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大同梦
张之洞嘴角已渗出鲜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老夫一生效忠大清,唯愿善始善终。好孩子,不要让我乖孙女受委屈——”毒性剧烈,顷刻间一代名臣撒手人寰。
“啊!”一声极尽尖锐凄厉的嘶叫从一位平日如小兔般柔顺的少女口中发出,又嘎然而止,身子软绵绵地瘫倒。
这个冷酷的冬夜将在她生命中无情地撕开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从这个时刻起,她失去了过往拥有的一切。从这一刻起,她也将告别熟悉的恬静生活,告别充斥着雨露滋润的温房生涯,逐渐成长为一枝傲视风霜的铿锵玫瑰。
外间的风又起了,雪愈发狂暴了。
满天风雪中,一支数十人组成、身着禁军服色的马队,径直冲向城门口。
兵头问:“干什么去?”劈头挨了杨霆一马鞭。“瞎了你的狗眼,快开城门!”兵头始见高踞马上的良弼,一连声道:“小人该死!小人该死!”早有兵卒殷勤地打开城门。
四
猎猎高岗上,众人遥望莽莽夜色中沉睡的皇城,各自怀抱心事。短短几个月中,几乎每个人都对这座古老的帝王之都生出了牵挂。
卫青:“石哥,我们——还能回来吗?”
石铮:“一定会!我们还要带回一个崭新的世界。”
卫青:“那么——还要等多久?”
石铮沉默半晌,忽然大喝道:“全体出发!”领先纵马奔下高坡,义无反顾地冲进黑暗深处。
他极度深刻地意识到:历史,真的改写了!
第二十二章风云突变
一
光绪皇帝端坐龙椅之上,正聚精会神地早朝。一名大臣大汗淋漓地跑进大殿,衣衫不整。“皇上——皇上——袁世凯起兵造反了!”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大殿里一下子炸开了锅,许多大臣嘴唇发青,有的已禁不住打起哆嗦。这些天来最令人担忧的事终于发生了。
“混帐!”光绪皇帝一声断喝,大殿里立刻安静下来。只见光绪面不改色,淡淡道:“这个奴才君前失仪,拖出去先打个五十板子,以示惩戒,回来朕再问话。”
满朝大臣无不呆若木鸡,这样紧急的军情还要先打过板子才肯听,这不是……各人心头同时升上一种奇异的感觉,不约而同望向他们镇定自若的主子。
十几年的幽禁生涯,非但没能把这位生性懦弱的皇帝压垮,反而使他磨练出了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沉静气度。他们面对的再不是那个战战兢兢、临事犹疑的少年傀儡,而是一位行事果决、乾纲独断的真龙天子了。
那人挨了板子,倒像是镇定了。“启奏陛下,北洋六镇同时反叛,杀了朝廷委派的统领。直隶、山东、河南已落入袁世凯手中,还有——还有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也率兵叛变,现正与盛京将军赵尔巽激战中。”
这番话一出,众人的心都凉透了,京城周围的省份全被袁世凯占了,北京成了一座孤城。就连满人的老家东三省都未必保得住,能不能退回关外也很难说了。
一段艰难的沉默后,光绪一连串下了几道圣旨:“盛京将军赵尔巽加封一等公,赐黄马褂。”“通电各省督抚将军即刻发兵勤王。”“京城关闭九门,严禁出入,调动民夫加固城墙,军队严加守备。”——
然后起身道:“退朝,军机大臣随朕去御书房,用些点心。”
二
石铮一行回武汉后,见到街头已贴出缉拿他们的告示。方知各人都成了朝廷重犯。当夜,石铮、卫青潜入陆少阳家,中央党组五名委员又聚到一处了。
简短交换了各自掌握的情况后,会议一致认为,由于石铮成功策动了袁世凯的反叛,各省都抽调出大批军队开赴前线与北洋军作战,地方上清廷实力空虚。武昌起义的条件基本成熟,批准进入实施阶段。
经过充分讨论,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策略:
一联络同盟会,相约在各地同时发动武装暴动。
