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大同梦
局面。不但占不到一点便宜,反而是以己之短击敌之长。
二
眼见双方首舰距离已接近至3海里左右,共和军首舰长风号的吊索上升起一面令旗,那意思是命令全队右转舵8度(8个罗盘刻度等于90度),接着领先缓缓转向,余舰纷纷相随。
霍金在望远镜中瞧得分明,对杰利科说道:“很显然,支那人不愿意被我们拦腰切断,正试图占据左翼。”
杰利科微微一笑,用愉快的口气回答道:“亲爱的霍金上校,您说得十分正确,可是太晚了。”回头发出命令。“全队保持阵型,左转舵4度!减速,7节!”共和军的这种应手甚至没有出现在他的思虑中,只因根本就不用预备。到了这个阶段,他唯一需要做的只是在保持队形整齐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切入角度,指挥两艘先导舰死死咬住敌人单纵队的中心位置。在这样近的距离内,不论对方如何转向,都已改变不了被拦腰截断的命运了。而作这样简单的工作对于天下无敌的皇家海军来说并不费力。
可是随后的变化却让他大吃一惊,长风号的吊索上竟然又升起一面右转8度的令旗。第一时间恍然大悟,共和军的意图根本就不是要抢占他的左翼,而纯粹是掉头逃跑的做法。他深知己方虽船坚炮利,可是拍马也追不上这种航速惊人的长风舰,眼见胜利在望的杰利科如何不急,一连串下令:“左转2度,25节全速前进!”势必要在共和舰队180度转向完成之前追上敌舰。以他多年的航海经验,这一点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霍金犹豫半晌,小心道:“司令官阁下,我们有四艘老舰最高航速只有17节,这样行动恐怕会掉队?”
杰利科表现出强大的自信,安慰道:“不,不用担心——”
霍金忽然惊叫道:“上帝!支那人在干什么?”原来他忽然发现所有的长风舰都没有按令旗的指示完成右转舵的动作,反而正在步调一致的左转舵。要知道在当时的海战中,所有行动都必须依照旗舰上不断升降的令旗来完成复杂的战术动作。除旗语外,这是各舰之间唯一的信息交流方式,当然也存在采用事先约定行动、而故意用假令旗来迷惑敌人的可能性,但是这在海战史上还从未发生过。那是因为事先谁都无法预料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即将发生什么情况,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弄巧成拙,人为地为自身制造灾难性混乱。他自然不知共和军的主要通讯工具根本就不是令旗,而是安装在各舰长室的无线电。
此时“长风”号指挥舱中,共和国东海舰队大队长、年轻潇洒的海军少将江鹄同志,正春风满面地对着硕大的话机发出一道命令。“海狼就位!”
十艘拖曳在长风舰尾部的鱼雷艇相继解下拖索,在几十名海狼突击队员的控下,疾冲向庞大的英国舰队。这种每艘仅25吨的小型高速鱼雷艇在这些训练有素的海上精英手中,灵动异常。
与此同时,完成了4度左转动作的长风编队,也以28节的高速冲向远远落在敌军右翼后方的两艘老式驱逐舰。
骄傲的杰利科将军终于皱紧了双眉,捏紧的双拳中沁满了汗水。这种情况只有在他亲身经历那次皇家海军历史上最著名、同时也是损失最惨重的战列舰碰撞事故中才发生过。那是发生在1893年6月22日地中海舰队的战列舰“Victoria”和“Camperdown”之间的碰撞。由于舰队司令George
Tryon爵士的错误命令,导致两艘万吨级战列舰相撞沉没。当时在场的有11名舰长和数千官兵,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够阻止这场悲剧的发生。
一种不祥而又常年徘徊心头的阴霾悄然升起,那种大难将至却又无可奈何的感觉如18年前般再次席卷了他的全身。当年他的身份还只不过是“Victoria”舰上的副舰长、中校军衔,可是如今整个舰队的生死存亡都纵在他一念之间。他感觉到一阵莫名的惊恐,虽然他不能确定这惊恐来自何方。他的敌人虽然狡猾无比,但是毕竟对他麾下这支拥有强大火力和坚厚装甲的帝国舰队不能构成威胁,至少不能构成致命的威胁。
