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大同梦
土改工作全面展开后,取得了一定实效。占全国耕地总面积35%左右的私有耕地订立了减租书面租约,涉及耕地610多万公顷,受益佃农近1000万户;共放领公地96万公顷,受益农户160万户,平均每户受领公地0。6公顷;征收地主耕地近140万公顷,涉及地主34万户,占全国地主总数的32%和地主耕地的38%,受领耕地农户192万户,占承租地主耕地佃农的41%。
土地改革使大量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由佃农变成自耕农、半自耕农,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由此发生了巨大改变。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减轻了地租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民增加农业投入,从而使中国农业得到了迅速恢复。粮食产量大大提高,从而缓解了因粮食紧张而导致的物价上涨危机。同时,土地改革使大批地主一夜之间转变为持有大量国家事业股票的资本家,为中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巨额资金,为中国经济的起飞打下了良好基础。
但是,由于中国共和政权本身与封建地主、军阀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土地改革损害到一部分既得利益阶层,因此阻力非常大,推行得十分艰难。尤其是在中国南方,由于大部分政府高层祖籍是南方人,加上南方的督军们大部分出身于封建旧官僚,各地往往阳奉阴违,曲解政府法令,操控农会。以至于许多地方虽然号称已经完成了土地改革,但是大部分农民依然一贫如洗,被地方上擅自征收的各种名目附加税压榨得苦不堪言。地方报上来的数据更加饱含着水分,中央既无力量全面调查,也不可能过于刺激盘根错节的反对势力,致使政局动荡,许多情况下就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此时的国家行政,一切均按《中华共和国临时约法》施行。这部约法是在1910年共和初创时由临时国会通过的。大意是,确立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规定“中华共和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并且确认“中华共和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从而彻底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的等级特权;还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中华共和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具体职权有:议决法律案;选举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对临时大总统任命国务员、大使、公使、宣战、媾和、缔约、宣布大赦等享有同意权及最后决定权;参议院并有权弹劾临时大总统、国务员。临时大总统的职权有:代表政府总揽政务,享有公布法律、提出法律案的权利;有统率军队,制定官制官规,任免文武职员,以及宣战媾和、缔约、宣告戒严、大赦特赦、减刑复权、接受外国大使公使等权力。各部部长称国务员,其职权有: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有权副署,负连带责任。法院行使司法权。法官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部长分别任命,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并且规定法官“非依法律受刑罚之宣告,或应免职之惩戒处分,不得解职”。
《临时约法》同时确认了人民的民主权利和自由。人民享有人身、住宅、财产及营业权;有言论、著作、游行、集会、结社、书信、居住迁徙、信教之自由;有请愿、陈诉、任官考试、选举与被选举之权。具体体现了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宪法原则。
定都北京后,临时约法中加入了补充条款。针对具体推进国家宪政的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整个宪政程序分三步走:
1军政时期。在军政时期,一切制度悉隶于军政之下,政府一面用兵力以扫除国内之障碍,一面宣传主义以开化全国之人心,从而促进国家统一。
2训政时期。鉴于全国已基本平定,军政结束,则训政开始。训政期限为五年,至1918年1月2日结束。在训政时期,政府向各地派出经过训练考试合格的官员,到各县协助人民筹备选举。其完成标准是,以全县人口调查清楚,全县土地测量完竣,全县警卫办理妥善,四境纵横之道路修筑成功。同时引导人民学习民主权力的使用,履行国民义务,誓行革命主义,然后选举县官,以执行一县政事。等到五年训政期满,每县应选举出一名议员,赴北京组织国民代表大会,议决宪法草案。
宪法颁布之后,中央统治权则归于国民大会行使,即国民大会对于中央政府官员有选举权,有罢免权,对于中央法律有创制权,有复决权。
3宪政时期。宪法颁布之日,即为宪政告成之时。全国国民依宪法行全国大选举,临时政府则于选举完毕之后三个月解职,授政于民选总统和民选政府。
二
汉阳城郊,湖北工业大学农林学院的试验基地内,上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工商界人士及机构代表聚集在一块试验田旁,正在作实地参观。讲解员是由峰青集团总裁助理张珏亲自担任的。
展示在众人面前的是一个150平方米的玻璃日光温室。室内种植着五颜六色的各色蔬菜,有碧绿的黄瓜、鲜红的西红柿、深褐色的茄子,果实饱满,长势喜人。已是深冬季节,在场的参观者们望着这一派只有夏秋季节才能见到的丰收景象,个个目瞪口呆,不知人间何世。
温室的一侧建着一个10立方米的地下沼气池,其上是一个20平方米的猪舍和一个厕所,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封闭状态下的能源生态系统。主要功能是:圈舍的温度在冬天可以提高3-5度,为猪等禽畜提供适宜的生产条件,使猪的生长期从10-12个月下降到5-6个月。由于饲养量的增加,又为沼气池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猪舍下的沼气池由于得到了太阳热能而增温,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也能提供持续不断的沼气;猪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日光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到5倍左右,大大改善了温室内蔬菜生长条件,不但使蔬菜产量增加,而且明显提高了质量,成为一类绿色无污染的高产农产品。
