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新传 作者:皇家卡卡(起点中文网2008-12-2完结)
遣蝗菽ㄉ钡陌 ?br />
郭嘉听罢苦笑一声,对老曹道:“主公还当速速决断,当断不断,必为其害!”郭嘉说罢便不再言语,老曹看了郭嘉半晌,沉声道:“既是如此,民心所向我青州,我再不挑起这个担子来便是矫情了!”说罢,老曹便令手下,召集青州百官,对郭嘉道:“我意已决,先将自立之事传与青州各地方官吏,待文若,志才等回到青州之后,再做详细打算!”
“如此甚好!”郭嘉说罢便道:“在下亦回府与我那岳丈商讨一下,主公还应将自立一事告知蔡大人,以及书院大儒们,短期之内,帮我青州积聚声望,既然雍凉刘备逼人太甚,我们也不能让他失望,该好好教训下他了!”
“一切有劳奉孝了!”老曹深深地看了郭嘉一眼,对郭嘉道:“奉孝以为有几成把握?说服这些名士大儒?”
“人心都是肉长的,郭某必对其晓以大义,以百姓为媒,将主公之志告知他们,届时若是这些大儒关心百姓生计,那便一定会听从在下所言,如若不然,那只是腐儒见识,届时主公将其软禁即可……”郭嘉说完,冷笑一声道:“青州好不容易结束乱世,这雍凉江东便来捣乱,既然如此,在下倒是希望早上战场,好好收拾那贾诩一顿了……”
老曹听罢,点了点头,对郭嘉道:“奉孝切勿着急,还是以青州为重为好,更何况令夫人还在孕期,若要征战,也不差这一时半时,为今之计,只要志才顺利拿下上庸,吕布老典占了庐江,我等便有了多路并进,攻打雍凉江东的机会,届时还希望奉孝于战场之上大放异彩啊!”
“敢不从命!”郭嘉信誓旦旦的说罢,对老曹道:“那也请主公早早安抚百官,此事来的突然,若是有跳梁小丑出来干扰主公意愿,主公也不必用那怀柔之策了,快刀斩乱麻吧……”
“这倒不用奉孝担心,想我曹操勤勤恳恳的于青州治理政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若是有人在这节骨眼上让我过不去,我也只好让他全家都过不去了……”老曹一脸坚毅道:“青州现在民心所向,众望所归,此时再出来捣乱的人,不是找死是啥?”
第十章 群雄乱舞 NO。53 自立称“魏”
嘉回到家中,见了王允,直言此番孙刘结盟,青州意事,王允听罢,什么也没有说,郭嘉见王允神色黯淡,上前对王允道:“岳丈大人这是为何?你从来没有对不起大汉朝廷,只是那汉室衰微,为了天下百姓着想,我们还是打破原有规则,建立新朝吧……”
王允听罢一阵苦笑,对郭嘉道:“老夫是想,自己久食汉禄,却不能阻止孟德此番兵变,老朽心中也是矛盾万分,青州富庶,治下百姓安居乐业,老朽心中明白奉孝所言,若是曹操自立,对这天下百姓来说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可是一想起先皇待老朽甚厚,老朽心中总是矛盾……”
“岳丈也是痴人啊……”郭嘉一脸苦笑,摇了摇头,对王允道:“小婿以为,岳丈看此问题还是局限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下的根本不在于谁做皇帝,而在于谁能给百姓带来好日子,纵观天下当今三雄,小婿以为主公最有容人之量,主公励精图治了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天下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么?再观刘备,虽是皇叔,却在长安号令天下,视当今圣上无物,如此皇叔,不要也罢!那江东孙策勇猛有余,却不是安邦定国之明主,致使江东豪族林立,百姓生活比之青州困苦太多,不知岳丈大人还有何事需要犹豫的?小婿以为,主公自立之时,也须借岳丈大人之口,告知天下百姓若要过上好生活。应该选择何人事之,不知岳丈大人以为如何?”
“我已到迟暮之年,奉孝还要难为我这把老骨头……”王允听罢,苦笑一声,对郭嘉道:“奉孝所言我心中早已明白,看来忠义和百姓之间我也只能选择一方了,既然如此,管他忠义不忠义的。只要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我王允就算被天下人唾骂又有如何?”王允一脸坚定地说罢。对郭嘉道:“奉孝可回复曹公,待其行事之时,告知老夫,老夫也为青州出上点力便是!”
郭嘉听罢大喜,对王允道:“岳丈还是多虑了,若是建得新朝,岳丈又怎会是不忠不义之人。岳丈大人为天下万民谋求福,百姓们感激岳丈大人还来不及呢,怎会唾骂?”