二由于我党在四川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又有袍哥的支援,可以积极争取同步起义。如能使川鄂两省共同成为我党的根据地,则在战略上取得了攻守兼备的地形,对下一步的发展壮大极其有利。
三积极争取策反新军,加强革命宣传力度,尽量避免流血伤亡,以保护湖北来之不易的工商业基础。
方针既定,便开始研究具体的行动步骤。这次会议从深夜一直开到次日中午,对所有细节都作了充分的考虑,接下来各人就各司其职、分头行动了。
石铮亲自赶往罗良镇与袍哥大爷罗选青会面,听完石铮的计划,罗选青非常兴奋,当即决定牵头发起袍哥攒堂大会,邀请全四川的袍哥大爷前来商议,以便于协调行动、共襄义举。
罗天翼和冯程陪同石铮视察了罗良地区举办的工厂学校,甚是兴旺。这些单位全是用从人手中得到的那笔巨款兴建的,归属于我党直接领导下的峰青金融集团。由于生产工艺先进、成本低廉,一些企业已经成功打入了国际市场。
石铮马不停蹄赶往石庄,胡铁乍一见到石铮,高兴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语无伦次。由于工作关系,这两位亲密战友实在是太久没有碰面了。
好一阵平静下来,胡铁又大嚷道:“兄弟,老子带你去瞧瞧老子给你训练的部队!”这位智勇双全的沙场骁将参加革命的时间也不短了,还是改不掉那身草莽气。
石铮欣然前往,一看之下吃了一惊。
胡铁竟已依照现代化的标准训练出了一个整编营的特种战士。不但各项单兵技能超卓,而且分队协同作战能力完全不亚于二十一世纪的解放军特种部队。
不仅如此,装备也非常精良,万用匕首、自动连射钢弩、吊钩索具、潜水服一应俱全,制作工艺虽然比二十一世纪粗糙得多,可是在这样的年代就拥有这种装备,这支部队的战斗力简直是无法评估。石铮细问之下才了解,原来这些装备都是在陆少阳的直接过问下抓起来的。在现有的工艺下尽可能为他们创造最优良的条件。
石铮一把搂住胡铁,似乎也兴奋到语无伦次了。“我的亲老子我的祖爷爷!给我这样一支部队,我打到天边都不怕!”胡铁咧开大嘴,狂笑道:“兄弟跟老子走,咱们喝酒去,喝他娘的三天三夜!”
与此同时,袁世凯的叛军已经包围了北京城,日夜强攻这座孤城。
光绪临危不乱,从容应对。每日出入均身着戎装。大开国库犒赏士卒,作战勇猛者破格提拔。甚至亲自登上城头慰问将士。
晚清的旗营虽已腐化堕落得不成样子,但朝廷对这支卫戍皇城的禁军丝毫不敢大意,士兵都是从八旗中精挑细选的勇士,中级军官中绝大部分曾派往西洋军校受训,就如禁军统领良弼便是毕业于士官学校。武器装备更是全国军队中最精良的,所有军械都出自德国克虏伯兵工厂。
光绪的一系列举措极大鼓舞了禁军士气、将士用命,北洋军遭到了极其顽强的抵抗。京城粮食物资储备丰厚,把北京城守卫得固若金汤。
光绪又连下几道诏令,催促各地勤王军极力向京畿靠拢,北洋军的侧背因此承受着巨大压力,分散了大部分兵力。使得袁世凯不能集中力量进攻北京。
这时东北战场传来消息,盛京将军赵尔巽大破徐世昌叛军。东三省原本就是满人的老巢,徐世昌就任东三省总督没几个月、立足未稳,就仓促跟随袁世凯叛变,自然是敌不过手握雄兵的赵尔巽,一接战就节节败退,加上新近罗至麾下的关东土匪张作霖临阵变节、投靠清廷,杀了他一个猝不及防,败军之势便一发不可收拾了。徐世昌和段芝贵只带了几百亲兵逃回了关内。
东北战场的胜利极大鼓舞了北京守军,在这种形势下袁世凯想要攻入北京城已经是不可能了。
袁世凯鉴于这种局面,只得调整战略。一方面撤回攻城部队,收缩兵力,全力对付从中南各省北上勤王的清军。并向英国和德国借款购置军火,积极扩军。许诺两国如战争胜利,则将全国铁路路权相让。企图在短期内消灭各路勤王军,在中原地区站稳脚跟,再图北进。
清廷方面虽然收复了东北、保住了北京。可要想攻破袁世凯十几年苦心经营的北洋军,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北方战线暂时是稳定下来了。
