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大同梦
电话铃起,响了很多下后,他才慢慢伸出手去,麻木地握住听筒。
沉默
石铮:“我知道,你在听。”
第一部 千古艰难共和路 第三集
第三十一章笑谈之间
一
共和军的热气球军团在投弹摧毁北洋军火库的同时,还炸断了京汉铁路。接着五个热气球分别飞临预定位置,从空中密切监控整个战场,吊篮内的无线电不断将敌军调动的第一手资料传回总部。
原本沿江布防的共和军眨眼间变成了攻击部队,在长达十公里的战线上同时发起总攻。星夜赶来的胡铁军团虽经长途跋涉,但斗志昂扬,连续冲垮了多处北洋军仓促构筑起来的外围阵地。
一连串的骤变使得原本就军心不稳的北洋军更加斗志涣散,全军已至崩溃边缘。
与此同时,双方的统帅却在电话中进行着推心置腹的交谈。
冯国璋:“你赢了。”
石铮:“是共和国赢了。”
冯国璋:“这有分别吗?”
石铮:“军队是国家的,不是我石铮的私人财产。”
冯国璋:“嘿!”
石铮:“还不撤?”
冯国璋:“这种时候撤?老冯只怕连一千人都带不回去了。”他不是没有想过分批向河南境内后撤,可是照如今的局势,无论哪支部队先动一动,无异于是给自己下了一道催命符,必将再度引起全军的恐慌,绝不可能有组织地退出战场,唯一的结果是不战自溃,加快覆灭的速度。
石铮:“那么,你在等什么?”
冯国璋长叹道:“这么多弟兄都指着我,我说啥也不能先躺下,撑一刻算一刻吧!”
石铮:“嗯,你回去怎么见袁世凯?”
冯国璋:“我这条命是大帅爷的。”
石铮:“那些士兵呢?他们可不欠什么人的恩情,这些人跟了你这么久,也要为那个袁某人陪葬吗?”
冯国璋沉默半晌。“有更好的法子吗?”
石铮诚恳道:“当然有,我们随时欢迎冯将军加入革命队伍。”
冯国璋冷笑道:“嗨!什么加入不加入的,不就是投降嘛。”
石铮:“不一样!”
冯国璋:“哦?”
石铮:“现在加入是战场起义,是共和国的功臣。可要是等仗打完了,不论走到哪里,都不过是一员败军之将,这也是我不愿意看到的。”
“我还可以告诉你,即使我共和军有一天也遭遇如你现在这般处境,我敢断言没有一名革命军人会临阵退缩。”
冯国璋:“嗯,这我是领教过的,我很想知道这里面的原因。”
石铮:“因为他们每个人都知道,他们是在为一个新生的共和国而战,为自由平等而战,而不是供我石铮一人或是孙文一人驱使的工具。”
冯国璋:“嘿!”
石铮:“是做个载入史册的开国将军,还是甘做某一独夫的殉葬品,请冯将军自决。”
漫长的的等待。
“我信你,石铮!”冯国璋无比艰难地吐这句话的时候,忽然感觉身体极度虚弱。
二
江月楼上
经历了无数次震惊的马毓宝再次陷入迷雾。“他们在干什么?”他茫然指向前方,汉江两岸十几万军队不知何时已经停止了互相射击,许多行进到汉水中央的共和军船只正调转船头,向南岸返回,陆地上的部队也停止了行动,原地待命。零星的枪炮声逐渐停歇,整个战场慢慢陷入一种诡异的安静气氛中。
约半小时后,无数北洋军士从战壕中依次走出,放下枪械,除去束在腰间的武装带,在地上堆成了一座座小山。接着远离江岸,列队集结。整个过程也是寻常地平静,甚至没有人主动说话,只是默默行动,默默等待。
马毓宝猛地醒悟,终于意识到了战场上正在发生着什么。不禁连退几步,重重跌坐在椅中。
“马将军身体不舒服吗?”一个平和中正却冰凉刺骨的声音忽然从侧背响起。
马毓宝惊叫一声,抬头触碰到王啸飞同样冰冷的眼神,身子止不住微微颤抖。不知为何,他似乎早已忘记了这个人的存在。
马毓宝尴尬道:“哈!哈哈!我,我。”原本口才甚好的他一时间竟找不出一句场面话来应对。
王啸飞紧盯住他双眼。“有点意外吧?”
