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夫 作者:益侯(起点vip2013.12.05完结)
做什么白日梦,难道里面还会隐藏着什么兵法么?
不过孙平就是不信,甄宓最知道,孙平是个执着的胖小子,虽然才十六岁,脑子也很笨,但就是执着。
“山、山……树?日?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哩?”操着一口浓重的冀州土话,孙平挠着肥嘟嘟的小脑袋,一脸的不解,反复端详着,半年来也不知道多少次自言自语。
“这其中一定有什么奥秘哩!君侯一定想告诉我什么哩。”还是那般自言自语,孙平一直相信,就算那些医官们认定曹信真的疯了,但孙平还是坚信着,那一天,曹信绝对是想要给自己什么讯息。
八个月了,但孙平一直没有搞懂,然而今天他决心一定要弄个明白……
现在,孙平缓缓闭起眼睛……试着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那天,是袁绍带医官来的第二天,也正是曹信昏迷醒来的第二天……
那是一天的下午,大小姐和所有人都发现了曹信更加疯癫了,更加不正常了,曹信做出了各种的捣乱……之后。
之后,孙平自己……又是习惯性的给曹信递过竹签……和毛笔,当时曹信真的接过了,那是第一次,孙平想起来……当时自己应该很激动才对,是的,应该很激动……
然后曹信写完……孙平自己觉的好奇……之后大堂所有人好像都大笑起来,孙平虽然不知道大家都在笑什么……然后记得地上还有一个饭菜,曹信没有理会饭菜……将其摔在地上,然后……跑到了泔水桶……
“泔水桶……泔水桶……”如此喃喃的说着,孙平摸了摸自己的肥脑袋,再一次看了看手中的那个竹签。
“山、山……树、日?”但孙平直到此刻还是不明白……
而这时,旁边正有一个木柴堆,厨房外面堆木柴很正常,不过,孙平打算用这些木柴拼字?
拼什么字?当然是竹签上曹信写的那四个字了,而这也是孙平下意识的举动。
很快,四个字都在地上拼完了,用每一个木柴拼成一个汉字结构,地上马上就出现了‘山’、‘山’、‘树’、‘日’四个大字。
可……孙平还是没有发现什么不对。
于是乎……孙平接下来做了这样一个动作,那就是把胖脑袋一歪……
“咦?奇怪哩!‘山’字下面再加一个‘山’……那就变成出字哩?”
突然身子一抖,似乎孙平发现了一个非常重大的线索,但是……
“树和日?这……又有什么关系哩?”可后面的两个字却怎么想……怎么对不上……
但孙平依然没有放弃,因为他觉得有了些眉目。
就在这么想着,不一会儿的功夫……
“树……树……树?对哩,‘树’又叫做‘林’哩……那日呢?”
越想,孙平的脑门汗水越来越多,但孙平一直在回忆,回忆当天的讯息……
曹信疯的时候……
“泔水桶……在西面哩……”确实,泔水桶确实在酒楼大堂的西面角落。
于是,孙平摸索着……这第四个字的含义……
“日……日……西边……西边……日……西?夕!?对哩对哩……我真笨哩!落日是从西而落哩……”
猛然的,孙平顿时想到了什么一样……
“山、山……对‘出’字哩?林、夕……对‘梦’字哩……那就是……”
想了半天,孙平的脸上越发的发白,“出梦?”
对了,孙平越想越对了……“泔水桶……泔水桶……甘水?城北的甘水亭?”
这一刻……
孙平从地上瞬间跳起,仿佛是遭到天打雷劈一般。
“我真笨哩!!我真笨哩!!竟然八个月后了才想到哩!!君侯真的没有疯哩!!!”
孙平显然很是激动,一边兀自疯狂的跳着,疯狂的自言自语着……满脸的开心……
而下一刻,孙平也没有任何的犹豫,更是没有顾忌任何人,快步跑出了酒楼当中……迈着那肥胖而踉跄的步伐,走向……城北的甘水亭。
然而这一刻,后面显然还跟着一个麻雀……一个十五岁……婀娜水灵的小姑娘。
“哼!我就知道这样……”站在酒楼的门口,望着前者快步跑去的方向,甄宓如此嘟着嘴笑着。
******
同样的夜晚,再回到易京十里外的中军帐内。
曹信似乎早已走出了帐外,似乎又要到那个山坡上去了……中军帐中又剩下了张颌、高览二人。
但曹信的离去,让他们也没有多大的关心。
“报!将军,远方发现黑山军动向,看其目的,应是朝着我方而来!!”
