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四卷 命运的关键
击敌军的道路。
亚历山大将军致首相 1942年11月4日
经过十二天浴血苦战后,第八集团军已使隆美尔统率下的德军和意军一败涂地。敌军阵线已被突破,大批英国装甲部队已通过突破口,现正在敌军后方作战。一部分能够脱身的敌军正在全面撤退,并不断受到我装甲部队、机动部队及空军的袭扰。其余的敌军各师依然顽守阵地,力图苟延残喘,这些部队很可能被包围,无路可走。
皇家空军自始至终一直在出色地支援陆上战斗,并不断轰炸敌人撤退的纵队。
战斗仍在进行中。
首相致亚历山大将军 1942年11月4日
第八集团军在你的杰出的副手蒙哥马利的指挥下,在埃及战役中建立了殊勋,特此向你致以衷心的祝贺。虽然这次战役的效果要在若干天甚至若干星期后才能显示出来,但无疑已经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它将影响到这次世界大战的整个未来进程。
如果你在电报中所说的那些合理的希望成为事实,而且眼看敌军即将整批就俘和全面溃退的话,我打算以全国鸣钟来表示庆祝,自战争爆发以来,这还是破天荒头一次。希望你在最近几天里能使我如愿以偿。俘虏至少要达二万名。你将会看到,这样的一种示威,对即将到来的“火炬”战役来说是及时的,因为它既可以鼓励我们在“火炬”战役地区的那些朋友们,又可以转移敌人的视线,使他们不注意他们即将遭到的另一次进攻。
“火炬”的调动工作正在按计划准确进行中,保密情况一直良好,实在令人难以置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对整个形势就要刮目相看了。
※ ※ ※
隆美尔现在正在全线撤退中,但是他的运输工具和汽油只能用来撤退一部分军队,因此,德国人虽然在作战时表现很英勇,现在却丢下意大利人,自己先乘上汽车了。六个意大利师的成千上万名士兵被丢在沙漠里,无法逃走,他们缺粮缺水,除了束手就擒以外,别无出路。战场上遍布被击毁了的或丢弃的坦克、大炮和车辆。根据德方的记载,在战事初起之际,德国的装甲师团共有二百四十辆可作战的坦克,到11月5日,只剩下三十八辆。德国空军在占优势的我方空军面前,干脆放弃了毫无希望的战斗,因此我方空军现在几乎如入无人之境,用全力来攻击狼狈西撤的大批敌军和车辆。隆美尔本人也曾对皇家空军的伟大功勋予以高度的评价。①他的军队已被彻底击溃;他的助手冯·托马将军和九名意大利将领都已成为我军的俘虏了。
①见德斯蒙德·扬:《隆美尔》,第258页。
看来很有希望使敌军的惨败变成全军覆灭。第二新西兰师奉命向富卡追击,但是等到它在11月5日到达该地时,敌人已过去了。本来还有一个机会,即在马特鲁港截住敌军的退路,英国第一及第七装甲师已向该港挺进。到6日傍晚,他们距目的地已经不远,此时敌军依然力图逃出我军日渐缩紧的包围圈。但是下雨了,而且缺少进军的汽油。7日全天,我军未能继续追击。这个二十四小时的停顿使我军未能完成包围圈。但尽管如此,四个德国师和八个意大利师已经溃不成军。我军俘获了三万名俘虏和堆积如山的各种物资。根据记载,隆美尔对我国炮兵在打败德军方面所起的作用有如下看法:“英国炮兵再度发挥了它那闻名的长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英国炮兵的高度机动性和进攻部队必备的迅速反应能力。”①
①同上第279页。
关于德军此次战败的经过,我们可以引用亚历山大将军于11月9日所发出的电报中的一段话来结束;
