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之剑-全球追捕、审判纳粹战犯史鉴





?0个南斯拉夫第那尔兑换1 个德国马克,从而人为地制造第那尔大贬值。而在战争爆发前,回个德国马克只能兑换6 —7 个第那尔。
  在货币政策方面的第二个掠夺性措施是发行德国信用证券,作为在南斯拉夫被占领区的强制性支付手段。这种所谓的“占领区马克”在德国国内没有任何保证金和价值。它是根据德国占领军和占领当局的实际需要在南斯拉夫印刷并作为强制性支付手段流通的,目的是使德国人能以最便宜的价格大量采购物品。1942年6 月30日,即经过一年多之后,德国信用证券被回收。这是在德国人把南斯拉夫一切可买的东西大量收购以及南斯拉夫银行被清理解散和她的全部财产被掠夺殆尽之后发生的。德国人强行成立了所谓“塞尔维亚银行”来代替南斯拉夫国家银行。为了避免在这一过程对德国人造成任何损失,塞尔维亚国家银行有义务,把所谓的占领区马克兑换成新第那尔。后来,德国人仅仅凭借一张简单的收据又把兑换的马克纸币提取出来。在德国侵略者肆无忌惮的野蛮掠夺下,南斯拉夫为此付出了至少50亿第那尔的代价。苏联政府向纽伦堡法庭提交的纳粹德国1941年5 月29日关于成立塞尔维亚国家银行的这份文件表明:德国占领当局非法强制清理、解散了南斯拉夫国家银行,并且在“南斯拉夫已经不再存在”的借口下采取清理手段大肆掠夺。所谓的塞尔维亚国家银行纯粹是德国侵略者用以为其掠夺性的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服务的工具。该银行的所有经理和职员,都是德国人任命的。
  军事征用和罚款。
  德国政府的军备部长施佩尔以军备事务方面最高权威的身份宣称:规定的价格是军备计划的“大宪章”。
  戈林在1943年3 月26日的一项命令中要求进一步降低从一切被占领国家进口商品的价格。这种降价是通过确定外汇牌价、军事征用、没收、罚款和采取特殊的价格政策得到实现的。军事征用这种以法定的低廉价格和强制性收购为特征的政策,使纳粹德国政府有可能对南斯拉夫各族人民进行贪得无厌的剥夺。这样敲骨吸髓式的抢掠,甚至连甘心侍奉德国侵略者的南斯拉夫卖国政权也感到难于接受。大卖国贼米兰·奈迪奇在1942年2 月12日的一份报告中抱怨到:“1 .如果把那么多的牲畜弄走,农民将无法耕种土地。当局一方面命令耕种每一块土地,另一方面却肆无忌惮地弄走了牲畜。2 .牲畜的出售价格是如此之低,以至农民们感到他们的牲畜几乎是没有得到任何补偿即被夺走。”
  此类现象,在南斯拉夫全国各地普遍存在。
  为了最大限度地掠夺南斯拉夫,德国占领者还规定了各种各样的巨额罚款。在1943年一年内,仅首都贝尔格莱德一个地方,由占领军司令部征收的各种罚款高达48818068第那尔这个令人吃惊的数字;在第二大城尼什,1943年头3 个半月的罚款总额也达到5065000 第那尔。
  汇划结算也是纳粹占领者剥夺被占领国的一个重要手段。南斯拉夫向德国出日的商品就是以这种方式进行结算的。早在1943年3 月1 日,汇划结算帐目上塞尔维亚就已有2 .19亿德国马克或43.8 亿第那尔的顺差。当德国军队即将离开时,德国人积欠塞尔维亚的款项已达100 多亿第那尔。
  没收。
  没收是德国人掠夺南斯拉夫所使用的最普遍和最有效的手段。早在1941年4 月南斯拉夫被全部占领之前,德军前线司令部就颁布了关于没收南斯拉夫财产的法令。根据这一法令,大量农产品、原料、半成品和其它产品均遭侵略军没收。占领一开始,德国占领者又通过颁布一系列蛮横的法令推行一整套剥夺南斯拉夫国家和居民公私财产的制度。各种各样的物资和产品都是掠夺的对象。全部工业设施,以及牲畜、粮食和个人生活必需品全都不能幸免。试援引数例:1 .德国军队一开进南斯拉夫,就对所有的大商店和仓库进行抢劫。这类暴行往往是在夜间宵禁以后进行的。
  2 .德军驻南斯拉夫某部长官屈布勒少将对部下颁布命令称:“部队必须毫不留情和非常严厉地对持有敌意的居民采取行动,通过摧毁偏僻地区的居民点和没收所存储备以剥夺敌人的任何生存机会。”由于这一命令和其它类似的命令,在“没收所存储备”和“摧毁偏僻地区的居民点”的借口下,发生了为数众多的德国军人公然抢劫的事件。
