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大同梦
菊飧龊嵩诩颐趴诘拇蠖ぷ樱晃飨蛟蛭心涎钦铰裕舷掠《妊螅碇卸刂剖澜缡椭鞑亍!?br />
卫青听到打日本,马上兴奋起来,十分高兴地接口道:“石哥,要我说最好明天就打日本,小鬼子老实不了几天,早灭早省心。”
卫青的想法虽然比较单纯,但也深得人心。从根本上讲,中日之间的矛盾永远不可调和。日本自然条件恶劣,侵略性比俄罗斯尤有过之,朝野上下无时无刻不在窥伺中国。中华强时日本往往表面上归附,一旦有隙可乘,则其随时都有可能如恶狼般扑上。一天不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一天是心腹大患。
不过无论感情好恶如何,制定具体国策时还是必须从实际出发的,秦长风持重道:“兵者凶器,任何战争都隐藏着深不可测的凶险。日本虽然战败,但还拥有着相当强的军力和生产能力,而我国海军依然是三军中力量最薄弱的环节。何况日本本土也不是朝鲜,和我国在陆地上并不接壤。我们一贯的原则是,不动则已,动必一战功成。所以我认为,目前还是以积蓄力量为主。”
这番话说得十分中肯,远程登陆作战不是小事,光靠船坚炮利还不行,必须拥有强大的登陆舰队和补给舰队,仓促开战只会付出不必要的牺牲。
石铮当场盘点了一遍海军的家底。目前中国海军共拥有3艘孙武级战列巡洋舰、3艘改装航母、6艘旅沪级轻巡洋舰、21艘长风护卫舰和32艘秦级潜艇,渡海作战的火力支援勉强可以达标,但运输能力依然很薄弱,只有一艘从旅顺缴获的日军登陆舰,其余的都是民船或以旧舰改装的杂牌货,根本编不成军。粗略估计,占领日本本土至少需要运送二十万陆军上岛,二十万兵员的装备、弹药和给养都非常惊人,以目前的运力实难胜任。一旦上陆部队的后勤得不到及时补充,很容易陷入被日军全歼的危险境地。
不仅如此,西方国家绝不会放弃插手远东事务的良机。欧战结束后,损失最大的英美两国自然很不甘心,必定会不遗余力地维护其在南亚的利益。日本要是被灭了,那么中国的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经略南洋,而中国又在南亚争霸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唇亡齿寒,英美当然倾向于日本,甚至有可能直接出兵干预。美国在菲律宾有海军基地,英国虽已退出中国近海,但在其殖民地印度依然保有强大的海军舰队。这些都是潜在的威胁。如中国出师不利,这两个虎视眈眈的国家落井下石是肯定的。
再说德国,表面上一直与中国交好,但随着大战结束,以往的德俄矛盾也将随着中国的崛起转变为中德矛盾,迟早要产生摩擦,当然也不希望中国扩张得太大。不过中德之间在陆地上隔着苏联,矛盾爆发的时间要相对晚一些,但不可不防。
总之,无论哪个国家对外扩张,都势必引起别国的不安和警觉。所以除了运用一些外交技巧,还必须储备充足的实力,做打和两手准备。
石铮通报完军力对比情况,最后说道:“我的意见和长风同志一样,我国进军太平洋,必定要先扫除日本、菲律宾这两大障碍,但以目前的海军军力而言,应蓄势缓图。”
石铮拿出了筹划已久的挺进大洋建军方案:指出海军应优先建造大型登陆舰及武装补给舰,重型巡洋舰的建造速度可以适当放缓。在空军建设方面,他认为应建立专门的战略轰炸机部队,并为此建议向成都飞机制造厂订购200架“空中堡垒”。
所谓空中堡垒,指的是一种远程战略轰炸机。它的体积十分庞大,即使与新近列装部队的全金属重型轰炸机猛禽…2型相比,也超出了猛2的两倍;其最大载弹量4吨,同样超过猛2两倍;最高升限达8000米,足以让日美的战斗机翘首兴叹;最高飞行速度达每小时475公里,初步具备高速飞行的能力;机上总共装备有6挺12。7毫米机枪和1门20毫米机炮,能够组织起一张严密的防护火力网;最大航程为4000公里,可以直接飞越海峡轰炸日本本土及菲律宾。
该机由方舟研究院秘密研制。通常情况下,设计一种新型飞机必须经历漫长而严格的试飞程序,方舟研究院却不必谨守这种条例。这是因为方舟电脑中储存有丰富的成熟机型设计方案,从螺旋桨到喷气式一应俱全,完全没有必要另起炉灶自找麻烦。因此,在接到解放军总装备部下达的研制任务后,方舟研究院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制造出了3架原型机,并且在很短时间内基本完成了试飞任务。
