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大同梦
腹獭?br />
陆少阳笑道:“看来我们这位香帅思想还是比较进步的嘛,真是想不到啊!”这么艰巨的一件任务就这样解决了,各人心情都格外轻松。唯独秦长风怔怔地望着墙角,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任安平奇道:“长风,你想到什么了?”
秦长风像是从梦中惊醒,急速道:“我在想,张之洞是个很重要的人物,我们是不是可以善加利用?嗯,除了策动新军之外,是不是还可以做点什么?”
众人被他一语点醒,张之洞是手握重权的湖广总督,又同情革命,应该可以充分利用他手中的权力做更多事的。任安平红光满面,激动道:“时不我待,张之洞热衷实业救国,我们是不是也该为明日中国积蓄些力量?”
陆少阳深表赞同:“这是个极有建设性的提议。现在距辛亥革命还有五年,在张之洞的支持下,我们完全有可能在湖北地区建立起一套初具规模的工业经济体系。为将来的国家建设打下基础。”
任安平哈哈大笑:“不错,这段时间我留心考察了武汉的工业经济,除汉阳铁厂外,张之洞还开办了两湖劝业场、水电厂、布纱丝麻局、汉口商务公所,还有汉阳兵工厂。怪不得连毛主席都说,要搞重工业,首先要想想张之洞。这个基础已经相当好了。”
陆少阳思考片刻,沉吟道:“话是不错,可是我们应该从何处着手呢?我们首先应该搞清楚什么是当前的主要矛盾,也就是说什么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秦长风显然已思虑周全,露出难得的微笑:“张之洞最头疼的是什么?”
陆少阳猛地一拍桌子:“当然是人才。虽然我们的方舟电脑带来了完备的二十一世纪科技。可是没有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我们还是会一事无成。”
小屋内的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纷纷争抢着发言。虽至深夜,却人人都无睡意。经过一夜的热烈讨论,到天明时分,一个完整的培养人才计划终于现出了雏形。
初步方案是,成立湖北工业大学。将湖北自强学堂、矿业学堂、工业学堂、铁路学堂、两湖书院合而为一,作为大学的基础。再从留洋学生中聘请专业人才,由方舟专家统一培训,充实师资力量。学制暂定为两年,但求速成。第一期学员全部留校任教。同时废除旧式学堂,设立新式小学中学,小学四年,中学四年,教材务求精简实用,以求速成国家急需的人才。
当然,这个计划如果不能得到张之洞的许可,等于是一张废纸。所以又详细研究了一下说服张之洞的办法,最后决定由石铮出面先说服辜鸿铭,再进一步影响张之洞。
总督府书房内,陆少阳、石铮、辜鸿铭三人一同晋见张之洞。
张之洞看完他们的计划书,不禁怦然心动,不过依然有些顾忌,沉吟道:“陆先生,老夫也知人才乃国家血脉,可惜我大清民智未开,朝中抵制新学的亲贵还大有人在,仓促行事只怕不妥吧?”陆少阳连忙进言:“在下游历西洋各国,凡经济繁荣、工业发达之国,大学教育必定鼎盛。”
辜鸿铭也道:“香帅何需多虑?香帅一向发万众之瞩目、开千古之未有,清流物议又何曾少过?只需我等胸怀坦荡,何必计较那些个不通时务的酸儒?”张之洞动容道:“鸿铭也这么说。嗯,条件成熟吗?”
