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前夜风云录





  众人一听,心中害怕,忙慌乱起身、纷纷回衙。慈禧却招光绪责道:“变法还未行,就惹得众官人人忌惮。大家人心惶惶,如何能办成事?开制度局的事,以后再说吧,还是先以军机处为总揽机关。” 
  光绪力争不果,只得把开制度局的事暂放起来。 
  康有为又上折子请废八股科考。光绪也不让军机处复议回奏了,直接便令他们拟旨照办。刚毅急忙反对,说:“皇上,八股科考行了数百年,怎可马上就废,还请皇上三思。” 
  光绪大怒,厉声说:“你敢阻挠我吗?” 
  皇上动了怒,刚毅还是很害怕的,便忙跪下磕头,说:“奴才不敢阻挠皇上。但此事重大,请皇上请了懿旨再办。” 
  懿旨就是太后的旨意,刚毅自己惹不起皇上,就抬了太后出来。光绪无奈,只好请慈禧降旨,慈禧考虑了两天,同意废除八股。于是废八股科考的诏书发了出去,宣布今后以经济策论取士,八股科举全部废除。 
  这一下子举国哗然,扰攘不已,哭闹连天。中国的读书人皓首穷经,一辈子钻在古纸堆里,写那千篇一律的八股文章,就是为了通过科考以搏取功名富贵,虽然大部分人读成了书痴、书蠹、书呆子,穷困潦倒一生也未能取得功名,但他们心中究竟还有这个希望,如今一纸诏书将大家毕生的希望给断了,他们怎能不号哭涕天、切齿痛恨。 
  穷酸书生们于是一齐大骂康有为,骂他蛊惑皇帝、扰乱朝纲,害苦了天下的读书人,还有人鼓动大家凑份子雇刺客杀了康有为。于是御史文梯、黄桂洌Ь托戳艘桓鲆蠡指窗斯傻恼圩樱酱φ胰饲┟狄矢实郏煜碌亩潦槿颂指龉馈!?br />   浙江学政陈学棻也反对废八股,他是个老实疙瘩,就上奏说:“八股改策论,阅卷很难,八股文的阅卷却容易多了。” 
  光绪怒道:“你既不会阅策论的卷子,也就不用当学政了!”于是下令把他撤职。   
  七 泥沼满地艰如许 千古因循一变难(2)   
  却有许多人为陈学棻不平,私下抱怨说:“八股文是说空话,难道策论便不是说空话?” 
  文梯、黄桂洌У那┟疃舱辛瞬簧俚娜耍靡槁鄯追住S匪尾尘蜕献嗾拢牍庑鞯鄯椿魇鼐墒屏Α9庑鞅憬抵汲庠鸨0斯傻木傻惩绻逃薮馈⒅恢辣ё”字悴环牛床豢赐饷娴氖澜缭缫迅幕涣四QN奶莶还芑实鄣某庠穑站烧骷┟9庑鞔笈憬奶莞镏啊8找闳从胛奶菹嗪茫较ⅲ憧嗲蠊庑鞲奶菀桓龈墓孕碌幕幔庑鞑豢希找憔驮偃嗲蟆9庑髋允停谑墙形奶莼卦妹判凶撸扔诿夤傥疵庵埃粞妹挪炜匆怨酆笮У囊馑迹庖焕锤鞴巽ぞ澹桓以傥斯煽瓶冀星恕!?br />   直隶总督荣禄,对新政也能敷衍着多少办一些,不很积极但也不很落后,不过荣禄对废八股办学堂的诏令却大力支持。办学堂首先要花很多钱来盖房子,直隶没有钱,就按光绪的旨意,下令将寺庙祠堂等地方改为学堂,这一来,许多和尚尼姑却鼓噪起来,大为不满,说变法变到了菩萨与圣人头上,这还了得。北京各大寺庙喊得最凶,说皇上已经入了洋教,所以要灭了菩萨与孔圣人之教,又说是康有为给皇上吃了一种洋人的红药丸,以致弄得皇上性情大变,狂躁怪异。北京的尼姑和尚道士相聚商议,准备联合外省的大庙大寺,集资买动李莲英给太后进言,请慈禧尽快制止皇帝的乱政。 
  康有为见变法遭到这么猛烈的反对,心中愤激忧闷。仅仅废一个八股,就招致了遍天下的骂声,这倒罢了,他们也只是骂骂,别无能为,但皇帝为下一道废八股的诏令,竟然往返再三,困难重重,最后得太后点头方才如愿。军机处为守旧派所把持,不打破他们的樊笼,变法就无法顺利进行。康有为考虑一番,就建议光绪下诏要求各省、或朝中官员推荐维新人才,然后将这些人才安排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名位不高,但可出力辅佐皇帝。 
  光绪喜道:“这办法好,这样一来,便可以撇开军机处那些顽固大臣了。我欲发诏,直接命章京拟旨便可,让那些顽固大臣形同虚设。” 
