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秘史





澹透四惆桑    ?br />       大玉儿知道这些话是说给她听的,十分感动,噙着泪道:这是……你从小最珍爱的,怎么可以……    
      多尔衮仍对着听不懂这番话的顺治继续道:我珍爱这个龙佩,因为它是一个英雄的梦想。这个梦,我给了你,盼你做个好皇帝。你额娘说得对,有十四叔在,谁也不敢来跟你捣乱。十四叔会保护你,你就永远在龙椅上坐着,动也不动。    
      多尔衮说着将龙佩交给顺治,顺治道:谢谢十四叔。    
      多尔衮走到大玉儿面前,深情地看着她问道:这样你可放心了吧?    
      说完,多尔衮转身走了出去,大玉儿落下泪来。    
      顺治过来,大玉儿抓住他,流泪道:福临,你要谢谢你十四叔!    
      顺治不解地:皇额娘,我方才不是谢过了?    
      大玉儿郑重地:不,他给你的不只是一块玉佩,而是……而是他的梦想,他的承诺!    
      崇政殿里,顺治坐在龙椅上,龙椅后面是大玉儿、孝端后并排而坐。亲贵群臣身着礼服分列两旁。    
      代善居中在前,宣布道:众位亲贵,众位大臣,如今乾坤已定,由九阿哥福临继承先皇大位,两宫太后在上,大家跟我行礼,朝贺新君!    
      豪格突然越众而出,叫道:慢着,我有话说!    
      代善一怔,冷冷地道:肃亲王,你何必……    
      豪格慷慨地:我是基于谋国之忠,想请问礼亲王,新君年幼,倘若未来的摄政王,心怀不轨,意图废立篡位,那该如何是好?    
      众人不约而同看着多尔衮,多尔衮面色十分不悦。    
      代善果断地答道:那就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肃亲王多虑了,绝不会有这种事!    
      豪格睨视着大玉儿冷笑道:那可不一定!万一到了那时候,有人逼着皇太后出面……说是皇上应该让位,那怎么办?    
      大玉儿神色微变,她强迫自己镇定。多尔衮脸色铁青,眼睛里全是怒火。    
      代善怒斥豪格道:肃亲王不得有非分越礼之言!    
      豪格强辩道:两宫太后恕罪,我是无心的。只是……    
      孝端后不悦地摆手道:够了!别说了!    
      大玉儿冷静地道:如果肃亲王不放心,就请摄政王告天盟誓。    
      多尔衮突然大步走到大殿中央,高声道:好,既然是冲着我来,我就告天盟誓!    
      多尔衮潇洒地一撩袍摆,单膝下跪,抱拳望天道:人神共鉴,我多尔衮必然秉公辅政,绝不妄自尊大。如果有人向我进以非分之言,劝我图谋不轨,我就当他是乱臣贼子,立置典刑!    
      大殿里一片沉默,气氛有些冷清。    
      代善出来打圆场,说道:好了好了,这样总够了。大家行礼朝贺吧!    
      代善领头跪下,众人跟着下跪。    
      多铎低声自语道:豪格这个死东西!总有一天要他好看!    
      多尔衮面沉似水,低头不语。    
      多铎压低嗓音对一旁的多尔衮道:哥,我真为你可惜,高坐在龙椅上头的人,原该是你啊!    
      多尔衮想说什么,却又咬牙忍住。    
      代善磕头高喊:恭贺皇上登基继统,我大清国运昌隆。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齐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喊声突如其来,排山倒海一般,顺治吓了一跳,小嘴一扁,哭道:额娘!我怕!额娘!我不要在这儿!不要在这儿!我不要做皇上!    
      寂静中只有顺治的哭声。众人面色微变,尤其是大玉儿与多尔衮。    
      第十九章永福宫暖阁里,大玉儿坐在窗前,就着日光,绣那未完成的荷包,苏茉尔在旁边帮着理丝线。    
      大儿突然被针刺了一下,立即含住手指,苦笑着摇摇头。    
      苏茉尔忙道:格格,我来帮你?    
