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大同梦
“后羿计划”总指挥官杨霆深知,己方地面兵力不可能投入太多,与日军展开陆上决战占不到什么便宜,所以他把决胜的重点压在了空中力量上。从“后羿计划”行动一开始,杨霆就和空军司令高唯一起搬进了国防部大厦内的办公室住了,同吃同住,以便于两人随时交换意见,共商战略。同时调集精干人马组成专项计划小组,研究以空中力量摧毁日本战争机器的作战计划。小组中包括陆军、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代表,共113名成员。
一周以后,一份长达25页的战略空中战役计划纲要摆在了杨霆面前。该计划被命名为“军刀行动”。
杨霆和高唯都很欣赏这份计划。3月2日,空军计划主任汪元明少将率小组主要成员向杨霆汇报了“军刀行动”的详细方案。要旨是:从战争一开始就投入全部可使用的空中力量,形成绝对压倒优势,摧毁敌方要害。当然,单纯依靠空中力量打败日军是不可能的,但依靠空中力量发挥关键作用,是在场所有人的共识。
汪元明在报告会上旁征博引,用大量实例论证空中战役的核心。他认为在选择具体打击目标时,应按层次明确划分出各目标的重要程度,以确定重点打击顺序,轻重缓急区别对待。
他一一列举出五个层次的打击目标。首先是敌人的作战指挥系统,包括其指挥机构、军民用通信系统等;第二是敌人的能源系统,包括电力、储油等设施,不过只使其短期内丧失供给能力即可,而非永久摧毁,只计划攻击发电厂附近的配电站和变压设施等目标,而不去摧毁发电机房。毕竟战后有可能还是需要重建的;第三是敌交通系统,主要是铁路、公路和桥梁等,计划只摧毁关键铁路和公路桥梁,切断日军的重要补给和交通,但不给国民交通造成全面瘫痪;第四是对日军及日本国民发动心理战,通过广播、传单等形式,削弱日军士气,影响日本国民的抵抗意志,这样也可避免无谓伤亡;第五才是日本军事力量,重点是日军的机场和防空系统。
会议基本认可了汪元明的计划大纲。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内,小组又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了攻击计划的具体细节。该计划确定了10个需要突击的目标群,包括日军作战指挥系统、日军防空网、机场、军工厂、能源设施、交通枢纽等。在计划制定过程中,汪元明还反复征求各参战军种首长的意见,使计划逐步完善。可以说,两军尚未开战,中国军队光凭这份完备的空中计划就已先胜一筹了。
按全盘作战计划,战争将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大规模空袭,时间持续一个月以上,从战争开始就摧毁其战略性设施;第二阶段重点在海上,以两个航母战斗群为主力,消灭其海军有生力量,夺取制海权;第三阶段才是地面部队的登陆作战。
为保证“军刀行动”首战告捷,杨霆下令,将海军、陆军所属的作战飞机统统集中起来,交由前敌指挥部空军司令霍南山中将全权指挥。
6月1日,中国政府对日最后通牒期限已过,此时中国三军已做好战争的一切准备,静静等待着中华共和国总统陆少阳下达开战命令。
这天上午,陆少阳在中南海勤政殿拿起一支“英雄牌”钢笔,亲笔签署了发给国防部长杨霆的作战命令。放下笔后,陆少阳对坐在对面的石铮道:“如果在今天午夜12点之前,日本宣布无条件接受二十一条,我愿意当场宣布取消这个命令。否则,没有任何理由能够阻止我们踏上日本本土。”石铮微微一笑,回答道:“总统同志,您的良好愿望只怕很难实现。”6月2日零时,日本方面依然没有传来任何消息,陆少阳安详地靠在丁香书屋的躺椅上,闭目养神。