这是一种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的生产模式。以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为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生物质能的自然转换,在全封闭状态下,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组合在一起。不用说,这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全新生态农业理念。
张珏脆润的嗓音不断轰击着众人的耳鼓:“建造一个沼气点每年可以节煤580斤;施用沼肥的黄瓜、茄子等蔬菜每平方米可增产4-10斤,抗寒、抗旱和抗病能力明显增强;用沼液加料喂猪,可提前150天出栏,并且可以节省二成——”
沉默许久的人们终于轰然而动了,一下子把张珏团团围住,七嘴八舌地提出各种问题,情绪激动得难以自制。
其实,他们之所以应邀前来参观,主要原因只在于这座农场是峰青集团旗下的湖工大办的。有一多半人是碍于面子,才勉强派了代表出席,内心压根就不相信他们真的能在大冬天种出蔬菜瓜果来。不料一进到农场,扑面而来的新奇事物就层出不穷。设计精巧的农具和水利模型、各种农药化肥样品一一展现。虽然一时片刻还看不见实际功效,但光听听讲解就已经令许多人怦然心动了。更有令人匪夷所思的杂交水稻、杂交果树等等新名词的联合夹击,几乎人人脑子都不够用了。
直到看见了这座玻璃大棚,就在一霎那间,每个人的呼吸都停顿了。这些整日在商界打滚的生意人,对张珏口中的那些名词虽然都是似懂非懂;但是,面对着这活生生的事实,没有一个人敢否认,他们正面对着也许是一生中最大的商机。而且这个奇迹的缔造者,正是开创了无数商业神话,又一贯诚实守信的峰青集团。
众人稍微平息下来后,张珏登上事先搭建的讲台,面对人群高声道:“现在我代表峰青集团董事会,向大家郑重宣布。峰青集团决定进军中国农业市场,第一期工程是在湖北、四川、黑龙江三省建设三个粮、菜、果、牧生产基地,同时我们准备了28个合作项目,生产农药、化肥、塑料、农具等农业配套产品,在全国范围内诚征合作伙伴。合作形式多样灵活,既可以与我们联合办厂,也可以低价使用我们的授权技术。”
“我在此声明,峰青集团的主旨是推广先进技术,振兴中华农业,绝对没有挤压工商界朋友的意思,大家可以放心大胆地进来赚钱。各位同仁,中国的市场非常大,没有一家可以独揽,我们真诚邀请各位投资农业,造福桑梓——”
次日,新华日报、中央日报等国内大媒体纷纷在头版刊载了这一项“峰青奇迹”,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其后,实验农场每天都会接待上千人次访问,虽然多数参观者都是抱着看西洋镜的心态来的,但是这无疑起到了最好的宣传效应。就连西方各国的在华人士也被惊动了,纷纷派员前来察看。
峰青的整体战略是:首先在社会上造出舆论,兴办几个科技兴农的样板农场,使新的生产方式逐渐深入人心。同时鼓励农民采用先进技术耕种,峰青国际银行旗下的各分支机构面向农民开设了农产低息贷款,专项扶植农民尝试新科技。进一步利用大规模资金合作,在中国培育完整的农具农药生产体系。最终目标是,在一二十年时间内,使中国农业逐步摆脱自然小农经济的束缚,向高科技、集约化农业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新组建的中国国家事业投资基金也与峰青集团联手,规划设计中国轻重工业蓝图。
第五集 第七十二章 齐头并进
一
土地改革伊始,共和党高层便着手研究工业问题。工业专家秦长风在政治局常委会上,公布了一份名为《试析中国工业现状及宏观发展规划》的专题报告。在这份长达八十多页的文件中,凝聚着他近年来潜心调研的成果。
文章开门见山指出:自鸦片战争后,尤其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传统工业已经发生了深刻变革。伴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和外资大量涌入,传统工业中的手工工具也得到了改良,以“石磨+蒸汽机”为代表的技术模式盛行,标志着中国手工业进入了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中间阶段,为进入大机器工业准备了条件,促进了乡村手工业经济区的兴起,同时在某些方面为民族机器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条件。
但是,开始于四十年前的满清洋务运动,在将西方先进技术大规模移植到中国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民族机器工业虽然得到了初步发展,但是民族手工业在西方先进技术的强力挤压下,处境十分不利。一些人口密集型产业,如手纺纱、制靛、踹布、土针、土烛、土烟等行业均遭到严重摧毁。这无疑使中国民族工业艰难徘徊在一条极其危险的移植型工业化道路上。
当然,移植型工业在最初是无法选择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移植进来的工业文明(包括外资在华企业),对传统工业采取的取代方式是摧毁式的,然而其自身的发展能量又无法完全吸纳失业的传统工业工人,这必然会遭到手工业者的强烈抵抗,甚至引发社会动荡。民族机器工业也因遭受外资在华企业的特权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必须利用传统工业的劳动成本优势。这些因素导致移植型工业文明的扩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传统工业有着深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工业化的进程中还会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存在,移植的工业文明难以一下子全面代替工业生产中的手工方式。只要手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就不可能到达机器化大工业的彼岸。所以,要实现对传统工业经济的整体取代,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其过程相当漫长和曲折。
基于以上认识,秦长风提出了“重工先行、轻工宜缓”的八字主张。也就是说,对于民族资本尚未涉足的重工业,国家应大力发展,积极采用先进技术;而对于轻工业,则应实行平稳型技术改良,逐渐过渡到机器化工业生产,以保护中小手工业者的利益。使工业化进程对传统工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动力,而不是以牺牲社会效益为代价。
这份报告在常委会上原则通过后,短短几个月内,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就陆续上马了。具体建设工作由中国国家事业投资基金与峰青集团联合负责。
1攀枝花冶金基地。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攀枝花地区,北与四川凉山州,南与云南楚雄州、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