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新传 作者:皇家卡卡(起点中文网2008-12-2完结)
嘀菥U飧銎胀ǖ牟荒茉倨胀ǖ亩欤闯晌饧复蠹易遄蠲β档娜兆樱嘀莞鞯氐木坡ィ杪ィ踔良卸既缬旰蟠核癜愕挠肯至顺隼矗嘀莸陌傩彰且埠芷婀郑馔獾乩吹纳倘嗽趺匆桓龆欤投嗔巳绱酥唷?br />
糜竺近些日子收入颇丰,外来的那些客商们,吃住都在糜家经营的酒楼客栈,这种不担风险的经营方式,让糜家很是满意。糜竺一直想找个机会好好感谢一下郭嘉,可是郭嘉却认为,这招商引资的事情,从根本上是为了老曹,糜竺这个便宜大哥只是适逢其会的沾了点光,所以郭嘉拒不接受糜竺的那些馈赠。
这倒不是说郭嘉现在跟圣人一样,不贪财物。只是郭嘉对现在的生活已经很满意了,家有娇妻,吃穿不愁,再过段日子天下又要不太平了,到那时候,这些身外之物反而会成为拖累,还不如现在清贫一些,等天下太平了,自己再去追求那富家翁的生活吧。
不知不觉,这个繁忙的冬天就要结束了,郭嘉盘算了一下,不知不觉到青州已经快一年了,在这一年里,青州的变化天翻地覆。郭嘉走在积雪消融的街道,看着道路两旁鳞次栉比的酒楼,店铺,来往行人满足的笑容,心下也暗暗欢喜。这样的青州,在这个年代可算是人间乐土了,总算这一整年没白白辛苦,不光百姓们的生活好了,老曹也有了一个稳定的后方,即便是到了战时,以青州的富庶,足够应对将来那旷日持久的群雄割据了。
初春,除去春耕,就是大规模的军演了。青州各地的文臣武将都来到临淄复命,跟太史慈和程昱久别重逢,郭嘉等人的心情也是大好。老曹引领着济济一堂的将领们来到校场,青州的第一次军演就这样轰轰烈烈的开始了。
太史慈从济南带来的五百骑兵和老典带领的五百特种部队,从军演开始便成了这次军演最亮丽的景色,虽然曹氏宗族的那些将领们很不忿,可是在太史慈马战中大败夏侯惇,骑兵往来冲突,杀的夏侯惇的队伍丢盔弃甲的时候,曹氏宗族们的将领们才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天外有天。这支曹操最早建立的骑兵部队,在多次剿匪之后,确实有了其独到的战法,往来如风,杀敌于转瞬之间,不得不令人侧目。
老典的特种部队更是不负郭嘉所望,在校场中与曹仁所率的两千步足杀到一团,原本在众人眼中势均力敌的战斗,曹仁的队伍却被特种部队摧枯拉朽般迅速击溃,郭嘉看了这结果终于放下心中大石,这平地作战都能以一敌四,更不用说那特种部队们擅长的山林作战了,老曹也赞许的对郭嘉赞道:“这特种部队果然不负众望。”
一日军演很快就结束了,曹氏众将可谓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单挑不是人家对手,群殴死的更快,这仗是没法打了……夏侯惇更是欲哭无泪,在地上打不过典韦,马上打不过太史慈,好歹自己也是族中数一数二的好手,刚来青州的时候还自信满满的以为天下虽大,自己却都能去得,现下却输的连抬头挺胸的勇气都没有了。
曹操对这样的结果也没有料到,看到自己的族兄弟们都垂头丧气,却不知如何劝慰。这次军演,曹氏宗族算是输的灰头土脸了,如何劝解?只得把求助的目光递给了郭嘉。
“元让,子孝,此次军演,非是你们之责……”说完郭嘉笑道,“以奉孝来看,元让之所以速败,并非功夫不济,而是士卒先溃,军心不稳怎能得胜?子孝之败,那是因为这特种部队的士卒训练,都是能人所不能,整整一冬,这些士卒一直在训练,并无休养,所以,败了也是情理之中。”
“子义的队伍真乃虎豹也……”曹操也深有所感,叹道。
“是啊,父亲,我也想像子义叔叔那样,训练出这样一支虎豹之骑……”曹昂看着曹操,略带稚气的脸上一脸的坚定。
第三章 经营山东 NO。23 虎豹之骑
轰轰烈烈的兵演就这样结束了,曹氏诸将在这次兵演中败的很彻底,老曹也没有料到,兵演会以这样一方完败的场面结束,对于这样的结果,只能报以苦笑。
郭嘉倒没有太大的意外,曹氏宗族这次的失败,只是曹氏众将的训练不得法导致的。另外,子义和老典都有取巧之嫌,比如那子义所统率的骑兵,都是经历过战火洗礼的,转战于青州诸地接近一年,什么样悍勇的劫匪没打过?自然不会将夏侯惇率领的新兵蛋子放在眼里。老典的部队也是亦然,这帮人都是生撕虎豹之徒,整日与野兽为伍,见了曹仁部,不狠狠欺负一顿的话那才真叫奇怪了。
当郭嘉把事情的原委解释与曹氏诸将,并告知几人应知耻后勇之后,夏侯惇等人也没了脾气,现在手上的部队还能用先天不足来解释,下次军演,再输这么惨可就不应该了,后天努力吧……
军演结束后,郭嘉忽然对曹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曹昂在原来的历史上早死,不然长子之位也不会落到曹丕头上,曹昂军演结束时的那句话,让郭嘉也颇为感触,这小家伙还是有些志气的。既然如此,自己何不顺水推舟,让老曹把那“虎豹骑”给建立起来?
