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大同梦
此,朝鲜也如此。五百年的王朝,太久了。”
突然话锋一转,冷冷道:“共和制度是当今世界的主潮流,不管哪个国家,谁要是死抱着封建专制不放,其结果只能是自取灭亡。日本之所以能击败清朝,吞并朝鲜,在于其君主立宪的成功。中华共和国之所以能击败日本,解放朝鲜,在于中国宪政的建立。”
“以朝鲜社会现状来看,人民尚未觉悟,实现共和要走的路还很长。我的意见是,循序渐进地推行君主立宪,这必然需要一个相当开明的朝廷。但是李氏承担不起这个重任,李家立朝五百年,也造就了难以计数的旁系子孙和姻亲,这些人早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也早已习惯于王权所带来的无限权力,这一点很像我国的清朝。如果由李王牵头,不但共和遥不可及,人民也必然要付出无比沉重的代价。”
“据我所知,王安通先生不但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儒将,而且是朝鲜国内屈指可数的宪政专家和改良派,曾多次上书李王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堪称朝鲜国的康有为。所以我认为,你父亲是最适合的国王人选。当然,有计划的推行宪政也是我们合作的前提条件。”
王筱秋怔怔望着他,万没料到王啸飞的思虑竟然如此深远周详。她原先以为,王啸飞之所以极力要把她父亲推上王位,是因为需要一个可靠的朝鲜盟友,或者是对她产生了情愫。直到此刻她才真正了解其中的深意。
朝鲜历来为中国属国,甲午战后才被日本强占了去。如果只是为了培植一个亲中政权,大可不必如此煞费周章,直接归政于李王即可;然而改立王安通这样一位新派人物,则可收一举两得之效:
其一,朝鲜之所以能复国,除中国直接出兵外,王安通当记首功,这使他成了朝鲜的民族英雄。名望高,手中握着唯一一支朝鲜正规军(基地武装),前朝高丽王后裔,中国军方全力支持;以上这几点加起来,基本上可以得到朝鲜各界的普遍认同;甚至可以顺势将盘根错节的李氏王族连根拔除,为日后的宪政改革铺平道路。
其二,王安通初登王位,既不存在舍弃利益,又没有庞大王族掣肘,当可果断推行新政,以最低代价跨越式实现朝鲜长治久安。
悟透此节,王筱秋心神激荡到不能自持,突然反身将王啸飞紧紧搂住。历史再次上演,王啸飞猝不及防下,已是美人在怀,唇舌交缠。不远处警惕巡视着的两名卫士面面相嘘,露出古怪的神情,同时背过身去。
金黄色的阳光随处撒落,空气中充满了青草的芬芳。王筱秋慵懒地躺在他怀中,轻薄的单衣早已被香汗浸湿。王啸飞微喘着气道:“为什么?”王筱秋媚眼如丝,娇笑着反问道:“我正要问你,为什么每次看见你,我都忍不住勾引你?”王啸飞心中暗叹,每次遇见她都有身不由己之感,不觉感叹道:“象你这样的女子,原本就不必勾引任何男人。”
王筱秋斜眼瞧着他,摇头道:“我不信。我去沈阳的时候,你就可以把我留下,可是你没有。这一次,你大概也不会带我走。我想知道,你是不是男人?”
王啸飞慢慢挣脱她火辣辣的视线,将目光转向江对岸连绵起伏的山峦,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我只是个快要成亲的男人。”王筱秋娇躯一震,火热的身体逐渐冷却,慢慢合上双眼,修长的睫毛在微风中轻轻抖动:“这么说,我应该恭喜你。”突然一把将他脖子搂住,将红唇紧贴在他耳边,吹气如兰:“王啸飞,不要以为本小姐就这样放过你了。”然后顺势坐直身子,略微整理了一下仪容。片刻后已将凌乱的秀发梳理整齐,挽在头上扎成了一个高高的发髻,神态也变得端庄圣洁,与方才判若两人。王啸飞心中涌起一股难言的滋味,不知是庆幸还是失落。
旖旎不再,王筱秋道:“好了,我们继续谈正事吧。”王啸飞收拾起心情,从上衣口袋中掏出一张信纸,递给她道:“你先看看这个。”
王筱秋接过一看,马上认出了父亲的笔迹,仔细阅读后,发现这是王安通写给王啸飞的一份回信。文中有一段写道:“将军高义,然李氏经营朝鲜日久年深,民心归附,急则恐生变数;况今上仁厚,举国皆知,余等世受国恩,终不忍为之——”
王筱秋恍然大悟,原来王啸飞早已在书信中向王安通提及此事,从信上的语气看两人已经历了多次讨论,王安通却始终坚辞不受。她这才明白王啸飞找她商量的目的,是为了让她劝说父亲。同时又生出疑惑,自言自语道:“父亲什么事都和我商量的,为何我从来没听他提起过这事?”