      大玉儿想了想,摇摇头又继续认真地绣起来。苏茉尔会意,暗暗一笑。    
      这日,大玉儿约多尔衮到郊外有事情商议。    
      为避人耳目大玉儿先行一步,在约定地点等候多尔衮。远远地多尔衮疾驰而来,他看见大玉儿的身影,很是激动兴奋,不禁加快了速度。    
      多尔衮在大玉儿身边勒马停下,望着她姣美俏丽的脸庞,欣喜道:玉儿,我真没想到,你会想要单独在这里见我!    
      大玉儿迟疑了半晌,终于取出那个荷包,捏在手里犹豫了一会儿,毅然递给多尔衮道:自己绣的粗东西,做得不好。权当是……你送福临龙佩的回礼。    
      多尔衮惊讶地接过,细细地观瞧。    
      大玉儿感慨道:你一定奇怪,怎么丝线针脚是一半旧一半新。这个荷包,是你第一回出征的时候,我开始绣的。后来一听见你……就停下了。如今,终于完成了。我只是想谢谢你。谢谢你答应保护我儿子。    
      多尔衮将荷包捏在手里,放在心口,心中一阵酸楚,喃喃道:太贵重了!我的龙佩,远远不及这荷包贵重。    
      两人沉默一会儿,多尔衮回过神来,想了想,将荷包递给大玉儿。    
      大玉儿愕然接过,惊异地问:怎么?你不肯收下?    
      多尔衮正色道:当然要收!不过,现在还不能收。这个荷包太贵重,就这么收下,我于心不安。等我再加上一样贵重的礼物。    
      大玉儿有些迟疑地问:那……会是什么呢?    
      多尔衮自信而坚定地一笑:明朝的天下!    
      大玉儿先一怔,接着微笑道:明朝的天下?只怕到时候对你来说,这荷包……又不及江山贵重了。    
      多尔衮眼神火辣辣地看着大玉儿道:那么,你也再加上一样贵重的礼物,这么一来就公平了。    
      大玉儿逃避似的:太贵重的礼物,我怕我给不起。    
      多尔衮坚定地说道:只要你肯给,一定给得起!你信不信?    
      大玉儿抬头,凝视着多尔衮炽热的眼睛,心中既彷徨又羞涩。她不敢看多尔衮,更不敢回答,转身催马疾驰而去。    
      多尔衮大声叫:玉儿!玉儿!    
      大玉儿没有回头,渐渐消失了。多尔衮孤独地驻马在一片茫茫的绿色草地上,许久许久……


第九卷多尔衮占领北京

      明朝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在煤山自缢殉国。李自成称帝,国号大顺。当时宁远总兵吴三桂驻守在要塞山海关,李自成夺了他留在京城中的爱妾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决定向大清国借兵,杀回京城,剿灭李自成,以报夺妾之仇。    
      多尔衮接见过吴三桂的信使后,心中大喜过望,他觉得这是出兵关内最好的借口和时机。不过,他觉得礼仪上还是要征求两宫皇太后的意见。这日,他神情愉快地来到清宁宫暖      
    阁。向顺治、孝端后、大玉儿行礼道:皇上吉祥,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吉祥!    
      孝端后笑道:十四爷快请起,在我这儿只叙家礼,别客套。    
      多尔衮兴奋地道:四嫂,我来是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吴三桂派人带了一封信,说与李自成不共戴天,要向大清借兵为崇祯复仇。四嫂,我八旗劲旅就要大大方方地入关了!    
      孝端后高兴地:真的?那好啊!    
      大玉儿提醒道:机会是好的,不过,也要防着吴三桂使诈。    
      多尔衮不以为然地:是真是假,只看李自成是不是派兵东向迎敌。如果是,那吴三桂就是真的与李自成不共戴天,决心死战;否则就得防备了。    
      大玉儿谨慎地道:正是如此,十四爷不妨缓缓行去,以观动静。    
      多尔衮想了想,浮现一丝微笑,随即正色道:请示圣母皇太后,我该怎么答复吴三桂?    
      大玉儿明白多尔衮的心思,含嗔带笑地瞥他一眼道:十四爷是考我来着?    
