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前夜风云录
孙武,蒋翔武代表黎元洪将孙文迎上岸来,岸上马营、步营的数千士兵一齐举手行礼,孙文脱帽答礼。各界代表列队使劲地鼓掌,孙文上前与之握手致意。这时欢迎的市民争欲上前一睹孙公风采,肩磨脚踩、拥挤非常。
孙文向人群挥手,孙武肃容揖让,请孙文登车入城。
孙文及其一行上了马车。督府传骑队五百兵士荷枪前导,马营、步营之兵殿后,所经之处,街道两旁的店铺、民房皆结彩悬旗,还有焚香拜于道左的老翁老媪。欢呼声此起彼伏,顺长街铺展延伸。
黎元洪率督府各司长、顾问、参议及高级军官列队在督府门外迎接。孙文下车与黎元洪双手互握,笑道:“文在海外未归之时,即知道首义英雄黎君之名,今日相见,实快心怀。”
黎元洪喜慰非常、满脸诚恳、紧握孙文的手说道:“孙先生二十年奔走海外,张革命之说、倡民主共和,才有今日的民国。元洪久慕先生高义,相见恨晚。”
一番仪式之后,孙文黎元洪携手共入督府,状甚亲密。至督府仪事堂分宾主坐定,茶点伺候。黎元洪因问道:“孙先生,如今民国初定,以先生高见,当以何事为重?”
孙文说:“革命已经成功,所以此刻乃是破坏终而建设始的时候,当同心协力、奠定邦本、恢复主权、发展民主,对外强国以自保,对内则实行民主制度、发展经济,使共和国的公民皆能富足、自由而且幸福。”
黎元洪对孙文所言茫然不解,但装作欢喜赞叹、大为拜服的样子,说:“先生的兴国方略严谨切实,大有道理。元洪还想请教先生,让人人都富足幸福,确为至公至大的正论,但如何能让人人都自由呢?比如军队中的士官、督府的大小职事,大家若都自由行事,那天下不就乱了吗?”
孙文笑道:“民主与自由,是对人民而言,官吏与军人却必须服从纪律,若借口自由,事无专责,那民国便成了一盘散沙,又如何能为国民办事,让人民幸福呢!”
七五 鸿翅雁影里,爪痕鸣声都是渔歌(4)
在座的一名军官忽然笑问道:“孙先生,军人也是人民的一员,以血泪而创民国,为什么军人就不能享受民主与自由呢?”
孙文微笑说道:“军人人数少,农工商学民众的人数多,所以军人之职,是为民众服务的;军人服役之期短,为普通民众之期长。朝做总统,夕可解职,朝为军人,夕可解田,所以民主与自由,官吏与军人皆可随时享之。但现今既为军人,既作官吏,则要守纪律、听命令,如此普通民众的自由幸福方可保障,而所有在职的官兵,当视自己为人民的公仆,人民的自由幸福富足快乐,难道不是所有官吏军人的幸福吗!”
孙文说完,众人立刻鼓起掌来,对孙文的才学见识称赏不已。黎元洪说:“常听人说孙先生才学过人、口才超卓,今日元洪方得亲见。孙先生,以何法维护人民的自由幸福不受侵犯呢?”
孙文说:“《临时约法》已经生效,只要上至总统,下至各级官吏都遵守约法,民国便没有独裁,人民便有自由与幸福。以后国会组成了,会制定更加完备详明的民国宪法,并以宪法为据,监督内阁的行政,各省也都设省议会监督督府的工作,大家都依法办事,接受监督,谁独裁便反对谁,这样,民主自由与人民的幸福不就有保障了吗!”
