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前夜风云录
禁城,慈禧恼羞成怒,叫来荣禄与刚毅,要他俩以军机处的名义命令各地督抚衙门:对反对废帝的领头人物,杀无赦!
军机处的命令迅速发了出去,各地的督抚却拒不执行,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湖总督张之洞还公然说:“废帝必定招致大乱,太后应该赶快收回成命,不然天下纷扰,大清就要遭殃了。”
看到这种局面,荣禄与刚毅都有些害怕了,但却嫌惹太后生气,瞒着不报。
八月四日是光绪皇帝三十岁的生日。为了配合轰轰烈烈的保皇运动,大造声势,康有为与梁启超等弟子商量,欲策划世界各地的保皇会发动海外五百万华人华侨,在这一天组织大规模的祝寿活动,为光绪皇帝过三十岁的生日。梁启超、徐勤、麦孟华、欧榘甲等一众弟子全都赞成这个计划。于是各地的保皇会就紧张的行动起来了,一方面发动华人华侨,一方面寻找各自祝寿典礼的场所。康有为又亲拟了一份祝寿活动的典礼程式和会场布置,司仪的穿戴样式等等,用电报传给各地保皇会。
八月四日这一天,世界各地的华人几乎都被动员起来了,一大早便赶往指定的地点参加祝寿典礼。加拿大的维多利亚市、温哥华市、美国的旧金山、费城、檀香山、纽约、澳洲的悉尼、欧洲的巴黎、柏林、南洋的槟榔屿、新加坡,越南的河内,缅甸的仰光,还有香港、澳门等处,华人华侨们身着中国的传统服装一齐涌向祝寿会场,而会场也一律按中国传统布置,寿幛高悬,龙旗飘飘,还叫来了乐队助兴,洋乐队演奏着中国的祝寿曲,古韵盎然,气氛热烈。华人华侨一般都带着贺寿的礼品而来,寿礼五花八门,有香蕉仙桃榴莲笸箩一类水果,也有玉米茶叶咖啡等物,还有送自鸣钟火车舰艇模型的,但更多的人带的是祝福皇上福寿安康的黄色或红色条幅纸张,寿礼全被摆放或悬挂在指定的地方,井然有序。
洋人们没有见过这么盛大的中国传统祝寿活动,惊奇不已,就呼朋唤友前来观礼,叽叽喳喳,指指点点,对东方的礼仪感到既好奇又神秘。
十二点钟一到,祝寿仪式正式开始。全球各地的几百个祝寿会场同时响起喧天的鞭炮声,锣鼓也狠劲敲打起来。半个钟头之后,鞭炮锣鼓齐停,到会的华人华侨随着司仪的命令一齐跪倒,向着北京的方向行三跪九拜的大礼,同时高声颂道:“祝吾皇圣体安康,万寿无疆,克日复辟,重振家邦。”
大礼行完,众人一齐起身,高唱康有为编写的《爱国歌》,《诵救圣主歌》,千千万万粗豪的嗓门,虔敬的声音,唱到了激动之处,真所谓声如雷震,响遏行云。
保皇会的祝寿活动,一时成为世界各国报纸的最热新闻,洋人在中国出版或发行的各大报纸也以大量篇幅报道海外的祝寿盛况,看得中国的士绅咂舌不已,议论纷纷,暗暗替皇帝感到荣幸,同时也串联集会,想给光绪帝主持些公道。不过,住在大内深处瀛台上的光绪皇帝,却不知道外界的一点消息,更不知道康梁等人为自己搞了如此隆重的庆寿典礼。
瀛台是西苑南海里的一个孤岛,有一座小桥与外面相同,岛上有四间相连的房子,叫做涵元殿。殿中最内的两间房子是光绪的起居所在,最外一间为太监的值班室,剩下的一间供太监休息用。太监们值班,就是监视光绪行动,禁止外人入内,当然也禁止光绪外出。
十四 顽童携犬 赤子拜寿(4)
光绪房内的墙上到处画满了乌龟,龟背上写着袁世凯三个字,光绪每吃过饭,就用竹杖击打乌龟,边打边骂袁世凯。有个小太监就悄悄问光绪:“皇上,荣禄、刚毅他们也害你,你为何只打袁世凯一个?”
