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女皇陈阿娇
刘启眉头紧锁,不说话。他在沉默,过了许久,但见他握紧拳头,闭上眼睛,“当杀!”之后便带着宫人转身离去,“此事就交予母后处置,儿臣先行告退!”刘启选择了离开。
“陛下,陛下,臣妾错了,臣妾再也不敢了!”
王皃姁见刘启走了,当即便崩溃了,就要爬过去寻刘启,可是已经被宫人们按下了。
“早日今日何必当初!”窦太后甩了一下长袖:“把人给哀家拖下去,赐死!”
第11章 人定胜天
杀伐决断,果然是不让男子,窦太后当真名不虚传,真乃是闻名不如见面。陈阿娇见窦太后虽然眼盲,心却如明镜一般,又想起今日窦太后试探她的那番话,料想此人也是多疑之人,看来直到现在窦太后还没有完全信任陈阿娇。陈阿娇便在心中兀自思量,必要想一个办法,让窦太后相信她才是。
“阿娇走吧!”
窦太后伸出手来,陈阿娇却在此时沉思,再想如何让窦太后彻底相信她的办法,因而没有反应出来,窦太后的手自然便落空。等到陈阿娇抬头看的时候,发现素锦已经扶住了窦太后。
“皇祖母,我……”
陈阿娇说话微弱的带了一点急切的语气,被窦太后听出来,便笑道:“阿娇,哀家还当你是多么沉稳的人呢?方才是被哀家给吓到了是不是?王夫人犯了大罪,自然当杀!阿娇,你要记住,对于犯错的人绝对不能心软,有一便有二。你道她可怜,可是你没有想过,若是这一次哀家没有查出是她?那她姐姐王娡便成了替死鬼。你瞧瞧这皇宫之中,哪里来的真姐妹啊!”
窦太后似乎想到了什么,整个人的神色都变了。而陈阿娇此时才在心里长舒了一口气,看来方才那那种误打误撞的表现,倒是很符合陈阿娇的此时的身份,毕竟是一个十岁未出阁的小女孩子,确实不能表现的太过沉稳。
“皇祖母,你所言极是,确实是阿娇想多了!”
窦太后听到陈阿娇这么一说,脸色顿时变柔和了许多,便笑道:“阿娇,你表现的已经很好了,哀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没有你这般好呢?这宫里的女子都不简单,即便这一次证明乃是她所为,哪有如何呢?也许她也是着了别人的道呢?谁知道呢?哀家这一次只是想要杀一儆百,给宫里诸位夫人看看,哀家还活着,就轮不到他们兴风作浪!来人扶我去见皇后!”
陈阿娇一惊,此时窦太后要去见皇后,会是谁?现在的皇后不是王娡,那么只会是薄皇后。她开始回想,算起来时间还差不多,如今她十岁,刘彘五岁,历史上的薄皇后是刘彘六岁的时候被废了,也就是她此时还在位。只是为何陈阿娇从来不见她来给太后请安,亦没有看到她如其他夫人一般,相伴刘启左右。历史上的薄皇后,无子又无宠,最终被废,晚年凄凉。
当陈阿娇见到她的时候,才知道为何薄皇后得不到刘启的宠爱,原因只有一个,她长得不美,极为的普通,加上年纪稍大,就更觉普通。世间男子皆爱美,世间男子皆爱貌,不得宠的原因怕就在此吧。若她不是薄太后的侄女,也不会入得深宫,成为帝后。只是薄太后原以为做成一桩美事,却圈住了薄皇后的一生,她若是嫁到寻常人家,过的怕要比这里好多了吧。
“太后金安!”
知礼法,进退合理,无不说明薄皇后受过严格的宫廷礼仪教育,就连斟茶的手法也很美,只是这一切现在也只能被陈阿娇看到了,看到这门庭冷落的样子,怕是皇上已经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曾来过了吧。
“皇后如今当真深居简出,不准备去哀家那里了?”窦太后这一次没让任何人帮忙,便十分准备的端起了茶盏。
薄皇后为人极为的寡言,即便在回复窦太后的时候,“太后,臣妾自然愿意去太后那里,只是怕凑巧碰到陛下,恐惹他不快!”她说话的时候,声音十分的小,怯怯的,这哪有六宫之主的样子。
“皇后你……”
窦太后现在已经不知该说什么好才好了,本来她还想好生劝说一下薄皇后,此时看来,无需劝说了,罢了!
“阿娇扶哀家出去吧!”