翌日,青州府衙之中,郭嘉便将王允同意老曹自立一事说了出来,老曹亦是大喜,就在昨日,郭嘉做完王允的思想工作的时候。老曹也先后问询了蔡。黄承彦,庞德公等名士的意见,这些天下名士得知青州自立一事。竟然都没有太大反感,毕竟民心所向已经很明显了,这些大儒也都心知肚明,若是此时提出反对意见,那还不得被青州百姓们的口水淹死?老曹见事已定局,便对郭嘉道:“待志才文若等回军之时,我等便于泰山祭奠,诏告天下,曹某自立一事!”
“不知主公欲称帝还是欲称王?国号如何定制?这些事情主公是否想过?”郭嘉见老曹言自立一事甚是朦胧,问道。
“称王吧,若是称帝,也太视天子无物了,届时曹某修书一封交予圣上便是,到时候木已成舟,也不必管那长安圣旨了,至于国号,不知以‘魏’为国号,奉孝以为如何?”老曹说罢,对郭嘉道:“魏于战国时期乃是中原第一霸主,今我沿用魏号,也不算辱没其名声了……”
郭嘉听罢笑道:“既然主公早有打算,在下自当没有任何意见,这建国司礼一事,便交由长文来做,应会妥当,只是待志才文若等得胜归来的这段时日,还请主公将此时告知治下百姓,也好让百姓们心中有数便可。”
老曹自立为王的消息诏告青州治下州郡之后,郭嘉本以为少数州郡还会发生的民变,结果令郭嘉万分没有想到地是无论河北还是司豫二州,百姓尽皆支持老曹此番自立,更不用说是过过多年好日子地青兖徐三州了,郭嘉心中不禁感慨,老曹这么多年地力没白出,百姓们并不是无知,而是过于善良,老曹这么多年的的辛勤努力也终于换来了百姓们的认可,既然后方无事,就只看志才与荀彧等此番出征,建功立业了!
“报,吕布典韦二位将军已夺下庐江!”传令兵士一脸喜色的将消息报知老曹,厅堂之上,老曹和郭嘉却同时一阵皱眉,这夺城之快,出乎二人意料之外,郭嘉暗道此事蹊跷,忙从士卒手中拿来荀彧手书,呈与老曹,二人看罢,更是沉吟不语起来,府衙厅堂之上,百官见状鸦雀无声,一阵诡异。
老曹见百官都不言语了,摊开书信道:“此番奉先,老典二人到达庐江之时,庐江城已是空城一座,庐江百姓已迁往江东,不知孙策周瑜二人此举,意欲何为?”
如此怪事,百官们交头接耳,郭嘉见状,忙道:“众位也不必再议了,在下以为,呃……怎么说呢?有便宜不占是蠢蛋,既然江东将城池让与我们,我们只要广迁百姓建设庐江便是了,到时候的事到时候再说,兵来将挡而已,我等再研究下去,拿下庐江之事已是定局,不知主公与各位以为如何?”
老曹听罢点了点头,对郭嘉道:“奉孝所言深合我意,虽然庐江毗邻江东,但我等也没必要过分顾忌,我就算是借那孙策周瑜二人点胆子,他们也不见得敢攻我青州,既然人家让了城池,我等好生建设便是,届时庐江城内发展水军,光造战船,甘将军亦有用武之地,如奉孝所言,江东若是来攻,兵来将挡便是!”
“可是江东出让庐江必事出有因,在下以为,为求稳妥,还是等甘将军抵达庐江之时,再将老典与奉先返回青州,不知主公以为如何?”郭嘉皱眉沉吟半晌道:“此二人皆有万夫不当之勇,即便江东大举来攻,亦不足畏惧,再辅以荀氏叔侄,庐江便是固若金汤了!”
老曹点头道:“只是吕布老典二位勇将都留在庐江,还真是有些屈才,也罢,就让吕布老典守上一阵庐江,磨磨二人性子也好……”
老曹说罢,一众官员一齐点头,郭嘉却依然冥思苦想,周瑜为何会放弃庐江,难道这厮想老老实实窝在江东一辈子,不可能啊?他和孙策这俩不安分守己的人,怎会老实下来?
