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大同梦
其实行终生自治,中央不得驻军派员,只有军政大权都由其一人独揽方肯归降。谁知这份条款刚送到解放军总部就遭到了断然拒绝。石铮电令胡铁,抛弃一切幻想,以果断之决心武力解决新疆问题。
胡铁受命后,第三野战军立即展开行动。十几万大军从古城酒泉出发,西出玉门关,北穿星星峡,数路齐头并发。在全体指战员共同努力和潜伏在当地的革命党大力支援下,先遣部队一举攻克迪化,为大军前进铺平了道路。其后第九军主力一路高歌猛进,先后攻陷南疆各重要城镇,于1912年8月25日解放伊黎;第十军攻陷吐鲁番后,挥军北上,分路进击北疆各地。至9月25日,解放军历时两个多月,行程六千余里,圆满完成了解放新疆的任务,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天山、阿尔泰山和帕米尔高原。痴梦破碎的袁大化率残军逃入中亚。
二
再说东北问题。三野进军大西北的时候,王啸飞的第二野战军已在山海关下作好了进军东三省的一切准备。此时的第二野战军经历了中原、华北几场大战,已扩编为7个军23个整编师,26万余人,总兵力仅次于第一野战军。
东三省涉及重大利益。早在解放徐州之时,首相大隈就已预料到北洋政权彻底垮台了,共和军的下一个目标毫无疑问将指向东北;然而虚弱的满清小朝廷绝不可能是共和军的对手。大隈首相第一时间召集了紧急内阁会议,与元老山县有朋、井上馨等人取得一致意见后,直接派外相加藤赴南京与中方交涉。
简单介绍一下的现状。自从十九世纪中叶起,沦为西方的半殖民地。不过,始于1868年的明治维新,不仅唤起了民族的独立自主意识,而且成功反击了西方,基本实现了关税独立自主和法权上的独立平等。但克服半殖民地危机、实现民族独立自主的过程却又是军国主义产生、成长的过程。军阀当局制订了“大陆政策”,即向亚洲大陆扩张的政策。1895年甲午战争、1904年日俄战争都源于推行这一政策。日俄战争后;引入大量外资,工业生产迅速发展;但是;1907年经济危机后,生产并没有恢复真正的繁荣。重税、高额租佃、低工资、农民工人极端贫困,国内市场狭小,繁重的军费和殖民地统治费导致国家财政几乎破产。至1912年外债达成协议18亿8000万日元,超过同年税收的6倍,连利息都难以支付;贸易持续入超,导致硬通货现有数额连年减少,无法维持兑换制度。以这种经济情况为背景,民众打倒阀族、反对扩军、减税、停税的斗争冲击着官僚、军阀政府,已连续推翻了两代内阁,国内危机四伏。国际方面,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后,加深了与美英等国的对立,尤其和俄国存在着深刻的矛盾;朝鲜民族的抗日斗争也广泛深入地开展着。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共和革命打败了腐败专制的清朝和北洋,以新的生命力迅速成长,并且直接威胁到在中国东北的利益。处在这种国内外形势下,明治以来用冒险手段把帝国带到这种地步的元老和最高当权者很清楚地意识到,已几乎陷入绝境,如果再把东北和朝鲜丢了,后果不堪设想。
的应对计划分两方面同时进行。一方面由加藤外相在南京摆出极其强硬的态度,向中国外交部长梁启超当面呈交了一份政府备忘录,其中声称,如果解放军攻下东三省,中国政府必须继续承认在东北所享有的全部利益;否则政府不惜一切手段保护本国人民的合法权益。遭到中方断然拒绝。
另一方面,政府火速向大连方面增兵,使辽东半岛上的驻军由原先的二万迅速增加到五万六千人,朝鲜境内的驻军向鸭绿江南岸集结,联合舰队主力也北上旅顺,摆出一副誓死捍卫国家利益的姿态。
在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同时,国驻盛京沈阳大使野原武夫也接到命令,利用解放军大军压境的机会,逼迫光绪皇帝向天皇称臣,使清朝成为属国,这样双方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组成联军,共同抵抗关内的解放军了。其目的是借此机会吞并清廷,使光绪皇帝成为实际控制下的傀儡皇帝。