可是很快,他就会明白真正的威胁是来自何方的了。
他全力收摄心神,命令左翼两艘速度较快的巡洋舰增援那两艘正饱受长风舰上120mm速射炮摧残的老舰,同时指挥排炮齐发,边打边退,试图以最快的速度摧毁掉正面这批滑不溜手的鱼雷艇。他对两艘主力舰的装甲很有信心,深信仅凭这些小口径鱼雷根本无法击穿他们水线以下坚固的装甲,他担心的是这些凶猛的小动物掉头去袭击其他舰只。并不是每一艘军舰都有这么好的防护,必须首先干掉他们。
隆隆炮声中,一阵低沉的“嗡嗡”声传入耳鼓。这声音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稍稍辨听了一下方位,朝上方望去。隔着舱室的玻璃窗,他赫然看到空中一群外形奇特的物体。
他目瞪口呆地瞧着这片黑压压的怪物向“米尔兹”号上空席卷而来。一瞬间,他意识到曾经在一次上流社会的聚会中见过这种玩意,对了没错,这家伙的名字叫飞机。可他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会在这种场合再次见到这家伙。
不过,很快杰利科将军就得到了答案。
第四十五章除寇务尽
一
低沉的轰鸣声中,一支由12架猛禽…1型轰炸机组成的空军编队飞临战区上空。
编号101的战机座舱中,高唯双手紧握纵杆,再次瞥了一眼舷窗下那只正不断喷出烈焰的海上巨兽——英舰“米尔兹”号,用最干脆的声调喝道:“投弹!”
“是,投弹!”身后的投弹手用同样干脆的声调重复着命令。
随着一声声短促的口令,一枚枚几十公斤重的炸弹、燃烧弹从机腹敞开的投弹口抛出,自由落于敌舰的甲板上、船舷旁,瞬时引起一连串剧烈爆炸和大火,或在海面上激起条条十几米高的水柱。
这批猛禽…1型战机是成都飞机制造厂的第一批产品。成飞成立于一年前,峰青集团先后投资白银90余万两,四川军管会副主任罗选青亲自主持建设。
此时虽然距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已有七八年时间,但世界各国政府都还没有意识到飞机作为一种战争工具的真正价值,多数是仅仅把它视作一项伟大的新发明来看待,军事上的用途不过是类似于热气球的侦察、传递消息等。所以成飞就把开厂后的第一个项目定位在了目前最具实用价值的轰炸机上。
由于生产工艺和成本核算的限制,猛禽…1型轰炸机的骨架只能采用木结构,外加皮革包裹,飞机外形为双翼螺旋桨式,巡航时速120公里左右。
不过机舱内设备相对比较先进,基本达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水平。机身内设有专用炸弹舱、投弹器、轰炸瞄准具,另外开发了一批简易的座舱仪表和领航设备:
重点是应用了陀螺技术的飞行仪表。这个装在万向支架上的旋转飞轮能够在空间保持定向,于是成为引导驾驶员在黑暗中、雨雪天中飞行的各种导航仪表的基础;其次是人工地平仪,它能向飞行员指示飞机所处的飞行高度;陀螺磁罗盘指示器,在罗盘上刻有度数,可随时显示出航向的变化;地磁感应罗盘,它不受飞机上常常带有的大量铁质物体影响,也不受振动和地球磁场的影响。这些仪表灵敏度比较高、能测出离地30多米的高度表和显示飞机转弯角速度的转弯侧滑仪,此外还有指示空中航线的无线电波束,都是用来引导驾驶员通过模糊不清的大气层时的手段。
血肉横飞的战场上空,高唯一眼不眨地盯着面前各式仪表盘,全神贯注地控着这场不平衡空战。作为汉口军校首期飞行训练班学员,事实上他还远远没有完成训练大纲上规定的单飞小时。不过显然也没有一位真正有飞行经验的教官,一切都只能在实践中摸索前进。而这支稚嫩的飞行编队,也只能由他这名训练成绩最优秀的学员来担任领队了。
置身于这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中,几乎每个人随时都有可能被推上风头浪尖。历史往往并不在意你是否完成了准备工作。也许这正是特殊年代的独特魅力所在。
