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大同梦
辜鸿铭面对热情如火的沙皇,油然感慨道:“许多年没见了,陛下比从前更英武了。”沙皇摇头道:“不,你是我最尊贵的客人,不要叫我陛下,叫我尼古拉或者老朋友。”辜鸿铭微笑从命,沙皇随即在宫中开了一桌丰盛的家宴,邀请他入座,只有皇后一人陪同。晚宴的气氛十分融洽,辜鸿铭口若悬河,妙语连珠,逗得皇后咯咯娇笑不停。
酒足饭饱后,两个老朋友单独进了书房。辜鸿铭开门见山道:“请原谅,我现在必须称呼您为沙皇陛下,我们接下来的谈话内容将是中华共和国和俄罗斯帝国的外交谈判。”沙皇微笑着做了一个同意的手势,凝神倾听。
辜鸿铭又道:“坦白地说,我国政府需要您的帮助。同时,我们也都面对着一个共同的敌人——。”听到“”两个字时,沙皇的脸明显抽搐了一下。这个名词直接联系着他毕生引为奇耻大辱的一场战争。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从中国割取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并将朝鲜纳入其势力范围。俄国早已觊觎中国渤海湾口的不冻港旅顺,为实现其独吞中国东北的计划,它联合法、德进行干预,迫使作出让步,由中国付巨资“赎回”辽东半岛。对此极不甘心,决意扩军备战,以武力同俄国争夺远东霸权。
俄国的扩张行径加深了与日、英、美的矛盾。1902年1月,日、英缔结针对俄国的军事同盟条约,并得到美国的支持。1903年,基本完成扩军备战计划,决心以武力与俄国抗衡;俄国则指望通过战争巩固其在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地位。同年8月,双方就重新瓜分中国东北和朝鲜的问题举行谈判。1904年2月6日谈判破裂,断绝与俄国的外交关系。与此同时,联合舰队在司令官东乡平八郎的指挥下秘密行动,于2月8日夜,偷袭了停泊在中国旅顺港内毫无准备的俄国太平洋分舰队。9日,日巡洋舰队袭击朝鲜仁川,迫使停泊于此处的两艘俄舰自沉。10日,两国宣战,日俄战争正式爆发。
战争期间,日、俄两国军队和战舰在中国领土、领海及周边地区恣意横行,野蛮厮杀,致使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死伤难以计数。战争历时19个月,日军参战总兵力约109万人,死亡10。6万人,伤17万余人,损失舰船91艘,军费开支17亿—18亿日元;俄军参战总兵力约120万人,伤亡、被俘约27万人,损失舰船98艘,军费开支20亿卢布。最终,人力、物力消耗殆尽,无力再战;俄国国内局势日益严重,沙俄政府亦无心恋战。在美国调停下,1905年8月9日,日、俄两国代表开始在美国的朴茨茅斯举行和谈,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于9月5日签订《朴茨茅斯和约》。条约将旅顺、大连地区和中东铁路长春以南支线的租借权转让给,朝鲜和中国东北南部划为势力范围,库页岛北纬50度以南地区割让给。俄国势力从此退居中国东北北部。在英美的广泛支援下取得了日俄战争的胜利。英美借给贷款共4。1亿美元,约占军费开支的40%。沙皇政府在远东的冒险遭到惨败,损失巨大,两支庞大的太平洋舰队相继全军覆没。引起了俄国各族民众的愤怒,也加快了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步伐,同时直接动摇了沙皇专制制度的统治基础。
沙皇眼中射出厉芒,对辜鸿铭道:“你们有什么建议?”辜鸿铭侃侃而谈:“正如您所知道的,我国政府已经在短期内平定了中国大部分地区。所以目前最突出的,就是东北问题了。满清政府早已不堪一击,我们唯一担心的是。政府绝不会心甘情愿放弃他们在东北享有的巨大利益。我国政府希望和贵国携手,共同对付这位危险的朋友。”
沙皇思考片刻,沉吟道:“请原谅,辜。虽然我们是老朋友,但是我不得不为我帝国的人民考虑。我希望知道,俄罗斯可以得到什么?”辜鸿铭露出理解的笑容。“陛下请放心,对于这一点我国政府已做了充分的考虑。只要我们联手压制住,我国政府将继续承认俄国在我国东北的所有权益,包括中东铁路长春北段的租借权。”
沙皇眼睛一亮,似乎有点动心了,不过依然道:“这本来就是俄国应该享有的权利,坦率地说,你们的政府在年初撕毁了中俄以前所有协议,帝国的将军们已经很不满了。我必须有充分的证据来说服我的将军们。”
辜鸿铭望着这位贪婪的老朋友,知道他并不满足于东三省北部的利益。依然保持着微笑道:“陛下应该知道我们是如何对待英法各国的,我们废除了满清签署的所有协议,好像他们并没有向我国宣战,其中也包括俄罗斯。这是为什么?”