这夜月明星稀,风轻云淡。中国沿海各大空军基地上,灯火通明。一架架满载航弹的猛禽…52战略轰炸机旁,到处都是紧张忙碌着的空地勤官兵,他们正在对飞机的各个部位作最后检测,以确保长途飞行的空中安全。同一时刻,部署在舟山群岛以东的“广州号”航母战斗群,釜山以南朝鲜海峡的“合肥号”航母战斗群上,200余架舰载机翘首待发。
凌晨3时,数百架战机组成的混合轰炸机群从北、西、南三个方向飞临日本本土,在夜色中插入日本腹地。长崎、神户、大阪、东京等各大城市相继响起尖锐的空袭警报。
东京上空,飞蝗般的炸弹从天而降。铺天盖地的爆炸声撼动着大地。东京市内的政府大楼、军营和发电厂先后被航弹命中,浓烟滚滚,笼罩在烈焰之中。
深埋地下的日本最高作战指挥部内,一群日军将官围坐在加滕首相身边,加滕全然没有预料到中国空军会来得这样顺利,由此可见配置在沿海地区的防空力量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不过他兀自强作镇定,勉力保持着自然的神情,然而双手却在桌下止不住的微微颤抖。
东京防空网开始进行反击了,全城所有高射机枪和高射炮一齐向空中射击。无数道火光在空中纵横交织,凄厉的警报声和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吞没了整个城市。
可是空袭实在太猛烈了,日军的防空炮兵全然是一支毫无作战经验的部队,加上黎明前的黑暗,根本无法对天上的中国飞机进行定位,只能各自为战,盲目对空射击。然而每架中国战机却都配备有红外瞄准装置,地面情况一目了然,很快就压制住了日军火力,继续狂轰滥炸。
天大亮后,中国空军继续加大空袭密度,轮番轰炸。到当天午夜,中国空军共对日本本土目标进行了5轮高强度轰炸,出动飞机2500架次,投弹8600余吨。
经过一整天轰炸,日本各地的邮电中枢、防空指挥部,机场、工业设施、电厂均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尤以首都东京最为严重。不过按照“军刀行动”的规定,这才刚刚开始。从6月2日至9日的整整一周时间,都属于战略空袭阶段。目的是在最大程度上削弱日本战争潜力,保持战略制空权。
此后7天中,中国战机不分昼夜,连续对日本保持着强大的空袭压力。狂轰滥炸下,日军全无还手之力。几百架作战飞机不是还没起飞就在机场上被摧毁,就是升空作为中国战机的活靶子。日本军方无可奈何,只得将残存的几十架飞机藏入地下,再也不敢露头了。
一周的战略轰炸结束后,中国空军开始转入战术轰炸。主要目标是日军地面部队和防御阵地、坦克和装甲车集群、交通枢纽、桥梁、铁路和公路运输线、燃料和弹药库以及后勤补给基地等目标。
10日凌晨,掌握绝对制空权的中国空军开始重点袭击日军装甲部队。上百架猛禽…52载满穿甲炸弹,成群飞往日军各装甲阵地,对其进行地毯式轰炸,铺天盖地倾泻下无数穿甲弹。烈火硝烟下,猛禽…52所到之处,无不化为焦土。十几天中,中国空军天天轰炸日本装甲部队。虽然日军阵地上装备着大批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可猛禽…52在防空火力射程之外,日军不过是在浪费弹药而已。
第一百零四章烈火东京
“军刀行动”不仅在开战伊始就给日本造成重创,而且震慑了列强。战前信誓旦旦全力保护日本的美国领教到中国空军的威力后,不但没有应约出兵,反而担忧起自身安危了。一方面,以三艘孙武级战列舰为首的南海第一舰队,在“射日号”护航航母的掩护下,来回巡弋在三宝颜至新加坡海域,密切监视着驻菲美军及驻泊在南海各港口的英国军舰。另一方面,胡铁指挥的两万棉兰红军业已进入一级战备,全部军事部署都指向吕宋岛,搞得驻岛美军大为紧张,生恐棉兰红军趁势发动进攻。而吕宋岛以北就是中国台湾省,中国驻有十几万陆海空军,美军如稍有异动即腹背受敌,连吕宋都未必保得住,哪里还有心思去顾及日本?
