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前夜风云录
众弟子喜道:“但愿如老师所言!”
过得七、八天时间,宫崎与平山周忽与另两个日本人——柏原文太郎、中西重太郎一同来见康有为。康氏师徒喜不自禁,康有为便问:“贵国首相终于肯见敝人了吗?劳烦几位辛苦了,康某感激不尽!”
这几个日本人却向康有为鞠躬,很不好意思地说:“敝国首相公务繁忙,不能接见康先生了。对于贵国的帝、后之争,首相也表示不便干预,说这将损害日本的诸多利益。康先生,对此我们很感遗憾。”
康有为师徒一下子糟了,痴痴呆呆说不出话来,心中的失望、伤感、怨怼一下子全涌上来。梁启超、麦孟华的眼中便滴出泪来,康有为则目瞪口呆、一言不发。宫崎与平山周忙出声安慰。
康有为抑制不住悲伤,忽放声痛哭起来,浊泪滚滚而下,哭道:“呜呼哀哉,悲也痛也,无人拯救吾皇!想中日一衣带水,名为两国,实乃兄弟之邦,同文同种,而不怜惜救助吾皇。秋风如刃割愁肠,身在异邦,心系朝堂,何时圣上方能复出,以使吾国既富且强!”
梁启超、麦孟华、徐勤、欧榘甲等弟子也纷纷饮泣。康有为哭罢,面朝西方北京的方向,“扑通”一声跪下,叩头不止,呜咽说道:“圣上,微臣愚鲁,日人既不肯施以援手,臣师徒只好以死来报答圣恩了。”
众弟子见老师这样,也都一齐跪下,朝着北京的方向磕头,一时哭声大作。
宫崎平山周等急忙将康有为师徒扶了起来。柏原文说:“康先生,也不是全无办法可想,首相说,如英美德加等协商一致,共同对贵国施压,那么日本一定不甘人后。”
康有为抹泪浩叹道:“贵国千百年来,得益于我中华不谓乎少,尚且对敝国圣上的安危不屑一顾,首相不得一见,英德等国与我相距万里,种不同、文相异,岂能关心我国士人庶民的切齿之痛!”
平山周说:“康先生,当今各国邦交的原则,不外乎利与害两个字,列强各国都想在贵国攫取利益,所以不愿为此事单独和贵国政府闹翻,但如果各列强一齐行动,那就不同了。先生可明白我的意思?”
康有为学究天人,话说到这个份上,那还能不明白,便说:“要列强一齐行动,其难可想而知,但为了救圣上,强中华,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也决不能放弃!”
中西重喜道:“康先生不愧为大国圣教的传人。当年孔圣周游列国,以克己复礼为己任,千百年来受东方诸国的敬仰,如今康先生为救国救主,遍访列强,正是当年孔圣的遗风。”
众弟子知道日相既不召见,清廷的刺客一旁虎视眈眈,王照又在报纸上频频攻击,康有为的确不宜再留日本了,便出言支持老师游说列强。宫崎当下说:“首相已吩咐,日本政府赞助康先生九万日元作为旅费,过几日钱便送来了。”
十一 血溅豪气尽,泪枯秦廷远(5)
于是康有为离日之事提上了议事日程,中西重太郎精通英法等语言,自愿陪康有为周游各国做翻译。师徒们私下商量时,梁启超建议说:“孙文在海外到处发展华侨入他的兴中会,我们勤王保皇,如也有华侨的支持,那各种经费也就有了着落,不然,以后老师的旅费也难以措致,日本人能永远提供老师的旅费吗?”
康有为点头说:“日人劝我游说列强,不过是婉言驱我的说法,但英德等国的华侨不多,要联络华人,须得去美国与加拿大。”
师徒们商议了几天,感觉应首访加拿大,一是加拿大比起其它列强,似乎善意更多一些,另外这儿的华侨也比较集中。康有为一切都准备好了,就要择日起行,此时唐才常忽然来到了日本,径直找到了康梁他们的寓所,提出要起兵勤王。
十二 红叶送别望乡关(1)
梁启超在湖南时务学堂讲学时,与唐才常既是同事,又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如今见了大喜,忙迎他到客堂奉茶。二人叙了阵别情,谈及谭嗣同等的遇害,不由唏嘘一番,然后唐才常提出要拜见康有为,梁启超即引了他,进康有为的房间,为二人相互介绍。
康有为方错愕时,唐才常已经跪下叩头,行弟子之礼。康有为大惑不解,惊问:“志士与我初见,如何行此大礼?”