太平洋战略的讨论到此告一段落,会议转而研究西进策略。中南亚地区的问题远比太平洋复杂得多,一个多世纪以来,中亚及印度次大陆就是列强争夺的焦点,甚至可以上溯到拿破仑时代。
早在1798年拿破仑击溃第一次反法联盟后,便开始考虑取代英国世界霸权地位的战略。他当时就向督政府建议,在准备渡海对英作战的同时,出兵埃及,进而占领印度,掐断英国所依赖的从地中海到印度洋的贸易线。拿破仑时代结束后,窥伺多年的俄罗斯帝国又力图南下印度洋,遭到了英国的强力反制。于是,两大帝国在中南亚展开了旷日持久的百年大博弈。若不是日美两国的崛起改变了世界格局,这场无所不用其极的世纪争斗还不知要持续到何时。
陆少阳接合中国国情,对中南局势进行了更深入的剖析。他认为印度洋相对于浩淼无际的太平洋来说,是中国赢得全球主动权的战略首选。日美虽然是近在咫尺的威胁,但中国具有超强的近海防卫力量,只要不劳师远征,自保绰绰有余。在陆地上则不同,中国北部是庞大的苏联盟友,西部是联合国成员哈萨克和吉尔吉斯,可以为屏障,使后顾无忧,所欠缺的只是新疆铁路这条进取西南的大动脉。
印度是英国在亚洲的最后一块基地,也是其重要的财税仓库,印度洋更是扼守欧亚两大洲海路的交通咽喉。如果能控制印度洋北岸,等若控制了印度洋,进而挟制欧洲各国的贸易通道。到了那个时候,中国完全可以气定神闲地一一收拾列强在南洋诸国的势力,掌控整个亚洲的主导权当不在话下。
众人的目光全部聚焦到了地图上的印度半岛地区。其地理位置是:东北与中国西藏接壤,正北面为阿富汗王国,西北则是中东地区的波斯王国(伊朗),南面突出为显著的三角形,临印度洋。
石铮以军事家的眼光一一遴选进入印度的三条通道:第一条,由云贵高原经缅甸进入,不但后勤上存在严重困难,而且缅甸就是英国的殖民地,进缅之前就要先跟英军打一仗,很不划算;第二条,由青藏高原进入,后勤更加艰难,还不如在缅甸打一仗;第三条,从新疆出发,经阿富汗入印度,是唯一适合大兵团运动的路线,也可相机进入中东。
阿富汗地处南亚、中亚和西亚的结合部,是一个面积仅65万平方公里的内陆小国,地理位置却十分重要。它不但是连接亚欧文化的重要中转站,而且是中国南下印度次大陆、伊朗高原及两河流域的必经之地。其东北部由一条狭长的瓦罕走廊与中国新疆相连。
阿富汗历来为大国必争之地。古希腊属地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很早就统治过阿富汗,其后有波斯人、蒙古人和突厥人相继入侵,在混战中度过了1000多年。到了19世纪,处于鼎盛时期的大英帝国两次试图征服这个国家,均未能成功。1918年底,英国为抢占中亚先机,乘中国新疆铁路尚未建成,无力干涉,三万英军迫不及待地从印度北上,悍然发动了第三次侵阿战争,终以失败告终,被迫承认阿富汗独立。
中国西北边境上空,一架军用运输机在三架战斗机的护航下,穿越云层向西南飞去。这是1920年4月的一天,天高云淡,能见度极佳。
略微颠簸的机舱内,王啸飞舒适地靠在宽大的座椅上,饶有兴致地欣赏着舷窗外水洗般的蓝天。脚下是洁白而厚实的云层,无边无际,如风平浪静的海面。隔窗就能看见右侧的一架护航战机,银光闪闪的机身在阳光下十分耀眼。
这是建国以来中国军方最高级别的出访行动,目的地正是刚刚经受过战火洗礼的阿富汗王国。专机从北京南苑机场起飞,经停兰州、乌鲁木齐、喀什三个中转机场,最后飞往阿富汗首都喀布尔。
“总长,机长向您报告,已进入阿富汗领空,本来应该由阿方派出战机护航,但是阿富汗没有空军,所以只能由我军战机继续随行到喀布尔。这是事前约定好的。”机要秘书金锋从前面的驾驶舱回来,向王啸飞报告道。他是继周子才之后王啸飞的第二任秘书,身材高挑,坚挺的鼻梁上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面孔白净,看上去很有些斯文气。毕业于北京中华大学国政系,精通英德两国语言,曾经在外交部欧洲司任过职。
王啸飞微微颔首,示意他在身旁坐下,征询道:“你是做过外交官的,对阿富汗的国情有了解吗?”