这场战役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是集结我方部队以便进行战斗并设法迷惑敌人,这就使我们能够进行奇袭,而奇袭乃是致胜的要素。第二是突破——即大量集中各兵种的力量,在敌军的防线上深深打开一个缺口,然后突破部队一分为二,形成两个侧翼,以便使我军有扩大战果的更多机会。第三是东攻一下,西进一下,以吸引敌人的兵力,并使他们将所有的后备兵力都用于堵塞突破口和反复进行反攻上。最后是猛攻,粉碎敌人的最后一道防线。打开一条通道,我军的装甲及机动部队随即便源源不绝地通过这条通道。
亚历山大将军致首相 1942年11月6日
鸣钟吧!据估计俘虏人数目前已达二万名,俘获坦克三百五十辆,大炮四百门,军用物资数千吨。我军先头机动部队已抵马特鲁港以南的地方。第八集团军正在乘胜前进。
但是,这时我却想起1917年在康布雷战役①结束后所发生的情况,因此在三思之下,决定还是等到即将发动的“火炬”作战计划开始得胜时再鸣钟祝贺为好。但我希望在一星期内即能如愿以偿,于是,我便把这个意见通知了亚历山大将军。
①康布雷为法国北部一城市,1917年11月,英军第一次大量使用坦克进攻德军设于该地的兴登堡防线,大获全胜,但德军旋于12月大举反攻,英军转胜为败。——译者
※ ※ ※
阿拉曼战役与以前在沙漠所发生的历次战斗均有不同。
因为战线狭窄、工事极为巩固,并且有重兵固守。没有侧翼可以包抄。只有较强的并且敢于采取攻势的一方才能突破。谈到这些情况,不禁使我们想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西线所进行的那些战斗。我们在埃及又看到1917年底曾在康布雷出现过、后来又在1918年的许多战役中出现过的实力较量,就是说,攻击者握有短近而优良的交通线,尽力集中使用炮兵,用猛烈炮火组成火网,然后用大批坦克蜂拥向前推进。
蒙哥马利将军和他的上司亚历山大都是经验丰富、研究有素并且肯动脑子的人,所以深谙此道。蒙哥马利是一位伟大的炮兵专家。他相信大炮可以杀人,正如萧伯纳说拿破仑也相信这一点一样。我们经常可以看见他力图使三四百门大炮在统一的指挥下参加战斗,而不是用分散的炮兵中队来进行小规模的炮轰;在过去,这种小规模的炮轰总是与坦克在宽广的沙漠地带的袭击一起进行的。自然,无论就哪一方面而论,阿拉曼战役的规模都远不及在法国和佛兰德所进行的那些战役。在阿拉曼,我们在十二天中损失一万三千五百人,而在松姆地区我们头一天就损失了近六万人。就另一方面而言,自第一次大战以来,防御火力已大为增强,而且在那次大战中,人们一直认为,不仅在炮火上,而且在士兵的人数上,必须是二或三对一之比,才能突破一条工事巩固的防线。
在阿拉曼我们并没有这样的优势。敌军的阵线不仅包括连绵不断的前沿据点和机枪阵地,而且这样的防御体系遍布整个纵深区域。此外,在这样的一个阵地前面,还有大片布雷区,形成强有力的屏障,其所布的地雷质量之高数量之大,都是空前的。因此从上述种种情况看来,阿拉曼战役将永远成为英国战史上光辉的一页。
它将永垂青史,还有一个原因。它实际上标志着“命运的关键”。我们可以说,“在阿拉曼战役以前我们是战无不败;
在阿拉曼战役以后,我们是战无不胜。”
第三十四章 火炬点燃起来了
戴高乐将军的处境——“要人”吉罗将军抵达直布罗陀——舰队驶近目的地——罗斯福总统致贝当等人的函件——艾森豪威尔于11月5日飞往直布罗陀——战时的直布罗陀岩壁——吉罗将军的幻想——战斗打响了!——一件怪事的干扰——达尔朗海军上将在阿尔及尔——墨菲先生和朱安将军向他发出呼吁——他的艰难处境——英美军队开始登陆——美军于11月8日进攻奥兰——在奥兰及阿尔及尔两地法军停止抵抗——在摩洛哥登陆的全部是美军——贝图阿尔将军效忠盟国——诺盖总督重新控制局面——他下令进行抵抗——“西方特种部队”开始登陆——法国舰只与美国舰队激战——诺盖于11月11日投降——吉罗将军与克拉克将军飞往阿尔及尔——吉罗遭到法军将领的冷遇——德军侵入法国未占领地区——达尔朗下令北非全境全面“停火”——赖伐尔接到了消息——他左右着贝当元帅——他被召往贝希特斯加登——达尔朗海军上将终于被克拉克将军争取过来——安德森将军接管阿尔及利亚的军事指挥权——迅速东进——德国人空运增援突尼斯——在土伦的法国舰队的命运。
