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八贤王by:景文(历史yy+虐心+强受+he)





  原来,这就是他一直以为皇叔对他可能有的信任。
  原来他只是在隐忍。
  如今太原大胜,他根基坐稳便不想再忍了,也不必再扮演好叔叔的角色了。哼,好,真是好极了。德芳的手死死的按住腰上的剑,眼里闪起寒光。
  回头看着眼前延绵一片的军营。整个大宋七百里连营,都沉浸在今日战胜的兴奋之中。粗俗而大声的笑语伴着烤牛羊肉的香味,弥漫在整个营地。
  一望无际的平原那头,夕阳正如烈火一般,烧得整个天空红艳艳,连云霞都燃成了赤红。
  寇准久久的沉默着。
  “快点吧。”边上的士兵催促了一声,“不然天黑之前到不了驿站。”
  寇准回身策马慢行:“小哥,我不大会骑马。你要多包涵些啊。”
  “真是个书生,没用。”那小兵低声嘀咕了一句。
  寇准心里冷笑了一下。
  的确是很没用啊,就这样离开,连道别都没有机会。不过没有关系,只要他能留在这官场之上……
  王爷,我就终有一日还会回来。
  中军大帐分为前后两帐,前帐点兵,后帐是皇帝安寝之处。
  此时皇帝与众有功将领正在前帐痛饮欢庆。德芳独自坐在后帐书案前,手里正拿着顾祺瑞前来道别时送来的书信;那是寇准的字迹。
  信上笔迹潦草,一看便知是匆忙挥就。短短的只写了三句话:
  “共君凄风苦雨
  共君披星戴月
  共君苍苍千里度一生。”
  眼里竟然只剩了烛光下这断不成章的三句话,心头怦然。眼眶慢慢的有些温湿。
  突然前帐喧哗之声传入耳内:
  “好!烧了这太原城!陛下,我李汉琼支持曹瀚将军的主意。破了他太原的王气!让它日后再不能为患!”
  “不错!末将也赞同曹将军。”这个声音是出自大将刘遇,“最好是再引晋水和汾水冲灌太原城,这样就斩草除根了。”
  德芳听的心惊,这些大将全都同意烧掉太原城?这简直是自毁长城呵。他猛的起身想要冲到帐外阻止。脚步走到帐口,突然又停住。苦笑一下,自己现在说话能有什么用,只怕适得其反。
  皇帝的声音传来:“嗯,众位卿家的意思,甚合朕意……”
  德芳慢慢回到案前,有些失神的看着眼前的烛火。如此骄躁狂霸,算什么王者之师。难道帝业就是这样成就的?真是可笑。父亲若在世必不会如他这般轻狂自傲。
  就在思绪间,厚重的毡幕被掀了起来。皇帝进来,正看见德芳冰凉的眼神落在自己身上。
  “呵呵,”皇帝微笑,“怎么都不出去和众将庆贺一番。”
  “德芳无功,羞于列位。”
  皇帝走近,带着一身的酒气,有些无奈的说:“你还真是倔强!怎么样,这中军帐住的惯吗?”
  德芳并不答话,只冷冷一笑:“皇叔你这样安排,就不怕我玉石俱焚吗?”
  皇帝上前一把拉起德芳,深深的看他,而后突然放声大笑:“德芳,你真以为皇叔是一个酒囊饭袋了吗?”说完突然出手拧住德芳的双腕,一脚绊倒德芳,将他侧身翻过压在书案上。腰间的剑被利索的解下,丢得老远。
  德芳没有料到,皇帝的身手如此之快。他的臂力极大,自己的双手被反绞在身后居然丝毫动弹不了。
  “哼。德芳,你现在还以为自己可以玉石俱焚吗?”皇帝的声音一字字清晰的响在耳畔,“朕早说过,朕要得到的东西,就决不会错失。如果朕要用强,你的那点手段在我这里,只怕还不成气候!”
  “呵,那杀人不成,自毁应该还是有余的吧。”德芳答道。
  “好,如果你不在乎你母亲,也不在乎你的那个朋友。你就自毁试试!”皇帝的声音又森冷了一分,“德芳,我如此真心待你,你就非要这样逼我吗?”
  “说什么真心,你不过是惑于色相。如果我长得不是肖似母亲,你还会这样吗?呵呵,只怕我早该和德昭哥哥一般结局了吧?”身后的双手突然一阵剧痛。
  “你真是一心想要激怒我?”
