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大同梦
绝大多数国民党宿老少了许多顾忌。在共同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党政要员心甘情愿为他积极奔走。逐渐,一个彼此心照的共识迅速在以国民党为主体的临时参议院中形成了。
以孙中山的威望加共和党强援,若要在国民党内“倒孙”,那是痴人说梦。然而议会却是个例外的地方,议会是国家集中体现民意的机构,任何行政命令和党内指示都不能施加于议会,否则便是公然破坏共和,即使是孙中山也担不起这个大帽子。
1914年5月12日,临时参议院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中华共和国临时政府组织法修改案》。要点是:将国家行政制度由总统制改成责任内阁制,设国务院,置内阁总理一职;总理由议会中的多数党经选举产生;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项,如不同意,可以驳回;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次日,段琪瑞当选中华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段琪瑞上台后,立刻宣称要改进内阁各部的办事效率。他在就职演说中提出,国务院是国家办行政的机关,其中不应牵扯进过多的党派事务,要将国务院建设成超越党派利益的“超然内阁”,弱化党派影响。打着“国务院应多办实事,少谈主义”的幌子,却将一批激烈的排共分子安插进了各重要部门,对孙中山的军政分立令置若罔闻。
孙中山深感任用非人,怒不可遏,向参议院提出对段琪瑞的不信任案,要求改选总理,被议会驳回。孙中山又在国民党中央常务会议上严厉批评段琪瑞的错误做法,决意将其开除党籍,却遭到大多数国民党元老的反对,未果。
针对孙中山的激烈反应,段琪瑞适时向他的支持者们展示出了强硬姿态,他在国务会议上说:“余奉告诸君,当放大眼光从中国全局着眼,断不可沾沾于一党关系,亦不能硬以平和时代政党更迭消长成例适用于今日风雨飘摇之中国。总须大家破除成见,协力同心,共同建设,为国务员者以热心任事为主,须有自信力,万不可轻听局外褒贬,以为进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6月3日,排共派利用其把持的国会,继篡夺政权后,再次推出一项篡夺军权的158号法案:以共和国总统是当然的最高军事统帅,不宜与解放军总司令并立;提案撤销解放军总司令一职,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为最高军事决策机构,总统任主席,其成员包括总理、各军部长官、情报部门长官、总参谋长等,军级以上指挥官任免皆需得到该委员会批准。目标直指解放军总司令石铮。
消息传到天津,华北军政长官胡铁立刻暴跳如雷,怒喝道:“哪个龟儿子敢撤我石兄弟,老子跟他拼了!”身边的副官也愤然道:“参议院今天下午就要开会表决了,那个段琪瑞就是这样被捧上了天的,连总统都拿他们没办法。要是石帅也被他们夺了权,那我们可——”
胡铁闻言更惊,心想这事刻不容缓,命令那副官:“快去准备一下,咱们现在就走,到北京找石兄弟。”副官迟疑片刻,提醒道:“石帅前天就去保定视察军务了,我们是不是该去保定?”
胡铁恍然大悟,对方是蓄谋已久,刻意趁石铮外出巡查时削其军权,大骂道:“这群狗日的龟儿子,搞这种下作花样算计我家石兄弟!”片刻后,突然一拳砸向桌面,冷笑道:“还是去北京,给我装上一火车兵,有我胡铁在,我看谁敢乱来。”
这时一个虎头虎脑的少年跑进屋,满脸兴奋地叫道:“爹,你要去北京啊,我也要去看石叔!”正是胡铁的独生子胡英华,今年12岁。
胡铁妻子早亡,对这个唯一的儿子极其疼爱,一把抱起胡英华,呵呵笑道:“英华,爹这回不是去玩,是去帮你石叔教训坏人的,下趟再带你去。”
胡英华小脸涨得通红,举起拳头,恼怒道:“谁敢欺负石叔,我也要去打坏人。”年纪虽小却也是个火爆脾气,活脱一个小胡铁。胡铁哈哈大笑。“好儿子,等你长大了爹就带你去打坏人。”
二
