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1000篇 (第十一辑)





腥说S恰!?br />   “真是这样!”戴夫斯有些急躁地说,“你们都说对了,我倒要问问,我们是面对国际上普通的绑架行为……还是复杂得多,阴险得多的恐怖行动?”
  “去你的吧……”准将讥讽似地笑着说,他蓝色的眼睛落在这个年轻的美国人身上。“好象就是你对这件事本身疑虑重重,也许你在船上搜索时发现什么特别的东西了吧?”
  “船上所有的东西都很特别,先生。”戴夫斯接着说:“船上的气氛平静,没有暴力,也没有骚动……先生,我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唯一叫我担心的是他们的生命,尤其是她,我的未婚妻。”
  “这种感情是很自然的,戴夫斯先生,我也为他们担忧,我希望这一次不要象往常那样叫我们一无所知。我已命令海军的飞机、潜水艇、潜水人员和各种舰船,从海面到海底都要进行深入的搜查,无论如何也要找到一些线索,使我们能详细地了解事情的真相。这是海军部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我们暂且不谈贵国的海军当局,虽然游艇的国籍和船上的人都是你们美国的。但是我们对船上人员的卓越才智深信不移……我们还相信上帝。”
  “在调查中,无论发生什么情况,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谜。”海军军官补充说。
  “什么谜?”戴夫斯惊叫起来,同时看着海军军官。
  “呶!我在上星期收集了各种材料,有我们海军的,也有渔船和各类调查船的。”
  “什么?”赫尔曼准将兴致盎然地说。
  “那条游艇,先生,你坐上飞机一离开纳索就不费吹灰之力把它找到了。在那个海里,长久以来都没有人看见过游艇。我们大家都知道霍默的游艇并没有在那儿航行过,也没有在那儿停泊过。戴夫斯先生找到的却是一条静止不动、停泊的游艇,似乎它早就在那儿了。船上的发动机熄火后,好象船顺着海流被冲到那儿似的。那么……在戴夫斯先生找到它之前,游艇又在哪儿呢?”三个人在寂静中面面相觑,他们有一种惴惴不安的感觉,似乎被一无所知所慑服,所战胜了。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最后,戴夫斯嘶哑地说,“那条游艇在我找到它之前,不应该在那儿。”
  “你说得对。”准将用踌躇的神情叹息着说,“它消失得无影无踪,好象被蒸发掉了。为了你,戴夫斯先生,它又突然地出现了。”

  第三章

  火箭发射场里充满了浓密的烟雾。垂直、威严的火箭巍然屹立在熊熊的火焰中,它的功率强大的推进器在尾部嘶叫着,装配飞船的支架,象纸牌里的城堡倒塌了。
  新的计划正在进行。“海神1号”将作为国家航天局征服宇宙的一个步骤向空间的遥远目标飞去。现在火箭的各种仪表运行正常,跳动的数字正向“0”的方向迅速移动。当“0”这个决定性号码发出响声的时候,飞船从肯尼迪角腾空而起。
  “好极了!”站在戴夫斯身边的一名技术人员高叫着,“一切都很正常,领导一定会很满意。”
  戴夫斯一声不吭,只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眺望着烟幕和远处的火焰。这些火焰在空中划出宽阔的曲线后便消失了。发射的第一阶段还没有结束。“海神1号”脱离地球轨道后,不久还要发射一只探测器。虽然这次不是载人飞行,只是环绕土星和天王星的一次考察,但这是人类向空间探险又迈进了一步,因为飞船飞行的距离越来越远了,这也是一项考验意志和毅力的工作。
  发射基地的扩音器向国家航天局工作人员报告飞船飞行正常时,戴夫斯正向他的宿舍走去。跟着他后面的是“斯基派”,它不断地轻声吠叫着,飞船向宇宙飞去时,发出的惊天动地的巨响,显然使它感到害怕。戴夫斯走到宿舍时,一个声音把他叫住了。
  “喂!戴夫斯,你等一等!”
  他停下脚步,回过头来,凝视着向他过来的人。这个人是国家航天局的一名官员,也是空调会的观察员,他走近戴夫斯,把手里拿的东西交给他。
  “你好!威尔逊。”戴夫斯向他打招呼,“有什么新闻吗?”
  “有。今天晚上,’老头儿‘要召开一个重要会议。”威尔逊笑着说。
  “真的?”戴夫斯耸耸肩膀,同时审视着印有国家空中现象调查委员会字样的信封,上面还有用打字机打着他的名字。“现在他们又要搞什么新花样?”
