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1-平步青云
说了半天是怎么回事?我还不甚明白。“
于是胡雪岩把海运转驳和向英商购枪两事,说了个大概,裘丰言好热闹,爱朋友,对尤五这样的人,跟嵇鹤龄一样,渴望结交,运洋枪的差使,也觉得新鲜有趣,所以满口答应。
“不过,说句实话,此行也不是全无意外!”嵇鹤龄提出警告,“这年头,萑苻遍地,洋枪这样的利器,暗中颇有人眼红。老裘,你是有名的‘酒糊涂’,一路上要少喝。”
“少喝一点可以。你放心好了,我每顿总喝到快要糊涂为止。”
嵇、胡二人都笑了。“老裘!”胡雪岩好奇地问道,“你平生醉过没有?”
“只醉过一趟。”裘丰言说,“是我娶亲那天,特意喝醉的。”
“为什么?”胡雪岩诧异地问。
“负气!”裘丰言说,“我那头亲人,是先父定下的,照我的心意,想娶东邻之女,先父说什么不许。我心里存个拙见,花轿要抬进门,我设法阻挡,洞房之中,同床异梦,是我自己的事。所以吃喜酒的时候,同学少年起哄来灌,我来者不拒,已吃到了六、七分。一进新房,我不揭新娘子的盖头,去揭酒坛子的盖头,吃得颓然大醉,人事不知,整整睡了一天一夜才醒。”
“该打屁股!”胡雪岩好奇地笑着,“新娘子必是哭了一夜?”
“新娘子倒没有哭,先母从没有看我醉过,吓得哭了! 你道我醉得如何?
十一月的天气,一块豆腐放在胸口,要不了多久就滚烫了。“
“好家伙!”胡雪岩咋舌,“你这么喝,不把命都喝掉了?”
嵇鹤龄没有听他谈过这一段,此时感兴趣的是他的新娘子,便抢着问道:“尊夫人如何?虽不哭,必是苦苦相劝?”
“没有那话!”裘丰言摇摇头,“你们道内人如何?只怕猜到天亮也猜不着。”
“那就不要猜了,你自己从实供来!”
“内人当时叫‘伴房’的回娘家,说新姑爷好酒若命,叫她娘家送二十坛好酒来……”
“妙!”嵇鹤龄失声而呼,“那你怎么样呢?”
“我还有怎么样?人生难得一知己,我好酒,她寻好酒来我吃,你想想,我怎么能不服帖?”
嵇鹤龄跟胡雪岩都大笑,裘丰言回忆着少年的妙事,自己也笑了。
“说也奇怪!”他又说,“从那一天起,我对内人的看法就两样了,原来看她胖得有些蠢,这时候想想,杨贵妃是胖的,明朝的万贵妃也是胖的,《红楼梦》上的薛宝钗也是胖的。脚是大了点,她的三寸金莲……”
“慢来,慢来!”嵇鹤龄抢着问道:“三寸金莲怎么说是大脚?”
“我的话还没有完。”裘丰言不慌不忙地答道,“内人的三寸金莲是横量,跟观音大士一样。”
这一下,里里外外都是笑声。孩子们未见得听懂裘丰言的妙语,但极易受大人的感染,第一个丹荷就不曾看见他父亲与客人们这么笑不可抑过,因而颇有滑嵇之感,便忍不住笑得比什么人都厉害。而瑞云则已内心充满了笑意,一触即发,况且裘丰言谈他那位大脚的胖太太,措词甚“绝”,她也是听得懂的。
就在这一片笑声中,又有位贵客翩然而临,是王有龄,这下场面自然变得严肃了,有裘丰言在座,宾主都不便说什么涵意较深的话,一个道了贺,一个致了谢,王有龄便说:“鹤龄兄,我的移交现成,你随时可接,我看拣日不如撞日,你明天谢了委,就请移驾到局先视了事,也好让我早卸仔肩,稍松口气。”
“雪公!”嵇鹤龄拱拱手用歉意的声音说,“这一层实在不能从命,容我先好好跟你老请教了再接事,如何?”
“那么,”王有龄看了看裘丰言说,“丰言兄,一起到舍下便饭吧!”