在“军刀行动”第一周,各国政府还纷纷指责中国空袭日本是“对一个主权国家的野蛮行为”,不过七天以后,列强的态度就大见缓和了。英国外交部在6月10日发表的声明中说:“我国有理由担心,中国军队在日本的行动很可能破坏亚洲乃至全世界的繁荣稳定,造成世界政局的剧烈动荡。我国政府强烈呼吁交战双方冷静处理冲突,以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德国在中日问题上态度一贯比较暧昧,也没作出什么大动作。至于苏联,就不必提了。
这背后自然是有些小动作的,各国政府都得到了中国的许诺,中日战后,各国在日本的利益一概受中国政府保护,包括此前日本为扩军备战而从各国商借的军援贷款。这项承诺等若给英美等国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反应自然就不那么激烈了。事实上,从开战后的第二周起,西方各国就和中国达成了妥协,各大国取得默契后,日本就被先前的盟友们无情抛弃了。
战争还在继续,孤立无助的日本政府终于失去了最后矜持,开始无所不用其极。6月18日,日本当局宣布,东京都警察部门已扣留285名中国公民,如空袭不停止,日本政府即向这些人质实施报复。日本各大报纸都发出中文特刊,一一公布人质名单和照片,妄图以此来煽动中国民众反对战争,削弱解放军士气。
中国政府在开战前早已明确警告过旅日华人,中日之间可能爆发战争,应尽快离境。遗憾的是,因各种原因滞留日本的中国公民仍有上千人,不可避免地被日本政府利用了。不过人质数量毕竟有限,日本政府此举不但收效甚微,反而激发出中国军民更强烈的愤慨。
国防部大厦八层,500多平方米的作战指挥厅内,杨霆立在一块巨大的军用沙盘前,浓眉深锁,手指着沙盘上距东京仅20公里的中岛军工厂,向立在沙盘对面的空军司令高唯道:“这是全日本最大的兵工厂,有三分之一的日军要靠它来补充武器弹药。一天不拔除这颗钉子,我们就一天不能安寝。战略空军也曾多次轰炸过这家兵工厂,从带回来的照片上看,许多厂房都已被夷为平地,可是有一点我始终想不明白,根据情报部门传回的消息,这家兵工厂仍拥有巨大的生产能力,至今还在源源不断地向前线提供武器弹药。这是为什么?”
高唯一身雪白的空军制服上,纤尘不染,面色却有些憔悴。自从开战以来,他们两人睡得都很少,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过三四个小时。这一场大仗毕竟是中国军队首度出征海外,谁都不敢有丝毫懈怠。此刻他的表情显得有些阴晴不定,中指和食指不断叩击着沙盘的边缘。这是他思考问题时的习惯动作,每逢作重大决定,便会有如此表现。他像是没听到杨霆的问话,反而提出了一个很突兀的问题:“日本政府扣押了我们二百多人,我们管不管?”
这个问题其实有些尴尬,人人都心知肚明,两国交战不是儿戏,战场上动辄就是成千上万的伤亡,任何国家的政府都不可能为区区几百人质而影响国家战略。不过从道义上讲,却又有些说不过去。
杨霆愣了一下,用一种比较婉转的方式回答道:“等我们胜利了,这些人质自然有可能获救的。嗯,再说我们已经做了所有该做和能做的事。”
高唯默然半晌,他并没有奢望从杨霆那里得到新鲜的答案。这些道理人人都懂,就是不便明言。做任何事都一样,往往必须牺牲局部利益才能获得成功,尤其是国家大政。他其实只是在为一项计划寻找理论基础。接下来他又问道:“那么,如果,我们的一些战略行动必须牺牲大批敌方平民,你怎么看?”
杨霆微微一笑,答道:“打仗本来就是拿人命去拼的玩意,连我们自己的同胞有时候都必须牺牲,不要说敌人了,有些事是顾不了那么多的。”
高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终于道出了心中的计划。其实他对杨霆提出的问题此前也感十分纳闷,中岛军工厂在己方战略空军的猛烈打击下凭什么还能维持生产?直至几小时前,他偶然留意到一批空军情报部门传回的航拍照片,从中发现了些蛛丝马迹,这才猛然醒悟。
经过他仔细比对分析,终于发现日本工业生产模式和其他国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日本不像中国依赖大规模集中的工业中心进行统一生产,而是先由分散在各大城市居民区的小作坊生产零部件,再送进大工厂进行组装。因此,对工业中心进行集中轰炸的方式,在对付日本星罗棋布的小作坊时很难奏效。这种情况不仅表现在军工产业上,而是日本整个工业体系的特殊模式。因此,如果只是对日本的工业中心进行打击,根本不可能完成战略轰炸的基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