  康有为微笑,说:“对,大家都做小官,不易引起后党人物注意,但可以给皇上出大力办事。”光绪于是下诏,着令各地推荐维新人才。 
  诏令下发不久,两湖总督张之洞推荐了谭嗣同与杨锐,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荐了刘光弟和杨深秀。当然,其他地方大员也纷纷推荐人才,如直隶总督荣禄就推荐了好几名,但光绪只召见了张、陈推荐的四人,深感满意,便都安排在军机章京上行走,以亲信对待,时人统称这四人为军机四卿。 
  康有为接连上折,请光绪下诏发展工商各业、废漕运、兴铁路、并奖励新技术、新发明,同时奏请在各省设立商务局,以领导推动工商业的发展。光绪全部准奏,就命军机四卿拟旨颁布施行。康有为又建议发展工商业先在上海试点,以绅商经元善为总办,取得经验后在全国推广。光绪也准奏,即刻下诏命经元善为上海商务局总办。 
  军机大臣刚毅、奕劻等被撇在了一边,一切诏令全由军机四卿奉命拟办,而康有为则是幕后的总军师。一批一批的诏书不断地发往全国,对政治、军事、农工商运输、财政教育等等进行全面的变革,连禁止妇女缠脚也下了诏书。 
  这时候,各地大员的思想接受不了啦。这些大员要么是满人亲贵,要么是读圣贤书的汉人,如今见皇上诏书的内容,几乎全是学西方列强的样子,他们的脑子哪能转过弯,大家过去都认为学洋人是“离经叛道”,现在西风东渐,学上一点半点也无所谓,但工商教育练兵财政等事全学洋人,这还了得!于是督抚布政使按察使等大员一方面消极对抗,不执行新法,一方面大发牢骚,对新法抱怨攻击。 
  广东巡抚马丕瑶说:“圣贤之君,须守祖宗法度,怎可轻言变革!”湖北巡抚谭继洵说:“人为本,法为末,变法是舍本求末,能有什么用!”而河南的布政使额勒精额最为可笑,他坚决反对修铁路,说:“没有铁路,人民各司其业,多么好;没有铁路,洋人也难以到我们这儿来,三纲五常不乱,人民可享无穷的太平之乐。”他还反对发展海军,说:“洋人都生于海岛,如鱼龙,所以他们善于海战。中国人则生于陆地,如虎豹,虎豹哪能在海里打仗呀,所以发展海军就是胡闹。” 
  一时之间,各地都议论纷纷,连一直是帝党成员的大臣孙鼎芬也对变法深为忧虑,担心新政难以推行。但光绪皇帝毫不动摇,下严旨命各督抚大员推行新法,又命各省呈报新法的执行情况。有些省就呈报上来了,新法执行的有多有少,但都执行了一些,这其中以湖南执行得最好,巡抚陈宝箴将新法几乎一件不拉,不但按圣旨的要求全部施行,而且还别出心裁,额外搞了许多创举,例如仿西法创设警察局,当时叫保卫局,以维持城乡治安,让学兼中西的大儒时任按察使的黄遵宪兼任局长。陈宝箴手下还有熊希龄、江标、徐仁寿等官员,全是崇尚西学支持变法的,他们充当了湖南维新的干将,在陈宝箴的支持下,意气风发,将新政搞得有声有色,压得旧派人物如王先谦等喘不过气来。王先谦是湖南守旧派的领袖,对新派的得势恨得牙齿发痒,却毫无办法,只好咬牙等待机会。光绪就降旨对湖南新政大加表彰,令其他各省向湖南看齐。   
  七 泥沼满地艰如许 千古因循一变难(3)   
  不过,还有一些行省为旧派官员所把持,行新政多是敷衍,要上报执行情况难以措辞,便干脆拖着不报,经一再催促,有些省勉勉强强报了上来,其新政虽执行的不力,但多少也执行了一条两条,唯有两广之地,经一再催促,就是不报。原来两广总督谭钟麟对光绪变法的各种诏令全不理睬,只是我行我素,新政连一条也没有施行。光绪怒极,但这个谭钟麟资格极老,身历四朝,人也很老了,倚老卖老,光绪倒还不敢轻易动他,只好下严旨申斥,可谭钟麟对皇帝的申斥看也不看,不理不睬。 
  这时候,广西的岑春煊却因送弟弟而来了北京,听说康有为得皇帝重用,正推行维新变法,便来看他。康有为告诉他皇帝变法图强的决心极大,而地方大吏多不支持。岑春煊大怒,说:“这些狗官只知贪污索贿,谁却来管国家强不强,皇上该将这些狗官统统砍头才对!” 
