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前夜风云录
这样一想,袁世凯的心情好了起来,立刻发电给唐绍仪表示同意五条办法,同时吩咐备车,又入宫去见太后,催促隆裕尽快拿定自动退位的主意。哪知隆裕这时有了准备,反驳袁世凯说:“前次议和称国体问题由国民会议解决,如今国民会议未开,此事还是暂缓为好。”
袁世凯暗暗恼怒,说:“若等国民会议议定国体,那么优待皇室的条件能否保留,臣就不敢预料了。太后圣明,还请早下决心。”
优柔寡断的隆裕此刻心乱如麻,却无论如何下不了决心。袁世凯气哼哼的退了出来,束手无策下,想强行逼宫,又怕坏了自己的忠厚之名,坐上马车朝回赶,一路上一会儿恨隆裕不识大体,一会儿恼良弼威胁自己,正自又恨又怒时节,忽然耳边一声巨响,接着一股大力涌来,马车立刻被掀翻在地,袁世凯被扣在了车厢之内,紧接着又是两声巨响,威势惊人。车下的袁世凯吓得面无人色,一颗心狂跳不已,只是想:“我要死了吗,我要死了吗?”
七二 乱世费思量(4)
这时候传来了大批军警的喝叫声,然后马车被人抬了起来。车夫刘二与一个巡警合力将袁世凯从地上扶了起来。巡警说:“总理受惊了。刺客已经逃走,大批军警追下去了。”
袁世凯强自镇定,点了点头,但一看眼前的情景,不禁又大吃一惊。只见自己随车的四五个护卫亲兵躺倒在血泊之中,侍卫队长袁金标也被炸死了,袁世凯倒抽一口冷气,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时候两名侍卫又找了一辆马车过来,崔袁世凯快快上车。袁世凯二话不说,快步登车,催赶车的刘二说:“快走,快走,朝锡拉胡同走”。
刘二乱鞭抽马,马车飞一样的驶入锡拉胡同,一直进了袁府的院子。袁世凯下了车,冷汗满身,对迎上前来的妻妾苦笑道:“今日好险呀,我差点就万寿无疆了。”
袁世凯自遇刺后,就躲在家中不出,却打发人去巡察局探问消息,看抓到了刺客没有。按他的推测,行刺者一定是良弼的宗社党人所为。但消息很快就出来了,巡警已经抓住了两名刺客,证明良弼和这次行刺没有一点关系,行刺者乃是京津同盟会的党人所为。
原来汪精卫南下后,袁世凯在南北议和中首鼠两端,反复变化,又以兵威胁迫南方,京津同盟会的志士杨禹昌、黄之萌、张先培等极为气愤,遂商定杀袁以助南方党人。那料到袁世凯命大,竟然毫发无损就躲过了这场精心策划的行动。
袁世凯被炸的消息传到宫中,隆裕太后吓坏了,接着又传来消息,刺客为革命党所派。隆裕叹道:“大家都议论袁世凯是革命党的人,真是冤枉好人哪,多亏袁世凯未死,不然,这乱局可靠谁来收拾。”于是忙派小德张代表朝廷去看望袁世凯。
袁世凯躺在病榻上,对小德张说:“北京将要大乱了,革命党派遣的杀手纷纷涌进了北京城,专找忠心大清的人来杀。我是再也不敢上朝了,你代我请太后与皇上的安,请他们善自处置大事,也多多保重,不要遭了革命党的毒手。”
小德张一惊一乍说:“革命党的杀手有多少,宫保可知详情?说出来我也好给太后老人家禀报呀。”
袁世凯说:“据我估计,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带着炸弹毒药短枪,谁不赞成民主共和,他们便杀谁。我可是害怕得要命,不知太后她老人家怕不怕?”