金锋无疑是一名合格的秘书,对相关情报掌握得十分充分,稍加整理后就口若悬河地答道:“阿富汗历史上就是欧亚大陆间的交通要道,素有‘亚洲的十字路口’之称。然而阿国既没有肥沃的土地或丰富的矿藏,也缺乏财富,因此尽管一千多年来遭受过各种征服者的侵袭。却从未引起过强邻的贪心。直到近代,阿富汗地处沙俄和大英帝国两股势力范围的交汇处,才成了双方争夺的焦点。不过,也正是因为两大强国的相互牵制,加上阿富汗人酷爱自由,骁勇善战,所以阿富汗既没有成为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也没有被虎视眈眈的沙俄所吞并。”
“从其内部来看,阿富汗名为统一王国,实则是由许多部族组成,部族下面又有许多部落。长期以来,各部族首领就是当地的最高权威,统辖一切事务。各个部落往往各自为政,并不真正听命于王廷;加之其国内有五分之四的国土为山地,各部族居民基本生活在各自的山谷、峡谷、河谷或者沙漠绿洲中,交通隔绝,所以基本上只是一个名义上统一的国家。”
王啸飞递给他一个满意的眼神,继续问道:“照你看,英国人做不成的事情,我们能不能办到?”金锋道:“阿富汗的国家结构虽然松散,但每逢强敌入侵,全体国民都能同仇敌忾,又有得天独厚的山地条件,分散在山岭峡谷里,往往令对手疲于奔命也一无所获,这种仗武器再先进也不好打。以我国的军力,控制它的大中城市并不困难,但要肃清这个国家的抵抗力量,使之成为我国进军印度洋的巩固基地,难如登天。”
王啸飞沉默了一会,点头说道:“不要说兰新铁路还没有建成,就算建成了,要征服这种伊斯兰国家也不是很容易的事。再往西就是波斯了,阿富汗问题处理得不好,就会引起整个伊斯兰世界的不安,还会给我们以后在波斯湾地区的发展制造不必要的麻烦,所以许多问题我们都要处理得谨慎一些。”稍后话锋一转,微笑道:“好在我们面前只有英国这么一个对手,其他国家就算有心,也无力插手。”
金锋也露出笑容,接口道:“就算我们这位唯一的对手,也刚刚在阿富汗吃了败仗,根本没有资格干涉阿富汗国内事务。况且阿富汗饱经战火,急需大国援助。中央选的这个时机,可以说妙到巅峰。总长此次出访,一定是满载而归了。”
王啸飞却摆手道:“不能这么说,这话言之尚早,阿富汗以一个区区内陆小国,就能与英俄两大强国周旋一百多年,绝不可小觑。”——
说了一会话,飞机开始降低高度,穿到了云层下方,城市已然在望。喀布尔位于阿国东北部,在喀布尔河上游左岸,离中阿边境其实并不遥远,仅一个多小时航程,所以在飞机上聊聊天也就差不多快落地了。
在这个时代,阿富汗全国都没有一架飞机,自然也不用修建机场。所谓喀布尔机场,其实是中方专为此行临时在城郊修建的一座野战机场。
飞机在跑道上徐徐停稳,舱门打开,王啸飞出现在舷梯上。他穿着一套黑色厚呢陆军礼服,头戴金穗国徽军帽,脚登黑亮的牛皮军靴,双肩将星闪耀。
阿富汗首相萨达尔代表国王阿卜杜尔·拉赫曼在机场迎接,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极尽礼数。萨达尔首相是个瘦小的白胡子老者,一身标准的穆斯林打扮,白衫白裤,还有一条白色的头巾裹着头。他年纪大约在六十上下,黝黑的脸膛上满是饱经风霜的皱纹,双目似开似合,很难从他的面部表?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