裘丰言也是熟透了人情世故的,听这话便知他们预先有约,当然有好些
体己话要说,自己决不能去惹厌。然而他也不肯实说这层意思,“改天到府上叨拢,”他指指地下说,“鹤龄兄见委,要我为他接待贺客。我今天晚上一顿酒,就拢嵇府上的了。”
这样安排也很好。于是嵇鹤龄特地入内,关照瑞云,款待嘉宾,然后道声“拜托,偏劳”,与王有龄、胡雪岩一起出门。
到了王家,王太太已特地从“小有天”闽菜馆叫了一桌席,为嵇鹤龄贺喜,兼为胡雪岩接风。三个人吃酒席,虽是盛馔,亦难下咽,因此胡雪岩出个主意,索性请些海运局的同事来赴席,一则作为王有龄酬谢他们平日帮忙,再则也为嵇鹤龄引见。
临时飞笺召客,原是不甚礼貌的举动,不过都是局内同事,也就无所谓了。在等候甜这段时间,王有龄延客入书房,商谈移交。王有龄在海运局有亏空,但历来相沿的习惯,大致前任亏空总归后任接收,作为一笔宕帐,能弥补就弥补,不能弥补就再移交给后任。到了移交不过去时,那就要出大乱子了。
当然前任是红是黑,后任是忠厚还是精明,以及彼此的交情,都有关系,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前后任等于一个人,自然没有话说。但胡雪岩觉得这件事应该有个明确的处置,否则就变成让嵇鹤龄受累,不仅于心不安,而且出了乱子,也就无异为自己找麻烦。
“雪公!”他一开始就这样说,“现在等于做生意盘一爿店一样,亲兄弟明算帐,帐尽管宕在那里,算不能不算清楚。该如何归清,我们再想办法,等我上海的丝卖掉,我想就不要紧了。”
听胡雪岩一说,王有龄心里有数,赶紧答道:“应该应该。我们休戚相关,灾福相共,决不能把个烂摊子甩了给鹤龄兄就算数。”
这一说,事情就好办了,那笔宕帐,能报销的报销,不能报销的,宕在那里,宕不过去再说,反正有胡雪岩在,不会叫嵇鹤龄为难。至于张胖子那里,继续维持旧有的关系,也就没有什么可说的。
嵇鹤龄一路听,一路点头,保持沉默,这是最适当的态度,这个差使由王有龄和胡雪岩身上而来,此刻便不宜有所主张,等接了事,只要不伤害到他们两人,自己尽可发挥,亦无须在此时有所主张。
接着就谈到用人,这下嵇鹤龄却有话了,“雪公!”他问,“局里哪几位是非留不下可的?”
王有龄懂得他的意思,“我没有什么人。”这是表示没有什么利害关系深切的私人,“不过,有一两位平日颇为出力,你能维持就维持,真的以为不行,当然也由你自己处置。”
接着,王有龄说了两个可事的名字,嵇鹤龄都把他记了下来,表示一定设法维持。
“那么,雪公另外有没有人要安插呢?”
王有龄想了想说:“我有个远房侄于,最近从家乡来,我不想把他带到湖州,怕有人说闲话,‘官亲’太多。你如果能设法安插,那就求之不得了。”
“好!请雪公叫令侄开个履历给我。”嵇鹤龄又说:“我跟雪岩商量好了,预备用裘丰言。雪公看如何?”
这是嵇鹤龄的子腕,有意表示恭敬亲切,当然,王有龄即使不赞成,因为有胡雪岩的意思在内,也不会反对,而况事不干已,且对裘丰言的印象不坏,所以他连连点头:“很好,很好!”
“再有,”胡雪岩接着说,“到松江去接洋枪,我想请老裘顺便去跑一趟,请雪公再弄件公事。”
“公文方便。不过‘酒糊涂’办这种事,会不会出纰漏?”王有龄说,“我看最好叫你那个姓陈的后生跟了他去,这个人年纪虽轻,人倒能干。”
“既然寻公看他能干,不妨在猢州给他一个什么差使。”胡雪岩毫不思索他说了这一句,想想又不对,赶紧再接一句:“当然是挂名差使。”
“挂名差使又何必?”
“有个道理。”胡雪岩说,“陈世龙年底要成亲了。有个差使,便算衣冠中人,男女两家的场面上都好看些。”
“这可以!”王有龄随口答道,“女家是哪一家?”
“新娘子就是阿珠。”
“咦!”王有龄和嵇鹤龄不约而同的面现诧异之色,而且都非常困惑,不知这话怎么问下去?
