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 作者:有时糊涂(起点vip2012-8-23完结)






    这时江上刮过一阵风,陈壁君不由缩缩身子,感到有些冷。  汪精卫见状脱下自己的外套给她披上,陈壁君摇摇头说:“你穿上。  你身子还不如我,别再病着了。  ”然后转头对一旁的卫士说:“你去房间,我的箱子里有件暗红色地外套,给我拿来,还有左边那口箱子里有件黑色斜纹大衣,也拿来。  ”

    卫士答应一声就离开了,然后她才说:“先别管鲍顾问。  我们自己要先有主意才行。  我们的地盘虽然小,可我们地力量不小,已经有大半个广东了,当初总理担任非常大总统时,还没有这么大的地盘。  ”

    “文革,你是怎么看的?”汪精卫见庄继华没有说话,便想听听他的意见。

    “我当然主张成立成立政府。  ”

    其实汪精卫问的是力量大小的问题,而不是该不该成立的问题;庄继华偷换慨念了。  他在想通了汪精卫此行地目的后。  对这场谈话的兴趣已经大为降低,不过汪精卫找上门来,他也只好应付一句。

    “我是问慎之所说的,是不是应当拿下广西和福建后再建立政府?”汪精卫略微皱眉的,显然他对庄继华的话有些不满。  陈壁君却扬眉说道:

    “文革,不要一朝被蛇咬。  就当缩头乌龟了;那可不是男子汉的行为。  ”

    庄继华闻言心中不由苦笑一下,这个陈壁君说话也太直爽了,整个一男人做派,难怪汪精卫有妻管严呢。

    “夫人说的是,不过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我这也是没办法。  ”

    陈壁君不屑地哼了声:“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谗言吗,连这都怕,还革什么命,趁早回家。  老死床上。  ”

    “汪夫人真是女中英杰。  豪气不让须眉,佩服。  ”

    听到庄继华的话。  看着陈壁君的样子,汪精卫轻轻一笑,心中一阵温暖,仿佛又看到那个当众把护照撕得稀烂的姑娘。

    “嗯,以我们目前的力量成立政府绰绰有余,广西其实可以算已经拿下来了,李宗仁、黄绍弘已经表示服从大元帅府的指挥,有了李黄地协助,广西平定指日可待;至于福建,现在机会没到,暂时还是不要碰它,因为福建是孙传芳的地盘,孙传芳据有福建浙江两省,打福建必然引发孙传芳的全力应战,反而化解了他与奉系的矛盾,对我们而言这得不偿失。  ”

    这时卫士把衣服拿来了,庄继华停下来,卫士说:“夫人,您看是这两件吗?”陈壁君点点头,然后站起来,从卫士手上先拿起大衣给汪精卫披上,然后才拿起外套,也不穿上,只是披在身上。

    “成立政府主要是在政治上的需要,全国各阶层人民对北洋政府失望之极,他们早想推翻这个政府了,渴望有一个新的,能挽救中国于危险之中的政府,我们成立政府就是告诉人民,我们将承担起这个责任。  然后我们再在广东实行社会改革,革新广东社会,如此在人心的竞争中我们自然会取胜,而后就是把这种政治胜利转化为军事胜利。  ”

    “其次成立政府可以在经济和外交上给北洋政府施加压力,比如,我们可以通告各国大使,自本政府成立之后,凡北洋政府所借外债,本政府皆不承认;如此列强要想借钱给北洋政府就要考虑能不能收回了,北洋政府要想借钱就没那么容易了。  ”

    “最后就是成立政府可以解决很多目前体制下不能解决的问题,因为大元帅府是不能制定法律的,而政府却是必须要制定法律地,所以我们可以用法律来解决目前地一些问题。  ”

    这些话并不出奇,有些观点他在文章已经阐述过了,此时不过重复一下,有些却不是,最后虽然庄继华没有明确说明目前的问题是些什么问题,不过汪精卫是明白地。  陈壁君也是明白的,但白斯同却不明白。

    “目前存在的问题?庄少校认为目前有哪些问题需要用法律来解决?”