小德张一挺腰,瞪着眼说:“我这就回去给她说,非让她害怕不可。”
袁世凯长叹道:“亲贵子弟骂我是曹操,革命党骂我是保皇派,都想要我的命,如今我里外做人难,只好缩头不出,躲在家里保命,你对太后多说说,请他老人家理解我的难处。”
小德张说:“这个一定,该说的话我自然全给宫保说到。”
袁世凯便吩咐家人取五千两的银票,送小德张作辛苦费。小德张接了谢过,意气扬扬的出门回宫,将袁世凯的话又夸张一番,说给隆裕太后听,说到革命党的刺客大举进北京城,更是添盐加醋,描摹得有声有色。
隆裕太后听得心惊肉跳,又慌又乱,既怕得厉害,又狠不下心来就这样舍了大清的基业,柔肠寸断,只是抱着小皇帝流泪。小德张见太后怕成这样,更加得意,又连哄带吓要太后早拿注意,免得大祸临头。
隆裕想了半天,终于还是决断不了这样的大事,只好传话召开御前会议,请王公大臣们讨论决定。
七三 锦绣河山,临此际,欲哭还休(1)
御前会议在太和殿内举行,除袁世凯称惊吓过度须静养之外,其他王公大臣都到了。隆裕太后苦着脸将袁世凯所请退位之事说了,请众人议论决断。
殿内先是静了一会,接着赵秉钧、胡惟德等袁世凯的人纷纷发表看法,认为事已至此,皇室早早退位可安定天下,对百姓对皇室都是莫大的功德,但良弼、铁良等宗社党的骨干却坚决反对退位,发誓要与革命党周旋到底,以争取君主立宪,双方各有各的道理,唇枪舌剑,吵得不可开交,但是谁也驳不到对方。
隆裕便问曾任摄政王的载沣意见。载沣说:“以臣之见,还是退位保平安为好,如今民主共和已成潮流,大清是真的保不住了。”
隆裕周身一震。她原本希望载沣能支持君主立宪,因他不但曾任摄政王,且是皇帝溥仪的生父,如今他也这样说,难道大清的气数真的完了?隆裕感觉心中一凉,眼泪一下子就涌了上来。
良弼见太后流泪,心中大怒,也不顾礼仪了,指着载沣、赵秉钧等便喝骂起来,称他几人是乱臣贼子,落井下石。隆裕连忙出声制止。良弼不好再放肆,怒气冲冲闭了口。
大殿上一时间静悄悄的,好半天无人再说话。隆裕就怯怯的叫徐世昌发表看法。徐世昌刚才一直跪在角落里一言不发,隆裕想他和袁世凯交好,在北洋军里有相当的影响,若他能开口支持君主立宪,那么对袁世凯定能施加不小的影响。
徐世昌却连连叩头,说:“臣不能说。”
隆裕急道:“大清眼看就不行了,你也算久受皇恩的人,为什么不能说?”
徐世昌唯唯诺诺,又叩头说:“臣不敢说。”
隆裕更加急了,说:“朝廷朝不保夕,还有什么话不敢说的,你一切直言便是,不用忌讳。”
徐世昌欲言又止,颇有为难的样子。载泽、溥伟等就嚷了起来,说:“徐世昌为什么不能说,不敢说,因为他是袁世凯的盟兄,与袁世凯勾结一起,谋算大清的江山。只要杀了袁世凯,大清的江山才能永保安稳。”
良弼这时也喊道:“臣愿与宗社党所有同仁一起,泣血捍卫大清的宗庙社稷,谁要坏大清的江山,我等便与谁拼命!”
徐世昌脸色平静从容,面对良弼等人的威胁,毫无反应,似乎他与袁世凯决无关系,心底无私,坦坦荡荡,所以既不恼怒,更不辩解,做出一副哲人智者莫测高深的样子。
隆裕喝住良弼等人,温言请徐世昌说话。徐世昌推辞了一番,见太后非要他说不可,便长叹口气,继而决绝说道:“太后既然真的要听微臣的想法,微臣不论荣辱利害,那是非说不可了。”
隆裕说:“你大胆讲,无论讲错讲对,那都是为了朝廷的安危。”
徐世昌便环顾左右,悠悠然说道:“当日请袁世凯出山,便大错特错了。引虎自卫,终酿苦果,夫复何言!”
殿中众人一齐震动,将目光投向徐世昌。身为袁世凯的朋友盟兄而出此言,自然人人诧异惊讶,急于知道他下面将说什么。
徐世昌又叹口气,继续说道:“我在军中与袁世凯共过事,深知其为人。此人素有大志,才略过人,兼且做事决断坚毅,实乃国中第一可畏可怖之人,我比袁为虎,盖因此也。引虎自卫,事出无奈,倒也无可厚责,可是如今猛虎在侧,凶性尚自收敛未发,却有人要玩虎逗虎,激发其凶暴之性!”说到这儿,徐世昌目视良弼等人,从容说道:“袁世凯如今羽翼早丰,内有文才武将供其驱使,外有南方各派力量欲尊其为首脑,一切均靠他收拾残局,要杀他难比登天。即使杀了他,民军北伐,北洋军溃散,那时候何人可以主持大局,扭转乾坤?”
良弼等一惊,错愕间沉思不语。
隆裕颤惊惊问:“袁世凯既是只猛虎,如今朝廷可怎么办呢,他这只猛虎真要一口吃掉大清吗?”