第一波轰炸集中在两艘英国巨舰上,短短几十秒内,两舰已各中弹20余枚。这些航弹虽然难以直接击穿军舰上的厚装甲,却能大量杀伤舰员,引起大面积火灾。
经过几分钟密集轰炸,两艘英国重舰虽然舰体完整,但甲板上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已看不见活动的船员,显然已基本丧失战斗力。高唯随即通过无线电指示各机展开自由攻击,十几架猛禽战机纷纷转向,如猎鹰般扑向毫无防空能力的其余敌舰。
这场近乎屠杀式的单方面空战临近终结时,高唯惊讶地发现开战初期的紧张与兴奋早已在不经意间被消耗殆尽,只觉得心头空荡荡的,甚至有些百无聊赖。他只是凭借本能控着飞机完成各种战术动作。身下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仿佛近在咫尺,又像是远隔天涯。
当他的101座机终于把最后一颗航弹投向了一艘伤痕累累的巡洋舰,他猛然一拉机头,飞机呼啸着冲向高空,向上海南郊的龙华机场方向飞去。伴随着身周激荡的气流,他明白了。
“我需要一位真正的对手。”他这样想着。
二
一艘四千多吨的英国巡洋舰上,航海长汤姆刚刚接替了战死的舰长指挥战舰。但情况越来越糟,一发炮弹又击中了前部下甲板,前弹药库爆炸。蒸汽管和前甲板都在爆炸中受到重创。接着一枚炮弹又在后甲板上爆炸,炸死了两名炮手和五名修理员。
这艘军舰上的情况已经到了令人绝望的程度,前主炮失去了炮弹供应,航速也一下子降低到4节。蒸汽舵失控。如果不马上抢修,必定会被中国战舰追上。望着越来越近的中国战舰,汤姆代舰长几乎感到死神已经降临了。
茫茫无际的海面上,船员们早已丧失了海战开始时的镇定和豪情。令人窒息的浓烟、随处吞吐的火舌、震耳欲聋的爆炸、断裂不堪的舰体和残缺不全的尸首,这一切都使人的精神变得疯狂。在完全失去战斗力以前,支持着大多数人意志的,与其说是为国效忠,不如说是出于人类求生的本能。
在和平环境下,如果有人能在弹如雨下的甲板上站几分钟的话,那他无疑就是一名受人尊敬的勇士了。可是这些大英帝国的水兵们却必须时刻坚守在这样恐怖的岗位上。他们只能这样站着,等待死神在某个时刻突然降临。或者寻找些沙袋之类的隐蔽物,把身体蜷缩在后面。当然这仅限于极少数胆小的士兵。可是那又能怎么样呢?战争不光是需要这些英勇的战士就可以获胜的。
汤姆仰头望了一眼那面高高悬挂的“国王要求全体士兵宣誓效忠”的令旗,又望向身后那艘已经迫近到800米处的白色长风舰。举起短枪,冰凉的枪口慢慢抵住了脑门上的太阳穴。
经过20分钟的海空联合作战,加上东海舰队近一小时的狂追猛打,已有3艘英国军舰开始缓缓下沉,其余5艘也完全丧失了战斗力和机动力。
江鹄的追击策略是,凡丧失机动力的敌舰均可暂时避开不打。集中有限的兵力优先追击有能力逃逸的敌人,然后再回头痛击余舰。当然这对于航速高达31节的长风舰不是难事。
嘈杂的听筒中传出石虎舰长的声音。“大队长,都打趴下了,还要再打吗?我的炮弹可不多了。”
江鹄心情甚好,笑骂道:“你小子少罗嗦,继续打,一发炮弹都不许留,打光为止。嗯,实在不行就再请空军兄弟支援一下。”
石虎:“嘿,用得着这么狠吗?我看咱们可以俘虏他两艘回去,全都炸沉多可惜啊。”
江鹄肃容道:“这是校长亲自对我下的命令,校长的原话是——全部击沉。”
石虎沉默片刻。低声答道:“是!不过那两个大家伙实在难打,是不是可以派海狼接近舰体爆破?”
江鹄略加思考,回答道:“就这么办。”转身发出指令。
这也许是海战史上最滑稽的场景,几艘不足一千吨的小护卫舰,围着几艘包括万吨级巨轮在内的重型巡洋舰狠打固定靶,最后还不得不出动特种部队才能搞定。那情形有点像一个小孩子抱着整条野猪腿啃一样可笑。
重达12000吨的“米尔兹”舰,尾部水线下终于被炸出了一块直径2米的大窟窿,海水滚滚涌入,巨型船头缓缓翘起。所有长风舰上的官兵爆发出如雷欢呼,一浪高过一浪。
面对这一幕激荡人心的场景,江鹄眼中禁不住噙满热泪,隐约?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