    庄继华有些为难了,考虑到白斯同的身份,这个问题不好直接回答。  他不由看看汪精卫和陈壁君,却见两人也饶有兴趣的在看着他,他心中不由一动,如果汪精卫能听进去一些。  如果以后他在政府中地位够高,那么可不可以由他出面去制定法律呢?有没有这种可能呢?庄继华决定试试。

    “白兄是跨党党员吧?”庄继华不打算回避了。

    白斯同心中一愣。  随即明白,庄继华所说的问题必然与两党关系有关,他的神情变得凝重了。  他没有否认,这事汪精卫夫妇都知道。

    听到庄继华地问话,汪精卫和陈壁君交换一下眼色,两人会意的一笑,陈壁君地眼中闪过些许赞赏。

    “现在国民党和共产党存在一些矛盾。  主要体现在如何对待工农运动上;具体的说就是城市里是工人待遇,农村里是土地问题;依照苏俄的经验,农村中应该没收地主富农的土地,然后再分给失地少地的农民;城市里呢,则应该将工厂收归国有。  这与国民党的主张就产生了矛盾。  ”

    “可是共产党方面并没有坚持要实行这种策略。  ”白斯同辩解道,随后又有些激动的说:“苏俄采取这种方式不是很快由弱国转变成强国了吗?难道这不是事实,总理说过以俄为师,我们当然可以实行俄法。  ”

    “你别急。  听我慢慢说。  ”庄继华示意他别激动:“我不能说那种方式更好,现在地问题是国共之间有分歧,而且随着**的发展,这种分歧会越来越大,这必然会给两党的合作带来不好的影响,如果我们现在不想办法解决这个矛盾。  那么矛盾会越集越多,最终我担心会使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

    “不会,对那些右派分子,我们可以与他们进行斗争,把他们彻底赶出**阵营,我相信大多数国民党是赞同的。  ”白斯同显然不认同庄继华描绘的前景。

    “白兄,这种分歧的根源是两党理论的不同,不是人地问题,你想完全消灭这种分歧,除非把三民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理论合二为一。  你能做到吗?”庄继华反问道。

    “总理说过。  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不矛盾。  ”白斯同没有轻易认输,但汪精卫和陈壁君却知道他这是在强辩。  因为不矛盾不等没有差异。

    果然,庄继华平静的说“相似与一样毕竟有差别,白兄,我不是与你讨论那种主义好,我没那能耐,我说的只是事实,事实上是存在差异,而且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了很多矛盾。  ”

    庄继华咽口口水,又说道:“比如,工人罢工,农民抗租抗税;对这种事情两党的认识就不一样,白兄,不用我再说他们认识上的差别了吧。  ”

    “既然如此,那么怎么解决呢?我以为用法律解决,比如,共产党可以推动政府制定一个法律,保护工人,也可以推动制定法律保护农民;有人反对罢工,认为罢工多了会影响财政收入,那么好吧,可以制定一个罢工管理条例,比如批准你罢工你才能罢工,否则罢工就违法。  ”

    听到这话,三人象看个怪物一样看着庄继华,批准罢工才能罢工,谁会批准罢工?白斯同嘲弄的说:

    “庄兄,这未免有点匪夷所思了,批准罢工,我要是一直都不批准呢?是不是就一直不罢工了。  ”

    “我只是举这样一个例子,其实只要制度设计得好,不批准是不可能地。  ”庄继华没有理会白斯同的嘲笑:“比如,政府不批准罢工,那么政府就必须派人进行调节,如果在规定时间里调节失败,罢工就自动获得批准,不再另外申请;如此工人照样可以进行罢工。  你说是不是呢?”

    此言一出,三人的笑容同时凝固了,但庄继华假装没看见,继续说道:

    “作为政府有责任保护每个国民的财产,你不能说他是地主就可以随意没收他的财产,因为今天你可以随意没收地主的财产,那么将来你也可以随意没收农民的财产;这让所有人都不会有安全感。  那么如何帮助农村的农民呢?我以为用法律规定一个最高地租是可行的,其实这个方法贵党领袖彭湃在海陆丰就曾经推行过。  高利贷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对付。  ”

    “最高地租?高到什么程度合适呢?”汪精卫问道,他出身书香门第,对农民不是很了解。

    “我估计四成到五成比较合适,具体多少需要调查。  ”

