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1000篇 (第十一辑)
“我也一直这样讲,”程序设计员两手一摊,“非常遗憾,谁知怎么搞的,没有人相信。”
同学们坐在丁香树从的荫凉处,等候伊万诺芙娜把科斯佳找回来。
突然,传来砾石的沙沙响声,机器人开过来一辆轻便电瓶车,停在同学们面前。
大家惊讶地站了起来。司机身后的车厢里还立着三个机器人。
机器人司机跳下车直奔尼古拉。尼古拉紧往后躲。司机躬身低垂密封式头罩的大脑袋。
“您有何贵干?”尼古拉茫然不知所措。
“什么有何贵干?!你把我脑袋拧下来!”机器人焦躁地喊着。
“我实在不理解。”尼古拉慌乱地说,又扫视同学一遍。
“快动手!”机器人着急得直跺脚。
“您如果考虑真有必要这样做的话……”尼古拉小心翼翼地抱住机器人冰冷的脑袋。
这时,鲁莽的符拉迪克却照准机器人后背猛击一拳,厉声喝道:“滚你的吧,臭机器人!走开!我们拧下你的脑袋,该有人批我们破坏机器啦。快滚开,爱去哪儿就把车开哪儿去吧。”符拉迪克推搡着机器人司机。
机器人返回车上,握住操纵杆,朝静下来的同学喊:“有什么了不起的!不求你们。”
“你怎么这样跟它说话呢?”丽达不满意地说,“别忘记你是人啊!”
“你让我跟它称兄道弟吗?”符拉迪克反驳说。
丽达走到电瓶车跟前,兴致勃勃地打量着机器人,扭头说:“称兄道弟当然没必要,不过,我们总该比机器人更有教养。”
电瓶车在工厂的废品堆前停住,司机首先从车上跳下来,然后命令其余机器人下车。
四个机器人把茂密的牛蒡草踢得东倒西歪。沿着院墙大步流星地走着。
三个机器人听见带头的机器人发出了命令,他们忙收住脚步。
“你们想办法去弄一架梯子来,有了梯子咱们就自由了。”
“要自由,何必梯子。”三个机器人齐声说,“没有它,我们照样是自由的。管它上天下海,不论面临辐射带,还是面对这堵墙,我们有着充分自由。”
“把你们撂到哪儿去生锈,你们当然不在乎,可是,对我就不同了。不过,你们在墙这边是自由的,到了墙那边肯定也是自由的。对吗?”
机器人一致同意。
肩头上有伤的机器人谨慎地贴着库房的木板墙,向一座混凝土平台走去。那儿堆着印有彩色图案的纸袋。那里有人在唱歌。
仓库主任发觉,放梯子的消防架前有个机器人,他停止了歌声。
“您好啊,机器人同志。”彼得·伊万诺维奇说着,把盛有粉末的簸箕放在矮凳上。
“您好!”机器人回答,它那条伸向梯子的胳膊顿时僵住了。
“你们正在考试?”彼得主任问。
“是!”机器人回答。
“考试进行得怎么样啊?”
“正常!”
“搬吧,请您搬走梯子吧。”仓库主任允许了。
机器人说声谢谢,扛起梯子就走。
彼得主任尾随其后,他见机器人把梯子靠在墙上,叫其他机器人往上爬。彼得主任关心地说。
“你们不要挤成一团嘛,应当按照要求去做。今天天气多么适合进行考试啊。”
机器人应声说:“气温20℃,无云,相对湿度60%。”
“哈哈!实在是了不起!”仓库主任夸奖地说,他又把满是粉尘的无檐帽朝后脑勺一推,问机器人:“你们有会吸烟的吗?哪一位会吸?”
机器人全都默不吭声。彼得主任感到不大自在,脱下帽子在手中揉搓着。一个机器人蹬梯往上爬,到了顶端抬腿翻越墙头时,身子朝后一仰,又倒栽下来了。
彼得主任跑到它身边,不料,这个挨摔的机器人却说没有必要可怜它。
“您别影响我们考试!”肩头有伤的机器人不满地说。接着它又命令身旁的机器人上梯子。这机器人翻过墙头,咕咚一声,也摔下去了。彼得主任心疼地间:这考试太残酷了,有什么意义呢。
“掉下去就自由了。”两个机器人一齐说。
“这么说,你们也想得到自由吗?”彼得主任深感意外。
肩头有伤的机器人慌了手脚,它命令另一个机器人快爬上梯子。
突然,库房屋顶上的扩音喇叭嘶嘶啦啦地响起来,随后就传来总设计师的嗓音:“请大家注意,有四个机器人从实验室逃跑出来。遇见它们,请用指令:‘万能博士,站住!’管制住,并立即拨电话311通知我们。”
彼得主任避开机器人几步,责备说:“你们的考试原来是这样!好哇,万能博士,站住,随我回板棚,走!把你们锁进库房里,我再找有关部门。随我来——齐步走!”