  3 .“讨伐”是纳粹侵占时期经常发生的现象。而且,这种行动总是伴随着对被讨伐者的掠夺。同样,被俘和阵亡的民族解放军官兵也总是被洗劫一空。所有被关进集中营的南斯拉夫军民也遭到抢劫。
  4 .抢劫教堂。例如,在希贝尼克附近作战的纳粹德军“康拉德部队”就洗劫了扎布拉德的圣约翰教堂。
  南斯拉夫政府的结论是:“在被纳粹德国占领的4 年内,南斯拉夫所有地区均遭到了全面掠夺。既有在各种各样的”法律授权“下进行的掠夺,也有德国人所进行的集体抢劫。纳粹占领军在这方面表现得很有创造性,并采取了他们在其它被占领国家所取得的有关经验。这种罪恶行动对南斯拉夫国家及其公民造成的损失达到了如此地步,以至可以认为,这就是要把南斯拉夫从经济上彻底搞垮。”
  纳粹仆从国伪克罗地亚独立国盘踞的波斯尼亚一黑塞戈维那,数十万塞尔维亚族居民,仅仅因为不肯改宗天主教,竟横遭乌斯塔什匪徒刀劈枪刺,死于血泊之中。二战期间,原南斯拉夫王国的全体15—55岁男子中,有2 /3 非死即伤。全国40%以上的工业企业被毁,30万个农户失去生计,挣扎在死亡线上。
  (四)法国、比利时、卢森堡。
  曾经在欧洲和世界称雄数百年的法兰西,也遭受到亘古未有的奇耻大辱:除阿尔萨斯一洛林“物归原主”外,整个国家被拦腰一分为二,几乎占国土总面积 40 %的经济发达的东、北部,由纳粹德国直接占领;被允许继续保留法兰西国号的地区,其实只是西、南部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区,由叛变投敌的贝当将军担任“国家元首”。法国失去了整整60万人口,其中近10万犹太居民被集中到巴黎远郊的德朗西转运营,随后运送到奥斯维辛等集中营、灭绝营从肉体上消灭。在抵抗战士中,仅妇女即有13万多人被关进纳粹集中营,其中65000 多人死亡,另有上万人在战后死于“集中营后遗症”。法国的国民财富至少损失了215 亿美元,远远高于一次大战后法国从战败的德国收取的赔款。就连法国外交部的秘密档案,除去最重要的一小部分早已经波尔多港装船运往美国外,转移到卢瓦尔河谷隐蔽的大部分档案,也被德军的特种兵部队在搜索中查获,装满 102卡车运往德军占领区,最有价值的部分则被劫到柏林。在法国,大部分原料资源、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等战略储备被强行运往德国,连同燃料,共计800 多亿法郎;掠走的工业制成品价值超过1840亿法郎,仅在1940一1942两年间,就掠走5000辆机车和25万节车厢。就以被掠走的汽车而言,即足足可以装备德军的88个正规师。
  比利时战略位置重要而又富饶的东部城市马尔梅迪、欧本。圣维特等地遭德国吞并。卢森堡大公国由于与德国同文同种,被整个并人第三帝国,成为亚深行政专区的一部分。
  (五)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斯洛伐克是纳粹德国侵略战争的第一个受害者。
  二战爆发之前,捷克斯洛伐克就遭到纳粹德国的肢解:希特勒利用英、法“祸水东引”的心理,迫使它们在《慕尼黑条约》上作出根本性让步,兵不血刃即强占了占捷克斯洛伐克总面积1 /3 以上的苏台德地区;继而又于1939年3 月出兵侵占了该国全境。
  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关于德国法西斯分子在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土地上所犯罪行的官方报告,曾作为基本文件之一提交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它指出:“德国进攻捷克斯洛伐克的计划不仅指向作为政治和军事整体的共和国本身,而且也指向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存在;不但要剥夺它的全部政治权利和文化生活,而且要剥夺它的财富以及财政和物质资源。”
  (六)直接掠夺。
  根据慕尼黑协定:“慕尼黑协定刚刚签字不久,德国人在没有任何补偿的情况下,没收了共和国被割让地区的所有属于捷克人和犹太人的工商企业。捷克人和犹太人被剥夺了全部房屋、商店和厂房,而且是通过暴力的方式,并且时常伴随有流血事件。”
