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四卷 命运的关键
睿抢锏姆牢窬兔挥泻芎媒小P矶嗟乩滓丫黄鸪隽碜鞅鹩茫客弦部诵矶嗳笨谝怨┏盗就ü捞箍撕局性蛞烟盥嗌常虼嗽谟行┑胤揭巡怀善湮习恕V挥谢沸握蟮匚髅婧臀髂厦娴姆烙羌崆康模槐鸬牡胤剑乇鹗窃诙剑榭鲈蚝芑怠!?br /> 同时,还有大量的供应物资、弹药和汽油堆积在那里。
里奇将军建议把托卜鲁克西部防线作为向东南延伸到阿德姆的一条总防线的一部分,并凭借驻在更南方的一支机动部队的支援,来防止敌人的包围。他向奥金莱克报告说,这样的布置,可能会使托卜鲁克遭到敌人的包围,也许只是短时期的包围。如果这个建议不可行时,那就除了把全部防守力量撤出以外,别无其他办法。奥金莱克最初不同意这个计划。他在6月14日打电报给里奇说:“必须保住托卜鲁克,不能让敌人包围它。这就是说,第八集团军必须守住从阿克鲁马到阿德姆这一条战线及其以南的地带。”稍后,他又打电报说:“兵力的调动必须以托卜鲁克和其他坚强据点的防御为中心,但第八集团军绝不容许被包围在托卜鲁克。”
我们在国内丝毫未料到在这两位司令官的计划或思想中,竟有撤出托卜鲁克的意图。内阁的意见肯定是,即使第八集团军被打退,我们也应该如去年一样使托卜鲁克成为留在敌人后方的肉中刺。我在以前一意中谈到,为了证实奥金莱克确实也有此种看法,我曾经在6月14日,即在我动身去华盛顿之前,给他发去一个电报说:
我设想你在任何情况下无意放弃托卜鲁克。
奥金莱克次日回答说,他只是不想让第八集团军被围在托卜鲁克,他并没有任何放弃托卜鲁克的意图。他给里奇将军的命令,用意在于不要让他的军队被围在托卜鲁克。
我们觉得这个答复似乎有些含糊,因而更确切地把这一点提了出来:“战时内阁对你的电报的理解是,在必要时,里奇将军将获得他所需要的充分兵力来确保该地。”
对于这封电报,奥金莱克在6月16日回答说:
战时内阁的理解是正确的。里奇将军正在用他认为足够的兵力防守该地,即使该地成为孤岛也要坚守下去。
同时,他给里奇将军发出下列电报:
虽然我已经对你说明,托卜鲁克绝不容许被包围,可是,我认识到,在我们开始反攻以前,那里的守军可能会暂时陷于孤立。
如果我当时看到这个电报,我一定不会满意。
※ ※ ※
第二南非师师长克洛普将军受命防守这个要塞。物资和弹药足敷守军九十天的使用。克洛普将军相信,托卜鲁克能够在整个计划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整个计划包括第八集团军守住环型阵地之外的阿德姆和贝尔汉穆德这两个坚固的据点。守军包括四个步兵旅(十四个营)、一个拥有六十一辆步兵坦克的坦克旅、五个野战炮和中型炮炮兵团和大约七十门防坦克炮。①此外,还有约一万名后勤人员和运输人员集中在港口及其基地设施的周围。在环形阵地内总共约有三万五千人,这个力量同一年以前第一次被围时坚守托卜鲁克的兵力大致相等。所附第一张地图表明防御的部署情况。
①托卜鲁克的战斗序列: 第二南非师师部
第四和第六南非步兵旅
从第一南非师调来的两个南非混成营
第七南非侦察营(装甲车)
第十一印度步兵旅
第二百零一警卫旅
第三十二陆军坦克旅(第四营和第七营)
第二和第三南非野战炮炮兵团
第二十五野战炮炮兵团
第六十七和六十八中型炮炮兵团
※ ※ ※
6月16日,即仅仅在停歇了两天以后,隆美尔重新发动进攻。在一系列的猛烈进攻之后,他拿下了阿德姆、贝尔汉穆德和阿克鲁马。6月17日,他在西迪雷泽格击败了我们的第四装甲旅,使他们只剩下了二十辆坦克。到19日,托卜鲁克已被包围,并且,在补充坦克赶到以前,一直没有有效的装甲部队从外部来支持或援救那里的守军。6月20日上午六时,敌人用大炮和俯冲轰炸机对第十一印度步兵旅所据守的托卜鲁克环形阵地东南部展开了猛烈的轰击。半个小时以后,进攻开始了。他们以第二十一装甲师为先导,以第十五装甲师支援第二十一装甲师,并会同意大利装甲师和一个摩托化步兵师,展开了进攻。由于我们自己在托卜鲁克外围的装甲部队这时已被消灭,隆美尔就得以把他的全部力量投入这一次打击。印度旅中的一个营,由于据守的是一个防御力量最薄弱的地区,受到了最大的压力。进攻开始以后不久,敌人就从他们那里突破并深入进去。由于我们的空军已经撤退到距离很远的飞机场,我们也无法用战斗机来掩护部队。