  “好象他们编撰了有关’不明身份的飞行物体‘的最新 材料。”威尔逊满腹狐疑地说,“可能’老头儿‘想要证实他手头上的材料是否过硬……或许我们又要面对那些精神病患者和贪婪者的伎俩。你记得三个月前我们看过的那部电影吗?只能模模糊糊地可以看到’飞碟‘的样儿……原来是一套骗人的把戏!他们巧妙地把底片,经过摄影、剪辑拍成了这么一部电影。我的天哪!在我们的时代里,大家都说见过’飞碟‘,而我,却一次也没有见过。”
  “我跟你一样,威尔逊。”戴夫斯感叹地说,一边念着由美国战略空军部的领导卡梅伦签署的开会通知。“我们要争取做某一行业的专家,不仅要熟悉照片、摄影和文章,还要辨别虚构的伪造品。”
  “但总不能说全都是伪造的吧!”威尔逊提醒他,“还有一些材料我们仍抱着怀疑的态度。所以,就要继续研究,可是有些领导还笑话我们呢!”
  “我同意你的说法,”戴夫斯赞同地说,“有些材料我们还要继续调查。这不是那一帮精神病患者、贪婪者的把戏,或者疯癫者的伎俩所能解释得了的。你讲的那部分,虽然数量很小,但值得我们研究。至今还没有人能把它解释清楚。当然,威尔逊,今天晚上我要去参加那个会。可是下午我要带狗去看看病,也许我没有时间带它回家。把狗直接带到会场,你看行不行?”
  “如果你的狗不叫唤,我看问题不大。总会有地方安置它的。你对会场里的工作人员说一说,叫他们给狗弄点吃的……”
  威尔逊说完满脸微笑地走开了,而戴夫斯手里拿着开会通知,思绪万千地瞧着在肯尼迪角广阔的草坪上蹦跳着的“斯基派。”
  “好吧!……”他喃喃地说:“我们再去看看’飞碟‘也好。我工作越多,对瑟勒娜的思念也将会淡薄些,走吧!’斯基派‘,我得带你去看病,治好你脊背上的伤口……。”
  戴夫斯渐渐地走远了。从发射飞船那天起,他的任务暂时告一段落。狗跟在他的后面,兴高采烈地吠叫着。有时停下来使劲地搔着它的伤口,似乎伤口的疼痛越来越使它难以忍受了。
  “戴夫斯先生,您可以把狗留在这儿。”一个年轻美丽的妙龄女郎,身着军装,在会议大楼里负责招待空调会的人员。她对戴夫斯说:“您放心!威尔逊和您的一些朋友把吃的东西都带来了,我再给它喂些水……决不会让他饿着的。”戴夫斯感激地笑了笑,然后指着狗身上缠着橡皮膏和纱布的伤口说:“请您留神一下它的伤口。狗伤得很奇怪,连兽医也没有诊断出来,好象是灼伤。不要让它的爪子搔敷药的地方。”
  “你倒象是一个婆婆妈妈的阿姨。”女郎笑了,也逗引得戴夫斯哈哈大笑。
  当戴夫斯沿着长廊向会议厅走去时,在他背后的“斯基派”却吠叫起来,它的叫声短促、微弱,仿佛埋怨它的主人把它单独撂在这儿。女郎抚摸着它,给它吃可口的食物,分散它的注意力。光洁平滑的大门在戴夫斯身后关上了。让一名空调会的人员参与委员会的事务,说明了对一个人的信任。
  在大厅里,他找到了威尔逊,看见了十几名年龄不等的人。有的穿海军服,有的着空军服,有五角大楼的成员,也有科学家、航天专家和观察员,以及摄影技师。任何弄虚作假都欺瞒不了这一群行家。
  “领导还没有来。”威尔逊和他打招呼时说,“会议要延迟了……戴夫斯,你的狗怎么样了?”
  “一位好心人在看着。”戴夫斯微笑着说,“不必再为它操心了。”
  “狗伤得厉害吗?有什么新情况?”
