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大同梦
攻击没有丝毫反应,似乎根本没有动手的意思。
石铮淡淡道:“少说废话,来吧。”岗村使劲摇头道:“不!你的,污辱我,你的,拿武器。”
石铮弯腰捡起一截树枝,“岗,你的,快上,不要像个女人。”岗村忍无可忍,暴喝道:“不许叫我岗!”武士刀夹着股猛烈的劲风直劈下来。
石铮后退一步,轻轻松松避了开去。岗村连劈七刀,石铮连退七步,始终没能沾到他一片衣角。可是全场官兵却看得提心吊胆,生怕石铮失手。此战已不仅是两个人的比武,而是民族尊严的较量了。
突然,石铮手中的树枝急射而出,直奔岗村的左眼。岗村一偏头的功夫,只觉得手腕一紧,钢刀已被石铮硬生生夺去。
石铮持刀在手,潇洒地挽了个刀花。又把刀扔向他,大喝道:“再来!”
岗村接刀在手,立即狂性大发,没头没脸地向石铮疯狂砍来。武士把刀看得比性命更重要,石铮大庭广众之下夺了他的刀,实在是奇耻大辱。
石铮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一心要在众人面前羞辱他,以振军心。一侧身,已像游鱼一般滑到他左侧,脚底下轻轻一绊,立刻摔得岗村满地找牙。大喝道:“中国人愚蠢吗?”
场下哄堂大笑,齐声道:“不!”
岗村居然一挺身从地上弹起,满嘴是血,却是无知无畏地又扑了上来。
“趴”这次摔的姿势比上回好看,四脚朝天,模样甚是可爱。
石铮忍不住笑道:“中国人软弱吗?”
这时候场下已笑成一团,不过还是纷纷应答:“不!”不过声音中已经纯粹是嬉笑的意味了。
石铮忽然冷喝道:“再有人敢吸大烟,就是他的下场!”飞起一腿把刚爬起来的岗村踢得直抛出去三四米。
嬉闹的人们霎那间安静下来,许多人面露羞愧之色,还有一些人现出深思的表情。一时间人人低头默然,鸦雀无声。
这时,一直冷眼旁观的德国教官霍夫曼走了过来,着一口流利的中文说道:“石先生,你是一位真正的军人,我非常欣赏你。我想和你比比枪法。”形势发展到这个地步,他再不出手看来是不行了。霍夫曼在德军中是有名的神枪手,他已经见识过石铮的拳脚,自知不敌,可是说到枪法,他对自己还是极有信心的。再说就算输了,也不会像岗村那么惨。
石铮礼貌地接受了挑战。当即有士兵立起了标靶。石铮接过一把匣子枪,微笑道:“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习俗,应该你先请。”一转手递了过去。
这种行动分明传递了一条信息:这里是中国的土地,你只是客。
霍夫曼并不介意,保持着礼貌的笑容,霎那间连开十枪,枪枪命中靶心。
“十环!”报靶兵叫道。
众人的心沉了下去,即使石铮也是如此,不过打了个平手。可是万一失手呢?
却见石铮面色从容地走向一边,检起练拳时脱下来的外衣,撕下一长条布片,在头上绕了几圈,严严实实地蒙上了眼睛,又分毫不差地走回了原地。
一片哗然声中,石铮的枪口喷出火舌。
“十环!十环!十环!”报靶兵的情绪顷刻间失去了控制,连声狂叫道。
石铮微笑着摘下布条。对他来说,这只不过是寻常的盲射。
霍夫曼深深望了石铮一眼,似乎想清晰地记住他的容貌。伸出手道:“我永远不愿面对你这样的敌人,那将会是一场灾难。再见,大清国的石。”
石铮握住他的手,轻声道:“不,先生,是中国的石。”
霍夫曼一愣,似乎明白了些什么,意味深长地说:“嗯,愿意为您效劳。”
第九章铁厂惊变
一
石铮回到住处,惊喜地发现陆少阳等人都来了,只留下石家兄弟在石庄训练部队。原来他们接到哥老会(袍哥)传递的消息,得知黄兴被捕,索性全体出动,来武昌共商对策。
当晚,方舟小组全体成员又聚在一起开会了。会议听取了石铮对这段时间工作的详细汇报,一致认为石铮现在的特殊身份对营救黄兴非常有利,应该善加利用。不过随即陆少阳提出了一个新问题::“虽然我们当前的工作重点是协助同盟会营救黄兴,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方舟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任安平接口道:“不错,我们对这个年代的情况已经有了一个大致了解,是制定出一个全盘行动纲领的时候了。现在离辛亥革命还有五年,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众人陷入沉思。还是陆少阳打破了沉默:“历史已经证明,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是被袁世凯窃取的。接下来就是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使我们中华民族丧失了一次民族腾飞的大好机遇。我认为我们的中期目标应该是阻止这种局面的出现,推翻满清后,用最短的时间建立起一个巩固的共和政权。”
石铮提出疑问:“同盟会或者说国民党都没有这个能力,唯一的希望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可是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是这个时代的主流革命思想,短短五年不可能普及共产主义思想吧?”