鉴于东北问题的复杂性,共和国最高军事会议决定作和平解决东北问题的努力。外交部长梁启超奉命从南京启程,前往沈阳与清政府谈判。令很多人惊奇的是,一向沉迷于诗词歌赋、喝酒玩乐的大闲人卫青,竟然主动要求同行。
南京政府提出的和平方案是:光绪皇帝退位,所有军队收归国家;设立东北满族自治区,光绪改任自治区主席,可以继续居住在沈阳皇宫里,大内一切财物仍然归其所有;政府每年拨出500万中元专款,供爱新觉罗家族开销。
三
盛京沈阳皇宫,中路的大清门东侧,有一组黄琉璃瓦顶的建筑群。主殿坐北朝南,东西两侧各有一座配殿。这里是奉祀清代历朝皇帝及其祖先的地方——太庙。大殿正中的香案上,供奉着两个巨大的牌位。墙面上高悬着一幅工笔人物画,画中人身着龙袍,神态威武。这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肖像。东南、东北两个角上分别配享着满清开国时的两位重臣费英东和额亦都的牌位。
时至子夜,光绪皇帝纹丝不动跪在香案前。空旷的大殿上燃了两根巨烛,跳跃的火光照在他双目深陷的面部,依然映不出一丝血色。在他身后还跪着军机大臣康有为,是个须发皆白的老人,表情同样木然。
光绪缓缓道:“康师傅,回去吧。朕想一个人跟太祖爷说说话。”康有为迟钝地应了一声,摇摇晃晃爬起,还没有站稳,却又“扑通”一声,整个身体扑倒在地上。双手不断敲击着地面,终于痛哭失声。“太祖爷,太祖爷!您睁开眼瞧瞧吧,咱们这大清朝都成什么了——”
光绪帝仰面向天,嘶声喊道:“前有豺狼,后有虎豹。苍天呐!朕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何一定要亡我大清?朕无德,朕无德啊——”
康有为突然止住哭声,对着光绪连连叩头,痛心疾首道:“皇上,皇上!您怎么可以这么说,您是这天底下最勤奋的好皇上。”
光绪纵声长笑,形状近似疯癫。“你说我是个好皇上,天底下有这么好的亡国之君嘛!有吗?哈哈哈哈!大清要亡了!哈哈,大清要亡了!”
康有为再次泪如泉涌,捶胸顿足。“苍天啊,这么好的皇上,却是个古往今来最命苦的皇上。苍天啊!我恨你,为什么你要把这么好的皇上,生在了这个时候——”
第六十五章师生情笃
一
黄昏时分,一列只挂着三节车厢的蒸汽机车隆隆驶进沈阳火车站。列车停稳,十几名军人鱼贯跳出车厢,列队立于车门两旁。接着,一身黑色正装的梁启超携卫青步上站台。
不远处静立着一群满清官员。既不向这边招呼,也没有人上前一步。像是根本没有瞧见他们。卫青并不在意,对梁启超低笑道:“这些家伙怎么个个都木头木脑的,跟木桩子似的。”
康有为排众而出,迈开四平八稳的方步,径向他们走来。卫青明显感到梁启超全身一震,嘴唇动了动,却没有吐出一个字。
康有为在他们身前五六步停下,气度沉凝,冷冷注视着梁启超双眼。
两人对视片刻,梁启超轻轻避开他尖锐的目光,低声道:“康先生。”声音沙哑而干涩。康有为一抱拳,朗声道:“梁部长客气了,大清国首席谈判代表康有为专程前来迎候。请——”那个“请”字音节拖得甚长,说罢侧身让路。
梁启超迟疑片刻,道:“康先生请。”康有为呵呵笑道:“梁部长远到是客,哪里有老夫先行的道理。盛京现下尚属大清国管辖,难道梁部长此刻便要喧宾夺主不成?”再次拱手礼让。
卫青心中连声叫苦,就算他这样一个从不关心政治的大闲人,也知道梁启超原是康有为的学生,彼此间情谊深笃。若不是政见不合,两人断不会走向今日的对立局面。清廷之所以作出这个安排,其用意想必也是欲借此软化梁启超的。又见梁启超表情极为尴尬,脸上阵红阵白。显然已被康有为的冷嘲热讽弄得心浮气躁。心中暗骂康有为这老头用心险恶,不过眼珠一转,也学着康有为抱拳笑道:“康前辈真是讲礼貌啊,多谢啦!虽然我们是晚辈,不过身上担着国家重任,那就不客气啦!”他把“国家重任”四个字咬得很重,说话间又轻轻扯了一下梁启超衣袖。
