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前夜风云录
焦达峰允诺。陈作新就穿着新都督服装,骑马挎枪,带了五十人的卫队,威风凛凛向北门而行,刚行到文昌阁附近,梅馨带着数百兵士突然从街两边的商店民房内冲出,一拥而上,杀向陈作新及其卫队。一兵持刀砍伤陈作新的左颊,陈作新拔枪不及,落下马来,乱兵齐上,将他砍死。陈的卫队或死或降,顷刻间被一扫而光。
梅馨大喝道:“陈贼虽死,焦贼尚在,我等为黄忠浩黄将军报仇,须得将焦贼一并除了!”众乱兵发一声喊,就冲向军政府。入军政府大门后,先缴了卫队的枪,然后大呼小叫找焦达峰。
焦达峰在乱兵进大门时,就得亲兵报告,要他从后门速速逃走。焦达峰冷笑道:“无耻梅馨,不过欲逼我下台,焦达峰何惧此辈!我乃革命党人,视名利如敝履,这个都督早就不想当了,今日卸任也罢。”说着脱了黄缎官服,扔在地下,大踏步出屋。
这时乱兵已冲进军政府楼内,挺枪围住焦达峰。焦达峰怒问:“你等要怎样?”
乱兵嚷道:“要杀你。”
焦达峰说:“要杀就杀,我岂是怕死之人,但须容我向门外的‘汉’字大旗行过礼,从容就死。”
梅馨在乱兵之后喊道:“是条汉子,就允了你这个请求。”一挥手,乱兵拥了焦达峰走出军政府大门。门外广场上“汉”字旗在旗杆顶部猎猎飘展。焦达峰肃容立正,向大旗敬礼,礼尚未完,乱兵的刺刀就从背后捅了上来,焦达峰扑通一声,倒在血泊之中,临死说道:“悔不用谭石屏之言,竟为鼠辈所算!”
焦、陈既死,乱兵拥了谭延凯出任都督。谭延凯假意推让,乱兵不许,谭延凯遂做了都督,下令赏乱兵五百元,又出巨资给梅馨,请其离湘躲祸。谭人凤听说了乱兵杀焦陈之事,大怒下入军政府质问谭延凯:“焦达峰何罪被杀?”
六五 湘江坠酸泪(4)
谭延凯说:“杀焦达峰者,乃是梅馨。如今此人惧罪潜逃,如之奈何?”
谭人凤气得手足乱颤,却无可奈何。谭延凯则下令以都督之礼厚葬焦达峰、陈作新于岳麓山,并为他俩举行盛大的追悼大会。后人刘人熙督湘时,曾在焦达峰墓前竖一石碑,称“湘水坠泪之碑”,供游人凭吊。
焦陈之死的消息传到武汉,数千援鄂的湘军遥望南天,痛哭失声,军无战心,要回湖南平乱,为焦、陈二都督报仇。此时张振武受伤住院。黎元洪与孙武、蒋翔武、汤化龙、胡瑛等抚慰无效,惶急之下,束手无策。武汉的军心民心,一时陷入极度恐慌惊惧之中。黎元洪流泪说:“两湖唇齿相依,互为依靠,今湖南将乱,为之奈何?”
便在此时,忽然黄兴与宋教仁、徐佩萱、张竹君等同乘一船,溯江而上,在武昌上岸。消息传到军政府,黎元洪一跃而起,大喜之下泪溢眼眶,说:“黄克强来了,武汉有救了!”于是急率孙武、蒋翔武、汤化龙、胡瑛等赶往码头迎接,同时下令赶制十面大旗,上写“黄兴到”三个大字,命兵士骑马舞旗,在武昌、汉口等处,宣传黄兴到来的消息。一时之间,武汉三镇欢声雷动,为黄兴的到来兴奋不已,一时士气大振。
原来黄兴在上海呆够了多日,无法西来武汉,焦急异常。陈其美、宋教仁等也一筹莫展。徐佩萱见黄兴心焦异常,当即说:“此事由我来想办法。”
黄兴说:“清廷下令封江,你又有什么办法?”
徐佩萱说:“封江只是不许商船、民船通行,却不能阻拦赤十字会前往,我去央朋友组织一支赤十字救护队往武汉战场救护伤员,这样你我就可以随队前往了。”
黄兴大喜,却又不安的问:“你的朋友是谁,他肯冒大危险去战场?”
徐佩萱说:“她叫张竹君,危险再大,她也肯去的。”
黄兴惊呼一声,他自然早听说过张竹君的大名,就忙问:“张竹君不是在广州开医院吗,何时到了上海?”
