道。在脱离管道内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