王啸飞淡淡道:“这也没什么奇怪的,也许你父亲认为这件事不值得商量。”王筱秋顿时领悟过来,没有人比她更了解她的父亲,王安通虽然为人开明,但在思想深处却是个极重个人名节的儒生,终究不愿承担这“谋朝篡位”的恶名。是以这样天大的事情,都不肯和女儿商量。由此也可想见其心志坚决,绝难动摇。王筱秋不禁秀眉紧蹙:“这样看来,即使由我出面劝说,父亲也不会改变主意的。”
王啸飞忽然从草地上站起,顺手将她拉起,微笑道:“跟我来。”牵着她手向远处的营地走去。王筱秋一头雾水,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过被他牵着手,心中甜蜜无限,只盼这条路越长越好。
到了营中,早有三位王筱秋的熟人在等候。一位是基地朝鲜军团第1团团长金日信,一位是第2团团长崔元勋,还有一位则是统管基地内勤事务的家将姜虎。这三人都是跟随王安通多年的老部下,对王家忠心耿耿。加上王筱秋,可以说基地的核心人物全部到齐了。
三人见到王筱秋,神情中流露出难以抑制的兴奋,同时下跪道:“大小姐!”三双热切期盼的眼睛直勾勾盯着她。王筱秋见他们行此大礼,立刻明白了七八分,王啸飞说不动他父亲,却早已与这三员大将通了声气。自古以来这种情形都是大同小异,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主子荣登大位,长年追随的部将们自然就有了封侯拜相的机会。机遇到来之时,谁人能够抵挡这一飞冲天的诱惑。
王筱秋望望地下三人,又望向身旁微笑不语的王啸飞,心中既感甜蜜,又有些气恼。悄悄伸手在他腰间狠狠掐了一把,咬着下唇道:“你这个道貌岸然的大坏蛋,逼迫我算计自己父亲,我这辈子都不会放过你。”
二
永登浦第15军军部内,云集了上百名大韩帝国遗臣(1896年日本与清朝签订马关条约,朝鲜王宣告独立,改国号为大韩帝国)。由王啸飞出面召集的朝鲜国复国筹备大会即将在此举行。这些人中有的还在日军控制下的地方机构中任职,但接到消息就立刻抛下一切赶来了。人人都能看出,日本人的兔子尾巴不长了,距离全面崩塌只剩下时间问题而已,自然急不可待地赶来参与其事,共襄盛举。
朝鲜复国在即,与会者无不红光满面,激动热烈之情难以言表。然而细心的人注意到,在中方邀请的人员名单中,竟然找不到一位李姓王公。不过这也不算奇怪,日本吞并朝鲜后,为预防李氏带头作乱,把绝大部分王室成员都集中在汉城内,密切监控了起来。汉城尚未攻克,自然是见不到他们的。
中方作出了一个非常体贴的安排。在第15军军部附近驻扎了朝鲜军一个加强警卫连,所有赴会人员都被安排在军部内住宿,同时在军部与警卫连驻地之间临时搭建了一个巨大军帐,卫士全部是朝鲜军人,作为正式会议的举行场所。这项安排不露声色地维护了朝鲜王公们的民族自尊心,大家都很满意。唯一的疏漏是,没有预备前大韩帝国国旗。
7月1日晚8时,王啸飞和王安通并肩步入会场,走上主席台。王安通年近六十,身材高大挺拔,方面大耳,顾盼间眉宇中自然流露出一股英气,以浑厚的嗓音首先提议道:“各位大人远道而来,辛苦了!请先向我们亲爱的中国朋友,王啸飞将军致敬!”会场上立刻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王啸飞环视全场,微笑着说道:“中朝两国自古以来就是一衣带水的亲密友邦。本人代表中国政府郑重承诺,坚决支持朝鲜民族独立,绝不允许任何势力践踏朝鲜人民的民族尊严。中国军人必将以鲜血和生命实践这一诺言。”
接过周子才递上来的一份文件,朗声宣告:“这是我国总统孙中山先生于前日亲自签发的总统令。战争结束后,我国政府将向朝鲜人民提供如下援助:1中国中央银行向朝鲜国政府提供800万中元信贷额度,由峰青集团提供技术支援,帮助贵国人民恢复经济。2中国湖北工业大学、汉口军校向朝鲜国提供800名留学生名额,为贵国培养军政各类人才。3中国人民解放军向朝鲜派出军事顾问团,由汉阳兵工厂提供武器装备,力争在5…8年内为朝鲜训练10个现代化陆军师。”