彼得主任抖擞精神,拿出当年做指挥官的威风喊着。
机器人们俯首帖耳地随在发号施令的仓库主任身后,院墙外面,在牛蒡草从中的机器人撞击着墙壁,也在按照指令行事,却无法跟随主任去了。
彼得主任抢先进入库房,他眉开眼笑,象逗引小鸡那样招呼机器人。
“进来,进来呀!我的小乖乖,呆在这儿你们会觉得凉爽、舒适。叽叽,叽叽,小鸡崽儿……”
万万没有想到,突然,一个机器人命令其他机器人站住,它又粗鲁地、几乎碰上彼得上任的鼻子尖,把门关住,还给插上门闩。
彼得主任发觉是他本人倒给关进库房的时候,他把总设计师、程序设计员、机械工人、装配工人,以及一切参与制作这些金属娃娃的人全恨透了。他决心就这么呆着,好让所有人都能看到这伙机器人的胡作非为。
“赶快跑!”肩头带伤的机器人放开喉咙喊。可它忘了说明方向路线,结果那两个机器人一下子就跑上装满颜料粉末的纸袋堆。颜料袋子全给踢破了,满地五颜六色的粉末。一个机器人又把压缩空气的胶管也踢断了。
压缩空气呼啸着喷出断口。胶管象蟒蛇似地扭动不停。地面的颜料粉末被扬起,刹时,仓库地区的上空便腾起五彩祥云。它吞掉了禁闭着彼得主任的库房,也湮没了三个机器人。
总设计师独坐在实验室的长条桌旁。
电话铃声终于响了。
“311吗?”彼得主任问,“我报告个情况。你们的机器人叫我给捉住了。”
“什么地方?”
“颜料仓库。”
“好。”总设计师兴奋地说,“请使用指令管制住它们。”
“我己经管制住掉到牛蒡草丛的那个家伙。另外几个坏小子,真是捣蛋鬼。啊——嚏!请原谅,它们踢破颜料袋,还用压缩空气猛吹。啊——嚏!请派人快来搜查。啊——嚏!”
总设计师打开扩音器:“各搜查小组请注意,赶紧到颜料库去!”
这时,墙上的扬声器突然响起来,传出女教师伊万诺芙娜焦躁的声音。由于话说得太急,场声器发出大量劈哩啪啦的杂音,没办法听明白她说了些什么。总设计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猜测出来,是有一个来参观的学生找不到了,女教师要求派人寻找。
“我的机器人正在厂内闯祸,您看我,并没有着急,”总设计师说,“何必激动呢,有话你可以慢慢讲,你的学生估计在什么地方掉队的?说什么都好,唯独叫学生进厂,绝对不是个好主意,动不动就失踪。”
“你……胡……死……哟!……”伊万诺芙娜狂叫一通,突然又无声无息了。
不久,程序设计员气喘吁吁的声音又打破了沉寂。
“我们——捉住了它们。粉尘满身,难看死啦。必须用肥皂水洗涮。有一个是在院墙外边找到的。用电瓶车运到电梯那儿了。马上到。”
扬声器喀嚓几声,沉默下来。总设计师轻松愉快地微笑着,在实验室来回走动。
开电梯的娜斯佳大婶,见了横躺竖卧的机器人,吓得拍腿大叫:“我决不让它们乘电梯。你们怎么啦,它们会吃了我!”
“它们不吃东西,”娜佳哈哈大笑,“让我替你开一趟吧。”
“姑娘,我的职责我很清楚。在这个‘活塞’里我飞上飞下地干了十二年,没让人替我开过一回。亲爱的,干脆这么着:我把它们打发去三楼,咱们爬楼梯。好吗?”