  屋中沉默下来,烛火在两人的对峙中,不安摇晃。
  突然间,德芳感觉到桎梏着的双手已经被慢慢松开了,起身回头看见皇帝,心里有些惊讶。皇帝的脸上居然是一片萧索落寞的神色。
  皇帝走到床边颓然坐下,慢慢道:
  “德芳,如果我不是真心爱惜你,又怎会让自己堕入这一片挣脱不出的泥潭。如能早点除掉你,不是更可以解脱自己。何必眼看着你,自己却在苦苦挣扎?”
  他苦笑一声,接着说:“可是就算是心里在挣扎,却还是依然盼望你能在眼前。德芳你这样聪明,难道分辨不出我到底是贪图色相还是真心相待吗?”
  德芳低头伫立,长长的睫毛在烛影下微微的颤动,眼里的思绪却被掩饰其后。
  “报!”帐外突然传来一声高唱,打破了帐内令人窒息的沉闷。
  皇帝立刻起身,一瞬间神色又恢复了王者的威严:“进来。”
  亲兵捧了一封密封的信盒,走进跪倒:“陈王殿下急奏。”
  “报!”帐外又传来高唱。
  “枢密院齐王殿下急奏。”
  皇帝看着手中先后到达的两封急奏,双眉渐渐紧锁起来。
  -----------------------------------------
  看见大家对景文的鼓励,开心的热泪盈眶。
  某朵云大,不论长评是不是加精,景文都衷心感谢你^^。
  这么多亲亲愿意在这里看景文稚嫩的文字,已经让我很知足啦^…^
  一定继续努力!
  谢谢yingge大中肯的评语!!!
  希望大家以后继续拍砖指教! :)

  波澜

  东京的天空阴郁而凝滞。
  厚重的云低低的压在大内层层叠叠的金色琉璃之上,衬着几座孤傲的角楼,静静矗立在青色的雨幕中。
  雨纷纷地下了好几天,整个城市都笼在一片迷雾般的青色中。
  庞籍坐在外北城铁屑楼酒店的二楼窗边,望着雕花窗棂下的湿润街道。街上的铺子和这酒楼都一样冷冷清清的,偶尔有人撑着伞经过,也只能看见伞下濡湿的衣角。
  门外传来脚步声,庞籍抬头看上来的两人,微笑起身,就要行礼。
  “不必了。”为首身材魁梧的男子说完坐下。身后的另一人收起两把伞,递给候在一旁的店小二。
  “吕大人。”庞籍笑着对他拱手。
  “庞大人,连下这么多天雨,人人都不愿出门。亏庞大人会想到来这种地方来喝茶。”吕端笑说着,摒退身边的店小二,“来壶上好的龙井。”
  “庞某该死,让陈王大驾来这种腌臜地方。呵呵,不过这里却是要比中书省清净的多啊。”
  店小二上来茶,退下去。二楼又只剩了他们一桌客人。
  赵元佑微微皱着眉:“庞大人,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庞籍依然微笑着坐到陈王的对面,不慌不忙的说:“陈王殿下最近被齐王弹劾之案已经交到御史台审理了。殿下应该已经知晓。”
  “庞大人是为三司户判官,似乎与御史台的案子没有什么瓜葛吧?”依然是吕端笑答,“更何况并不是什么大案,只是大相国寺的几亩寺田春猎被毁。殿下已经上奏陛下请罚了。何劳庞大人如此费心?”
  庞籍一笑:“吕大人说笑了。若殿下和吕大人都不知庞某的真意,又怎会愿意来这种小地方与庞某见面?庞某官小职微,不过是想投到殿下麾下效力。”
  赵元佑依然皱眉道:“本王来,只是有些好奇。你在信上言之凿凿的说可以帮本王一个大忙。以你的小小官职,何来这么大口气。”
  庞籍呵呵一笑:“如能除掉齐王,殿下的事就大有可为。”
  元佑一哼:“我与齐王叔从无大过节,何必这样做?”
  庞籍依然不紧不慢的道:“庞某的这个主意,不是针对齐王殿下。而是可以一石二鸟,连同殿下的绊脚石一道除去。”
  元佐与吕端互看一眼,吕端道:“庞大人何来如此把握?”
