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夫 作者:益侯(起点vip2013.12.05完结)
那姓裴的黄巾将正在打量,打量着那大纛上的意义,而他的目光又转到了另一个大纛……
上书,‘曹’!
在此刻的兖州范围,乃至豫州、司隶,有一个名号尤为的响亮,仅仅不到一年时间,瞬间以不可抵挡的势头让这片大地的人们知道了他的名字。
虽然此刻的这个黄巾将领隐没在阴山很久,但偶尔出来打家劫舍,也多多少少耳濡目染了一些。
此刻前者望了望远处冷冷坐在乌风马上的身姿,忽然与自己另一个同伴对视了一眼,显然他们都看出了一丝的不寻常。
这种不寻常的感觉,不在于曹信身后的三千官军,亦不在于曹信手中的那杆半刀不锤的黑铁上,这种不寻常的感觉,仅仅是来自于那两杆风中傲然舞动的大纛。
荡寇将军,曹。
“呛啷……”“呛啷……”
两名为首的黄巾将领此刻不约而同的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一只黑色的马殳,和一柄开山大刀,清脆悠扬的声音猛然响彻开来,同时引来身后众山贼的一阵侧目和不解。
却是不解的起止他们?
曹信有些奇怪,可就当他还没有反应过来之际。
远处那二将顿时一拍马腹,向曹信这一方策马飞奔了过来,却是也不顾那抛在地上武器。
“哒哒哒……”
一只手猛然一摆,曹信此刻同时看出了一丝微妙来,下令身后的士兵不要轻举妄动,便是面容平静的看看他们到底想要干什么。
却是不到片刻,远处那二人策马盘旋,在离曹信等人几十步开外,当即下了战马,随即拼命的跑向了曹信的乌风马前。
“噗通……噗通。”(一连跪地声)
“在下裴元绍,参见曹信将军!”
“在下黄巾旧将周仓!久闻将军大名,一听说将军到此,早有相投之意,还望将军不弃,收我等为帐下……”
一阵头晕目眩的感觉,曹信有些意外,甚至可以说很惊讶,而此刻不仅仅是他一个人如此,身后乃是贾诩等万夫营尽皆目瞪口呆,竟是没有想到是这样的结果。
“你们说要投靠我?”眉头一皱,曹信不禁询问道。
此时的二人依然跪在地上,便是在话音刚落之际,二人同时相互一望,齐声应道:“我等真心相投!”
这一刻曹信才真正看到二人的面容,这二人尽皆年龄在三十多岁,当先面前的那个人,身材高大、黑面虬髯,是个十足的关西大汉,名叫周仓……
而另一个,面容陈猛,身材比之前者也不遑多让,只是胡须比前者较少了些,不像前者那般的络腮胡子,这个人自报姓名为裴元绍……
等等,周仓……裴元绍?好像耳熟……
“你叫周仓?你叫裴元绍!?”曹信用手陆续指了指那二人,再次确认的道,显然十年来的汉末生活,让曹信有些地方确实恍惚,这才反应过来。
见对方这样,裴元绍、周仓二人顿时以为曹信已经答应收下自己,不禁连连大喜起来,脸色激动的道:“谢主公收留。”
“谢主公收留啊……”
微微一怔,曹信当下连忙摆了摆手,道:“先别急,尔等先说说,为何会在此地?”
“这……我等亦无办法,几月前被刘辟、何曼那些人暗算,无奈被赶出汝南一地,我与周兄弟不甚甘心,不得已只好带三百个弟兄到此处落草为寇,只求图个众兄弟能饱腹一场,这……实非我等所愿……”裴元绍见曹信这么问,当即面容羞愧,苦着脸说道。
显然他们没有撒谎,却是这个世道谁天生就想当匪寇呢?
曹信望着面前的这二人,当即看了一眼的身后的贾诩,同时见对方似是微微点了点头,曹信方才笑道:“好,我便收下尔等,待……回到陈留,再另行给尔等分配职务。”
微微一怔,周仓、裴元绍二人猛然听到这话,当即露出一丝不解来,竟是还没等高兴起来,便是齐声询问,“已经要回陈留了吗?将军不是要来讨伐汝南五万黄巾的?”