由于前线吃紧,驻扎在武昌近郊的新军第八镇(师)被新任湖广总督端方调上了河南战场,武汉三镇就剩下黎元洪的第二十一浑成协(旅)和巡防营。实力大大减弱。
石铮手下的南洋三杰分别和新军中潜伏的共产党员、同盟会员取得了联系,这些人有很多出自于汉口军校一期,现在已成了新军中的中低级军官。接到筹备起义的命令后都兴奋莫名,非常踊跃。
共产党的宣传机关《新华日报》也没闲着,开始大批量秘密印发革命手册,把革命的火种撒播向社会的各个层面。
宋生源主持的情报机关“雪崩”获得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清廷为了取得军事上的支援,与政府秘密签署了一份文件,把大庆油田的石油资源永久转让给。中央党组立即决定把这宗肮脏的卖国交易公诸于世,新华日报的地下印刷厂日夜赶印专题宣传手册,以极快的速度分发下去。此事一经公布,立即在全国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民情激愤,一场规模空前的民众保油运动即将爆发。
远在美国的维新派第二号人物梁启超也撰文表示对满清朝廷彻底失望,宣布与保皇党决裂,正式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正欣然赶赴北京受任军机大臣的康有为,在途中闻听最宠爱的弟子竟然背叛朝廷,急怒攻心,当场宣布和梁启超脱离关系,把他逐出门墙。
正当起义的筹备工作全面铺开,进行得热火朝天之时,湖广总督端方也接到了即将发生暴乱的密报。
端方闻听此事后,惊得魂飞天外。急忙召来二十一混成协协统黎元洪问:“这里只有你我二人,你老实跟我讲,讲什么我都不会说出去。你的军队里到底有多少革命党?”
黎元洪坦白回答:“不敢瞒大帅,大约有三分之一吧。”
端方跌坐椅中。
第二十三章将士归心
一
石铮回武汉时,日知会的胡瑛传来消息,黄兴、宋教仁已率领大批同盟会干部秘密潜入广州活动,预备响应武昌起义。
同时也有一个坏消息传来。由于事机泄漏,湖广总督端方下令武昌城内的新军移驻城外,只留下工兵第八营。除了他最信任的巡防营以外,所有军队弹药一律上缴,在内部彻底清查革命党,有嫌疑的官兵全部暂时拘押。这引起了新军士兵的极大不满。
中央党组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取消原定计划,实施应急预案。
二
武昌城内的工兵第八营驻地上,一个满面风尘的小伙子,手提肩背着一大堆包裹,气喘吁吁来到营地前。
“站住!干什么的!”守在营门口的士兵喝道。年轻人扔下包裹,一屁股坐到地上。边擦汗边着浓重的浙东口音问:“军爷,这儿是不是有个叫杨海君的人?”士兵的脸色立刻缓和下来:“你是他什么人?”
年轻人手一摆,像是对这个幼稚的问题很不屑:“我是他什么人?村上谁不知道咱俩是一条裤裆的兄弟,好着呢。”那士兵恍然大悟,砖头朝另一个士兵道:“快去报告杨队官,萧山老家来乡亲了。”
年轻人睁圆了眼,奇道:“你说啥?这小子当了什么官?”那士兵耐心解释道:“是队官,这一片一百多号人全都得听他的。”年轻人一拍大腿,啧啧连声:“哟!没想到这小子也能混出个人样啦。他二婶真是有福气的啊。”
说话间一名身材瘦削的青年军官在营门口出现,见到这年轻人愣了一下,随即脸色数变,一把楼住那年轻人的肩,惊喜道:“虎子,你怎么来啦!哎,来就来吧,带这么多东西干啥。”
杨海君当先引路,带着那年轻人一路说笑着走进营房。一进门,杨海君就迫不及待道:“啸飞,许多同志都被隔离了,我们的子弹也被收走了,情况十分紧急,校长有什么指示?”
褪去伪装的王啸飞微笑道:“校长的指示是,楚望台!”
三
汉阳城近郊,胡铁趴在草堆里,举起高倍望远镜,一一巡视汉阳兵工厂的每一个角落。
虽是深夜,规模宏大的兵工厂依然灯火通明、人声喧嚣。这个昼夜处于高速运转的军工基地,担负着全国军队的武器供给。一队队荷枪实弹的卫兵在厂门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