  “没有。兽医说狗的背部有四处菱形伤口,是一种灼伤,伤口间的距离都相等。好象事先在狗的脊背上画好,然后再打烙在狗身上。”
  “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威尔逊的脸上显出某种不安的神色。
  “我忘了,这条狗是……会要开始了,你看领导来了……。”
  委员会的领导卡梅伦的来到,对威尔逊来说无疑是一个摆脱戴夫斯的好机会。当戴夫斯讲到游艇的往事时,这已是人人皆知的故事了,但威尔逊却流露出不快的表情。
  高大、瘦削的卡梅伦有着一双安详冷静的灰眼睛,和象金属丝般的灰白头发。他穿着笔挺的战略空军的军装,少将衔肩章在他的肩上闪闪发光。他慢条斯理地走进了大厅。他的脸庞消瘦,线条突出,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如今,由于某种原因,他更显得生气勃勃了。他挟着卷宗,手里拿着两盘录象磁带走了过来。
  “先生们,很对不起,我来迟了一会儿。”他环视着到会的人,用他惯常的严肃口气说,“刚才我给华盛顿送了几份报告,不能及时和大家聚会。现在言归正传,今天我们大家看一份感人的材料。我希望大家畅所欲言,鉴定这份材料是不是新的花招,还是一份有价值的发现,我还提醒你们注意,这份材料不是电影片,也不是照片,而是录象,是由一家电视台供给的,这家电视台的名字,以后我再告诉你们。我们的特约电影指导詹金斯和你,帕克斯!请你们放’大银幕‘电视吧!”
  这两个人未等少将说完,赶紧忙碌起来。小巧的半圆形放映大厅紧挨着会议大厅,当大家就坐后不久,在谧静中开始放映用电视摄象机拍摄的彩色录象带:在世界的某地……。
  几分钟后,所有到会的人面对着某地上空最清晰的画面,面对大家都熟悉的“不明身份的飞行物体”或者简单地称它为“飞碟”……
  飞碟。没有错,就是飞碟。一道光亮在画面上冉冉升起。蔚蓝的天空,在黯淡的乌云中被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灰色。一个色彩鲜艳的绿色磷光的物体,象一枚巨大的信号弹,在天空中缓慢地滑翔。突然,飞行物体的速度骤增,好象在浓密乌云中熠熠生辉的电光。当电视摄象机的镜头再现它的幻魔般的光辉时,发光物体在摄象机旁飞掠而过。摄影者艰难地追踪着,最后眼巴巴地望着它沉落在海面上的一系列岛屿里。这时摄影者摄到的只是一道光亮。
  “那是什么地方?”在寂静的大厅中,不知谁惊奇地问。
  “先生们,那是佛罗里达。”这是卡梅伦少将的清脆的声音。
  “对着岛屿的是科拉尔盖布尔斯,那些岛屿接近半岛的南端……”
  “佛罗里达……岛屿……”突然一个声音在喃喃地说。
  “这些岛屿正好在……百慕大死三角海区……”
  人们立刻辨别出是谁的声音,这正是戴夫斯的说话声。谁也没有哼声,也没有发表意见。
  录象机快要放完时,少将才对大家说:“请安静,大家不要动。一会儿再放一部。先生们,下一部比你们刚才看到的还要精彩!”
  “难道比天上的发光物体还要好?”威尔逊不相信地说。
  “好得不能再好了。”卡梅伦肯定地说:“没说的,是这份材料的关键部分。我不想用我的观点影响你们。最好你们大家先看看,然后再下结论。”
  电子波和磁带的跳动,使银幕上出现了一连串的模糊轮廓。最后才映出五彩缤纷的美丽画面:大海、海岸、沙滩、植物和在清澈的蓝天下阿娜多姿的棕榈树……。
  金光闪闪的摩托艇在银幕上疾驰而过,比基尼岛上的妇女在滑冰,还做着各种惊险的动作。
  “哟!原来是这些玩竟儿,这倒是我一生中所看到的最引人入胜的飞行物了。”一个讥讽的声音,逗得大家哄堂大笑。
  “请不要开玩笑。”卡梅伦严肃地说:“这是一组关于体育比赛的电视报导,比赛是在半岛北部的大巴哈马群岛和大阿巴科群岛之间进行,摄象机只有在偶然的机会,才能拍摄到即将出现的异常现象。我请大家注意,珍贵的画面要出现了,请你们不要忽略了它的细节。”
  大厅里又是一片寂静,人们的目光都集中在银幕上,还有人察看着小而发亮的录象机镜头。
  这次戴夫斯什么话也没说。可是在半圆形大厅的另一头却有人在说话:“哎!那不是戴夫斯说的百慕大死三角海区吗?”
  没有人回答,也没有人说话,显然,在寂静中大家都听到了。人们的注意力也更加集中了。
  摄象机跟随着体态丰盈,金发漂亮的女运动员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