座无虚席的议会大厅中,人声鼎沸。一百二十多名来自全国各省的参议员正在激烈争辩着。靠近讲台的一面墙上,高悬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临时参议院议长汪精卫站在演讲桌后,提起小木槌,“嘭嘭嘭”连击三下,大厅中逐渐安静下来。接着扬声器中响起汪精卫清亮的嗓音:“各位,现在开始158号议案的表决。”会场上又响起一阵“嗡嗡”声。
台下一人朗声道:“我反对,这个议案牵涉到国家军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我认为应该广泛征求各方面,尤其是军方的意见。而不是由我们这些不通军务的人草率表决。”此人是为数不多的共和党议员之一,张思齐。来自湖南安化,是当地著名的新派才子,文笔口才敏锐犀利。党龄虽然还不足两年,却已隐然成为共和党议员的领袖人物了。
“说得好!”一个粗豪的声音传来。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大门不知何时已经被打开了,胡铁威风八面地立于门前,被数十名全副武装的军人簇拥着。
胡铁面罩寒霜,冷冷道:“军队的事情,不听听咱们解放军的说法,弟兄们能答应吗?”大手一挥,军人们持枪涌入会场,片刻间已分立于大厅的各个角落。
一名国民党议员气得浑身发抖,大叫道:“你,你这是暴力干政,你们共和党公然违背约法,你们想干什么?”其余议员纷纷响应,大声斥责共和党违宪。
胡铁在一把椅子上大马金刀坐下,意态从容地对那议员道:“老子就是来凑个热闹,瞧瞧这个议会到底是怎么开的,你小子甭给我乱扯。各位老兄不用管我,投你们的票吧。”
汪精卫嘴角掠过一丝轻蔑的笑容,高声道:“各位议员,议会是反映民意,行使民权的地方,身负国民重托。相信大家都不会向强权低头,本着爱国之心做事。开始表决!”
在议员和军人们的怒目对峙中,表决结果很快出来了,98:24,以超过三分之二多数通过158号法案。
汪精卫当即敲下木槌,宣布散会。然后夹起文件走下讲台,径往大门行去,却被两名军人堵在了门口。汪精卫早料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冷笑道:“胡将军,表决已经结束了,还没有看够吗?”胡铁淡淡道:“老子正看得起劲,再来一次。”
此言一出,大厅中立刻炸了锅。议员们纷纷起身叫嚷。“共和党强奸民意!”“共和党挟持议会!”“军人干政!”——只听“刷”的一声,几十杆长枪同时举起,动作整齐划一。
空气在霎那间凝固了,议员们大多是知名文人出身,有几个真正领略过这样的场面。胡铁的意思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就是要以武力压服他们否决158法案。面对着黑洞洞的枪口,议员们重新安静了下来。北京内外的卫戍部队几乎全都是共和党,共和党真要动用武力,没有人能救他们。
张思齐快步走到胡铁面前,低声道:“将军能不能听我一句话?”胡铁对他印象颇佳,点头道:“都是党内的兄弟,有话直说吧。”张思齐凝重道:“将军千万不可意气用事,挟持议会是要惹出大麻烦的。我对这条议案也十分反对,可是这么做绝对不行,我相信石帅也不会同意的。”
胡铁皱眉道:“我也知道这样不大好,可是老子也不能眼看着他们胡来。我仔细想过了,这件事情石兄弟不方便出面,要是惹石兄弟不高兴,老子也一人做事一人当了。”张思齐再劝两句,胡铁就有些不耐烦了。张思齐暗叹回天无力,只得长叹一声,返回了座位。
双方对峙到凌晨时分,议会终究在黑洞洞的枪口下屈服了,158法案被第七次投票否决。军士们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前呼后拥地夹着胡铁迈出大门。
一辆黑色轿车疾驰而来,转眼间就停在了他们面前。胡铁目光锐利,一眼瞧见车内正坐着石铮,连忙快步迎上,打开车门,呵呵笑道:“兄弟,你总算回来了。不过没啥事了,那帮龟儿子老子都帮你收拾了。”
再看石铮,依然纹丝不动地坐在车内。“你,做了什么?”声音中透出一股近乎虚脱的疲惫。胡铁心中一沉,自从他们相识以来,他还从没有听石铮用这种口吻说话,不由轻叹道:“你一定是怪我了。哎,我这不也是急得没法子了。”石铮身子明显震动了一下,转过脸去,猛地厉声喝道:“胡铁擅自带兵进京,军法不容,把他押起来。”
胡铁如遭雷击,只觉天旋地转,口舌麻木,嘶哑着嗓子道:“兄弟,你,你说什么?”军士们也面面相嘘,全都以为听错了指令,茫然不知所措。石铮再次喝道:“把胡铁押起来,执行命令!”