光绪说:“荣禄刚毅本来就是太后的人,听太后话,和我作对,那是应该的。可袁世凯是我的人,他帮着别人害我,就是大大的奸贼,所以我要杖责他。”
小太监嘻嘻一笑,不再乱问,就到值班室去了。
光绪独处无聊,站在殿前,看一会水中的游鱼,望一望远处的殿堂,绕殿而走,四面皆水。唯一的一条九曲桥,不得太后旨意,他是不能走的。日落月升时候,天边红霞一片,而瀛台周围万籁俱寂,光绪忽然就想起了珍妃来,不觉间便已泪如雨下。
光绪有一后二妃,皇后隆裕是慈禧的侄女,为光绪所不喜,谨妃珍妃是姐妹俩,谨妃厚道而珍妃颖悟,光绪有心事能与他坐而谈论解忧,有快乐能与他玩闹嬉笑的,就只珍妃一人。但珍妃性格外向、脾气倔犟,常于不觉间顶撞慈禧,此刻她也被慈禧关了起来。所以隆裕谨妃偶得太后降恩,可来瀛台看望一回光绪,珍妃被关在北三所,却寸步难行。自到了瀛台,光绪就再也没有看见过珍妃了。
光绪一个人哭了一会,也无人理睬,他就抹掉眼泪,长叹一声,又在殿周乱走,信步间走进太监的值班室。小太监一个人正在那儿看书呢,光绪就问:“看的什么书?”
小太监将一本《三国演义》拿给光绪看。光绪信手翻了几页,长叹一声,说:“吾不如汉献帝也!”叹罢将书还给太监,又摇摇摆摆出门,回自己的屋内去了。
康梁他们在海外大张旗鼓的闹腾,坚决反对废帝,国内的士绅工商界人士遥相呼应,东南一带的督抚大员们态度暧昧不明,心存观望。此时,唐才常的自立军在两湖一带拼命的发展势力,各地的反清志士、维新分子、帮会人物趋之若鹜,唐才常来者不拒,全都收纳旗下。他对这些人物分门别类,用不同的办法加以笼络。对革命派的人士他便说自立军宗旨是反满革命,对保皇派的人士却称勤王救国。尚义气的他便以义气相结纳,爱钱财的他便以钱财相诱惑,爱当官的他就拿爵位官阶作诱饵,真正的爱国救亡者他便已保国保种相激励。通过这些办法,他迅速掌握了两湖一带的帮会力量,江西安徽的帮会人物也纷纷向他靠拢。
随毕永年到日本拜见过孙文的两广会党头领李云彪、辜天佑、师襄等人,听说唐才常有海外的巨款支持,就耳热心跳,问毕永年:“我等可不可以参加自立军?”
毕永年说:“当然可以,自立军也是反满革命的,想参加便带你们的人来。”
李云彪等大喜,忙招呼各自的兄弟人手,赶往两湖投奔唐才常。
兴中会的骨干郑士良此时也在惠州一带联络了不少江湖豪杰,虎视眈眈,欲待机而起。孙文由日本赶往台湾,运动台湾的日本总督提供枪械,支持中国革命。日督答应可以商量。
种种迹象,弄得许多朝臣害怕担忧。荣禄与刚毅见事态严重,二人一商量,便硬着头皮找慈禧,将事态及心中的忧虑说了,请慈禧暂缓举行立大阿哥的典礼。
慈禧却满不在乎的笑了,说:“怕什么,天塌不下来,几个汉人书生能闹出个什么名堂,我都不怕,你们怕什么。”
荣禄惶恐奏道:“奴才怕人心不稳,国将大乱,如果乱象已成,那就不好收拾了。”
慈禧微笑问刚毅:“你也怕天下乱了?”
刚毅说:“奴才和荣禄的想法差不多,想提醒太后留神。”
慈禧胸有成竹,笑指荣禄与刚毅,说:“你们俩呀,出将入相的人,胆子原来那么小,还没有我一个妇人的胆大。”
荣禄刚毅忙叩头,说:“奴才那敢和太后相比,太后历经无数大风大浪,自有过人的胆识。我等只是将担忧说给太后,供您老人家参考。”
慈禧便说:“我告诉你们,立储大典照常举行,只要洋人不反对,便什么事也没有。保皇党的书生们搞了些乌合之众,成不了气候,不要理睬他们。”
立大阿哥的典礼于十一月份如期举行,紫禁城内外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此时载漪已得太后恩典,做了总理衙门大臣,奕劻因对立大阿哥有些看法,被慈禧免了职,大大的失宠了。载漪初做大官,又是大阿哥的生父,因此威风凛凛,势派十足,一般臣僚不失时机赶快巴结这位炙手可热的人物,哄得载漪又添了几分骄气。对典礼最关心的人,除过慈禧便是载漪了。载漪于是一大早便入宫察看盛典的布置情况,见一切都经井井有条,妥切恰当,心中大喜。正自得意,慈禧却传他问话。
载漪忙赶到仪鸾殿。慈禧劈头就问:“给洋人各使馆的请帖都送了?”