马毓宝干笑道:“啊!对,总司令真不愧断刃将军,十几万北洋军就这样弃械投降了,哈!哈哈!”他的大脑总算能够组织起正常的词语了。
王啸飞依旧咄咄逼人,森然道:“冯国璋投降了,马将军呢?”
马毓宝全身立即被一股寒气浸透。“我,我们是自己人,不是吗?”慌乱之下,已是口不择言了。他终于意识到了一切,与北洋勾结、包括带兵来援的真实目的,所有隐秘的勾当对人家来说早就不是什么秘密,顿时生出一种全身一丝不挂的感觉。最要命的是还有一个极可怕的后果正在前方等待着他。一切都结束了,面对如此迅速的逆转局面,自己手上的区区几千人马连一颗筹码的分量都不足。
王啸飞:“你还在等什么?”
马毓宝似乎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急切道:“对,城外还有我的三十七旅,我愿意率全军投降。”
王啸飞嘲弄道:“都是革命同志,用不着这么客气,交出指挥权就可以了。”
三
黄昏,湖工大校园内,一名素装少女低着头、默默走在一条林荫小道上。
这是一条偏僻的道路,两旁草木甚是茂密,鸟雀环绕。一派宁静景象。
每天这个时候,她都会来到这个地方,静静享受这只属于她一个人的世界。
她停下脚步,迎向天边的落日,温和的阳光照在她光洁白皙的皮肤上,笼上了一层轻薄的金黄色光晕,似乎洗去了一些尘埃,却永远除不尽瞳孔中那一抹淡淡的忧伤。
脚步声响起,很轻,却是她最熟悉的。
“仗打完了?”她轻声问。
“嗯,打得很漂亮。”男子用同样轻的声音回答道。
她侧过脸,看了一眼站在身旁的年轻军官,露出一丝笑容。“你应该高兴才对。”
男子淡淡道:“打仗从来都不是一件可以令人高兴的事。”
少女又望了他一眼,用的时间长了一些。“你好像变了。”
男子沉吟道:“也许吧,校长说过,战争可以改变许多人,许多事。”
少女垂下头。“也许你已经变成了另一个人,但是我相信你,对我从来没有改变。”
男子深深凝视她柔和的侧脸,一字一顿道:“我这一生只有一个心愿。”
少女轻轻投入他怀中。“啸飞,这个世界上,除了你,我不会嫁给别人。”
王啸飞把嘴唇贴近她耳边,低声道:“珏儿,搬回去吧?你住在外面,我和校长都不放心。”
“学校的宿舍很好,同学们对我也很好。”她微仰起俏脸,面色潮红,语气却很坚定。“你忘了吗,我已经不是总督府的小姐了。”
王啸飞脑海中立刻又浮现出那位慈祥可敬的铁血老人,黯然神伤,不觉把她搂得紧了一些。“你也变了,不过这样也好。”
珏儿:“在这里,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我知道你会为我做任何事,但是我更愿意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我也应该学会独自面对生活了。”
王啸飞:“你可以不搬回去,但是你一定要嫁给我。”
珏儿嫣然一笑。“一言为定。”
四
十万北洋西路军全体向共和军投降,接受整编。袁世凯闻讯后暴跳如雷,大骂冯国璋卖主求荣。一面火速调集重兵屯守信阳,以防石铮乘胜沿京汉线向北推进,另一方面严令东路军加紧攻势。
石铮私宅内,一盘棋局,两杯清茶。
冯国璋轻轻拈起一子,“啪”的一声,重重扣在棋坪上,眼中露出笑意。
石铮眉头一动,稍顷。“嘿!我败了。”
冯国璋哈哈大笑:“总算让我老冯也赢了你一回!”
石铮微笑道:“冯兄棋艺高超,石铮甘拜下风。”
冯国璋自嘲道:“战场上老冯打不过你,棋场上再把面子挣回来,扯平啦,哈哈!”从上衣口袋中掏出一张折叠齐整的信纸,递给石铮。
石铮看着那上面工工整整的写着十几个人名,后面还附有具体的年龄及职务,动容道:“冯兄!”