之后薄皇后便提裙十分恭敬的送窦太后出去了,在回长乐宫的路上,窦太后长叹了一口气:“阿娇,你如何看薄皇后!”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阿娇本觉薄皇后无颜可怜,此番见她如此态度,想舅父不宠她,怕也有别的道理!”陈阿娇现在想到薄皇后的相貌,以及她做事情的态度,哪里像一宫皇后所为。
女子可以长得不美,问世间又有几人当真倾国倾城,大部分女子长得也只能说尚可而已,即便她是武媚娘的时候,容貌虽比平常女子长得好点,但是也比不上萧淑妃,以及后来李治的其他妃嫔,可是那又如何。纵观历史上来看,无子被立后成为太后的女子,也有不少。如同薄皇后此等,也只能说她是被厌弃了,若她是刘启,她也会废了薄皇后。
“是啊,今日哀家便是来看看她。昨日,陛下来与哀家说,说如今皇后无子,无子废后本是常理。哀家念她乃是宫中老人,又是薄太后侄女,便想来瞧瞧她,若是她哪怕有一丝的进取心,哀家也会立劝陛下不必废后。只是此番,瞧着她的样子,却是是无威仪成为一宫之后。既然如此,哀家也只能听从陛下所言,废了她!”
窦太后想了想,继续拍着陈阿娇的手道:“阿娇,我们做女人,要自己努力,不能意味着等着别人来帮你,这人都会跑。你瞧瞧薄太后过世之后,皇后便没了靠山,若是当年皇后多努力一点,也不至于如此,你瞧瞧如今宫里哪一位夫人将她放在眼里。”
陈阿娇自然是点头:“谢谢皇祖母,阿娇受教了!”
现在她才发现,在某些事情上,她竟然和窦太后的观点出奇的一致,是啊,这命运从来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想她当年,从太宗的才人到高宗的皇后,再到大周的帝皇,她从来都是靠着自己的努力达成。而今她来了大汉,自然也不会屈居任何人之下,命有己定,人定胜天。
“阿娇你知道便好,你可是要比你阿母嫖儿要有慧根的多,当年哀家也曾经与她说了薄皇后的事情,她却一直与我说,皇后不得宠乃是无子,容貌不美!其实哪里有啊,容貌再美的女子,看的时间长了也会习惯,一如长得丑的女子,一样!”
陈阿娇发现她是越发的喜欢和欣赏窦太后,这个女人绝对有大智慧,只可惜相识恨晚,现在才遇到,如今窦太后已经年老。若是她在年轻十多年,便可入当年上官婉儿一般助力与她,完成她的称皇大业。
“走吧,阿娇,你还小,哀家本不该和你说这些。只是一想到哀家年纪已高,你又这般孝心,哀家便将知晓的事情告诉你一些便是。你要多多学习,将来会派上用场!”
“多谢皇祖母,阿娇这边扶你回去!”
两个人便带着众人,准备返回长乐宫。
“太后金安!”
窦太后微微一笑,便道:“原来是晁大人啊,今日可是入宫与启儿商议要事?”
陈阿娇望向此时,晁大人,难道此人就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晁错晁大人。陈阿娇立马就回想起此人的生平事迹,料想他现在也算是位高权重,位列三公是御史大夫,年少时师从张恢学习法家思想,乃是刘启的智囊,进言削藩,最终被腰斩与东市,当年她看到这段史实的时候,便觉心痛,如此人才,最终竟然被刘启以清君侧之名而被腰斩,实乃可惜。她素来都是惜才之人,此时见晁错真人,便觉欣慰!
第12章 恩师晁错
未过多时,景帝刘启也翩然而至,见窦太后正与晁错说话,便开口道:“母后万安,朕是与晁大人有要事相商,既然母后也在此,儿臣还有要事要与母后相商!”
之后刘启到也不避讳陈阿娇再次,便将削藩一事告知窦太后。陈阿娇先是一愣,十分奇怪的望向刘启,自古后宫不得干政,为何刘启此番还和窦太后商议正事。后来她想了想,又想到此时削藩一事,便会影响到梁王刘武的利益,是想看窦太后的反应吧,这般想来,到时候很快便想通。又想起晚年的窦太后溺爱刘武,后来还起兵造反。
“削藩?这是陛下的意思,还是晁大人的意思?”