      多尔衮微笑道:岂敢。    
      大玉儿:你答复吴三桂的时候,当然是嘉许,但也得告诉他,要他先投降。他要是听话,将来少不得给他封王。    
      多尔衮施礼道:圣母皇太后所见极是!臣谨遵懿旨。    
      孝端后摆摆手道:得了!从小一块儿长大,还这么客套来客套去的。    
      大玉儿悄悄瞥了多尔衮一眼,刚好碰上他的眼神,连忙闪开。    
      多尔衮故意逗大玉儿道:圣母皇太后,如果臣把整个明朝的天下都夺来的话……    
      大玉儿温柔地打断他的话:预祝十四爷旗开得胜。    
      多尔衮自信而且得意地道:圣母皇太后放心,我已经决定紧急征兵,七十以下、十岁以上的男丁一律从军出征,多尔衮和八旗将士,很快就会为我大清国直取中原,扬威天下!    
      很快,多尔衮、多铎率八旗大军,挥师南下进关,与吴三桂率清、明联军与李自成的几十万兵马展开了决战。最后,李自成溃不成军。多尔衮在战场上的智谋和英勇,成为满清入关、定鼎中原的重要关键因素之一。    
      肃清李自成的残余部队之后,多尔衮挥师进入京城。    
      多尔衮昂首策马,率众满洲将士耀武扬威地开入紫禁城。    
      站在大明皇宫武英殿里,多尔衮扬眉吐气,喜不自胜。他昂然站在大殿的最高处,看着面前的皇帝宝座,感慨良多。这时,众人跪下山呼:殿下千岁千千岁。殿下千岁千千岁。    
      多尔衮转身面向众明降臣,缓缓坐在宝座上,志得意满地微笑道:明朝,已亡于流寇李自成之手,如今大清夺得的是李自成的天下。我大清义军之来,是为明朝报君父之仇,你们可都明白?    
      众明降臣齐声道:是。    
      多尔衮叫道:范文程!    
      范文程答:臣在。    
      多尔衮严肃地:你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之后,有安邦定国之才,受先帝知遇之恩,早已是我大清股肱之臣。我今命你重理旧政,官来归者复其官,民来归者复其业。礼葬崇祯皇帝,减免各地田赋,稳定政局,安抚民心!    
      范文程高呼:王爷圣明,天下之福。    
      众人大声道:殿下千岁千千岁。    
      众人的山呼声让多尔衮好不惬意,权力带来的满足感让他得意之极。    
      消息传到盛京,全城鞭炮齐鸣,一片欢呼。    
      皇宫里,众宫女太监们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地奔走相告,博果尔亦在其中欢喜跳跃。    
      孝端后看完捷报,一面折起,一面闭目深深呼吸,她脸上流露着欣慰的神情。突然,她想到什么,眉间隐现出深深的忧虑之色。    
      大玉儿看着捷报,喜形于色,拭泪道:苏茉尔,多尔衮终于拿下明朝的北京了!谢天谢地……谢天谢地!    
      苏茉尔看了她一眼,低声道:格格,你没见皇后的神情?她仿佛挺担心的。    
      大玉儿大惑不解地问:担心什么?    
      北京皇宫武英殿里,满汉众人都已散去。大殿里,只剩下两个人,多尔衮与多铎。    
      多尔衮坐在前明皇帝的宝座上,多铎在一旁站立,两人朝殿外眺望着。    
      多铎鼓动道:哥,仗是你打的,明朝江山是你拿下的!这么天大的功劳,可以说是举国无双!这个宝座,若不是你来坐,谁能心服?    
      多尔衮眼中闪过一丝警觉,他站起身冷冷地道:多铎,别这么说。我大清已经有皇帝了!    
      多铎不屑地:哼,福临那个小娃娃?    
      多尔衮咬紧牙关,沉默了半晌,大跨步出了殿。    
      多铎一愣,追出去大喊:哥!哥!你听我说。    
      多尔衮与范文程穿着汉人文士的半旧青衫在北京僻静的小巷中漫步,既是打探民情,又是体察民意。范文程低声道:王爷,咱们在这儿是人地生疏,您这么做,不怕惹什么麻烦……    
      多尔衮笑道:咱们随便走走看看,不多话也不多事,会惹什么麻烦!    
      范文程:王爷……大概是想听听外头有什么风声、老百姓有什么议论吧?    
      多尔衮哈哈一笑:知我者,范先生也。    
      范文程笑着摆手道:不敢。对了,王爷想听的事儿,倒是有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