克洛普将军命令他的坦克部队和一部分科尔斯特里姆警备队进行反攻。由于这次反攻是仓促组织起来的,并且发动的时间也先后不一,结果遭到了失败。残余的英国坦克均被逐到一个巨大的锅形的地带。这个地带位于叫作,“国王十字碑”的一个公路交叉点的东南;残余的印度部队正在该地同敌人决一死战。但是他们的努力是徒劳的。到正午,我们的坦克损失得只剩几辆了,而且我们的支援炮台也已沦入敌手。
敌人的坦克分头向西向北推进,但其主力却直趋“国王十字碑”。下午二时,隆美尔本人到达了那里。他命令一部分兵力直接进攻托卜鲁克。这部分兵力虽然在我方的炮击下受到严重的损失,但在下午三时三十分就进抵索拉罗山脊,下午六时,到达托卜鲁克近郊。另一部分兵力被派到“国王十字碑”正西,沿着山地向皮拉斯特里努前进。他们遭遇到警卫旅的迎击;警卫旅在这里布防很仓促,因为我们未料到他们从这个方向攻进来。
在炮兵大力支持下的警卫旅,于整个下午和晚间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同时也受到了严重的损失。有些地方已经落到敌人手里,旅部也被敌人占领了,但傍晚时分,敌人已被迫停止前进。形势很危急。环形阵地的西线和南线还完整无损,守卫极左端的廓尔喀部队也正在坚持作战,不过,托卜鲁克要塞的大部分已被敌人占领了。我们的全部后备兵力都被敌人盯死,摆脱不开。我们下令破坏那些濒于危险的基地设施。
在托卜鲁克市内,也下令不准动用那些后备交通工具,并准备不久即加以破坏。如果残余的守军撤退的话,这些交通工具是很重要的。
※ ※ ※
6月20日晚八时,克洛普将军向第八集团军司令部报告说:“我的司令部已被包围。环形阵地上的步兵仍在艰苦奋战。
我正在坚持抵抗,但我不敢说还能坚持多久。”他要求指示,得到的答复是:“最好在明天夜里突围出来;如果不行,就在今天夜里突围。”他召集他的高级军官开会,征求他们的意见。
有些人认为,有效的抵抗已不可能。由于大部物资已沦入敌手,弹药渐缺;继续战斗意味着徒然遭受严重的伤亡,因此应该让一切能突围的都突围。但是另一些军官赞成继续打下去。因为撤走时所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已经被敌人夺走。同时,一个救援纵队可望能从南面赶到。因此应把所有剩余的力量集中在环形阵地的西南角,一直战斗到援军到达。午夜二时,月亮已落,如果说在此以前还有可能从布雷区突围而出,到了此刻也已不可能了。克洛普将军同里奇将军举行了一次无线电话会议,告诉他说,形势类似“屠宰场”。继续抵抗下去,将遭到可怕的伤亡;他还在“拼命奋战”。里奇将军指示他说:“每一天和每一个小时的抵抗,都大大有助于我们的事业。我不了解那里的战术情况,因此,关于投降问题,必须由你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决定。……整个第八集团军一直在钦佩地注视着你们的英勇奋战。”
※ ※ ※
21日黎明,克洛普将军派出谈判代表,要求投降;上午七时四十五分,德国军官到他的司令部接受投降。他的很多部队,其中有些几乎还未曾参加战斗,都带着怀疑和沮丧的心情收到了他的命令。对于他属下的一些指挥官员,他不得不把他的命令亲自告诉他们,因为除此之外已经没有别的办法可以传达他的命令了。根据德国的档案,我们有三万三千人被俘。也有若干小股部队,不顾克洛普将军的命令,利用各种方法企图逃出重围,但是,由于缺乏交通工具,差不多完全失败了。只有人数不算太少的一队人,成功地冲了出来。