黎元洪叹服,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古人诚不我欺。孙先生高识卓见,民国一定欣欣向荣,趋臻自强之境。”
孙文说:“黎副总统既有首义之功,今后维护民国,珍视约法,更须借重你的大力。”
黎元洪昂然说道:“元洪当谨记孙先生今日的训示,与在坐诸同志一起相互勉励,谨防违背革命宗旨的事情发生。”又对在座的湖北诸人说道:“凡我同志都要加强团结,遵守纪律,不谋私利,以免辜负孙先生今日的谆谆教诲。”
孙文微笑点头,宾主尽欢。
当晚孙文下榻于同盟会湖北支部。第二日,武汉各社团代表均来竭见,黎元洪也亲来答拜,并举行盛大欢迎会请孙文演讲共和真谛,会后设宴,招待孙文一行。
孙文在武汉呆了四、五日时间,参观首义英雄聚会的楚望台,凭吊血战退敌的刘家庙车站,此后被邀出席各种集会,发表演讲,耳边欢呼之声不绝,日日宴会不断。
行程将满,孙文在胡汉民、汪精卫的陪同下,兴致勃勃登临黄鹤楼以抒怀抱。楼下长江浩荡奔流,极目楚天,看云卷云舒,孙文说:“我流离海外二十年,从不敢自图安逸。去年武昌起义,各省相应,才造成今日的中华民国。登此名楼,看江山胜迹,抚今追昔,怎不使人感慨万千。”
孙、黎之会,一时成为国内新闻的焦点,许多报纸称之为“两个伟人的相会”。袁世凯见机,忙发电邀孙文驾临北京,电文说:“中山先生阁下:大业告成,高飞遐举,鸿冥天幂。世凯羁滞幽燕,不得亲聆先生的高识卓见,伊人秋水,寤寐交索。盼先生早临京师,世凯当恭陪盛宴,亲挹雄谈。临颍神驰,无任延岐。”
袁世凯又怕孙文推故不来,发电的同时,派人亲至武昌促驾。北洋军的将领大为不服,言之于袁世凯,说:“孙文是一造反的逆臣贼子,大总统何以对他如此推重?”
袁世凯说:“你等不知,孙文功成身退,深得各届的推重,我要谋划大事,必得借重他的人望。南方各省,尚拥军几十万之众,内阁中人,也以南方的支持而敢于和我对抗,如果孙、黄他们支持与我,那天下便不难混一了。”
北洋将领们愤愤不平,对孙文大为藐视,不过袁世凯既已这样发话,他们也不便多说,就相互串通,要等孙文到京时,设法给他难堪。
孙文却并不打算进京,他要回广东一行,因此婉言谢绝了袁世凯的邀请。
四月十二日,孙文在湖北官民的恭送下,乘船直下上海。本打算不在上海停留,从海路直接转赴广东,但上海的陈其美等人哪肯放他便走,沪上各界的欢迎会、招待会、演讲会一个接着一个,盛情难却下,孙文只好又在上海盘恒了三日,十九日晚才终于脱身,登船前往广东。
孙文在武汉出席各种宴会招待会之时,寓居日本的康有为却无论如何在日本呆不下去了,对中国命运的强烈关注压倒了对个人安全的考虑,他急于回国一探革命后内地的情状。家人在劝说无效下,便欲招众弟子门人虞从陪伺,以策安全。
康有为说:“若考虑安全,则不如轻车简从,化名而往。”于是只带弟子两名,于长女康同薇一起,乘船从上海悄悄上岸。
此时孙文刚从武汉返抵上海,正受各界邀请演讲民主共和的真谛,沪上街谈巷议间,俱以做共和之民为荣。康有为以帽遮颜行于街巷,闻市民絮语,多夸赞民主自由之乐,不由大怒道:“世人无知,怎晓共和的真意,更遑论民主自由,只听一二狂人的煽惑,遂使神州有此惨变。天祸中华,夫复何言!”康同薇忙捂住他的嘴,以免惹来麻烦。一行人觅地住了数天,得知内地党派林立,有数百之多,各党派都跃跃欲试,要在未来的国会议员选举中争得席位。但这些党派绝大多数没有政治纲领,或根本就没有政治主张,只是临时拼凑一些人,起个名字就算是一个政党了。一个人可以同时入许多政党,而有些政党满打满算竟然只有七、八个人。康有为听到这些,哑然失笑,说:“民主政治便是这等光景吗?不过这倒是革命后的一大变化,其它变化却是看不出来。”
七五 鸿翅雁影里,爪痕鸣声都是渔歌(5)