会场上的气氛一下子达到了顶峰,历朝历代的中国朝廷虽然都以朝鲜宗主国自居,可是往往只是在朝鲜发生内乱时才出兵平叛,从来没有一届政府向朝鲜提供过如此巨大的帮助。一时间人人喜出望外,欢呼雀跃。要知道当今中国虽然经济上尚待发展,但这只是个时间问题。中国深不可测的科技储备早已震惊了全世界,最突出的一个例子就是德国,若不是中国政府向德军出售了大批先进武器,德军战斗力再强也不可能在欧战初期就击败几百万英法俄联军,横扫欧洲战场。中国国内经济的发展更加惊人,短短两三年内,中国工农业就已经应用了上百项新科技,各行各业都爆发出旷古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中国产品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价格上都大大领先于各列强。时至今日,中国市场上几乎再也看不见任何洋品牌。可以说,中国是全球绝无仅有的科技超级大国。近水楼台的朝鲜靠上了这棵大树,其发展潜力可想而知。与会者都属于朝鲜上层人物,自然深知这种援助的含金量,用欣喜若狂来形容他们此刻的心情,一点也不过分。
会议一直开到深夜,主要议题是研究如何发动各地士绅和民众,在大军未到之前保护好重要的经济资源、工厂的安全,甚至发动武装起义。群策群力之下,得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
王安通回到会务组为他单独准备的营帐,简单洗漱后就上了床。连日的操劳,身体十分疲惫,头一上枕便进入梦乡,睡得甚是香甜。
恍惚间被人推醒,见王筱秋、金日信、崔元勋、姜虎四人围在他床头,大感诧异,猛地翻身坐起,惊疑不定地问道:“快说,出了什么大事?”四人轰然跪倒,姜虎大声道:“臣等请王上早朝!”营帐外顿时响成了一片:“请王上早朝!”不知有多少人在外面。
王安通明白过来,勃然大怒道:“什么王上!当今王上还在京城(京城是朝鲜人对汉城的通称),你们要干什么?”突然发觉身上有些异样,低头一看,立时惊得面如土色,不知怎的身上竟已套了一件金黄色的五爪金龙王袍。
王筱秋道:“父亲请恕女儿不肖,但是女儿赞成王将军的观点,只有您自己登上王位,才能实现您多年来的立宪梦想。真为国为民者,何须计较那些身后虚名?”王安通尚未从震惊中完全恢复过来,捶胸道:“王上待我不薄,我王安通何忍若此?”
“中华共和国陆军上将王啸飞觐见朝鲜国国王!”王啸飞不知何时已出现在帐内,行了个长久的军礼。王安通苦笑道:“王某已汗出如浆,不胜惶恐,将军为何还要苦苦相逼。”
王啸飞正容道:“大王又何苦置人民福祉于不顾,无视多年来追随您的部下,李氏已位列日本皇族,大王认为我国政府还能与李家合作吗?”这句话甚是厉害,潜台词是,如果李氏当道,中国军方将很难与其合作,这也意味着大批即将到手的援助化为泡影。
此刻参会的前朝遗臣们早就被惊动了,这些人都是在朝廷中打混多年的官场老手,自然轻易就能看穿其中的玄妙。思维敏捷的马上意识到,王安通早已是中国军方力挺的人物,从各方面来说都不失为理想的国王人选。相比之下,李氏既无军权又无外援,已成昨日黄花。不必说,改朝换代的时候到了。所谓顺势者昌,当下就有许多人来到营帐门前,跪请新主子。形势比人强,心怀故主的也只是暗中垂泪而已。
姜虎等人早已和朝鲜军中各级军官们通了气,所以军官们也纷纷率兵赶来相请,以壮声势。不多时王安通帐外已聚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