这就是勇敢、无畏的科尔斯特里姆警备队的一百九十九名官兵和一百八十八名南非士兵。他们搜集了一些卡车就集体出发。他们突破环形阵地,在一个宽广的地带冲出重围。在黑夜降临的时候,他们到达了七十哩外的埃及国境线。
守军希望得到救援部队的帮助,但是都落了空。第七装甲师当时正在南方的沙漠中进行整编。他们在20日受命派遣一支兵力前去支援。不过,隆美尔的速度太快了。甚至当他们还未出发时,一切都已经完了。
※ ※ ※
德国人夺获了大量的物资。下面是后来成为隆美尔参谋长的韦斯特法尔将军的报告:
战利品极多。其中有足供三万人用三个月的物资和一万余立方米汽油。·如·果·没·有·这·些·战·利·品,·在·未·来·的·若·干·月·中,·我·们·的·各·个·装·甲·师·简·直·无·法·得·到·足·够·的·粮·食·和·服·装。从海上运来的物资只到达过一次——1942年4月——仅够部队一月之需。①
①见韦斯特法尔著:《在枷锁中的军队》,第180页。关于缴获汽油的数字,韦斯特法尔的报告并不准确。在托卜鲁克大批储存的汽油,在该地陷落之前已经破坏了。
未经长期围困即夺得托卜鲁克的消息,完全改变了轴心国的计划。他们以前打算在攻下托卜鲁克以后,隆美尔即应屯兵在埃及的国境线上,而下一个重要行动则是用空运部队和海运部队夺取马耳他。一直到6月21日,墨索里尼还在按照上述计划反复重申这些命令。在托卜鲁克陷落的次日,隆美尔报告说,他建议消灭国境线上为数不多的英国部队,从而打开通向埃及的道路。他的军队的状况和士气,他所夺获的大量军用品和物资以及英国人所处的脆弱地位,都促使他“向埃及的心脏”进击。他要求批准他的建议。同时,希特勒也写信对墨索里尼施加压力,要他同意隆美尔的建议。
命运对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这种机会在同一战场上永远不会出现两次。……第八集团军实际上已被消灭。托卜鲁克的港口设施基本上完整无损。领袖,你现在获得了一个辅助基地。由于英国人从那里修了一条几乎通到埃及境内的铁路,它的意义就更为重大。上次当英国人已经没有成功的希望时,他们却能几乎进抵的黎波里,只是为了派兵到希腊去才突然停下来。如果现在我们不乘胜追击,把英国第八集团军的残余力量完全消灭,那么,同样的事情即将再次发生。
……①
①引自卡瓦洛罗:《最高统帅》,第277页。
“领袖”是不需要别人来说服的。征服埃及的希望正使他洋洋得意。因此,他把对马耳他的袭击推迟到9月,而隆美尔——这时已经有点出乎意大利人意料之外地被提升为陆军元帅——则受命占领阿拉曼和卡塔腊盆地之间比较狭窄的通路,作为未来的军事行动的出发点,其最终目标为苏伊士运河。凯塞林抱有不同的看法。他相信,在他们尚未夺得马耳他以前,轴心国家在沙漠中的地位永远不会稳固,因此,计划的改变很使他担心。他向隆美尔指出了这种“有勇无谋的冒险”的危险性。
※ ※ ※
希特勒本人对于进攻马耳他是没有信心的,因为他不相信必然成为这次远征主力的意大利军队的能力。如果他们真的进攻,他们很可能遭到失败。不过现在看来,托卜鲁克的令人痛心的陷落,肯定已使得这个岛免遭一场极大的考验。每一个真正的军人,不管他曾否参加过这次战斗,当然都不会对这种情况感到宽慰。责任应该由最高统帅部来负,而不是由克洛普将军,更不是由他手下的士兵来负。
里奇将军证明了他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参谋人员,后来又证明了他也是个有毅力的军长。尽管如此,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