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大同梦
古朴的桥梁水榭和亭台楼阁,恰到好处地点缀其中,直似人间仙境。
卫青摇下车窗,吸了一大口温暖而湿润的新鲜空气,立刻感觉全身舒爽,精神为之一振,舟车劳累尽消。索性让司机把车停下,自己徒步而行,一边欣赏周遭的景物,一边向陆少阳住处走去。
卫青虽然身为共和党核心成员,对政治却实在提不起兴趣来,更不愿被圈在中南海这个全国政治的中心。陆少阳等人素知他的秉性不适合从政,也不愿意勉强这个小弟弟,就随他自己选择了。
现时的卫青已经是个有家室的男人了,结婚对象自然就是那位与他一见钟情的美丽格格了。婚后小两口生活非常甜蜜,在上海买了一栋小楼,边读书做学问,边打理他的卫氏电影公司,一心一意和丽格格过起了小日子。而经历了当年的沈阳风波后,丽格格与家族基本上脱离了关系,随夫姓改名为卫丽。
由于她自幼酷爱文学,长年博览群书,迁居上海时正赶上以文史科为主的上海大学筹建,主持者乃国学大师康有为。卫丽向来倾慕康有为的学问,前朝时就常找机会向他求教,可以算得上是康的半个弟子。清朝既亡,卫丽没有了皇族身份的障碍,索性拉着卫青一同拜康有为为师。康有为万没料到晚年还能得到这样两位佳徒,老怀大慰,安排卫丽在大学里做了一名讲师,而卫青经过这些年的苦读,学术修养与日俱增,也心中无愧地当了上海大学的教授。
不过卫青任教的学科有些特别,既不算文史,也不是寻常的理工科目,而是由他独自创建的计算工程科。该科只拥有一个四十人的班级,所有学员都是他亲自挑选的,除了教授寻常的数学、电子理论外,还有一门古怪的程序编写课,由他亲自执教。虽然所有学员都不明白他们学习的这门课程有什么实际价值,但只要进入计算工程科的学员学杂费用全免,另外还有卫青自己掏钱提供食宿。
能得到卫青的青睐已经是祖宗积德了,再加上这么好的条件,谁还管得了那么多?自然没有人能意识到,这四十名默默无闻的普通学员,即将成为中国第一代计算机程序员。在这项看似古怪的培训计划背后,潜藏着一项庞大的“龙心工程”。
所谓龙心工程,简单地说就是研制中国第一代计算机,其主要负责人是卫青和任安平。由卫青这位二十一世纪的电脑专家负责软件及培训操作人员,任安平则在四川山区领导着方舟研究院研制硬件设备,两方面同时进行。
计算机的价值自然是不必说的,卫青储备人才的工作进行得很轻松,问题的关键在于硬件。由于工业水平所限,集成电路肯定是搞不起来的,唯一可行的方案是制造晶体管计算机。而晶体管计算机的研制瓶颈在于对高纯硅的提炼,也就是俗称的半导体。
硅作为半导体基础原料,在电子与科技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毋庸置疑。不仅是在计算机领域,它所具有的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使得其在航空、航天、电子、机械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其内在分子链结构、晶体形状和晶格变化规律,使其具有的耐高温、热膨胀系数小、高度绝缘、耐腐蚀、压电效应、谐振效应以及其独特的光学特性,因此其在许多高技术领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现代计算机核心产品——芯片,光导纤维,电子产业的谐振器,新型电光源,高绝缘的封接材料,航空航天仪器,军工技术产品,特种光学玻璃,化学分析仪器等等,都离不开这种基础原料。
好在原始的晶体管计算机对硅纯度要求并不是太高,方舟电脑中又拥有完备技术资料,所欠缺的只是在现有工业基础上设计出符合实际的工业流程和相关设备的制造。共和党中央把龙心工程作为方舟研究院的头等项目,在研制半导体上不惜任何代价。用陆少阳的话来说:“就算我们天天啃咸菜,也要把半导体搞出来。”