机器人自己乘电梯。关上门,娜斯佳大婶戴上老花镜,仔细看准控制板上的电钮,当着众人面,按动上三楼的键钮。信号灯亮了。搜查小组的全部人马向楼上飞奔,娜斯佳大婶紧紧跟随。
电梯到三楼没停。它一直上升到最高一层,但是依然没有停下,而是直接返回到一楼,到了一楼它又升上顶层,总算暂停一下,接着又开始下降。
搜查小组跑上顶层,发现只有一个机器人站在那儿。
“它们都到哪里去了?”程序设计员问它。
“下去啦!”
“你为什么不跟着下去?”
“命令我拖住你们后腿。”
大家知道上了大当,忙往楼下奔。到一楼又不得不往上跑,上去下来,这么一直跟着电梯跑到机械师把电梯止住为止。电梯里面原来只有一个机器人,完全是它不停地按升降钮。
“你在这儿搞什么鬼?”娜佳吃惊地问。
“散散步。”
“准教你按这些电钮的?”
“机器人。”
“那两个机器人在几楼离开的电梯?”
“没有看见。视力装置被遮盖住了。”
“离开我们,你们打算逃到哪儿去呢。”程序设计员好奇地问。
“我们计划出去玩玩。”机器人严肃地说。
众人都神经质地哈哈大笑起来,程序设计员说:
“工厂的烟囱无缘无故地躺在地上,说它想休息一下,跟这完全一样”。
总设计师看着大家洗涮机器人,他内心又给自己提出问题。
“机器人和人的区别究竟在哪儿?可以把某种目的输入机器人大脑,使它和人的目的相一致。这正是万能博士的全部程序。”
这一思路使总设计师兴奋异常,他伸出食指在布满粉尘的机器人胸脯上画了个线路图,在另一个机器人的胸脯上列出公式,喊道:
“要证明的原来就是这个!”他离开机器人几步,极力使专家们相信,“带领其他机器人去散心的,根本不是个机器人。”
“你说,那是什么呢?”专家们感到奇怪。
“捉住他就清楚了。”
“我早就提解您……”娜佳激动地说。
“你那一套完全是另一回事,”总设计师摆摆手,“您不过是猜想而已,何足为凭。我的这项天才的机器人公式却是有根有据推理出来的。”
他让娜佳快把线路图画下来,把公式抄好,以免影响洗涮机器人。
在地下室走廊的水泥顶板下,敷设着各种颜色的管道,有玻璃的小灯闪出蜡烛般的微光。两个机器人默默地朝有亮光的地方走去。寂静中一阵劈啪巨响由管道里发出。水泥顶板由于上面机器设备开始运转而嗡嗡作响。
走在前头、肩上有伤的机器人向身后的机器人提议休息一下,后者生硬而又矜夸地说:“只有那些生物才有休息的需要,我们能一直工作到彻底损坏为止。”
“你倒能玩命,累吐了血也干?”
“我听不懂。”
肩头有伤的机器人烦恼地一挥手,命令伙伴站住不许动,又给自己找个合适地方坐下来。
“我的腿喀巴喀巴直响。”
“是静电作用。”
“走,走!”
机器人知道这是命令,该走,可是指令“不许动”正使它处于不该走的状态,左右为难了。它说:
“对这种不合理的电能消耗,我应当向您提出警告。我的能力如能充分发挥,每分钟可给国家创造一万卢布的财富。目前我从事机械运动已经有四十九分钟,经济效益却几乎是零。”
“你何苦火冒三丈,铁蛋!我全明白。”
“我没冒火呀。我的绝缘层工作正常。”
“你真是榆木疙瘩不开窍!闭上你的嘴。”
“榆木疙瘩不开窍是什么意思?我不懂。”
“你让我怎么说?满脑袋浆糊。烦死人。”
“您的行为不符合逻辑。您的语言缺少信息系统。我的电脑分析部分感到极端困难。零件会因超负荷烧毁的。”
“我的困难比你更大,身上也没有发烧。”肩头有伤的机器人东张西望地说,“我觉得门厅应当就在附近。唉,我觉得……”
他走出十步,向左急转弯登上台阶,推开一扇沉重的大门,终于见到了有旋转门的门厅。同时,在走廊另一端又发现了写着“测量技术科”的牌子。
玛丽娅·巴甫洛夫娜由于赶制阳光测压仪,午饭都没吃。她感到对不住普洛霍罗夫,坐飞机从乌拉尔来,到现在还在门厅里挨饿。滤光器放进暗匣,她就要包装仪器了。这时,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