罗斯福总统曾和我决定,不把有关“火炬”作战计划的各种情况告诉自由法国人士,这是因为他对戴高乐抱有成见,他通过李海海军上将与维希保持着关系以及我们对两年前在达喀尔问题上泄密一事记忆犹新之故。我对此并无异议。但我仍然不能忘怀英国和戴高乐之间的关系,并意识到,他因为我们故意将他排斥在这个计划之外必然会感到受到莫大的侮辱。因此我打算在进攻开始前不久将此事告诉他,我还准备把马达加斯加岛委托他管理,以便减轻他和他所领导的那个运动所受的这种侮辱。在“火炬”战役的准备阶段里,我们所遇到的一切事实,和以后我们所获悉的一切情况,都证明了:倘若当时让戴高乐参与此事的话,会引起北非法国人士的极度反感。
前海军人员致罗斯福总统 1942年11月5日
我必须在进攻前一天(如果确知次日气候良好的话),将“火炬”计划告诉戴高乐。你谅必记得,我在1940年曾和他郑重地交换过信件,承认他是自由法国人的领袖。我深信他是有军人气节的。
2.我将对他解释,我之所以没有把“火炬”计划告诉他,乃是因为这是美国的计划和秘密,并对他解释,不让他和他的同伴参预“火炬”计划,并非是因为我们对他和他所领导的那个运动缺乏好意,而是因为“火炬”地区的情况复杂,和需要尽可能避免战斗之故。我预备让他在星期五某个时间宣布任命勒·让蒂奥姆将军为马达加斯加总督。我们一直把此事作为对他的一种慰劳品。它将证明我们并不想抛弃自由法国人士。至于他和吉罗的关系,我个人认为他们会在政治上携手合作,但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合作,我就不可得而知了。
希望你能同意我所提出的方针。
罗斯福总统致首相 1942年11月5日
任何使戴高乐参与“火炬”计划之举,均将对我们努力争取在非洲的大部分法军归附我方远征军这一大有希望的工作产生不良影响,我对此深感忧虑。
因此我认为你在登陆成功以前,还是不把有关“火炬”计划的任何情况告知戴高乐为宜。登陆成功后,你可告诉他说,经我同意,美国远征军的美国司令官坚持将此事严守秘密,作为一种必要的安全措施。
戴高乐于星期五宣布马达加斯加总督人选一事,对“火炬”计划毫无裨益,目前仅需在他的追随者中间维持他的威信即可。
李海海军上将完全同意上述意见。
物色一位有威望的法国人显然是很有必要,而在英国和美国人的心目中,再也没有谁比吉罗将军更合适了。这位斗志坚强的高级将领在德国惊险而大胆的越狱事迹已经传为美谈。我在1937年参观马奇诺防线时曾在梅斯见过吉罗一面,当时他负责指挥马奇诺防线的主要部分。关于这次会晤,我在本书中已经叙述过了。当时他就曾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他越狱后在德军阵线后方的惊险事迹告诉过我。由于我也越过狱,这就使我们两人有了共同的经历。如今,在他当上了集团军司令官以后,他又重演他青年时代的英勇事迹,这事迹甚至更为轰动。奇怪的是,早在4月间,当总统的“秘密的战争婴儿”“火炬”作战计划尚未诞生时,我就曾给总统发去下列电报:
1942年4月29日
我对吉罗将军越狱到达维希一事极感兴趣。此人在实现你所寄予厚望的事情上可能起决定性的作用。请将你所知道的情况见告。
现在,在六个月之后,所有这一切就变得极为重要了。美国人已和吉罗将军举行了秘密会谈,并拟定了计划,在决定性的时刻把他从里维埃拉送到直布罗陀。我们对“要人”寄予很大的希望,“要人”是吉罗的代号。我在11月3日致电总统说:
“要人”来电说,他已决定立即前来,并要求派一架飞机将他送往直布罗陀。艾森豪威尔已复电劝他乘坐一艘在美国艇长指挥下的英国潜艇,该艇已在海岸附近等待。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