陆少阳点点头,沉声道:“这是一个大难题,嗯,能不能考虑国共合作?”任安平:“我看可行,五年时间足够我们发展出一股制约北洋的力量,只要能阻止袁世凯篡权,可以让国民政府先干起来嘛。只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国家独立富强起来,把动乱和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我们付出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
秦长风接口道:“暂时牺牲党派利益我不反对,但是我们必须建立起一支足以制约各方势力的武装力量。不然我们不可能在将来的联合政府中拥有发言权。中国的封建史太长了,民主观念的普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总不能坐等蒋介石将来清党吧。”
陆少阳:“完全同意。当然,军队最终是要属于国家的,但是在国家还没有真正实现民主独立的情况下,本党必须保持强大的军事实力。”
任安平笑道:“看来这个重任是非我们的石大将军来担当不可了。”石铮沉吟道:“我们目前只有石庄这个小据点,时间紧迫,不允许我们从容发展。必须在短期内寻找一块极具发展空间的根据地。”
陆少阳微笑道:“我倒是找了一块,不知道是不是石将军想要的?”
石铮两眼放光:“在哪里?”陆少阳手指轻扣桌面:“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石铮一怔,皱眉道:“你说的不会是武汉三镇吧?这里可是清廷驻扎重兵的地方。”任安平哈哈大笑:“石铮同志,我问你,辛亥革命是从哪里爆发的?”
这种会议卫青从来没机会发言,此时总算遇上个自己知道的问题,忙不迭叫道:“我知道我知道,武昌起义。”
石铮猛地惊醒,拍案而起,大喝道,“不错,武昌就是我们现成的根据地!历史上的武昌起义就是因为同盟会策反了武汉新军才成功的。只要我们有样学样,同样能策反新军,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完整接收下这块极具战略意义的根据地。”
会议进展十分顺利,制定了国共合作、推翻帝制的总方针,同时也确立了以湖北为中心筹建中央根据地的战略目标。同日,方舟小组正式更名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党组,陆少阳任书记。
二
次日一早,总督府派人通知石铮,张之洞紧急召见。
张之洞一见石铮,就把脸一沉,冷喝道:“石铮,你该当何罪?一上任就赶跑了本督重金礼聘的两位洋教习。”虽是在斥责,眼神中却隐现笑意。石铮如何不知他的心意,微笑道:“岂非正如香帅所愿?”
张之洞纵声长笑:“老夫果然没有看错你,的确是个大将之才。看来只是让你做个新军教习实在是大材小用了。”石铮心知已通过了张之洞的基本考察,接下来多半是要委以重任了,当下凝神倾听。
张之洞在大堂上来回踱了几步,沉声道:“如今国势艰危,我大清急需像你这样的军事人才,老夫虽曾多次派遣留学生赴研习西洋武备。只是杯水车薪、不敷所用。”紧盯着石铮双眼,道:“老夫早就有意开办湖北武备学堂,以资新军。不知石将军肯否为老夫分忧?”