  庞籍端起茶杯,细密的水汽袅袅直上,掩饰了庞籍的神色:“单凭太子殿下与齐王的交情,就足以成事。”
  赵元佑的神情凝重起来。
  吕端笑道:“这种事,我们殿下还是不搀合的好。”
  “哎,大人多虑了。庞籍既然一心辅佐殿下,又怎会推殿下进入这种烂泥穴?殿下不必沾手,只需提醒一个人,他自然会替您办了这些事。”
  吕端神色沉静下来:“庞大人说的是……”
  “你我心知肚明,只要稍微提点,凭此人对陛下心思的了解,定然会动手除掉齐王。”
  赵元佑微微点头,转头看吕端,吕端沉吟着并不说话。陈王独自思索片刻,笑道:“好,此事若成。从此庞大人就是我陈王府麾下的第一谋臣。”
  壶中袅袅的水汽间,两人相视微笑。
  镇州宋军行营里的议事殿气氛凝重。
  皇帝坐在檀木大椅上,冷冷的扫视着面前的将领:“这么说,你们都不同意近日攻辽?难道就没有人愿意随朕收复我大宋的燕云十六州么?”
  底下的将领低着头,默默的俱不做声。
  皇帝鼻中冷哼一声。
  此时殿前都虞侯崔翰突然出列,朗声道:“陛下英明。战事取胜,所乘的就是时势。如今我军大胜,正应该乘此机会,以破竹之势夺回我大宋幽蓟!”
  皇帝的脸上浮起了满意的笑容:“崔翰所言不错。众位,朕意已决。即刻下令枢密使曹彬,调发各地屯兵。下月朕将亲自率军越过拒马河,直逼辽南京城!”
  “陛下。”出列的是曹瀚:“大军云集,粮草方面会很紧张。”
  “是啊是啊……”底下一片附和之声。
  “哼,这有何难。下诏发京东、河北诸州军储,限期转运至镇州北面行营,以备供应。逾期不到者,杀无赦!”说完皇帝起身,走下台阶,凌厉的眼神扫过众将:“你们,还有什么要说?”
  众将心知此事已无回旋余地,只得跪下道:“臣等愿效死命!”
  皇帝的脸上这才出现了笑容,缓步走出大厅。
  九霄之上万里无云,碧蓝的天空深邃无际。
  皇帝看着天空,眼里闪过一丝自傲。
  德芳从外面下马进来,迎面正碰上愁眉紧锁的杨业。
  “杨将军?”
  “哦,臣见过八贤王殿下!”杨业见是德芳,忙要行礼。
  “不敢当。”德芳伸手挡住,“将军为何愁眉不展?今日不是商议伐辽吗?难道有什么变数?”
  杨业抬头看德芳,遥遥头,叹息了一声:“王爷,战事不是这么容易打的呵。”
  德芳小声哦了一下:“将军,德芳对于两军对阵,确实知道的甚少。只是前日里听皇叔说到这件事的时候,成竹在胸。将军难道觉得有何不妥吗?”
  杨业左右看看,转而低声道:“王爷真想知道,只需和臣去一个地方看看,就明白了。”
  德芳看他神色谨慎且颇为无奈,于是点头:“好。将军带路吧。”
  两人上马,一路往西而去。
  镇州行营西边是前锋营士兵的扎营之处,太原大胜,各军的前锋营的军士立功者最多。如今这里正是一片热闹喧哗。
  杨业策马走到近前,转身对德芳道:“王爷你看。”
  德芳顺着他所指,眼前有十几座与众不同的军帐,这些帐门口都挂着红色的绡绫。而门口正有不少军士围着帐口,一个个急不可耐的探着头。
  一会功夫,帐内出来一个士兵,一边提着散乱的裤子,一边笑得开怀:“哎呀,这个小娘们不错。”他刚出来,外面最靠前等待的士兵就一头扎了进去:“快闪开。轮到我了。”
  德芳有些目瞪口呆:“杨……杨将军,那是……”
  “军妓。”杨业无奈的说道,“是战后宋军抢来的太原女子。”
  “这……这不可能,我大宋一向军纪严明。怎么可能会有军妓?”
  杨业低头道:“国主投降时,将宫中百余宫女都献于宋军。陛下将这些宫女都赐给了有功将领。很多将领一人就得到了三名宫女。士兵不甘心,就强抢了许多来不及迁往洛阳的太原女子,充作军妓。这些陛下也是默许了的。”
  “什么?”德芳的眼睛睁大:“强抢民女?”
  杨业抬头看着远方,神情落寞:“自古成王败寇。王爷,这是乱世女子逃不过的命运。”
  军士们仍然在大声喧哗调笑。德芳不愿再看,策马转身离开。
  杨业看他神色阴郁,于是追了上去:“王爷,如今将领人人有妻妾,士兵也是人人分得财物。这个时候正是人心思归,哪会有人愿意与辽开战。”
  德芳转身怒道:“那你为何不劝谏陛下!”
  杨业一愣,随即低头不再说话。
  德芳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