陆少阳坚定道:“香帅放心,我等在西洋留学多年,对西方的教育制度十分熟悉,对此有绝对把握。只要香帅一声令下。就又做成了一件泽及后世的丰功伟业。”
这一句“泽及后世的丰功伟业”正好捅进了张之洞心底,听得他心潮澎湃,再不犹豫。断然道:“好!你等放手去干,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但有差池由老夫担当。”
二
几日后,日知会联络员胡瑛传来消息,同盟会巨头宋教仁已抵武汉,黄兴也安然获释。相约石铮等人议事。
汉口圣公会密室内,宋教仁已粗略看了一遍《共产党宣言》,问道:“你们共产党口中的无产阶级专政,似乎与孙先生的三民主义殊途同归。不知其中有何区别?”陆少阳:“不错,在目前的形势下,共产党同盟会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推翻帝制、建立共和。”
宋教仁思考片刻,又问道:“那么,推翻帝制后的区别又是什么?”陆少阳:“区别在于,共产党是为全天下劳苦大众服务的,我们最终目的是消灭剥削阶级,让所有的老百姓摆脱政治的、经济的枷锁,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宋教仁:“何谓共产主义?又如何消灭剥削阶级?”陆少阳:“这个问题很复杂。简单地说,共产主义即是所谓的天下大同。没有种族国家的界限,没有歧视和压迫,社会物质极大丰富,人人按需分配,自然也就没有了剥削阶级。”
宋教仁沉思良久,又提出一个新问题:“天下大同也是我同盟会所向往的,可是何谓物质丰富?何谓按需分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若是你我都想住进现在这间房子,那就是说你我对这独一无二的房子都有需求,那么应该分给谁呢?”
陆少阳坚定地望向宋教仁,恳切道:“也许这是一个只能无限接近、却永远无法达成的梦想社会。不过我们共产党愿意做出永远的努力、永远的探索,也愿意付出任何代价。一切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类的行动我们都会支持。正如我们愿意和同盟会联合起来、共建中华!”
宋教仁和黄兴对望一眼,断然道:“好!今时今日,同盟会、共产党正式结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此次会议签署了一份秘密文件:汉口宣言。奠定了国共合作的基础。后世对这份宣言评价极高,认为这是中国共和革命中的一大壮举。
三
五个月后,湖北工业大学在汉阳正式挂牌成立,秦长风成为湖工大首任校长。
学校初设八个系:物理系、化学系、数学系、电子系、经济系、船舶工业系、农林系、冶金系、工程系。四位专家利用方舟电脑上的完备资料,不惜重金组织了一批海外留学专家,日夜赶制教材。教材务求简洁灵活、可作性强,为尽早培养出一批实用型人才打下基础。
与此同时,石铮也在积极筹建湖北武备学堂。石铮把石庄部队中的共产党员全部调了过来,又从新军中选择了一批留日学生,集中办了个三个月的短训班,系统传授现代军事理论。这批学员便成了武备学堂的骨干师资力量。教员们边学习边教学,完全是现炒现卖的跨越式发展。
湖北武备学堂设在汉口,石铮提议既然是新式学堂,就应采用新式名称。遂更名为汉口军事学院。
四
陆少阳新买下一处住宅,迎来的第一位客人竟然是盛宣怀。陆少阳大感意外,客气了一阵后,坐下说话。
盛宣怀的圆脸上笑容可掬:“陆先生,宣怀冒昧前来,是有一事相求。”陆少阳笑道:“有什么可以为盛大人效劳的?大人尽管开口。”
盛宣怀叹道:“宣怀自勉力承办汉阳铁厂,一直兢兢业业、如履薄冰,深恐有负香帅重托。可是铁厂并无多大起色,依旧是入不敷出、惨淡经营。陆先生是经济学者,万望指点一二。”
陆少阳心道原来如此,思考片刻后,询问道:“你们日常炼铁所用的矿石和焦煤都来自什么地方?”盛宣怀:“矿石来自大冶铁矿,焦煤来自萍乡煤矿。”
陆少阳又问:“这两处都是什么机关在管理?”盛宣怀:“大冶铁矿局和萍乡煤矿局。”
陆少阳微微一笑:“这个事情好办。”盛宣怀急忙问道:“先生有何高见?”陆少阳:“盛大人可以向香帅提议,把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联合起来,组成一个钢铁联合集团。在西方,这样的大型联合企业比比皆是,这就是规模效应。”