第十章 群雄乱舞 NO。54 三地战事
江城内,无论是商铺还是民居,都是空空如也,老典憋屈的巡视着街道,心中皆是不悦,二人本以为可以好好的与江东兵马斗上一场,岂料江东不争气,直接弃城而逃,想到此处,吕布随即拉着老典,直奔府衙去寻荀彧,想要问问是不是应该趁江东逃窜之际乘胜追击。
“庐江现下船舶皆被江东带走,如何追击?”荀彧看着吕布老典一脸期待的样子直接把二人的想法扼杀掉了,“且我听说奉先晕船,若是江上水战,不知奉先可否做先锋大将?我军中并无建制水军,追袭一事还是作罢好了,我等本来的任务便是拿下庐江,现在庐江已下,不知二位将军还有什么不满之处?”
荀彧说罢,老典便道:“俺当然不满了,这次出来一仗没打,俺出征是为了建功的,可不是为了接收别人城池的,早知道江东逃窜,俺还不如跟吕小子找志才混呢,至少刘表那里还有架打……”
老典说完,吕布也点了点头,荀彧见状笑道:“你二人切勿着急,此番江东虽是逃窜,可是并未焚毁庐江城内一草一木,江东此番归去,也是心不甘情不愿,他日必将攻回庐江,到时你二人自有建功之时,现下你二人还应打起精神,紧守城池,若庐江丢于我等之手,那回到青州,你二人便丢人了,青州百官定然会说奉先老典只会攻城,对守城之道一窍不通。到时候我就是想帮二位说话,可是事实摆在面前,我又该如何解释?”
荀彧说罢,吕布直接站了出来,对荀彧道:“文若莫要激将,谁说我不会守城的?我与老典也就是看在此番来攻打庐江带了如此多地军中精锐,到最后却无用武之地,感到些许惋惜而已。文若放心便可。江东若有一兵一卒敢跨过江来。我定让他们躺着回去!”
“对,躺着回去!”见老典亦附和起来,荀彧心中暗笑,只是此番江东出让城池,将城内百姓尽皆迁走,荀彧已回书老曹向庐江广迁青州百姓,若要庐江恢复繁华。恐怕也要费时久远,想到此处,荀彧摇了摇头,心道自己占了便宜竟然还不知足了,如今不费一兵一足拿下庐江,还有什么好说的,就是打破庐江再重建城池,不也是这个样子?能忙里偷闲。也不失为一件乐事……
荀彧倒是有时间忙里偷闲。远在宛城的志才便没有了如此好命,从地形上看,宛城和洛阳俱毗邻潼关不远。刘备若是出兵,只需几日便可大军抵达宛城,若是奇袭,那速度更快,志才不得不早早的做起了城防工作,另外许褚马超二人所率大军也即将抵达宛城,届时,两军汇合,一举拿下上庸的事情,志才也要提前筹划,若是拿下上庸,刘表便同江东一般,江北之处寸土不剩,到时候只是抵挡荆襄水军反扑的话,以青州陆战之强,必是不在话下。
“此番攻打宛城,我军损失不大,可否待那诸葛小子来宛城之前去拿下上庸?如此一来,我等也面上有光……”太史慈说罢,夏侯兄弟连连附和,志才被几人说的不胜其烦,对三人道:“你等不必多说,上庸一城,不是我军马的最后去处,我们最后是为了刘备地汉中去地,早晚会与那雍凉军马恶战一场,三位将军何不把目光放地长远一些?非要计较上庸这蝇头小利?待孔明大军来时,我等合兵一处,再分派任务,留下兵马驻守宛城,再添兵马进军上庸,一切都要从长计议!”
“可是奉孝说过,苍蝇也是肉……”太史慈听罢便道:“拿下上庸又不是多难的事情,刘表军中上将身死,士气衰微,我等何不趁势拿下上庸?若是等刘表军中士气恢复,再夺上庸就要比现在难上很多了!”
太史慈说罢,夏侯兄弟亦道,“志才休要犹豫,子义也是据理力争,不知志才可否考虑我等建议?”
“没啥好考虑的……”志才白了三人一眼道:“我们去打上庸了,谁来守城?你们谁能保证刘备不会出兵潼关,对我宛城突然发难?奉孝吃苍蝇,你们也要吃苍蝇?要知道,苍蝇不是说吃就能吃的……如今最为关键的还是如何守住宛城,等小亮的援军,我军中只有三万兵马,那上庸一城守御的兵马也不在少数,我等如何分兵?就算
又如何去御那刘备发难?”
志才说罢,三人不再言语,太史慈想了半晌,对志才道:“也许军师说地在理,只是在下还有一事不解,自从刘备占了雍凉之后,无论是主公,还是奉孝,都对那雍凉刘备颇为顾忌,依我来看,刘备也就是一挂名皇叔,又有何惧?我等就算是去打上庸,刘备只要敢兴兵,当我洛阳守军是摆设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