这时候,上海的《申报》忽然频发消息,称杭州发生米荒,米价腾升,贫民难忍饥饿,叫苦连天。浙督蒋尊簋急斥资金外购大米,于杭州多处地方设粥厂以济贫民。康有为见报跌足叹道:“为赶走一个皇帝,却使无数的百姓挨饿,孰得孰失?”康同薇说:“虽有饥民,但若督府真能买米施粥以济之,亦是莫大的功德。”康有为便欲赴杭亲见施粥之事,一行人遂乘火车赶往杭州。步行在杭州的街巷中,见粥厂多处,以大锅煮熬稀粥,贫民衣衫褴楼,持碗排队待施。康有为心中稍感安然,然终对革命后的混乱局势不满,心情抑郁。康同薇便劝其去西湖之上乘船看景,一快心怀。康有为大喜道:“好啊,来杭州怎能不看西湖呢,海外诸国的名胜我游览殆尽,杭州的西湖却只闻其名,从未游过。”于是四人乘黄包车赶往胡滨。
适当春末夏初,西湖上水碧如洗,柳垂金线,而白堤苏堤之上,桃杏花早已开过,叶间的桃子杏子还十分青涩,只弹丸般大小,美景中的康有为船步相间,将西湖风光游赏殆尽,直到夜暮降临,这才依依不舍的回武林门外的旅馆休息。
一行四人坐黄包车由胡滨慢悠悠入城北驶,到了武林门,车却走不动了,原来武林门这儿不知何事,正叫了戏班子演绍兴戏呢,看戏的人挤得满满当当。康有为笑道:“都说绍兴戏清悠婉转,优美动听,我是没有听过。今日遇上了,便看一出吧。”
康同薇见父亲兴致勃勃、心情极佳,当即欣然同意。四个人下了黄包车,拣了一个靠近戏台的地方站下,两个弟子及康同薇将康有为护在中间,眼睛瞄着四周,留神提防别人冲撞了老先生。
康有为两眼瞅着戏台,听婉转悠扬的音乐一阵阵飘飞过来,立时精神大振,脱口赞道:“吴越之声,真如仙乐一般,使人荡气回肠,舒泰无比。”
但戏台上的音乐渐渐的悠扬不足、悲苦有余了。康同薇一手搀着父亲,并未留心看戏,只隐隐感到这是一出悲情戏,台上的人唱得激愤哀切,似乎心中大有不平之事,因而叹息伤怀。蓦地里却听康有为一声长叹,十分的悲苦辛酸。康同薇一惊,借着戏台的灯光,看见康有为痴痴呆呆,泪流满面,似乎便要放声大哭。
康同薇吓坏了,忙推康有为,叫他:“爸爸,爸爸,你怎么了?”
康有为不答话,好像听而不闻,又好像他的魂魄早已离身,只剩下了一具躯壳。康同薇急得要哭,这时康有为的弟子之一拉了一下康同薇的衣襟,悄声说:“台上演的是戊戌变法的事,我俩也才看了出来。估计老师是突然触到了痛心之处,因而情绪怪异,伤心流泪。”
原来台上演得这出戏名叫“光绪帝痛史”,此刻正演到光绪催促康有为出京逃命,台上的康有为慷慨陈词,要与穿黄袍的圣上同生共死,决不单独出京。台上的光绪咿咿呀呀唱着规劝他。
台上的演员抑扬顿挫唱得十分卖力,哪知道台下却哭倒了已头生华发、渐趋老迈的康有为。两位弟子及女儿见他忽然大哭起来,惶急下手足无措,不知何辞劝慰,只一叠声的叫“老师”、叫“爸爸”,可此刻的康有为沉浸在伤痛感怀的情绪里,充耳不闻,急得康同薇的眼泪也流了出来。
幸好不久康有为自己缓了过来,收住哭声,用手擦了擦眼泪,苦笑一声,说:“我失态了,咱们回旅馆吧,这戏不看也罢。”
康同薇等忙表示赞成,四个人在看戏的市民诧异的目光里,转身缓缓离去。
在旅馆内说了会其他的话,康有为便打发女儿及两个弟子就寝,自己在房间内却怎么也睡不着,心潮起伏、忽悲忽喜、忽哀忽怨,感慨万千。从公车上书时的一幕幕一直回想到现在,禁不住苦叹道:“人生百年悠忽而过,欲建功立业,何其难呀!”
月光穿窗而入,明晃晃的,窗外树影婆娑,春末夏初的空气湿润而且清新,康有为徘徊窗口,独自流了一会泪,想起刚才看戏的情景,因而叹息人生有限、天意难明,乃低声吟诗道:“君臣鱼水庶明良,戊戌维新事可伤,海外逃命亡旧梦,无端傀儡又登场。”
停了一会,又接着吟道:“犹有痛史怀先帝,更复现身牵老夫,优孟衣冠台上戏,岂知台下有真吾。”
两诗吟完,康有为哭道:“先帝遇害早亡,革命祸乱神州,大同之梦看来永远也遥不可及了。”
(《黄花赋》全书完)本书来自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