沙皇耸耸肩,坦白道:“那是因为你们击败了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不过这并不是主要原因。在我们面前还有一个更可怕的对手。嗯,等干掉了德国佬,你们就要小心了。没有一个西方国家会永远容忍这样的耻辱。”
辜鸿铭针锋相对:“也就是说,西方各国现在都没有能力对我国采取实际报复行动,而且你们也不能肯定能不能干掉德国。也就是说你们有可能永远失去在中国的利益。那么为什么要放弃眼前这个机会呢?”
沙皇低头陷入沉思,辜鸿铭继续游说道:“在这桩交易中,俄罗斯并不需要付出太多代价。我国政府只希望利用贵国的外交资源。既不破坏协约国之间的同盟关系,又获取了东三省的超额利益,同时遏制了在亚洲的扩张。为什么不试试。”
沙皇抬起头来。“看来你们考虑得很周到。可以说得具体点吗?”
辜鸿铭低声说了几句,沙皇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举起酒杯:“辜,为我们亲爱的朋友干杯。”
注:最近天气太热,头晕啊。更新慢一点,大家多多包涵啊。我保证天气凉快了快速更新。另外不少朋友对王啸飞很有意见,认为他冷血、狡诈、培植个人势力,是野心家、蒋介石一类的人。尤其对他私自组建海啸十分不满。大家说得不错,王啸飞身上的缺点很多,有些还是致命的缺点。我只想说一点,那就是王啸飞可以办成很多人永远做不到的事情。在处理贺家父女的问题上,许多朋友认为是因为贺家大小姐是个美女,所以作者才故意包庇的。这可真是冤枉我了。不是说杀掉一个贺云天就天下大乱了,而是国家危难之际必须尽可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包括我们的民族资本家。杀掉一个贺云天无非是除掉了一个奸商而已,但是留下这样一个老毒物将功折罪,死心塌地地为政府卖命不是更加好嘛。再说他的罪行一一记录在案,等于是随时高悬在他头上的一把利剑,他怎么敢不乖呢。依法治国是没有错的,但是在极其复杂的斗争条件下,我认为有些事可以酌情处理。当然了,舍不得杀美女也是人之常情嘛,不要吐口水过来,我闪了。
第六十四章东征西讨
一
京津地区宣告解放,标志着北洋政权土崩瓦解。鉴于形势的急剧变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员石铮适时调整了各野战军的战略任务:第一野战军南下北上,肃清华北、黄淮之间的广阔地区;王啸飞的第二野战军挥师东进,陈兵山海关下休整,预备出关解放东北三省;胡铁指挥的第三野战军沿陇海路向西北各省挺进,攻克兰州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插张掖,解放酒泉,兵临玉门关,直叩新疆大门;陈炯明的四野、蔡锷的五野就地完成整编后,继续清剿江淮流域的北洋残军。面对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的攻势,各地敌军望风而降,接受革命整编。短短几个月内,解放军总兵力就已扩充至130余万人。全国解放在即,只有东北的满清朝廷和盘踞在新疆的地方军阀袁大化心存幻想,企图作垂死挣扎。
先说新疆问题。远在公元前的夏、商、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在东起大兴安岭、西到阿勒泰山的大漠南北广大地区,生活着众多以游牧为生的人群。当时他们大部分还处在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阶段。汉文史籍中对此统称为“狄”或“北狄”,有时称为“胡”。到公元前后的秦、汉时期,这些众多的氏族部落除部分为兴起的匈奴统治外,大部分仍生活在天山以北、阿勒泰山东西,到贝加尔湖周围的广大地区,这一时期称他们为“丁零”。在其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多把他们称为“铁勒”、“敕勒”等。其实,“丁零”也好,“铁勒”、“敕勒”也好,都是“狄”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音译而已。还因为这些氏族部落的人多乘一种高大的两轮车,因此一些汉文史籍又形象地称他们为“高车”。在这些众多的氏族部落中,许多就是后来形成回纥、回鹘、畏兀儿乃至近代维吾尔族的重要最初来源。