盛宣怀不解道:“何谓规模效应?”陆少阳:“例如你我两家各有一位账房先生,若是你我两家合成一家,便可以只留下一个账房先生。由此类推。”
盛宣怀本来就是位极其精明的商人,一点就透,会心笑道:“两家的资金合在一起,更便于周转腾挪,如此这般,自然是规模越大所费越小。”忽然离座而起,恭恭敬敬对陆少阳行了个礼。“宣怀还有一事相求,先生定要答应,不然我就赖在先生家白吃白住,不走了。”
陆少阳见这个堂堂一代官商居然在他家里耍起了无赖,啼笑皆非道:“盛大人有事请讲,只要少阳做得到,必定效劳。”
盛宣怀纵声大笑道:“先生可是答应出任汉冶萍公司的总办啦!君子一言、快马一鞭,先生可是不能反悔的哦。”
陆少阳这才恍然,原来就在这极短的时间内,这位精明的官商已经决心采纳他的建议,组建一个全新的钢铁联合企业。同时希望自己担任这家企业的负责人。这当然是一件好事,可以利用他的现代管理理念来振兴这个中国民族工业的希望之星。怎么会不答应?当下欣然应允。
组建钢铁集团的提议迅速得到了张之洞的批准。一个月后,陆少阳正式出任汉冶萍钢铁联合公司的总办。
上任伊始,陆少阳便组织人员前往湖北工业大学学习新式会计,完全运用借贷记账法管理公司内部帐务。又请张之洞奏请朝廷,将公司性质由官督商办改为完全商办。并且向民间募股,扩充资金实力。
湖工大的冶金系学生轮流到铁厂实习,任安平带着几个得意弟子认真制定了一套铁厂生产工艺、作流程的改进方案。一些现代合金材料生产的可行性研究也在大学实验室中启动。陆少阳又对公司的行政管理体制作了重大调整,精简机关,提高效率。
经过一系列深入改革,这条钢铁巨龙毫无疑问地开始腾飞了。
第十二章计赚野原
一
石铮随手翻阅着最新一期《新华日报》,看到报纸的头版赫然印着一条醒目的标题:文坛巨子卫青即将出版言情大作《情深雨朦胧》。不禁哑然失笑。
方舟小组来到这个时代已经两年了。卫青无疑是这两年里生活得最有质量的一位。
这个不要脸的小子把方舟电脑上储存的一些文学作品,原封不动地抄写下来送到印刷厂,就成了卫青的原创了。他每隔两个月就发一个长篇,严肃的通俗的诗词歌赋什么都有,一部比一部轰动。此时的卫青,俨然已成晚清文化大家,社会名流。
至于新华日报,是由秦长风提议创办的,其实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虽然目前还不能公开宣扬革命思想,但是通过隐讳的方式,还是可以对大众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石铮扔下报纸,缓步走到窗前。似乎想借着窗外清冷的月光,来安抚那颗躁动不安的心。
这两年他们虽然办了不少实事,建了一些工厂,办了一些学校。可是相对于他们身上的重任,这点成就实在微不足道。人才资金设备厂房水电供应,什么都缺。在这片积弱已久、民智未开的土地上,短短几年中想要建立起一套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仅凭武汉三镇来对抗整个北洋,简直是难如登天。
当然最缺的还是资金,万事都离不开一个钱字。可是到哪里去弄这么多钱呢?正思量间,下人来报:杨霆、王啸飞、江鹄求见。
三名稚气未脱的见习军官笔挺地立在石铮面前,这三人都是石铮这位汉口军校校长的得意门生。石铮沉声道:“你们这三个小子,不好好呆在兵工厂学技术,这么晚还跑到我这里来干什么?”虽是在训斥,眼神却很温和。
“报告校长!我们抓到个奸细。”江鹄道。
“人带来了吗?”石铮感兴趣了。
江鹄忙跑出门,拖进来个麻袋,袋子里滚出个被绑得像个粽子似的男人。石铮见这人被绑了十七八道绳索,又好气又好笑,“干吗把人绑成这样子,还套在麻袋里,蒙死了怎么办?”
江鹄见石铮怪责,马上推卸责任:“是杨霆的主意,他说咱们好不容易立了个大功,一定不能让这家伙跑了。”杨霆委屈道:“话是我说的,可是这两个家伙也是同意的。再说我在袋子上开了口子,保证不会蒙死。”
石铮一句话惹来他们这么多罗嗦,心中暗叹。只好转问道:“谁抓到的?”为了防止他们抢答,手指最不爱说话的王啸飞:“你说!详细点。”
王啸飞道:“报告校长!我们在总办大人公署后门看见这家伙鬼鬼祟祟往外溜,我们叫他也不停,就追上去的,我先抓住他一只手,杨霆抓他另一只手,然后江鹄才扑上去把这家伙摁倒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