冯国璋默然半晌。“这些人都是跟随我多年的兄弟,现在都是你的人了。要把这些骄兵悍将的心尽快收拢起来,有他们帮衬着总要好些的。做哥哥的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往后你再瞧瞧,能用的人你就放心用吧。”
石铮一阵感动。“石铮真的留不住将军吗?”
冯国璋颓然道:“我始终是对不住大帅爷了,更没脸面将来跟北洋干仗,兄弟多保重,等啥时候闲了到四川来瞧瞧老哥就成。”
石铮把右手从棋坪上伸过去,与冯国璋紧紧相握,眼中流露出深刻的感情。这一刻,再不需任何言语。
石铮的机要秘书李云忽然匆匆赶到。“总司令!”
石铮温言道:“别着急,慢慢说。”
李云深吸了一口气。“南京发来急电,上海失守了!”
石铮霍然起立。
第三十二章月夜销魂
一
东线战场上,共和军依仗长江天堑,集中了近十万精锐在江防上,并有海军舰队协防,这条防线可称得上固若金汤。
这支封锁江面的舰队原是迫于形势参加起义的,舰队司令张宝国与袁世凯的亲家孙宝琦过从甚密。袁怎肯放过这层关系,又重施故伎,暗中收买了张宝国。
原本保卫江面的八艘铁甲舰临阵倒戈,一下子变成了北洋军的护航舰队,掉转炮口向江南阵地开火。共和军猝不及防下,军心动摇,终于被段琪瑞钻了空子,强渡成功。
长江防线既失,共和军为保首都安全,把大部分兵力撤往南京方向固守。
此时正值北洋西路军新败,袁世凯为扭转颓势,严令段琪瑞迅速打开局面,并源源不断沿津浦铁路向前线增兵。陆续投入战场的总兵力已达三十多万。
北洋军渡江后,沿沪宁线一路向西挺进,猛插南京。在常州附近遭遇到共和军的拚死阻击,激战四天四夜,未能前进半步。段琪瑞久攻不克,转而分兵进攻上海。
沪军都督陈其美手上只有两三万兵力,被北洋十几万大军团团围困。力战不敌,且伤亡惨重。只得接受参谋长姜政的建议,全军向南突围,退守浙北山区。
第一战区司令黄兴急电武汉求援,石铮接到消息,立即通知了党组其他成员,在武昌城内军管会召开了紧急会议。
第二战区总兵力如今虽已达十四万之多,但其中大部分为新收编的北洋军,要将这些降军彻底改造成革命军,尚须时日。经激烈讨论,会议认为如果现在就把这些原北洋军拉出去和段琪瑞对阵,难保不出问题,重蹈海军投敌的覆辙。
慎重考虑后,拟定了一个方案。将第二战区部队重新整合,把原骑兵军团基础上补编而成的骑兵第九师,与川军步兵第八师、鄂军二十五混成旅、再加上扩编的特种兵大队,近四万人合编为一个军,作为增援部队。然后请示南京方面。
共和军尚未建立军级编制,孙中山当即复电称,即刻以海陆军大元帅的名义,将这个新成立的军定名为共和国第一军,交陆军部备案。
此后第一军横扫大江南北,踏破长城内外,所向披靡,为共和国立下无数赫赫功勋。这支部队正如他的创建者石铮一般,后被世人誉为“断刃铁军”,威震四海。这是后话。
最终决定由石铮亲自兼任第一军军长赴南京,胡铁留守武汉。
二
石铮回到住处已是深夜,猛然记起因军情紧急,未及去汉口码头为冯国璋送行。默立庭院之中,心中掠过一丝丝莫名的惆怅,
自天津宴会初识以来,两人仅见过匆匆几面,且多是尔虞我诈、或兵戎相见的情形,说起来不应有什么深交。
但若抛开政治立场不谈,冯国璋绝对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将领。虽然外表粗豪,却深谙兵道,爱惜士兵。直至最后一刻背叛身负重恩的袁世凯,毅然投向革命,也不是为做什么开国功臣,而是被石铮凛然正气所打动,不愿作无谓的抵抗,白白断送将士的性命。
对一名历尽烈火硝烟的军人,尤其是像他这样已享盛名的将领,对死亡不会过分的在意,只因战争本身就是角逐死亡的游戏。只有克服死亡,才真正有资格参与这种游戏。对这些游戏者而言,真正可怕的绝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