徐世昌说:“袁宫保审时度势,知大势已去,因而无奈,违心要以民主共和避免内战。但对于朝廷,量他也不敢无礼,优待皇室的一切条款袁世凯若有半点马虎之处,我徐世昌首先便与他过不去。”
隆裕感激的点点头,却又问:“那你是赞成退位了?”
徐世昌说:“臣是据实而言当今的形势,至于皇室是否退位,臣世受国恩,那敢出此悖逆不道的言语,一切俱由太后明断便是。”
隆裕叹息道:“你们都不拿主意,却要我明断,我心中又苦又酸,神思早乱,怎能拿了这么大的主意。”
良弼此时抬起了头,正色说道:“太后,奴才想了,退位之事此刻尚言之过早。我大清精兵还有十多万,若加上蒙藏等处王公的兵力,与南方党人完全有把握一战。请太后暂罢退位之议,只冷眼看袁世凯如何演完这出戏。”
善耆、载泽、铁良、载涛、溥伟等人齐声附和,请隆裕罢议。隆裕太后本没有主意,至此只好宣布散会,说择日再行商议。
众人退殿出宫之后,载涛拉良弼到一旁密语道:“太后优柔寡断,我等不如联络各王公,以禁卫军中满族子弟为骨干起事,尽杀北京城中汉人汉官,以振我大清皇威。”
良弼大惊道:“此举万万不可,若激起全国公愤,不但促大清速亡,且将使我满族惨遭大祸,童稚全灭,难有遗存。”
七三 锦绣河山,临此际,欲哭还休(2)
载涛遂止。
御前会议无果而终,袁世凯焦虑不安。赵秉钧、胡惟德往见,提议说:“兵权在宫保手中,他们既冥顽不化,驱兵入宫就是。清亡已成定局,宫保还忧虑什么?”
袁世凯满面愁容,说:“我将要当大总统,富贵至此已是极致,可若被后人说我是奸臣逆贼,强夺了大清孤儿寡妇的江山,落下千古的骂名,那怎么行呢!你们还有其他好办法没有?”
赵秉钧、胡惟德一个劲儿摇头。
这时候,南京临时政府已将《临时约法》起草完毕,并迅速通过了参议院的审议,这是部具有宪法性质的大法,除对中国的领土、人民的权利义务等有详尽的规定外,还仿欧美之制,将立法、司法与行政三权分立的雏形也描述了出来,甚至对弹劾总统、审判总统也有专门条款。《临时约法》全文五十六条,虽然简陋粗疏,但将国家的大致形貌勾勒了出来。
《临时约法》审议通过后,孙文等便催促留在上海的唐绍仪,要他通知袁世凯尽快迫清廷退位。袁世凯心里急得上火,但隆裕死活拿不定主意,弄得他也大是恼怒,但紧接着孙文发电给袁世凯,称二月十五日清廷若还不自动退位,则南北双方以前所议定的优待清室的所有条款全部作废。
袁世凯接电后坐不住了,他还真对这封最后通牒式的电报感到害怕,若没有了优待条件,要清廷自动退位那可更是难上加难了,但是,这个不懂人情世故的隆裕哭哭啼啼,就是下不了退位的决心,这可怎么办?
袁世凯背着手在府内来回渡步,苦思良策。此时忽然张謇发来密电,称自己将秘密赴鄂,策动段祺瑞等将领支持共和,要他们电请朝廷退位。袁世凯见电,猛然心中一亮,立即狠下心来,随即通知段祺瑞等人,要他们通电逼朝廷早下退位决心。
二月一日,清军将领段祺瑞、王士珍、姜桂题、倪嗣冲、李纯、曹锟等六十四人一齐通电,将矛头指向反对皇室退位的亲贵,杀气腾腾威逼清廷,说:“三年以来,皇族之败坏大局,罪实难数。事至今日,皇太后皇上欲求以安富尊荣之典,四万万百姓欲求以生活之路而不见许,祖宗有知,能不痛乎?国体一日不决,则百姓之因兵燹冻馁死于非命者何啻数万!
有鉴于此,吾等谨率全军将士即日入京,与王公贵胄剖陈利害。挥泪登车,昧死上达。”
清军将领通电的消息很快就传入了宫中,隆裕听说北洋军齐反,威胁说要进京城来与皇族论理,这下她最后的一丝希望也没有了,禁不住悲从中来,放声痛哭。
良弼此刻也是忧心忡忡,但他推测这些将官通电一定是袁世凯授意的,于是一面派出宗社党成员南下汉口等处找这些将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