唐才常说:“我虽与先生初见,但慕先生学问,佩先生变法的勇气,因此心中早认了先生为师!”
康有为叹息一声,欲起来扶他,唐才常已行完了礼起身,梁启超忙招呼他一旁坐下。康有为仔细打量了唐才常好一会,说:“我看你与谭嗣同极其神似,不但与他的壮健灵动相仿,且神情动作也有好几份逼肖,因此你进屋时,我大感错愕。”
唐才常却眼睛湿润了,说:“弟子与谭嗣同为总角之交,相约誓同生死,如今嗣同就义,我未忍就死,便是为了偿其心愿,勤王而救中华。”
提起勤王救国,这三人之间自然有一番热烈的讨论,其实来日本时,唐才常就大约有了一个初步的勤王设想,就是联合各江湖帮会,择机于长江中游一带大举起事,然后北向讨贼,以救皇上。康梁听了唐才常的设想,极表赞成。当下三人约定:由唐才常回国实施勤王的全套计划,康有为在美洲一带华人中筹款支持,梁启超则留在日本,居中策应。唐才常心中高兴,但虑帮会人物不懂军事,便抽时间到东京的留日学生中走动,寻找学习军事的人才以助。当时中国留日的学生不多,也就七八十人。唐才常一番宣传鼓动之后,在东京士官学校学骑兵的湖北人吴禄贞欣然应命,愿放弃学业回国相助,唐才常见吴禄贞勇武沉毅,英气逼人,确是大将之才,心下极喜。
此时毕永年也到了日本,得知唐才常有起兵勤王之意,便往见他,约他拜见孙文赞襄革命。
原来毕永年与唐才常自河南分手之后,即东渡日本加入了兴中会,又奉孙文之命回国到岭南一带联络会党,与当地的哥老会、三合会的十多位龙头大哥,如李云彪、辜天佑、师襄等取得了联系,说起反满革命,各龙头均表赞成,毕永年便提议将三合会,哥老会与兴中会合并,称“兴汉会”,以孙文为总会长,领导各山堂帮会共赴革命,大家均表同意。于是众人商量,铸了一枚“兴汉会总会长”的印章,由毕永年带了,领众龙头从香港乘船赴日本拜见孙文。孙文对众龙头进行了一番反满革命的启蒙教育,嘱其回国后广泛发展会众,以待革命之需。众龙头频频点头,谨领台命,然后就络绎回国了。毕永年却还未走,到了东京欲联络留日学生参加革命,这时方知唐才常欲起兵勤王的事,故忙劝他往横滨见孙文,欲其放弃保皇,投奔孙文旗下,改保皇为反满革命。唐才常当即一口答应,就随了毕永年往拜孙文。
唐才常对孙文极为恭敬,将自己的计划全盘托出,请孙文指点,并予以支持。他的计划是以勤王为号召,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联络二十万会党,同时起兵暴动,以勤王为名,行革命之实。
计划如此宏大,令孙文振奋不已,当即表态予以大力支持,并将兴中会在湖北的机关所在及负责人姓名告诉唐才常,允诺那儿的分会将大力支持唐的具体联络工作,并说到时将发动两广一带的帮会往两湖助战,唐才常大喜,称谢不已。孙文却告诫他说:“会党之人纪律散漫,对政治并无主张,须得严加约束,防其为利而来,无利而走。”
唐才常点头受教,却提议说:“先生雄才大略,有志救国,若能与康先生携手合作,两党联合,岂不如虎添翼,可使中国天翻地覆,那时才常听命于两位,统兵东征西讨,驱除满虏不难也。”
孙文笑道:“我早有此意,无奈康先生固执于要报皇恩,不愿与我这反贼合作。”
唐才常说:“康先生固执,卓如却甚有革命的念头,待我鼓动卓如,然后由他说服康先生,两派联合之事就有望了。”
孙文点头,说:“若能如此自然最好。”
唐才常便日夕鼓动梁启超与孙文联合,共谋革命,梁启超意动。但康有为这时已择好了日子,乘船将往加拿大。共谋革命的事,无法与他斡旋商量了。唐才常叹息不已。
正是九月时候,天高云淡,碧天一洗。中西重太郎陪康有为一起出发离日。两人乘坐的客轮越太平洋,驶向加拿大第一大城市温哥华。大洋上风急浪高,康有为的心中也是思绪翻腾,作为中国维新派最著名的人物、第一流的学者、国学大师,他不知道温哥华的华侨们会如何欢迎自己。
船抵港口,上得岸来。诺大的码头上,有一个华人举着牌子,欢迎康有为。那人三十多岁,精明而灵活,看见康有为的黄面孔,又是一身中式打扮,就跑过来恭敬问道:“先生可是康圣人?”