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环境,这些氏族部落大多逐水草而居,游牧于阿勒泰山东西、大漠以北的广袤草原上。各部落或部落联盟之间,常常为争夺草场牲畜而互相攻伐抢掠,有时又为互通有无而友好结盟,政权起落频繁。随着各部族的分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回民文化。这起源于公元十世纪初,当时统治着新疆大部分地区的喀喇汗王朝,以萨图克为首的汗室成员接受了伊斯兰教,萨图克本人也改称萨图克布格拉汗,这标志着伊斯兰教在王朝已处于统治地位。以后,王朝的历任统治者们在对内对外战争中,便利用“圣战”旗帜,使伊斯兰教在王朝势力所到之处迅速发展,不但改变了回鹘及其它突厥语系诸部族的宗教信仰,而且逐渐取代了天山以南地区佛教长达数百年的统治地位,并迫使原在天山以南地区长期流行的袄教、摩尼教、景教等其它宗教也退出这一地区。这个巨大变化,不但使阿拉伯文化大量涌入今新疆地区,而且为这里的民族融合加入了粘合剂,对近代维吾尔族的最终形成和近代维吾尔族文化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到了公元13世纪,新疆地区落入了蒙古贵族及其后裔的控制,时间长达五百余年。直到满清入主中原后,因为内地人把伊斯兰教称为“回教”,而维吾尔族这时已是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因此多把维吾尔族称为“回”、“回子”或“回民”。满清经过百余年的经营,在18世纪中期强盛起来,决定出兵统一天山南北。
1755年(清高宗乾隆二十年),清朝出动五万大军,趁准噶尔蒙古内讧加剧之机,兵分两路直捣其统治中心伊犁。格登山一战,歼灭准噶尔军队主力,首领达瓦齐不久也被抓获,这不仅标志着强盛一时的准噶尔汗国的灭亡,也标志着蒙古贵族及其后裔在天山南北长达数百年的统治终结。其后清朝军队历经多次战斗平定了新疆各地的叛乱,统一了天山南北,在把天山南疆仍称为“西域”的同时,也开始把该区域称为“新疆”。清朝当时管辖的范围,包括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天山南北广大地区,结束了天山南北长期动荡不安的局势,不但为新疆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条件,而且也为维吾尔族本身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1759年(乾隆二十七年),清朝在伊犁设将军“总统”天山南北事务。在维吾尔族集中生活的地区“因俗而治”,对旧有的伯克制统治进行变革,实行政教分离,废除伯克世袭,减免农民赋税、组织鼓励生产等,不但使维吾尔地区的政局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而且使社会经济、文化,特别是农业生产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在清朝统治新疆的150余年中,维吾尔族人口从清朝统一新疆初年的约25万人增加到现今的150万人左右,同期维吾尔族地区的耕地面积也增加了数倍,不但使维吾尔族在人口总数上高居新疆各族人口中的第一位,达到历史上从末有的高水平,而且在整体经济实力上也得到很大增强,成为新疆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
1910年共和革命爆发后,清朝任命的新疆巡抚袁大化迫于形势,只得宣布拥护革命,自称共和国新疆督军;但一切旧制都没有改变,本人及其属下仍留着大辫子。袁世凯建立“大明朝廷”后,袁大化主动投靠称臣。在北洋集团的扶植下,袁大化迅速镇压了哈密、吐鲁番地区农民为反对当地封建“回王”统治而举行的起义,又镇压了革命党人和哥老会众,巩固了自己的封建统治地位。
解放大军重兵压境的消息传来,袁大化依仗手中握有八万多驻军,派出代表和解放军和谈。他提出了新疆民风彪悍、民族结构复杂等理由,要求中央政府准其实行终生自治,中央不得驻军派员,只有军政大权都由其一人独揽方肯归降。谁知这份条款刚送到解放?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