乌风马发出一声嗤鼻的吠响,曹信一马当先从二人的身边走过,没有理他们,径自向着远方的山道走去。
却是此时贾诩经过周、裴二人的身边,见他们依然目瞪口呆的样子,贾诩陡然抚须仰天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哈哈……”
后者同时大笑着,从二人的身边走了过去……跟向了前方的曹信。
而这笑声……
响彻山林……
回音震震……
耐人寻味。
******
时间,回到许昌城。
“报——!!!”
“喀拉……”一只毛笔轻划在纸上突然断成了两截,曹操坐在议事厅的主位,竟是见到这一幕,不禁眉头大皱起来,显然这不是什么好兆头。
“念!”一声威严的吩咐,此刻的曹操放下断成两截的毛笔,冷眼瞥见议事大厅外飞奔过来的斥候,一股犀利的眼神不禁在短短一瞬间便透过了堂下的一切动静。
众文武此刻尽皆不由的一怔,随即又是进入到讨论的浪潮当中,除了寥寥几个重臣之外,此刻所有人都无不在谈论着汝南关于曹信的话题。
显然这是四天来的第一个战报,同时也一定是最后一个了,曹德此刻在角落处坐立不安,他此刻不清楚曹信的情况,分外的担心着信中的一切,竟是连往常的儒雅也不见了几分。
一名半老的文士此刻快步迎了上去,从斥候那里接过一封书信来,连忙在众目睽睽之下,一目十行的翻阅了下去。
却是读到半晌,那文士突然双手一抖,神情分外的惊愕起来。
“仲德!何故如此?还不快念与众人听?”
主位上,曹操当即脸色微沉,目光望着那半老文士,似是将对方瞬间看透一般。
“是,主公。”
被曹操称为仲德的,正是其谋士程昱,此刻见前者和众人纷纷看着自己,程昱定了定神,当即将信中所报,一一念了出来。
正当程昱念到的同时,包括曹德、曹操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想要听听信中所言,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封信是来自汝南的信函,关系到曹信是胜是败,或者说……
在众人此刻的脑海中,应该是败得难不难看……
但是,真的如他们所想的这样吗?
显然不是的……
“主上如愿亲启。
信率五千精锐,自讨伐汝南,余十日,果不辱使命,不日前已设伏,于砀山、平舆、安阳、富波、期思等地,一夜尽诛黄巾贼徒四万!
同何曼、何仪、龚都、黄劭等贼将,均被伏诛,黄巾统帅刘辟活捉而束手,正于许昌等候主上发落。
信举兵而攻,所到之处,得民心之众,数以万计,主上雅量,窃夺以良民,安得天下垂青,欲效仿周昌之德,愿主上安得百姓太平。
…………
信得保,汝南一战,收缴粮库三年存粮,马匹三千众,举众仰主上圣德……”
“哐啷”一声。从主位上传来。
只见下一瞬间……议事厅一片的死寂……
******
第164章 一夜四万,震惊!(一)
裴元绍和周仓是汉末黄巾将领之一,与廖化、管亥二位将领,并称为黄巾后期四大将军。
但凡对三国有一点知识的人,都知道一个名字,那就是武圣关羽,而周仓便是堂堂关羽的副将,曾随他单刀赴会荆州鲁肃。论武艺来说周仓、裴元绍相当,虽不比典韦、许褚,但打仗多年,其武力,甚在周鲂、贺齐之上,陈到之下。
曹信没想到会在阴山碰上这么两位,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同时也是大战过后,一个不小的惊喜。
要知道在历史上,这二人曾在某个地方落草为寇过,后来关羽路过收服了周仓,但拒绝了裴元绍,而后者则因为要抢赵云的战马,反被赵云一枪挑落。
不过曹信倒是没想到,会在阴山碰上这两个人。
历史上周仓随关羽自刎而死,裴元绍更是无奈没能跟随关羽反被赵云误杀,只能说这两个人都是悲情的,但此刻跟了曹信,历史的车轮,已经缓缓有了些改变的势头。
或者说……历史早已经改变……
******
同年九月末。
亦是两天后,幽州,易京。
荒芜的北方大地,十月微寒,公孙瓒被鲜于辅大败,举兵退守易京。
十道宽大的堑围,包裹住易京城的周遭,堑内土台无数,每一个皆有五、六丈之高,上设瞭望楼,居中的土台更是高达十丈,堑围以重铁为门,远远看去极是坚固异常。