“什么!?”
门前跪着一个小校,但这一刻显然再一次唤醒了张颌、高览二人的愕然。
“黑山军有多少人马?”张颌急道。
“回将军,约有十万人……”
军帐内,再次陷入一片死寂。
作者感言:
黑山军的突然介入?这是一个转机?还是别的什么?
作者:益侯
第214章 大反击(二)
显然这群黑山军来者不善,也不是平白无故偶然出现的。
黑山军又称黑山贼,熟读三国的人都应该知道,黑山贼大多数都是黄巾贼演变而来的,而其头领,正是大名鼎鼎的张燕。
张燕本命褚燕,可以说这个人是在三国当中,最适合担任很多小说主角的人物,史书上说此人,身手矫健、彪悍过人、文武皆嘉。作为汉末群雄的一份子也是个不简单的人物。
这些年来,袁绍和张燕的矛盾激化几乎不是什么大的秘密了,袁绍为什么那么着急要北上统一?
一方面自然是因为地利关系,不想以后腹背受敌,而另一方面,也有一部分黑山军的影响。
特别是初平年到建安年,几乎每年袁军就会有一场巨大的冲突,不为别的,因为黑山军势力太大了,已经大到让袁绍也不敢小看的地步。
二者第一次冲突是在初平二年,当时袁绍和公孙瓒二人正在争夺冀州,张燕派部将帮助公孙瓒,结果被袁绍击败,张燕的部众稍稍散去一些。
正式的冲突,则是在初平四年,袁绍正式想要剿灭黑山贼,但那一场也算是最激烈的一场了,袁绍、张燕尽皆两败俱伤。
而之后几年,就越发不可收拾,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袁军与黑山贼的恩怨就积累下来。
历史上描写当时黑山军的人数很夸张,史书上说,张燕携百万黑山众……
黑山百万?这或许有些夸张,因为在当时的时期能有三十万人,就有了雄霸一方的资本,当然袁术是个例外,区区十万人就敢贸然称帝,不过张燕估计也没有达到百万的地步。
按照古代军事家以小夸大的原则,最多也只有十万人,撑死十五万人,但这个数目显然也是不小的,而这也是为什么袁绍很是忌惮张燕的原因。
月亮很大,而且很高,小山坡上不时刮起细细的风来。
然而如今的曹信此时就站在山坡上,依然是默默地望着远处的大峡谷,一脸的沉默。
不过奇怪的是,此时的曹信并没有以往的发呆,也没有看上去神经失常,而是就像一个平静的人,似乎在看着风景。
“乎……”
良久,曹信缓缓的吐出了一口浊气,似是与这扑面而来的风融合在了一起。
不过最终曹信还是没有说话,良久也没有,就这么屹立着,观看面前的黑夜景象。
稍不一会,曹信从怀里拿出了十几个纸张……
显然,这些纸有些发黄了,在三国这样的时期,显然每一张纸都很宝贵,不过,突然从曹信自己的怀中拿出来,看来是放了很久的。
而与此同时的,曹信又默默的取出一个毛笔……
一支毛笔,十几张草纸……这要是让别人看到一定会对曹信大加怀疑,并且有所察觉,不过曹信藏在身体很隐蔽的地方,估计……已经藏了一、两年了。
或许……确切的说……从进入邺城开始……就藏起来了。
十几张草纸上,大概七、八张上面密密麻麻的写了很多字,很多很多的字,字迹很混乱,但从乱七八糟的竖行中看出,其实是有一定规律的。
不过上面的很多行,都被曹信涂抹掉了,而有的却没有涂抹掉。
舔了舔有些发干的笔头,曹信默默的用口水含了几下,然后在第九张纸上,慢慢写了起来。
周遭没有人,若是有人的话,曹信估计也不会写了吧。
只见曹信在第九张草纸的上面,前几个字这么写着……“第七十三个情况……”
曹信蓬头垢面下的脸,此刻写满了认真和坚强,在草纸上写的并不是别的……而是自己进入袁营以来……各种想象的突发情况和解决的方法……
如此写了几行字,在第八张的末端,曹信又抹掉了第七十二个情况……
虽然曹信正在抹去,但上面能看出,则是袁绍如果不答应张颌、高览的请求带上自己出兵,那么计划会如下……怎么怎么改变……