即便如此,世界上第一根高纯硅棒也要经历整整三年才在四川山区的龙心基地出炉,据任安平发来的消息,此次进京他就随身带着那根“国宝”。而任安平比卫青提前了一天启程,估计昨晚就已经到北京了。
一想到这里,卫青顿觉胸膛中热血上涌,脚下不自禁地加快了速度。他突然无比急切地想看到那根硅棒。只要有了它,制造出成千上万台计算机不是难事。自从来到这个时代,他总有一种失落感。虽然他生性爱玩爱闹,但也希望能像石铮他们一样做点正经事,可是大多数情况下他都插不进手去。他既没有陆少阳的政治远见,也没有石铮的军事才能,又不象秦长风、任安平那样掌握着实用科技,满身的力气不知道往哪里使。
如今的卫青早已不是十一年前初到时那个顽皮青年,已然人至中年,有家有业。脸上虽然还时常挂着有些孩子气的笑容,但言行举止中不知不觉多了一份沉稳的气质。随着年龄增长,学以致用的愿望日益强烈。
两个孩子大叫着蹦到卫青眼前,神情十分兴奋。一个十来岁,另一个七八岁,年长的是胡铁的遗孤胡英华,生得虎头虎脑,身材也比同龄的孩子高出不少,眉目间和胡铁极为相似。胡铁去后,石铮将他收养了起来,情愈骨肉。
另一个孩子则是陆少阳的儿子陆振邦,小小的个子,长得很秀气,是陆少阳八年前与那个叫纯子的日本女间谍所生。当年陆少阳为了麻痹日本领事野原,勉强收下了纯子这份“礼物”,不想却怀上了陆振邦。
木已成舟,加上那时两人也日久生情,陆少阳只得与纯子恳谈,劝说其与日本特务机关脱离关系。随着形势发展,陆少阳的政治地位节节攀升,日本当局深知,仅凭一个女人就想左右中国共和党的领袖,简直是痴人说梦。不过若是纯子解除了特工身份,再与陆少阳共同生活,对日本倒是有利无害。于是双方达成一致,纯子与日本官方终止一切关系,一家三口生活得倒也美满。
两个孩子见到卫青,都十分高兴,卫青是他们身边的大人中最随和的,也是最愿意陪他们玩的。陆振邦抱着卫青的腿,咯咯笑道:“卫叔,我爹说你今天肯定到的,我和小华哥哥早就在这里等你啦!陪我们去摸鱼好不好?”
卫青一把抱起他,在他涨得通红的小脸上亲了一下,大笑道:“等卫叔忙完了就来找你们俩个小子玩。嗯,你们任伯伯来了没有?”陆振邦很不情愿地撒娇道:“不好,等你们这些大人忙完了,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胡英华象个小大人一样插着腰,满面严肃地教训陆振邦道:“卫叔是要去谈国家大事的,怎么可以和你这个小孩子胡闹!你知道什么是国家大事吗?你知道你这样做的后果有多严重吗?还不快下来!”陆振邦被胡英华说得一愣一愣的,感觉事情蛮严重的,“噢”了一声,乖乖从卫青身上爬了下来。他对胡英华十分依赖,对他的话奉若圣旨。
胡英华又向卫青道:“卫叔,任伯伯昨晚就来了,他们现在都在陆伯伯的丁香书屋等你呢。”又指着不远处一座临水的亭子说:“我们就在那里摸鱼,卫叔你谈好正事一定要记得来找我们哦。”说着伸出小手,示意要与他拉钩定约。
卫青强忍着笑与一脸正气的胡英华拉钩后,径向丁香书屋快步行去,耳边兀自飘来两人的对话:“什么国家大事啊?玩一会都不行啊!”“说了你也不懂,等你长大了我再告诉你。”——
丁香书屋中,茶香四溢,中央政治局五名常委齐集。陆少阳清咳一声,说出了这次全体会议的议题:“大家都知道,就在不久前,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引起了一连串连锁反应。可以说,目前的国际局势相当复杂。这次把大家聚在一起,就是为了讨论一下,我国应如何应对这场革命?”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中,形成了拥有武装的布尔什维克与占多数席位的孟什维克两大阵营,在建国路线上产生了巨大分歧。当然,这并不会维持太长时间,一切纷争都将随着流亡西欧的列宁回国而结束。如不出意外,史书上记载的十月革命即将在今年11月份爆发,以列宁为首的苏共中央最终掌握苏联政权。问题是,我国对苏联应采取何种外交方针?”
