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大同梦
边坐下,道:“英华我已经放了,请求组织处分。”
陆少阳淡淡一笑,微睁双目道:“胡铁的儿子,放了就放了吧,你又何需介怀。”
石铮叹道:“国法无情,就算你我权比天高,也有愧于人民啊。”
陆少阳再次合上沉重的眼帘:“胡铁的儿子,放十个也不为过,陆少阳的儿子,就不上国法不行啦。”
石铮知他已下了决心,黯然道:“你我都将离去,大嫂又走了,你带着邦儿在身边,总也有个慰藉吧。”
陆少阳摇摇头:“就是因为要走了,才要为天下人作个表率。若后来人纷纷效尤,我陆少阳又怎能走得安心。”
两人萌生退念远非今日始,自从来到这个时代,每日劳心劳力,尽瘁国事,两人早已心力交瘁。好不容易支持到国事大定,中外慑服,却又惊现如此之多的贪官墨吏,两人震惊之余,均感十分自责,然此时的内部腐化已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实不忍亲手诛除这一大批跟随多年的老部下。
王啸飞、万季青利用此事明争暗斗,又在两位老人伤口上洒了一把盐,范汉成虽然明里不介入,却也是暗地里运筹帷幄,以清正之名邀买人心,待机而动。如此种种,既令人寒心,也令人厌倦。同时也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历史的轮回,权力政治的阴暗、人心之叵测,并不可能因为几个现代人的到来而有所改变。
最令两人痛断肝肠的还是陆振邦和胡英华的堕落,直接导致两人心灰意懒,再也无意呆在这权力漩涡的中心。
究其本质,方舟小组的五大成员都不是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的,在二十一世纪,他们只是一群普通的知识分子,同时他们也是超越了时代的智者,对王图霸业、千秋功名的追逐从一开始就没有太大兴趣,他们的最高理想显然也不可能在他们这一生中完成。他们唯一能做的是,为后来人打下根基。
石铮也觉甚是疲乏,索性搬过一把躺椅放在陆少阳身旁,陪伴他渡过这摧人心肝的漫漫长夜。也只有他才能真正明了,外表平静的陆少阳内心正经受着怎样的煎熬。
陆少阳向他投来一个充满感激的眼神,苦笑道:“我今日才真正懂得,要成就千秋伟业,首先就要能忍千年之苦,万载之痛啊。”
石铮握住他冰凉的手,无言以对。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之痛,实不是任何语言所能安慰的。他知道眼前的这位兄长,正在拼尽最后一丝气力,完成时代赋予他的最后使命。
第五集 第130章 老叟撼天
不知过了多久,两人从沉睡中醒来,看到窗外天光大亮,才知已过了一夜。陆少阳从躺椅上站起,自觉精神好了许多,向石铮笑道:“早晨空气好,出去散散步吧。”石铮见他如此表现,心中甚慰,一跃而起道:“走。”
刚走出门外,一阵清甜中带着草木味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令人胸怀一畅。时至深秋,树木凋零,片片枯叶随意洒落在地面上,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轻微响声,天地间一片肃杀景象。
两人在弯弯曲曲的小径上随意走着,又拾起了那个老话题。石铮沉吟道:“论才智,三个人都是独当一面的材料,只可惜,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啊。”
陆少阳弯下腰去,从地上捡起几块小石子,一一排开,边摆边问道:“希特勒、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这四位又有哪个是省油的灯了?”
石铮凝目望去,只见有四颗石子摆成了一个圈,自然代表的是那四人,当中却还有一只最大的石块被团团围在了核心,深以为然道:“太平洋战后,我国已成众矢之的,的确是不可不虑。”
“只怕是外敌未除,内乱已起。”陆少阳冷笑一声,直起了身子,又道:“尤其是那个希特勒,这个战争狂人老实不了几天,到时吾等国民若不能上下一心,后果难料啊。”
石铮一凛,刀锋般的眼神一眨不眨地盯着地上那只强邻环伺的石块,沉声道:“依你看,何人能担此重任?”