  康有为说:“狗官贪脏,也得有人参奏皇上才好处理呀。” 
  岑春煊点头。康有为于是将他推荐给光绪,光绪招岑春煊问话,岑春煊豪言壮语对贪官极是仇视,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光绪喜道:“好,我任你为广东布政使,你给我专治贪官。” 
  岑春煊说:“这三品官能顶什么用,比我大的官贪污,我就管不了。” 
  光绪说:“我准你专折奏事,不管谁贪污,你向我奏折就是了。” 
  岑春煊明白了圣意,喜得对光绪“咚咚”叩头,说:“我一定不负皇上的信任,把贪官们统统参倒!” 
  光绪说:“粤督谭钟麟老迈不能任事,你给我仔细看着点,据实奏我。” 
  岑春煊连连点头答应。奉旨后,即刻由水路急赴广州上任。 
  岑春煊上任后,仔细留意官场各人,却发现厘金局的督办王存善房产极多,人称王半城,而王除过俸禄外,又无其它财产来源,这些房产却是如何置的?岑春煊便入督府,请总督谭钟麟暂停王存善职务,以查清其财产来源。 
  谭钟麟昏花着两眼,笑道:“没事找事,好端端查人家财产干什么?” 
  岑春煊说:“王存善有贪污索贿嫌疑,必须彻查。” 
  谭钟麟不高兴了,沉下脸来,“哼”一声说:“你是个小小的布政使,竟给我打官腔,大家做官可都不容易,好好混好你的前程吧,不要多管闲事!” 
  岑春煊大怒道:“我是朝廷命官,我与你论的是公事,你少给我倚老卖老!此事你若不管,休怪我连你一起参奏。” 
  谭钟麟大笑不已,说:“我做了大半辈子的官了,身历四朝,什么风浪没有见过,凭你几句大话就能吓倒我?哼哼!你要参便去参吧,谁能把我这付老骨头怎么样?”说着佛袖入内,再不理睬岑春煊了。 
  岑春煊卸下官帽,狠劲摔在督府的大案上,大叫说:“此事我若就此罢休,参不倒你与王存善,便发誓再不做官!”于是立眉嗔目,怒冲冲拂袖而出。 
  岑春煊一道折子直递北京光绪皇帝,称谭钟麟庇护贪官,为害广东。折中说王存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而谭仲麟枉法不查,视国事如儿戏。光绪拿了折子往见慈禧,力争要罢谭钟麟的官。 
  慈禧叹了口气,点点头同意了,却建议让李鸿章去当两广总督,以接替谭钟麟。 
  原来李鸿章见自己在京中的日子越来越不好混,思来想去,便欲离京谋个地方上的官儿干干,心知皇帝对自己不大看中,便托了李莲英向太后说项,慈禧答应有机会再说,如今恰好皇帝要罢谭仲麟的官,于是慈禧便让李鸿章去两广顶替。光绪也无话说,当即同意,于是一纸诏令,免了谭钟麟,同时命将王存善革职拿问。 
  慈禧却对岑春煊以下犯上的举动不满,说:“以布政使而劾罢总督,此我大清数百年未有之事,这个岑春煊好大胆呀!”光绪明白太后的意思,便平调岑春煊去甘肃,以避风头。 
  此时变法到了攻坚阶段,开始涉及许多敏感问题了。因为兴工商各业、修铁路、办学堂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光绪便要在此时进行其它方面的变革,于是召康有为入宫商量,说:“我欲裁撤绿营兵、八旗兵,让旗人自谋生路,同时将无用闲置的衙门合并,将一部分冗员裁汰下来,你意如何?” 
  原来清朝入关以后,嫌八旗兵人数太少,就又招募了许多汉人武装,以营为建制单位,打绿色军旗,故称绿营兵。晚清时期,绿营兵已腐朽衰败得不成样子了,纪律极坏,又没有战斗力,士兵们甚至连出操等活动也不参加。八旗兵则更糟更坏,聚赌嫖娼吸毒、抢劫勒索、胡作非为,打起仗来就跑。已经是近代了,他们的兵器却还以大刀长矛为主,间或有些鸟枪,铳枪。清朝有个“养育兵”的办法,不许在旗的人从事农工商各业,认为他们天生就是当兵或养育兵的,因此由朝廷发给他们钱粮,需要时就从他们中征召选拔男丁入伍。但入关几百年了,旗人人口越来越多,养活他们已经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晚清的赔款又多,财政老闹饥荒,给旗人的生活费常常拖欠。因此光绪才下了大决心要裁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