也不需他们动问,胡雪岩自己把那段移植蓬门清卉的经过,讲了一遍。
王有龄和嵇鹤龄自然都极注意的在听,但两人的反应不同,王有龄是替他惋惜,嵇鹤龄则颇为赞成,说胡雪岩这件“快举”,大有唐人侠义之风。
十六当天回家,胡雪岩叫阿福把住在附近客栈里的陈世龙去找了来,他是要告诉他一个好消息,到松江接枪,已经用不着他了。眼前在杭州也没有什么事,可以先回湖州一趟,去见一见“丈母娘”。
“不必!”陈世龙说,“接枪的事情,也很麻烦,我跟了裘老爷去好了。”
“为什么呢?”胡雪岩倒有些诧异,心想这是求之不得的“美差”,陈世龙不该不领情。
他何尝不领情,心里也巴不得去看一看小别数日,便如数年的阿珠,只是为了感恩图报,自愿出力。而这话他又不愿说,觉得说了便没意思了,因而沉默不答。
胡雪岩是察言观色,只需稍力用点心,便可以看透他的腑肺,心里暗暗欣慰,也不说破,只这样告诉他:“叫你去看丈母娘是‘顺带公文一角’,湖州我一时去不了,有好些事,要你替我去办。你不必到松江去了!”
最后一句话,完全是长辈的口气,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陈世龙只好点点头。
“第一件,你跟你郁四叔去说,如果有多余的头寸,我要用,请他汇到阜康来,期限最好长一点,利息我特别加厚。第二件……”
说到第二件,他沉吟了,意思是想把黄仪调开,但丝行才开始做,总得把这一“季”做出个起落来,净赚多少,该分多少花红,有个实实惠惠的交代,则宾主尽欢而散,才是正办。照目前这样子,仿佛有些过河拆桥,传出去于自己的名声有损。
“世龙,”他问:“你看黄仪这个人怎么样?”
“本事是有的,不大合得来群。”陈世龙直抒观感。
“对!你说到了他的短处。”胡雪岩说,“你丈人自己说过,‘吃不住他’,我要想个办法,把他调开,不过目前还不到时候,你跟你丈人说,好歹先敷衍敷衍他,到明年我自有妥当办法。”
“我晓得了。”陈世龙又说,“郁四叔那里,最好请胡先生写封信。”
“信我是要写的,还有东西带去。啊!”胡雪岩突然喊了起来,“我倒想起来了,老黄文墨很不错,我想请他来帮忙,专门替我写写信,你倒探探他的口气看! 送他的酬劳,一定够他用,你看他的意思如何?写信来告诉我。”
“这倒也不错。老黄这个人也只有胡先生能收服,他做事最好自己做自己的,不跟人联手,一定做得好。”
这样商量定了,陈世龙便整整忙了两天,把胡雪岩要带到湖州送人的土仪什物,以及他自己“孝敬”丈人丈母娘的衣料与食物,向阿珠献殷勤的胭脂花粉,一起采办齐全,再下一天就下了航船,直放湖州。
一上岸先到大经丝行,迎面就遇见阿珠的娘,心里没有预备,顿时搞得手足无措。首先称呼就为难,自然不能再叫“张太太”,但又老不出面皮喊声,“娘!”
阿珠的娘,却是又惊又喜,“你怎么回来了?”她说,“来,先坐了再说,你丈人也在里头。”说着,她自己先转身走了进去。
陈世龙定定神,心里在想,看这样子,丈母娘对自己是中意的,他唯一的顾虑,是怕阿珠的娘,觉得受胡雪岩的好处太多,不一定以这头亲事为然,或者口中不说,心里起了个疙瘩。现在,这个疑虑似乎是多余的了。
由店堂绕过屏风,走人第二进就是客帚,这时不是收丝的季节,空荡荡地一个客人都没有,但旁边厢房却有人,是黄仪,在窗子里望见了便喊:“啊呀,新贵人上门了!”一路喊,一路抢了出来,笑脸迎人。
陈世龙有些发窘,站定了脚招呼一声:“黄先生,你好!”
“你发福了!”黄仪歪着头,从上到下把陈世龙端详了一遍,“上海住了几个月,样子变过了!”
这一说引起了阿珠的娘的注意,也是退后两步,直盯着陈世龙看。夷场上的衣饰总要漂亮些,又是“丈母娘看女婿”,所以她脸上的笑意越堆越浓,这样就更要惹得黄仪开玩笑。
“张太太,”他笑着说,“回去慢慢看!新贵人脸嫩,看得他不好意思了。”
“晓得他脸嫩,你就少说一两句!”阿珠的娘已经在卫护女婿,这样笑着说,“都到里头来坐!”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