窦太后果然冷脸下来,她清泠的嗓音听起来有些寒人,果然在削藩一事上,窦太后是不赞成了。
“回太后,是老臣的意思,削藩一事,势在必行。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晁错果然如史书上所言一般,峭直刻深,这一点倒是让陈阿娇十分的欣赏,颇有太宗贤臣魏征之态。又想到为了坚定削藩,晁错的父亲劝说他都不听,最后还服毒自尽来说,此人真的乃是大义之人,只是不善于人际处理,看来还需打磨一番,需让晁错吃一些苦头,她才好入手。
那么现在削藩一事,倒是很好的来由,毕竟历史著名“七国之乱”始于晁错,加上陈阿娇也需借景帝刘启之手,将那些诸侯国给灭了,这让才能让她称帝的时候后顾无忧。
“好,好,好,晁错你可知晓那些藩王的先祖都是我大汉开国功臣,削藩一旦尽心,岂不是让那些忠臣之后寒心,让我大汉子民寒心?”窦太后此时倒是保持着十分镇定之色,便开始质问起晁错。
“回太后,臣私以为削藩利大于弊,臣愿以项上人头想保,而今乃是削藩的最佳时期。”
果然晁错也是一个据理力争之人,陈阿娇就看着不卑不亢的他,竟然开始和窦太后争论起来,当真可爱的之人,敢于直言的臣子才是好臣子。想她大唐时期,房玄龄,狄仁杰等人都乃是贤臣也,今晁错也是大贤之人,是她寻之有寻的人才!
“也罢,此事哀家先不论,还是有陛下你自行解决了,只是晁错到时候哀家还希望你记住你自己今日的话,小心你的脑袋,阿娇与我回宫!”这一次窦太后真的是动怒,十分的生气。
陈阿娇自然便扶着她走,临走之时,还回头望了晁错几眼,知晓他肯定是一定坚持削藩的,送太后回长乐宫之后,陈阿娇便自请道:“皇祖母,阿娇也已经入宫两日有余,实在担心阿母健康,今日便想回去看一下阿母身体是否好转?”
“哦,竟是此事,那你便去吧,素锦去给阿娇置办一下补品给她带回去,哀家也担心嫖儿的身体,只是眼瞅着天下即将大乱,哀家还需好生想象才是!”窦太后摆手示意陈阿娇可以离去了。
之后陈阿娇便出宫,特意在宫外等了许久,便见晁错出宫,还有一人,正在和晁错正在大吵,此时陈阿娇之前也见过,乃是大将军窦婴正在激烈的争吵,两个人差点就打起来。又想起晁错自然果然有个性,窦婴乃是武将出生,且腰间还有佩剑,更是窦太后的侄子,位高权重,这两个人竟然在宫外大声的吵起来。若不是陈阿娇亲眼所见,还真的不信。
“你知道什么?一介武夫,冥顽不灵!”晁错与窦婴争论道。
窦婴自然指着晁错的鼻子便骂道:“乱社稷之臣,你……”
两个人一直这般争论下去,陈阿娇看着窦婴这个青史留名的大将军,平定七国之乱的主力,后来竟是因为仗义执言,被害身死,又是一阵唏嘘。
“嘿嘿嘿……”
女子一阵银铃般的笑声传到了晁错和窦婴的耳边,果然两人都不吵,便看向陈阿娇。便见陈阿娇一身红衣,站立在撵车身边,瞧着他们两个人笑着。这两人自然觉得脸上挂不住。
“原是阿娇翁主,此番为何在这里?”
晁错转身便道,望向陈阿娇。陈阿娇此时缓步来到了晁错和窦婴的身边,便笑道:“两位大人,方才争论可是让阿娇打开眼界,不过阿娇还是看到两位大人都是在为陛下着想。阿娇虽不知两位大人在争论什么,只是心想但凡做事情,必要有一个万全之策,不可见空中楼阁,大将军虽是反对晁大人,心中所思所想无不为晁大人着想,乃是真的益友来。试问一旦失败,晁大人怕真的要身死,到时候我大汉又缺一贤臣,何苦来哉,还请晁大人三思而后行。当然这乃是阿娇一家之言,还请晁大人当着玩笑话听了去。”
陈阿娇说完,便冲着窦婴笑了笑,窦婴见到陈阿娇这般,当即便笑道:“阿娇果然长大了,你阿母身子如何?”窦婴乃是窦太后的侄子,自然也算是陈阿娇的舅舅了。
而此时晁错却沉思了,望向陈阿娇,竟是拱手作揖,拜倒:“倒是晁错错怪窦将军好意,削藩一事,到时候在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