于是趁着曹氏诸将垂头丧气之时,郭嘉忽然严肃道:“元让,子孝,这点挫折你都承受不起,何以为将?你们看看子修(曹昂),好好学着点吧,小小年纪却有如此志向。再说,人生在世,谁没有失败过?谁能顺风顺水的过上一世?主公现在正值用人之际,你们却是这样一副样子,对得起主公大老远的将你们从家乡叫来么?”
曹氏诸将低着脑袋一言不发,郭嘉看说的也差不多了,笑道:“其实现在主公兵多将广,也应该训练一支嫡系部队了,既然你们都没这个勇气,训练出自己那样的‘虎豹之骑’,那还不如让子修来做。”
“谁说我们没有勇气?谁说我们训练不出这样的骑兵?”最为年轻的曹纯对于郭嘉的冷嘲热讽颇为愤愤,气得大叫道,“给我一年时间,我也能训练出子义这样的骑兵!”
“话不能这么说,青州的战马本身就剩余不多,若要再建立一支骑兵队伍,还要糜家再去河北买马,咱们青州可支持不起许多这样的骑兵队啊,万一被你练砸了,那可如何是好?”郭嘉看着曹纯憋的脸红脖子粗的样子,笑道,“毕竟是子修先要求训练出一支‘虎豹骑’的,那这事交予子修来吧?”
“子修还是个孩子!”若不是众将都在身边,曹纯早就冲上前胖揍郭嘉了,双拳紧攥着对着郭嘉怒目而视,道,“我愿立军令状!若是一年之后,训练不出让主公满意的骑兵,要杀要刮,悉听尊便!”
“那多伤和气啊,嘉倒有一建议,不知子和以为如何?”郭嘉一脸玩味的看着曹纯,笑道。
“说!”曹纯可没心情跟郭嘉嬉皮笑脸,气的直哆嗦。
“子和的目的也就是想证明自己也能训练好骑兵而已,可是这训练‘虎豹骑’的建议是子修先提起的,那只能劳烦子和做个副将,辅佐子修把这支骑兵训练出来。还有,别拿子修是个孩子做借口,孩子都有如此志向,你不觉得羞愧么?”郭嘉说完,跟曹纯对视起来。
“好,我愿为副将!”曹纯坚定道。
“呃……还有还有,这建立骑兵的事情我说了也不算,你去问主公去……”郭嘉说完,哈哈大笑起来。曹纯更是火大,这跟郭嘉说了半天,原来全是废话。
校场诸人看到郭嘉和曹纯吵闹了半天居然是这样的结果,都不禁莞尔。老曹略一思索,便同意了曹纯所请。嫡系部队,再怎么说用起来也放心,如果真有一支这样的骑兵,这自家的安全问题是再也不用操心了。
军演结束后的几日,曹氏诸将都疯狂的操练起了自己的兵卒,人人都憋了一口气,等待着来年报这一剑之仇。士卒们虽然苦不堪言,不过也没有办法,谁叫自己打不过人家,主将这样做也是有原因的,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样的道理人人都懂,要想在战场上活命,就只能平日多辛苦了。
“虎豹骑”的战马装备也在很短的时间内筹措完成,曹昂年幼,所有的骑兵训练多为曹纯所指挥,听说太史慈是靠剿匪把骑兵的战斗力训练起来的,曹纯很是郁闷,这青州诸地的匪患已经多时不见,到哪里去找劫匪练兵?