此刻,北风吹拂着大地,刮出一股强烈的风沙,直至打到堑围外侧的墙壁方才止息了下来。
一个公文信函,系在一个绳索,上下有序,一名斥候在一处堑围的墙壁上将那封信函系好,而后者则在绳索的拉动下,信件逐渐上升,在风中摇摇曳曳着,送到了围墙里头。
“主公,今此鲍丘大败,我军伤亡惨重,易京弹丸之地难以久居,应当早作谋划……”
内城营地,中军大帐中。
说话的是一个英姿雄伟的白袍武将,此人面如冠玉,一身英气让人不觉刮目相看。
“子龙……所言极是,然此刻易京修筑堑围十道,此等防护,料那鲜于辅、阎柔等辈亦奈何不了我……”这次说话的,是个三十五左右的中年人,相貌英武,但却透露着一丝落魄英雄般的憔悴来。
而此人正是白马义从公孙瓒,而那白袍武将……正是赵云。
赵云此刻有些担心,不过听到对方的话,却是也有些道理,毕竟易京所修筑的堑围非常牢固,应该能抵挡许久的时间。不过对于这种闭塞的日子,前者还是不免有些担心的。
“主公,我军经历此败,代郡、广阳郡、上谷郡、右北平郡等郡皆叛,形势严峻不说,主公应该外通强敌,以拒敌阵,这些天主公下令,凡百姓不得入城内半步,城中百姓更不得出城,如此闭塞固守,实非上策……”
微微点了点头,公孙瓒坐在一个军帐的案几前,忽然看了看前者,不禁笑道:“子龙深谙此道啊……呵呵,这……我、我自有打算吧。”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赵云显然看出前者只是随便敷衍几句,却是这么多天以来,面前的公孙瓒似乎早已不是赵云曾经认识的那个人了。
曾经的对方,在赵云的眼里,是百战不殆的常胜将军,曾无数次身先士卒,杀敌勇猛,从未在失利面前萎靡过,但此刻,数月间被鲜于辅、阎柔、刘和等人连番大败之后,似乎前者已在根本上产生了细微的变化。
这种变化只有很早便跟随公孙瓒的赵云才看得出来。
当时因仰慕公孙瓒的白马义从,还在童渊下偷艺的赵云毅然与好友陈到分开,跟随了前者,但此刻赵云的越来越觉得,公孙瓒有些变了。
“唉……”轻叹了一口气,赵云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沉默的站在公孙赞的身旁,注视着对方批阅一些军中小事。
“报,豫州有动!”
门外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而中军帐内,公孙瓒与赵云却没有丝毫的惊讶。
将那信件从亲兵的手里接了过来,公孙瓒淡淡的挥了挥手,示意对方出去。
因为汉代讯息不甚发达,大多各地诸侯都是靠往来书信来探听情报的,也就像是后世的新闻联播是一个道理,身为军阀每个人都必须掌握天下最新的情报与形势,方能做出最准确的判断,不至于与世隔绝。
而这些书信,每个月都会有好几封,所以也没什么好惊讶的。
将信件一目十行的扫了一遍,然而这一次,一旁的赵云,却是注意到公孙瓒的脸,竟是越来越古怪。
“主公?您怎么了?何事能让您如此惊讶?”赵云有些不解,豫州这个地方他还是熟悉的,因为学艺时,好友陈到来自豫州汝南,曾向他介绍过豫州的情形,不过这些年除了汝南这个地方,豫州几乎没什么大的战事,一时间倒是不明白会有什么大事。
然而就在这时,公孙瓒瞪大了眼,似是不敢相信的瞅了瞅面前的书信,忽然看着一旁的赵云,一脸震惊的说道:“曹信,带五千兵马讨伐汝南五万黄巾……”
这句话刚一说完,赵云眉头轻皱,却是不禁奇怪的摇头起来,“曹信……此人似是听说过……不过印象不深,只是……这五千人讨伐五万汝南黄巾……这……未免也……”
赵云此刻都觉得匪夷所思,一阵的摇头,这么大的兵力差距,有什么好讨伐的呢?
可当他看到公孙瓒那有些呆滞的表情时,便开始感觉到了一丝的不对,面容一怔,赵云不禁追问起来,“主公,这后来如何……”
话音刚落之际,公孙瓒同时从发呆中反应过来,却是这一下,不禁再次看了看信中的情报,当下摇头苦笑着。
竟是苦笑之间,不禁轻描淡写的赞叹……
“曹信所部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