“除去你断刃门生,岂可作第二人想。”陆少阳突然毫不犹豫地道。
石铮大感意外,深注他片刻,竟不知他是何时已打定了主意,随即缓缓摇头:“这我又何尝不知,若用他取天下易如反掌,但此子居心深不可测,实难度量,日后恐非国家之福。”
陆少阳沉静地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是福是祸你我都不能下断言。欲行非常之事,当用非常之人。据我多年观察,此人不拘一格,不遵礼法,平心而论,正是应对乱世的绝佳人选,至于日后嘛-”说到这里,他忽然压低了声音,意味深长的道:“你我好象也不是全无作为吧。”
石铮脑海中灵光一闪,似乎捕捉到了什么,再次陷进深深的思索。
忽见张声言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向陆少阳报告道:“两位首长,有客来访。”
陆少阳微感诧异,自他们入住中南海以来,似乎从没来过什么客人,忙问道:“是什么人?”
张声言有些尴尬地道:“听警卫团的同志说,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他说是您的故人,没有报名字,只让我们转告您,总统贵人事忙,若还想得起老朽的话,见一面无妨,若是想不起了,不见也罢了。”
陆少阳哑然失笑,心道此人好大的谱,应该是极为亲厚之人,不禁生出了强烈的好奇心,一边在脑中迅速搜索着,一边笑道:“既是位故人,那就请进来吧。”又转向石铮道:“怎么样,一同去见识见识这位故人如何?”石铮含笑应允。
两人刚回到书屋门前,就见一辆黑色轿车缓缓驶近,停在了距他们身前十余米处,首先下来一个盛装美妇,绕行到另一侧车门边,从里面搀出一位颤颤巍巍的老人,陆少阳定睛看去,竟是盛宣怀到了。
陆少阳喜出望外,急步赶上前去,握住他布满皱纹的一双枯手,亲热地道:“盛老啊,您来怎么也不预先知会一声,我们好去迎接嘛。哎,这位想必就是令媛吧?好好好,盛氏财团的女强人啊。”
要知昔年起兵之初,盛氏财阀的确出了不少力,陆少阳与盛宣怀的私交也甚厚,但建国之后,盛家为了避嫌,从来没有进京来找过陆少阳,而陆少阳也因国务繁重,根本无暇理会私人事务,以至于这两位肝胆相照的老朋友竟是十几年来未尝谋面。此刻相见,自是一阵欢喜。
石铮也走上前来,抱拳为礼道:“盛老前辈,您老可真是稀客啊,少阳同志常在我面前念叨您呐。少阳同志常说,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工商界的好朋友啊。”
盛宣怀眯着老眼呵呵笑道:“言重了,言重了啊,老朽冒味打扰,还请大总统、大元帅莫怪才好啊。”
陆少阳爽朗地道:“这是哪里的话,盛老大驾光临,我们盼都盼不到,怎地许多年不见,反倒见外了。”说着将盛家父女让进了屋里。
寒喧了一阵,陆少阳笑问道:“盛老您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何指教,少阳洗耳恭听。”
盛宣怀摆摆手道:“老朽老矣,哪敢有什么指教啊,不过是厚着一张老脸,为子孙讨个官差罢了。”
此言一出,陆石两人都大感讶异,对望一眼,均想盛家虽然富可敌国,盛宣怀建国初期也挂过一个“中华总商会会长”的虚衔,但盛氏实际上从未涉足官场,今趟前来竟张口就要官,还说是为子孙谋的,倒真是奇哉怪也了。
陆少阳疑惑地问道:“不知盛老想谋个什么官职呢?”
盛宣怀指了指伺立在身旁的盛佩玉,轻描淡写地道:“小女出任中华福利会会长如何?”
两巨头更是惊讶,整个政府机构都是他们一手创建的,却从未听说过还有什么中华福利会,陆少阳心中暗叹,只道盛宣怀老糊涂了,连政府内部有什么部门都还没搞清楚,就急急忙忙地跑来要官了,笑道:“盛老啊,恐怕少阳只能驳您的面子了,这个机构政府中还从来没有过,这方面的事务目前都是由民政部门和劳工部门打理的。嗯,不过这倒的确是个好提议,增设一个中华福利会,把这些事儿归口抓起来,也省去了不少踢皮球的工夫。这是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我们一定会认真考虑的。”
盛宣怀浑浊的老眼中露出一丝狡黠:“好,好,这可真是百姓之福啊。”说着向女儿瞄了一眼。盛佩玉迟疑了片刻,从随身的皮包中取出一件物事来,双手捧着,恭敬地递到陆少阳面前,盛宣怀又道:“不知这个数目可能买到个会长当当?”