徐佩萱说道:“光绪三十年日俄在我东北开战,上海的绅商李平书组织美国赤十字会中国分会,往辽东一带救护中国难民,张竹君当时也带人乘船赶往辽东响应,事后她就留在上海发展了。这几年在她在上海的影响颇大,声誉极隆。”
黄兴赞叹道:“不愧是才女,到哪儿都能打开局面。在上海这个花花世界成功事业可不容易呀!”
徐佩萱笑道:“她拜李平书为义父,罗迦陵又要认她为义女,有这些人物的支持,她岂能成功不了。如今她做上海医院的监院,救死扶伤,艺德两馨,深受沪人的推重,传说张竹君夜行遇盗,自报姓名,盗寇大惊下立刻将抢劫的财物如数奉还,并鞠躬致歉。依此可以推想她的人望之高。”
黄兴听了张竹君竟能在上海得享如此盛名,钦佩之余,催促徐佩萱马上前往求助。
徐佩萱即乘轿往上海医院探访张竹君。多年未见,张竹君美貌依旧,风华不减,仍是孤身不嫁,以治病救人为终身追求;而此时的徐佩萱却入了同盟会,参与了黄花岗起义,一番惊险之后,与黄兴结为夫妇。两人相见,一番惊喜感叹,徐佩萱随即说了求助的事。张竹君听罢,肃容说道:“此事小妹义不容辞,我立刻着手组织赤十字救护队,即送你与黄兄前到武汉,我又可亲往战地救护伤员。事不宜迟,我准备好人手药品后,咱们立刻起行。”
张竹君号召组织赤十字救护队,玉手一招,沪上各界反应热烈,医生护士专业人手很快就招了二三十名,又有商界提供捐款购买药品等物,张竹君于是租了一艘英国人的旧火轮,促徐佩萱与黄兴等上船同行。
黄兴不料张竹君办事如此快捷,高兴下请陈其美留上海尽快策动浙江及上海的起义,自己则与宋教仁、徐佩萱三人杂在赤十字会的医生护士当中上了船,船上高挂赤十字会的旗帜,逆流而上。船行刚入湖北境内,江西、安徽两省就已宣告光复,接着,清军水师提督萨镇冰离舰出走,水师舰队通电反正。黄兴得讯,兴奋异常,纵声大笑。
六六 枭雄出漳水(1)
黄兴一行武昌上岸,见过黎元洪后,张竹君即率医生护士渡江往汉口设临时医院,救护伤兵和受伤市民。接着黄兴宋教仁过汉口看望民军,鄂军一片欢腾,湘军官兵则流泪恳求黄兴做主,为焦、陈二督报仇。黄兴讲话说:“焦达峰是我的好兄弟,焦陈二督之死,我与你等一样难受。”说着掉下泪来。湘兵一齐低头呜咽。
黄兴接着说:“现在清兵势大,武汉危在旦夕,如果湖南内乱,湖北一定难保,故抗清事大,报仇事小。众位都是革命者,当知轻重缓急,须顾全革命大局,否则,湖北不保,湖南岂能幸免,反清大业痛遭挫折,你我便俱是天下汉民的罪人了。”
湘军官兵默想片刻,随即齐声道:“我等听黄先生的,大局为重,誓死抗清!”
黄兴担心湖南的局势进一步恶化,又给尚滞留湖南的谭人凤及湖南军政府的周振麟写信,让他们设法稳住军、政各界的党人,不要与谭延凯为难。
黎元洪这时请黄兴、宋教仁过江入军政府会商保卫武汉之事,同时招了三武、胡瑛、居正、汤化龙、吴兆麟等要人一齐莅临。会上,宋教仁提出推黄兴为南方大都督,统一领导已经光复的两湖、江西与安徽、陕西五省,并以大都督名义下令各省派兵援鄂,共保武汉。
孙武、张振武一听,极不高兴,嚷叫道:“黎元洪黎公是首义都督,早为天下共知,如今黄先生初来匝到,就称大都督,凌驾于黎公之上,恐人心难服。”
宋教仁怒道:“难道以后满清推翻了,各省都自行其是,不设中央政府了,民国也不设总统了,真的各省独立,中华分裂?”
张振武“嚯”的站了起来,说:“那是以后的事,武汉现在只有一个黎都督,不要什么大都督。黎都督是首义元勋,就可行大都督之事,号令光复各省。”
蒋翔武支持宋教仁的想法,说:“黄克强黄公乃是革命元戎,民军兵士一听黄公到鄂,无不振奋鼓舞,军心为之大振。革命的大首领作革命的大都督,有何不可?”