卫青终于看到了梦寐以求的硅棒,就横放在他面前的桌子上,是一根灰黑色的圆柱体,看上去很不起眼。除了在座的这五个人,不管把它拿到什么地方去,都没有人能真正估量出它的价值。他从进门起眼睛就没有离开过这件“稀世珍宝”,那种眼神比看着自己老婆还温柔,恨不得马上就去做个计算机出来玩玩。勉强分出心神听完陆少阳的话,又不禁在心中叫苦:“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哎!原来不过是十月革命。这种外交方针我卫青可是一窍不通,干吗非要拖着我不放呢。”
陆少阳似乎看破了他的心思,微笑着对他说:“小青,你来说说,我们方舟小组的最高任务是什么?”卫青一怔,如今即使是他们五个在一起时,也很少会用到“方舟小组”这个名词,当即领悟到这次会议绝不止讨论十月革命这么简单,正容回答道:“嗯,我们的任务是,以一切手段,避免最终的核子大战,拯救全人类。”
“不错,那么我再问你,怎样才能消灭核子战?”陆少阳又问。
“我想!”卫青苦恼地拍着头,这实在是个很折磨人的问题。“我想,虽然我们把爱因斯坦抓了来,但是最多也只能推迟一些年,原子弹最终是会被人发明出来的,就算没有原子弹,几百年后人们也能开发出足以毁灭地球的武器。”
“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原子弹的存在,而在于国家和民族的存在。所谓国家,本质上是一定利益群体的结合。当群体之间的利益发生冲突,无法和平解决时,就必将爆发战争。简单地说,要消灭战争,最好的办法是消灭国家,消灭种族的界限,以大人类精神统一全球。”秦长风道。
卫青渐渐有些明白了:“你们的意思是,共产主义就是那个大人类精神?”
“完全正确。一提到共产主义,人们往往认为共产主义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我们曾经的社会主义制度。历史也证明了,一个计划经济下、封闭的、与世界缺乏交流甚至对立的社会制度不能实现共产主义。殊不知,共产主义只是一种理论,我们以往所经历过的社会主义制度,不过是对共产主义的某种理解和尝试。我们不能因为实践的偏差而否定理论,就好像子女犯了错误,不能反过来说明他们的父母也是错的。”
“共产主义的真正精髓在于它的世界性和人类性,这不是任何一种理论所能比拟的。任何一种资产阶级理论,三权分立也好,五权宪法也罢,其出发点和立足点都建在国家这个利益群体之上。而只有共产主义才是立足于全人类的。”
卫青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列宁即将主政的苏联,就是我们的突破口?”
陆少阳笑道:“小青真是长进了,一点就通。准确地说,苏联就是我们的第一块试验田,也是我们迈向世界大同的第一步,未来的路怎么走,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把苏联这盘棋下活了,我们才有资格向世界宣布,人类大同可以实现!”——
会议进行了整整三天,终于拟定了一套完整的行动方案。自即日起,中央的工作重心围绕苏联问题展开。
二
1917年11月7日,列宁在彼得格勒领导武装起义,推翻了孟什维克党主导的临时政府,震惊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了。次日,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强烈谴责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建议一切交战国人民和政府立即举行停战谈判,签订正义民主的和约,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普遍和平。这一建议遭到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拒绝。此时俄德前线的旧俄军队军心涣散,无心恋战,苏俄国内经济困难,尚未组织起工农红军,最迫切的任务是退出帝国主义战争,赢得和平的环境。12月3日,列宁迫不得以决定单独同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保加利亚在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举行谈判,并于12月15日签订为期28天的停战协定。
22日,和平谈判开始。苏俄根据《和平法令》建议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25日,德方表示赞同,但提出要以协约国同意参加为条件。休会10天后,德方于1918年1月9日借口协约国拒绝参加,表示不接受苏俄的谈判原则,谈判被迫中断。18日,德国提出极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