陆少阳早已看清那是一张银行本票,不禁心头火起,暗想这老儿怎地如此不知轻重,先前上来听他说要讨官,本已有些不悦,没想到他竟然倚老卖老,得寸进尺,公然在他两人面前行起了卖官鬻爵的勾当,顿时大生恶感,沉下脸来便要当场发作。谁知一眼瞥见那本票上的数额,满腔怒火竟立时烟消云散了,代之以极度的震憾,只见金额栏上赫然写着:肆拾伍亿圆整!
陆少阳怔怔地看着这张天文数字的本票,想起上一年度财政部提交的国税总收入也不过八百多亿中元而已,盛家出手之阔绰,实已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
陆少阳定了定神,意识到问题远非看上去那么简单,不禁苦笑道:“盛老啊,少阳真是被您弄糊涂了,这又是什么意思呢?”石铮眼力极好,早已看清那本票上的数目,亦感大惑不解,对着他父女上上下下打量,暗想就算他盛家真想花这么多钱来买个福利会长的虚衔,也是国家之大幸了。
盛宣怀收敛起笑容:“老朽此来,一是向大总统、大元帅请罪,盛氏多年来一直为海啸提供资金,以行商之身干预国家大政,罪在不赦。”
一提到王啸飞的海啸,两巨头的脸立刻阴了下来,他们之所以没有深究此事,主要还是看在当年的情份上,但心底里对这老儿总有些看法的。陆少阳不置可否地道:“有其一必有其二,请讲。”
盛宣怀双手紧扶着一根拐杖,抖抖索索地从座椅上立起,盛佩玉赶忙上前相扶,却被他轻轻推开了。
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此刻就象是一片风中枯叶,晃晃悠悠地站在当地,向陆少阳鞠下躬去。陆少阳蓦地一惊,忙起身相扶道:“盛老,您是老前辈,少阳怎敢受此大礼,这让我如何自处。”
盛佩玉盈盈拜倒,从容不迫地道:“家父说,大总统没有降罪盛家,是您老人家念旧情,但盛家不能安然受之。今盛氏旗下一切经营实体已全部出卖于各大财团,共得中元四十五亿,一并捐献于国家福利事业。江南盛家,从今日起,退出商界。”
说到后半句时,盛佩玉神色黯然,眼眶中泪珠莹然,显然此举并非出自本意,而是父命难违,不得不从。
两巨头大感震憾,石铮步上前去,紧握着老人动情地道:“盛老,您这又是何必呢,江南盛家有大功于国家,我们岂能做这种杀鸡取蛋的事,这不是让天下人齿冷么?这可是几代人的基业啊。”
盛宣怀双目猛张,从瞳孔中射出两道精光,立时间就像变了一个人般,似乎眨眼间就年轻了十几岁,反手握着石铮手背,缓缓扫视两人道:“躬逢盛世,老朽幸何如之,但有肺腑之言,不吐不快啊。”
“老先生请讲。”
盛宣怀的情绪忽然变得十分激动,面部一阵抽动,唏嘘道:“盛氏之兴非从今日始,前朝就有人戏称老夫为大清第一官商了,然国破家兴,情何以堪呐。盛家纵有金山银海,又怎换得朗朗乾坤,华夏扬威。今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正得其所。”
陆少阳深为感动,想起此前的误会,惭愧道:“盛老啊,象您老这样的买官法,真让我们这些当政者汗颜啊。嗯,只不过,盛氏一族退出商界,于国于民都是一大损失,似乎大可不必嘛。”
只听盛宣怀一字一顿道:“一家一姓,何足道哉,若非如此,老朽又怎敢放胆直言。”
两巨头面面相觑,不知他又要出什么惊人之语,不想却听到了一句石破天惊之言:“如今老朽既非官场中人,亦非商场中人,唯愿为江山社稷留一可用之材。”
陆少阳长吁出一口气,到此方才真正听明白了。盛宣怀口中的那位“可用之材”除却王啸飞还能有何人,他竟是在以全部身家性命力保王啸飞。更重要的是,此举去除了两巨头的一块大心病,以世所罕见的绝决方式澄清了王与盛家的关系。
石铮却并不为之所动,面如寒冰地道:“盛老如何便能断定,这可用之材,他日不会成为可杀之材。袁世凯、段祺瑞当年又何曾不是可用之材。?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