曹纯无法,只得去找老曹商量,老曹也没了主意,又把问题推给了郭嘉。郭嘉很郁闷,这都什么事啊?难道当我老郭是神仙,还能吹口气变出强盗来?苦思半晌,终于计上心头。
“子和,你这‘虎豹骑’的战斗力虽然还比不上子义的部队,但是装备以及马匹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你们跑起来应该是差不多的速度吧……”郭嘉说完,自顾自的笑了起来。
“是啊?奉孝何出此言?难道来年军演要我与子义比奔袭速度?”曹纯很是郁闷,这文人说话怎么总是这么深奥……
“青州临近的兖州,徐州还都有匪患,你去把这些劫匪收拾了就是!”郭嘉笑道。
“那二州州牧不会去找主公麻烦么?”曹纯有些担心的问道。
“骑兵跑那么快,人家能追上你?再说了,真的被他们截住了,你就说青州的劫匪跑出去了,你们是不小心追过去的……记住!能不被抓,就不要被人逮住!”郭嘉心道,这曹纯也够呆的,别人要问,直接一句“将在外”给推掉得了。
“如此多谢奉孝了!”曹纯听了心中大乐,对于“虎豹骑”的训练更是信心十足,大笑道:“来年军演,定要让子义见识见识俺曹家儿郎的威风!”
天下能太平到来年么?郭嘉看着意气风发的曹纯,心中苦笑了起来。
第三章 经营山东 NO。24 洛阳家书
曹纯的办事效率倒是让郭嘉大大惊诧了一回。这虎豹骑自打建立以来,已过月余,这群骑兵就没有老老实实在青州呆过几天,兖州徐州倒是跑了个遍,打的异地劫匪们哭爹喊娘。话说回来,这劫匪怎能跟正规部队相提并论,更不要说虎豹骑这种精锐中的精锐了。曹纯新建制的虎豹骑,全都是老典的特种部队那种规格的装备,随便挑出来个骑兵,一身的甲胄马匹,不下于营中低级武将的装备,这才一个月多点,曹纯就信誓旦旦的想去找太史慈报那“一战之仇”了。
另外,曹仁看到老典的特种部队能够大胜自己,也十分眼热,不知跟老曹说了什么,居然又训练了一支步卒,还美其名曰“近卫营”,说是专门用来保护高级将领用的部队。郭嘉看着曹家人这一通折腾,头都大了,这要多少银子啊……这帮人从来不为生计发愁,啥后勤都交给文官了,可是练兵也总要有个度吧,青州的银子,又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郭嘉在心中不知骂了这帮人多少遍了,可是见面时还要保持着一脸和善的笑容,这样的生活,让郭嘉苦不堪言……
好在青州的经济发展依然稳健,自从各地商贾进驻青州,青州的税收上了很大一个台阶,即便是青州税薄,商人的税务也要比农户高上很多,更何况有糜家的暗中支持,多养些兵也还来得及。只是这帮武将们再这样折腾下去,互相攀比谁统驭的部队装备精良,士卒较多的话……那后话就不好说了……
这些还不是郭嘉最头疼的,青州虽然诸事繁忙,那也只是劳力不劳心,近些日子频频收到老丈人的家书,才让郭嘉真的体验了一回什么叫做头昏脑胀。别人家的家书无非就是询问一下近况,生活琐事之类。王老头的家书却是独树一帜,郭嘉每次翻开书信的时候总是提心吊胆,王允写的那都是啥嘛,明显的政府工作报告,不是大将军又在朝堂上跟宦官们吵架,就是皇上龙体有恙……本来郭嘉倒也可以把书信一丢,落个耳根清净,可是王老头那家书每每让蝉儿转交,郭嘉是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只要一有邮差到访,搞的郭嘉总是提心吊胆,郭嘉不知心底都把王老头骂了多少遍了……
不过王允的书信还是有些用处的,至少郭嘉在第一时间知道了许多朝堂上的变化,自离开洛阳后,宦官们的势力渐渐膨胀,隐隐有盖过外戚的势头,现在的洛阳,宫内常侍说了算,宫外大将军说了算。皇上病入膏肓,现在是能潇洒一日潇洒一日,或许灵帝知道自己已经是秋后的蚂蚱,没有几天好蹦跶了,愈演愈烈的放纵玩乐,根本不理政事,十常侍们时常假传圣旨,百官已经见怪不怪了……现在整个洛阳暗潮涌动,所有的人都把目光集中在了灵帝立太子一事上,就连整日嗜睡的大将军近日也瞪起眼来了,何后之子协若能被立为太子,那何进再无后顾之忧,可是刘协是次子,立为太子于理不合,而外戚又难在灵帝耳边吹风……必然的,常侍们自然不会让外戚如意,一个劲的鼓动灵帝立太子辩为储君,灵帝耳根软,又想两方都不得罪,便把立储君一事拖了下来……洛阳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