梁启超这才回过神来,向卫青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挺胸道:“晚辈恭敬不如从命。”
康有为将他们一行安排进宾馆,便告辞而去。梁启超站在窗前,怔怔望着他老迈的背影,两行清泪悄然滑落。
次日,康有为在谈判桌上抛出了满清的和平条款:光绪皇帝取消帝号,改称满洲国王,东三省实行君主立宪,并入中华共和国;满洲国高度自治,外交权、司法权交中央政府,内政军事仍归地方。
这份与南京政府期望大相径庭的条款,使会谈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僵局。梁启超指出,如果东三省仍保留君主制度,那么双方就失去了协商基础,满清若不从根本上改变态度,和谈将无法继续。不过私下里碍于和康有为的师生前谊,终不忍如此决断,于是双方只得围绕着君主制的问题展开了唇枪舌剑。每天会谈时间几乎都长达十小时,却收效甚微。
向来性急的卫青倒是一反常态,对这漫长的口水战争丝毫没有怨言。代表团中也只有他一人整天笑呵呵的。他常常一散会就急不可待往外跑,回来时又总是容光焕发的模样,弄得人人莫名其妙。他们自然不知,卫青之所以这么热心来参加这次会谈,真正的目的只有一个,和醇亲王府的丽格格相见。这两人当年在北京宴会上结识后,便互生了爱慕之心。几年来虽然只能靠着七转八绕的鸿雁传书,情谊却日渐深厚。这些日子更是经常偷偷约会,如胶似漆。所以卫青巴不得这场谈判一直谈到天荒地老,丝毫不以为苦。
二
深夜,康有为独坐书房的摇椅上,双目低垂。一盏孤灯映照出满脸褶皱上深切的疲惫。神思恍惚间,听到下人来报,说梁启超登门求见。康有为茫然应了一声,也没有起身。
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至门前停住,便没了动静。过了许久,康有为微觉讶异,掀开眼帘一看,却见到梁启超垂首跪在他房门口。冷笑道:“梁部长这是何意?不怕折了老夫寿数吗?”梁启超道:“晚辈是来向先生辞行的。”
康有为一怔,随即挥了挥手,漠然道:“你要来就来,要去便去。原本就不用向我这个老朽辞行的。走吧。”
梁启超在地上叩了几个头,一只手扶着门框立起,神情落寂地站了一会,终于背转过去。
摇椅上的康有为抬起上身,凝望着他逐渐远离的背心,眼中投射出深刻的感情。面部肌肉一阵扭曲,终于不可抑制,低呼道:“卓如!(梁启超字卓如)你就这样走了。”
声音虽轻,梁启超却听得十分清晰,脚底下立刻打了个踉跄。猛地回头,不顾一切扑到康有为脚下,抱着他双腿。“老师!——启超不肖,这些年来学生没有一天不想重归老师门下,我都要想疯了啊!”
康有为老泪纵横,狠狠拍打着他的头。“卓如啊!老夫早已将你视如己出,即便你做了天大的错事,老夫又怎忍将你逐出门墙。可是你不该对不起皇上啊!你对不起咱们的好皇上,我如何还能留你。我真恨不得一刀扎进你的心窝里,你怎么就这么没良心!”
梁启超心痛如刀绞,嘶哑着嗓子哭喊道:“您杀了我吧。只要我梁启超活着一天,就不能不推翻帝制。消灭皇帝。自古忠孝不两全,我宁愿死在老师刀下,也不能再和您对垒为敌了。”师徒两人真情流露,抱头痛哭。
康有为哀叹道:“为何你一定要赶尽杀绝?不说老夫待你如何,你扪心自问,戊戌年那会儿,咱们的光绪爷待你如何?皇上可曾有一丁点亏待过你我?”
梁启超擦干泪水,肃容道:“皇上对启超恩深似海,孙总统也没有要赶尽杀绝的意思。正因如此,启超才不忍见光绪爷堕入万劫不复。共和革命是天下大势,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挡解放军解放东北。等到兵临城下的那一天,皇上就算想投降也来不及了啊!老师,您要是真心疼惜咱们的皇上,又怎么忍心他老人家落到这般下场啊!”
康有为止不住又掉下泪来,哽咽道:“卓如啊,你说得这些我又何尝不知。可是,可是别人不知,老夫却是知道的。咱们这位皇上,那是多刚烈的性?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