康有为一怔,在国内时大家有时也叫他圣人,但大多带些调侃意思,可这人态度恭敬、一本正经,倒让康有为颇有些尴尬。中西重太郎忙说:“是啊是啊,你是来接圣人的吗?”
那人说:“好极了,我叫冯秀石,正是来接圣人的。你们稍等。”说着就跑开了。
康有为心中一阵凄凉,有三万多华侨的温哥华,派了一个人来接中国维新派的领袖。中西重在一旁替康有为惋惜,说:“贵国之人似乎不怎么关心政治,先生也不用为此难受。”
十二 红叶送别望乡关(2)
康有为叹了口气,正要说话,忽然锣鼓喧天响了起来,那个叫冯秀石的人领了约莫一千多人,以一支锣鼓队作为前导,排队拥了过来。众人手中举着各色小旗,旗上写着欢迎康有为的字样。待锣鼓之声停歇,冯秀石便领头喊道:“欢迎康圣人莅临温哥华!”一千多人一齐举旗随他呐喊,声如雷震。
中西重惊得打了个趔趄,康有为也是又惊又喜,流下泪来。冯秀石便领了三个人上前对康有为拱手,介绍说那三人都是当地华侨的领袖,分别叫李富基、徐为经、冯俊卿。
康有为喜泪纵横,说:“谢谢你们,谢谢大家这么看得起康有为。”
李富基激动地说:“多少年了,国内很少有人来看望我们,我们的生死荣辱也无人关心,无人过问,你也是国内有名的大人物,能来看我们,大家都很兴奋。”
冯秀石就说:“好了好了,有话到会馆讲。”于是一招手,欢迎的人群向两旁让开,空出一条长许宽的通道,一辆系着彩绸的马车从通道上直驶过来。冯秀石便大声说:“请康先生一行登车。”
康有为与中西重上车坐定,冯秀石也坐上车的右前侧。马车便缓缓向市区驶去,欢迎的人群在后跟着。
马车进市区后行了一会,忽然拐进了一个大院子。院内到处是落光了叶子的大树,加拿大较日本气候偏冷,所以树木早早就落叶了。树木之后,一所大屋宇金碧辉煌,上面写着几个大大的汉字:“中华会馆”。而屋前空地上,大树下,一堆一堆的华人正在焦急地等待。一见马车进来,众人都起身围拢过来。
冯秀石跳下马车,大声喝道:“康圣人驾到,都让开路!”人群立刻欢呼起来,喜悦兴奋之情难以自抑,齐声喊道:“欢迎圣人,感谢康先生来看望我们。”
康有为也忙下车,双手高拱着向众人答礼,大声说:“有为足感盛情,兄弟姐妹们,我华人不管生根在那儿,都是炎黄的子孙,孔圣的门徒,皇帝的子民。”
冯秀石前导着领康有为向内而走,迈步进入中华会馆。康有为进门吓了一跳,那屋子好大呀,足可容纳三、四千人,而那里的确就容纳了三、四千人。冯秀石领着康有为一进门,那三、四千人就一齐站起,目光灼灼前看。冯秀石将康有为领到前边正中的演讲席上,高声说道:“各位,这位便是在国内变法维新的康有为康先生。康先生如今不远万里,横渡大洋看望大家来了!”
众人欢呼一声,立刻热烈的鼓起掌来,康有为抱拳答礼。待掌声稍稀,冯秀石说:“现在请康圣人演讲国内的情况,大家仔细听着。”掌声于是又响了起来,持续了约十多分钟,然后康有为开始演讲。
康有为声如洪钟,分析中国积弱积贫的原因所在,讲变法的必要以及百日维新的大概经过,着重夸赞支持变法的光绪皇帝,说光绪大仁大勇,欲以变法图中国的富强,接着讲戊戌政变,痛斥慈禧荣禄等人顽固守旧,杀害维新变法的志士,囚禁皇上于瀛台。讲到这儿,康有为挥手嗔目大呼,说:“中国三十年来的积弊,国势衰弱,人民穷困,割地赔款,受尽屈辱,全因妖后慈禧的不肯变法!”
台下众人纷纷切齿,大骂慈禧。康有为就?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