摘下军帽肩章的胡铁目光游离,呆望着汽车消逝的方向,恍然若梦。
三
胡铁事件一经披露,立刻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轩然大波。各大报纸纷纷跟进,连篇累牍地报道这一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反革命事件,群情激愤。
汪精卫在《中央日报》上亲笔撰文,痛心疾首地说:“军队是国家之军队,而不是一党一人之军队。此风一开,共和何存!”更有人指责共和党名为共和,实为国贼,甚至将宋教仁命案也强扯了进来,大骂共和党阴谋篡权。普通民众不明真相,大多受舆论蛊惑。这也正应了宋教仁的一句遗言:“一般人民必然不知原委,每多误解。”
寂静的庭院中,石铮悄立星空下。清冷的月光照着他憔悴不堪的面容,透出一股说不尽的苍凉。李云低声饮泣道:“一定要这样吗?真的没有一点法子吗?只要你说一句话,只要你肯说句话——”石铮望向她,眼中流露出深邃的痛苦,一字一字道:“这是党中央的决定。”李云掩面离去。
石铮挪动脚步,走向前厅。厅中摆着一桌丰盛的酒菜,胡铁衣冠整洁,下颚刮得精光发亮,正坐在沙发上等候。见石铮来了,慢慢站了起来。
两人对视半晌,石铮笑了一下,轻声道:“大哥,请上坐。”胡铁咧开大嘴,也笑了笑。“你我兄弟一场,怎么还这么客气。”石铮亲手将他推入椅中。提起桌上的酒壶,边斟酒边道:“你我兄弟一场,却很少有机会一块喝酒,今天多喝一点,有兄弟陪着你。”
胡铁拍案道:“好,今天咱哥俩不醉不归。”说着连斟连饮,自顾自痛饮了三大杯。石铮提起酒壶,仰头把剩下的酒喝得一滴不剩。胡铁纵声笑道:“好兄弟,老子就爱你这爽快脾气!”又深深望向他,苦笑道。“兄弟,你气色不好,做哥哥的让你为难了吧。”
石铮虎目含泪,低呼道:“大哥!——”胡铁伸手与他紧紧相握。“咱兄弟难得聚上一回,甭说扫兴的话。”石铮又张了张口,喉口却被堵塞着,再也不能吐出一个字。这一刻,生死荣辱,皆成镜花水月。
“爹,石叔把我接来了。”不知什么时候,李云把胡英华带来了。胡铁一把楼住儿子,在他红润的小脸上狠狠亲了一下,将一只酒杯塞进他手中,呵呵笑道:“来,咱爷俩也喝上一盅。”胡英华又惊又喜。“爹,您准许我喝酒啦?”胡铁用力拍了一下他的头。“少废话,是好汉的就一口喝干了。”胡英华少年血性,居然真的一口就干了一大杯烈酒,咳得直不起腰来。胡铁在他背上使劲搓揉了几下,又将他楼入怀中,怜惜道:“孩子,以后爹要是不在,什么都要听石叔和云姨的,记住了没。”胡英华乖巧地“嗯”了一声,无比惬意地享受着父亲前所未有的温言细语,渐渐地酒意上涌,趴在胡铁肩上沉沉睡去。
李云泪如泉涌,呜咽道:“大哥放心,我们不会让这孩子受一丁点委屈。”胡铁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喃喃道:“这样就好,这样就好。”
次日清晨,胡铁在北京西郊被公开枪决。消息传开后,在军中引发了极大争议。这位威望仅次于石铮的共和国上将,不但战功显赫,而且深受官兵爱戴。全军上下,无数官兵自发组织起半公开的追悼仪式。事件的起因也迅速广为人知,由此就产生出了许多摩擦,直接导致国共对立迅速升级,双方矛盾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段琪瑞等人深知,若进一步刺激共和党,极有可能引发大规模兵变。权衡之下,只得放弃了这极其敏感的军制法案。退而求其次,推出与石铮交往甚密的国民党将领蔡锷接任华北军政长官。作为政治交换条件,共和党将领石龙升任西南军政长官。
此时中国的军政格局十分复杂,国家风雨飘摇。为避免爆发内战,陆少阳再次与孙中山恳谈。孙中山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