石铮心想武备学堂不就是军校嘛,看来这位香帅有意让自己去当这个湖北军校的校长了。这倒是个秘密为我党培养军事人才的大好机遇。怎么可能不乐意呢?不禁大喜过望,当即指天誓日的表忠心。依足了历史电影中的架势。
正说着话,下人来报:“盛宣怀、蔡锡勇两位大人有紧急公务求见。”张之洞:“哦?快请!”不多时,就有两名官员神色严峻地走进来,蔡锡勇石铮在酒席上见过,是汉阳铁厂的总办(厂长),另外一个想必就是盛宣怀了。
蔡锡勇快步走到张之洞身前,急速道:“香帅,铁厂出事了!”张之洞动容道:“出了什么事?快讲!”这座亚洲第一钢铁厂倾注了他十几年的心血,也是他洋务生涯中的最大骄傲,实在是视若性命。
盛宣怀沉声道:“两座高炉同时发生故障,炼出的铁水根本就不能用,我已下令汉阳铁厂全线停工。”这位盛宣怀先生是汉阳铁厂的总承包人,汉阳铁厂虽是张之洞一手创建,可是自建成之日起,由于经营不善,一直处于巨额亏损状态。清廷无奈之下才把铁厂性质由官办改为官督商办,把铁厂整体交给这位富可敌国的晚清第一官商承办。盛宣怀与张之洞年纪相仿,此刻虽也冷着一张脸,言行举止却很镇定,不似蔡锡勇那样紧张。
张之洞眉头一挑,问:“德国技师怎么说?”蔡锡勇现出愧色,低声道:“前几日两名德国技师便突然不知去向,属下正在四处查找。”
张之洞心中一沉,意识到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同时隐约觉察出事有蹊跷,不过现在不是深究的时候,直截了当地问道:“你们有什么救急的法子?”
蔡锡勇苦笑道:“如今只有电请我大清驻德公使馆,请他们设法寻两个技师来。”
张之洞倒吸一口凉气,中德之间相距万里之遥,即使是德国方面立刻派人赶来,路上时间加上检修时间最快也要一个月后才能恢复生产。对一个巨型钢铁企业来说,停产一个月的后果简直就是不能想象。饶是他宦海沉浮数十年,历经过无数惊涛骇浪,此刻额上也沁出了冷汗。
这时候门官来报,国驻武昌总领事野原武夫求见。张之洞心情烦恶,挥手道:“不见,就说本督病了。”门官却道:“启禀大人,野原说知道总督大人生病了,特意来为大人看病的。”
张之洞心中一动:“有这样的事情?嗯,请他进来。”
不多时进来一名西装革履的人,一进门就向张之洞深鞠一躬,满面堆笑道:“总督大人,野原武夫代表大帝国向您致以诚挚慰问,祝大人早日康复。”张之洞淡淡道:“领事先生如何得知本督病了?”
野原上前两步,露出诡秘的笑容:“在下不但知道大人病了,还为大人带来了治病的药方。”张之洞:“哦?这话从何说起?”
野原一挺身,昂然道:“大帝国最优秀的技师随时准备为大人的汉阳铁厂修理高炉!”
张之洞恍然大悟,立刻意识到自己已经掉进了一个精心策划的陷阱。高炉出事和技师失踪八成都是这野原暗中搞的鬼。心中怒火蒸腾,冷冷道:“真是奇哉怪也,国在我大清也设有炼铁厂吗?随时都能跑出技师来为本督服务?”
野原丝毫不理会他话中的嘲讽之意,大笑道:“那是当然,为了表示对大清帝国的友谊,大帝国还愿意为大人兴建粤汉铁路提供贷款。”
张之洞明知这是个阴谋,却苦于没有任何证据,只得强压下怒火,沉声道:“有什么条件?痛快点说出来!”此刻他已别无选择,汉阳铁厂危在旦夕,只要能保全这个中国民族工业的希望,他只有忍痛接受野原的勒索了。
野原悠然道:“大帝国愿意为大清修建管理粤汉铁路一百年。”言下之意是粤汉铁路不但要由贷款修建,而且筑路权和其后一百年的管理权都要转让给。等于就是把这条中国腹地的铁路无偿让给。
蔡锡勇在一旁再也听不下去了,怒不可遏地大叫道:“这是卑鄙的敲诈!无耻!”野原用欣赏的眼光看着失态的蔡锡勇:“总办大人,请保持您的风度。”
张之洞眼中寒芒大盛,一眨不眨地逼视野原,断然道:“这样的条件不但本督不能接受,大清的子民也不能接受。”野原毫不相让地迎向他目光:?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