  希特勒于1939年3 月15日夜幕降临时抵达布拉格,并在著名的赫拉钦(城堡)过夜c 第二天清早他离开该地,随身带走了大批珍贵的护壁板饰。提到这一点并非因为这些被盗物品的价值,而是因为它是德国国家和纳粹党的首脑在入侵第一天所做的榜样。
  随同德国军队开进布拉格的有一个德国经济专家组,亦即进行经济掠夺的专家们。
  对德国有用的东西都被弄走了,包括极为重要的原料、铜。锌、铁、棉花、羊毛储备和大量粮食储备等等。
  全部铁路车辆,包括车厢、机车等都被德国人运走。保护国境内所有完好无损的铁轨都被拆除运往德国,后来用从德国运来的旧铁轨来代替。
  为布拉格有轨电车新制造的车辆刚刚装配完毕,即被另做他用运往德国。
  属于捷克斯洛伐克多瑙河轮船航运公司的船舶(该公司的大部分股份均属国家所有)均被德国和匈牙利所瓜分。珍贵的艺术品和上乘的家具从公共建筑物中消失了,德国人甚至对这种抢劫行为并不寻找什么合法的借口。油画、雕塑、挂毯均被运往德国。
  驻捷克斯洛伐克国家银行的德国全权代表冻结了对外国的全部支付款项,并没收了保护国的全部黄金储备和外汇。
  德国人通过这些方式侵吞了价值73700 万克郎的23000 公斤黄金,并把这笔黄金从国际清算银行转人德意志国家银行。
  2 .经济生活德意志化。
  (1 )侵吞农业产业。
  在1938年10月初被德军占领的地区内,德国开始让德国国民移居到那些本属捷克人和犹太人的田庄。这些田庄的主人由于政治和种族原因都已逃亡。
  对捷克斯洛伐克1919年的土地法,凡有利于捷克国民的条款均被宣布为无效,捷克农民被驱逐出自己的庄园,并被迫放弃所有的牲畜、农具和家具。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大型农场和国家财产自动变成了纳粹德国的财富并被置于德国各主管部长的管辖之下。
  (2 )只准德国人充当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各个国营企业的经理和监督管理人员。
  私人财产的德意志化是在雅利安化的口号下开始的。对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等农村地区的德意志化是由设在布拉格的“德国移民协会”这一特别机构进行的。
  占领当局对捷克农民的农产品虽然也付款,但价格极低。在农村地区进行的德意志化,除开德意志化的一般意义外,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多地使富裕的捷克家庭贫困化。
  为了给德国移民腾出地方,捷克农民被赶出自己的庄园。捷克人的全部农业企业都以此种方式遭到洗劫。监督产品的农业合作社被改组成辅助性组织,并在最大限度内被德意志化了。占领者还制定了一系列震慑捷克农民的野蛮法令,规定凡由于故意违反有关生产、交售和定量等“过错”,将被处以高额罚款,甚至常常被处以死刑。
  3 .没收银行及其储备。
  在捷克斯洛伐克,工业企业由银行直接提供资金,银行在许多情况下拥有或控制企业的大部分股份。纳粹分子通过对银行的霸占取得了对整个捷克工业的控制。
  慕尼黑协定之后,两家德国大银行一德雷斯顿银行和德意志银行接管了布拉格银行在被分割地区设立的分行。前者接管了波希米亚贴现银行的32家分行,后者接管了波希米亚联合银行的25家分行。
  这两家德国大银行刚刚取得对苏台德德意志人地区分行的监督权,就立即着手对有关银行设在布拉格的总行施加影响。捷克斯洛伐克的银行都是股份公司。只要在每个公司中存在一名犹太人经理,该公司就被视为犹太人的财产加以没收。于是,许多非犹太人的产业也遭到接管。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被割裂成两块:波希米亚一摩拉维亚保护国和纳粹卵翼下的“独立的”斯洛伐克。
  当纳粹德军于1945年5 月上旬最终撤离捷克斯洛伐克时,已有36万居民死于纳粹的暴政之下。总共有305000人被关进集中营或灭绝营,只有75000 人免于一死,但其中的23000 人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