    汪精卫听后若有所思,他长期在党地中枢工作对目前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地分歧有清醒的认识,国民党需要苏俄地资金和武器装备,因此虽然对广州频繁爆发的罢工很反感,不过由于知道这是共产党在后面推动的,他们也不得不容忍,象廖仲恺就曾经很无奈的告诉他,省政府门前几乎每天都有罢工工人来示威。  但这种容忍在国民党内引起的争论越来越大,胡汉民就是明显的例子,原来他是赞成三大政策的,支持总理对国民党进行改组的,可现在他的立场也已经转变了,党内还有很多人与他相同,象戴季陶、吴稚珲等等,这未尝不是这个原因。  庄继华所说之法不知有没有效果,如果自己能顺利当选,也许可以试试。

    (虽然情节发展比较慢,我还是厚着脸皮求票。  票呀,月票,更新票,什么票都行。  )

第三章 风起广东 第三章 风起广东 第七十七节 平叛(一)

    第三章 风起广东 第七十七节 平叛(一)

    广州士敏土厂,大元帅行辕内。

    “啪”“欺人太甚。  ”胡汉民在桌上重重的猛拍一掌从牙齿缝里蹦出四个字。

    “海滨兄,他真这么说的?”说话的是胡汉民的堂兄胡毅生,他脸上还留着诧异的神情。

    “嗯,他的原话是请代帅下令,让学生军先打三日,三日内我不还手。  ”邹鲁苦笑一下,本来他是不赞成武力平叛的,所以当胡汉民表示希望他去香港说服杨希闵时,他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在他看来,胡汉民是很有诚意的,而且许下的利益不低,只要杨希闵不叛,胡汉民可以按照他的意愿改组大本营,以这样的条件,杨希闵不但不接受还口出狂言,现在他的使命完全失败,武力平叛已经无法回避了。

    “展堂,我说不用派人去吧,这是自取其辱。  ”廖仲恺冷冷的说。  杨希闵叛迹初露时他就力主调东征军回军平叛,可是胡汉民却左右推辞,希望能说服杨希闵,不用武力解决问题。

    廖仲恺让胡汉民更感惭愧,他心情复杂的坐在那里,恼怒,悔恨,各种滋味交织在一起。  胡毅生见胡汉民有些尴尬,便岔开道:“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还是说说以后怎么办吧。  ”

    “我还是那句话,调介石和汝为回来平叛,彻底解决滇桂军。  ”廖仲恺很生气,东征各军现在已经休整完毕,士气高昂。  完全能够解决滇桂军,彻底消除这个颗毒瘤。

    “滇桂军?同时解决,是不是可以分开解决,刘震寰与杨希闵还是有区别的。  ”邹鲁与刘震寰地交情不错,特别是两年前邹鲁主掌中山大学时,缺少经费,省政府束手无策。  还是刘震寰让出几路税收,才让邹鲁渡过难关;现在看到廖仲恺连刘震寰也要一齐平了。  邹鲁便想替他求求情。

    “都是一丘之貉,一齐平了。  ”廖仲恺坚持说,他不打算再退让了。  自从滇桂军进驻广州后包娼包赌、贩卖鸦片,搅乱财政,广州市民对他们早已经深恶痛决,特别是他们截收税金,现在广东财税局基本就是个空架子。  现在他们借口大本营有苏俄援助,更进一步侵吞本属财税局的税款,已经到了不除不行的地步了。

    胡汉民感到邹鲁说的还是有些道理,特别是自己主张的妥协方案失败后,更不能完全采用廖仲恺的主张,否则对自己的威信是个极大地打击。

    “仲恺,我看海滨说得有道理,可以先把刘震寰放在一边。  先打掉杨希闵。  ”

    廖仲恺有些激动的看着胡汉民,他不明白胡汉民是怎么了,邹鲁是个书生,只看到刘震寰对他好,没看到刘震寰对广州地坏,可胡汉民不应该这样啊。

    “展堂。  刘震寰与杨希闵一样坏,把他们一齐平了,广州不是更干净吗?这有什么可犹豫的。  ”

    “分别处理,不是减少阻力,增加胜利的把握吗?我这样也是为整个大局作想。  ”胡汉民还是坚持。

    “展堂,我不想再说什么了,现在平定叛乱已经是箭在弦上,不能再拖了,我建议召开中央会议,由会议决定。  ”廖仲恺感到这样争论下去不会有结果。  干脆开会。  他有把握在会上争取大多数人的支持。

    “好吧,我同意。  明天就开。  ”胡汉民也感到再争下去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