吴兆麟却说:“以黄压黎,外人将说我等党人争权夺利,此举易惹内部同志心生嫌隙,导致内争立起,还须慎重。”
双方意见不和,舌枪唇剑,胡瑛、居正、汤化龙等也不支持设大都督一职,心中欲以湖北军政府的班底为基础组建将来的中央政府,宋教仁激动殊甚,滔滔宏论强调设大都督的必要,孙武、张振武却哪里肯听,冷笑连连,坚决反对。
黄兴、黎元洪两人坐在一起,先还仔细倾听双方观点,到了这时,两人都觉甚是尴尬。,于是一起出声喝止争论。黄兴起身怒道:“我来湖北,是与黎公商议如何共保武汉的,不是来抢官做的!如今大敌压境,武汉三镇危如累卵,我等岂能争吵不休,干这亲痛仇快的事。”
黎元洪也忙站起来,说:“黄公是我素所敬仰的大革命家,出生入死皆是为了大汉江山,岂是贪图官位之人,你等切莫胡思乱想,。”
宋教仁、孙武、张振武三人气呼呼的坐着,不发一言。冷场了一小会,忽蒋翔武站了起来,提议说:“为今之计,莫若拜黄公为民军总司令,总摄武汉各军,以抗清兵。”
居正胡瑛首先赞成,接着汤化龙、孙武、张振武、吴兆麟等也表同意,众人一起用眼看宋教仁,宋教仁无法可施,无奈下也只得点头。黎元洪叹道:“如此委屈黄兄了。”
黄兴说:“这是什么话,大家同心协力,共保武汉才是,黄兴愿领军血战清兵。”
十一月三日,黎元洪于武昌举行盛大的筑坛拜将仪式,委黄兴为民军总司令。前线民军得讯,士气大振,气势如虹,拼死反击下,又将北洋兵赶出汉口市区。黎元洪大喜,说:“如今黄兄主持武汉战事,我不用夜夜惊梦了。”
北洋军进攻受挫,前锋将领李纯、王占元等往见冯国璋,请示说:“如今黄兴做了民军司令,湘鄂两军斗志极盛,市区内的巷战,我军的火力优势难以发挥,伤亡颇重,大帅有何良策?”
冯国璋说:“我南下过璋德时,曾往养寿园看望袁宫保袁大人,他嘱我‘慢慢来’,我想宫保大人定是要我保存北洋实力,避免贪功冒进,导致兵士伤亡过大。”
李纯、王占元忙说:“宫保大人的话一定有深意,他老人家料事如神,谋划长远。那我们该怎么办,请大帅明示?”
冯国璋说:“先缓一缓。荫昌荫大人如今驻节河南信阳,屡屡来电催促我大举进兵,攻陷武汉三镇,公然不听他的命令那是不行的,你等就先装模作样的打一打,待袁宫保正式出山之后,我等再行强攻。”
李纯、王占元得令退下,命部下和民军打打停停,消磨时间。北京的载沣见冯国璋一军人马攻不克汉口,无奈又下旨将北洋第五镇、混成三十九协等编为第二军,以段祺瑞为总统,三令五申催促段祺瑞速速带兵赶赴湖北,并力平乱。段祺瑞此时正在江苏清江做江北提督,接令之后,先绕道去河南彰德看望了袁世凯,然后才组织司令部,传令辖下队伍南下,于信阳聚齐。
这时候,近在京畿之侧的山西省忽然新旧军同时起义成功,拥同盟会员阎锡山为都督,通电全国,宣布独立。自此,被党人光复的省份已有两湖、陕西、山西、安徽、江西六省,清廷权贵惊慌殊甚,而武汉前线的北洋军打打停停,以优势兵力竟然攻不下汉口一镇,督师平乱的荫昌怕死,坐镇河南信阳,距汉口前线远隔数百里之遥,不肯再前行一步。朝中启用袁世凯的呼声于是愈来愈高,即便过去反对启用袁世凯的载涛、载洵等此刻也转变了态度,希望尽快招袁出山。载沣权衡利弊,无奈下频频发电催袁世凯出山上任,袁世凯却以各种理由推托搪塞着,拒不受命。载沣急得要死,又不明袁世凯的心思,翻来覆去无法可施,只得召请袁世凯的至交好友、官任内阁协理大臣的徐世昌前往漳德,促请袁世凯的大驾。
六六 枭雄出漳水(2)
徐世昌恭谨受命,说:“卑职当竭尽全力,促袁宫保就道,以慰王爷之望。”
载沣愁容满面,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大清如亡,大家都死无葬身之地,望徐大人将此意告知宫保,袁宫保世受国恩,当此国家存亡之际,定会慨然出山,以救危亡。”
徐世昌应诺,遂乘火车直发璋德,下得车来,不理地方官的啰嗦,径至恒上养寿园,见老朋友袁世凯。
袁世凯笑眯眯将徐世昌接进园内,问他:“是载沣请老兄来的?”
徐世昌一惊,问: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