显然,那些抹掉的字,也正是没有发生的事情。
再例如……曹信写的第二十三……上面虽然抹掉了,但依稀还能看见……
上面是这样写的,“如果袁绍一气之下,命人将自己的手脚弄断,那么自己……”大概意思就是,转换另一套策略,接着这样这样进行,最后以求脱身自保的地步。
还有,显然这一条也没有发生,第七条,“如果袁绍将自己打入大牢,然后再打断自己的双手,那么自己必须在牢中学会用脚写字,或者学会用嘴写字,争取保全自己的性命,得到回到兖州的机会。”
上面的情况也没发生,所以曹信果断抹掉了。
第五十三,“如果双目被奸贼弄瞎,那为了怕伤口感染,必须准备药草简单处理一下伤口,然后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学会盲字和听觉的练习。”
这个事情也没有发生,曹信抹掉……
第四十七,“如果袁公下令处斩自己,适当调整心态,不要着急,静观其变以求脱身……”
同上,抹掉……
第五十五,“如果被严密监视……寻求契机,找合适的人选,将暗号转告给对方,等待时机……”
这一条,没有抹掉……
如此这般,发黄的草纸中,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字数,但上面都是记录着遇到各种突发情况,所写的应对方案。
有些或许会很夸张,但曹信几乎将一切可能或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写下了。
细风转冷风,抒写有些困难,但这是八月……已经快秋天了。
不过此时曹信写字的背影却异常的孤寂和潦倒,但却更是不乏一丝的坚韧。
轻轻撩开披肩的乱发,草纸因为风有些发抖,不过曹信还是毅然将纸固定在膝盖上,蹲下来写着第七十三个情况。
只见上面写到,“攻破易京不难,但一定要合理利用时间,不然计划全部泡汤,高干、淳于琼已经利用得当,黑山贼十万不需要放在眼里……很快就能消灭,不过……@¥#%”
这样写着,曹信蹲下的身子突然望了望前方的大峡谷,随即用毛笔冲着峡谷比对了一下。
却是低声喃喃道,“高度……九十丈余……风速……近日应该不会有太多的变化……嗯……测算行军速度……每秒应是一步半……”
如此比划着,曹信的脸上如释重负起来,不过就是胡子拉碴一大堆,蓬头垢面的,如果此时的旁边还有人的话,看到曹信这个样子,还以为对方又再发癫了。
不过曹信却是认认真真的测量着什么,就是外表颇为向一个怪咖,或许用后世的怪人博士更加贴切一些吧。
草纸上并不是只有字,其中三张是没字的,但这些都是地图,一张是幽州的地形图,另一张是冀州的地形图,而第三张则是邺城的具体地图。
这第三张,是曹信在这段装疯卖傻经历时,如乞丐那样不断游走在邺城各个地方记录下来的,其实曹信并没有荒废在邺城的每一个时间,就算是被人暗中监视也一样。
其实,曹信来邺城之前只拿了十四张草纸,但其中一张曹信还让费了。
甚至让费在了不应该的地方,在装疯卖傻的那段时间,曹信用一张草纸写下了给陈留的书信,曹信也是人,曹信也想兄弟,也想很多人,即使知道对方收不到,但自从市井受辱之后,曹信将那封信函撕掉……然后吃进了自己的肚子中。
而那一天,也让曹信的心变得更冷,更加处心积虑,更加注重城府……
“这个东西……看来我也没有用出了……”
那是一个土豆,长了一些豆芽一样的土豆,可见时间有多久了,不过这是从曹信的腋下……是的,正是腋下拿出来的。
然后……曹信下意识的把了把脉搏,然后含笑着重新看着面前的夜色。
夜色很深,这一刻,月亮适时的照射在曹信的脸上,越发浮现出一丝冷然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