载漪忙跪下奏道:“三天前就送去了,这事重大,奴才不敢耽误。”
慈禧说:“你再派人去催请一次。美、英、日、法、德、俄、意、加等等,各列强的公使都要请来。”
载漪答应一声,即刻出殿安排人去催请。可洋人们态度傲慢,一口回绝。各列强的公使们显然商量过了,大家都不出席立储大典,而且口出狂言说:“如果你们试图废帝,那么我等绝不会坐视不理,必予干涉!”为表示示威,英、德、日等国还开来了几艘战舰,在天津一带的水域游戈,炫耀武力。
十四 顽童携犬 赤子拜寿(5)
载漪将各种情况禀报慈禧。慈禧大怒,咬牙骂道:“洋毛子欺我太甚!”
载漪也怒不可竭,就进言说:“洋人太嚣张了,太后必须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慈禧瞪眼恨道:“咱们等着瞧。凡阻我好事者,不管他是谁,我绝不会善罢甘休!”
十五 一霎那红裹肚满天遍地(1)
洋人们怎么会忽然对光绪皇帝抱起不平了呢,慈禧无论如何想不通这一点,荣禄刚毅等也是大惑不解。
原来各列强见戊戌政变后,慈禧将维新派官员杀的杀、关的关、流放的流放,竟至一个不剩,维新之法也被全部推倒,洋人们就开始有些担忧了,害怕大清又象几十年前那样强烈排外。排外仇外对洋人在中国的利益损害太大了,洋人们自然不愿意大清朝那个路上走。但此时慈禧重用的人如刚毅、徐桐、载漪、载勋、魏仁等等,全是极其仇视洋人的大臣,荣禄虽然不仇洋,但他似已孤掌难鸣了,洋人们于是忧心忡忡,担心光绪若再被废,大清国的朝廷之上就全是仇洋之人了。所以列强极力威胁,施加影响,希望能吓阻慈禧。
其实,当时仇视洋人鄙视洋人的情绪是普遍存在的,从上到下,从官到民,大家都很讨厌憎恨洋人,鄙视洋人或许是因极渊深的习惯,但洋人占我领土,欺我百姓,则导致了整个民族刻骨铭心的仇洋情结。
张荫恒刚被捕时,大学士倭仁被派往总理衙门行走。倭仁和徐桐一样恨洋人,在总理衙门却要常常见洋人,倭仁为了不见讨厌的洋鬼子,就故意骑马摔断了自己的腿,然后请病假回家。徐桐出行若遇见洋人,就马上转身后行,不与洋人朝面。不过洋人们是傲慢自大惯了的,又有兵船大炮作后盾,岂能怕徐桐倭仁这些人,对慈禧、刚毅也是不怕,立储典礼他们就硬是抗着没有来,这让慈禧心中很不是滋味,盛大的礼仪似乎也黯然失色。慈禧太后为此心中阴影甚重,不敢贸然就下废帝的决心,只暗暗筹思着,怎样和可恶的洋人较量一番。于是连连召见荣禄,询问他是否敢和洋人兵戎相见。荣禄吓坏了,忙劝阻太后,力主不可造次。
慈禧怒气冲冲的说:“洋人有什么可怕的,我大清有百万雄兵,尽数动员起来,我不信便打不过洋人!”
荣禄叫苦不迭说:“太后,兵虽号称百万,可真正能打仗的新军却只有几万人呀。”
当时八旗兵三十万形同虚设,有些兵连枪也不会打。绿营兵六十万,多是兵痞无赖和大烟鬼。只有武毅军、武卫军、甘军,袁世凯的新军等还有些作战能力,其中以新军的训练最精,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
慈禧就大怒骂道:“你这兵部尚书是怎样当的,为什么不多练新军?”
荣禄苦着脸说:“哪有钱练新军,财政吃紧,给日本的赔款还没有钱付,要贷款才行,更别提练新军了,奴才曾建议撤了八旗省点军费,可太后又不许。”
提起撤八旗的事来,慈禧的怒气稍解。这兵不强马不壮看来不能全怪荣禄,慈禧便叹了口气,自怨自艾,她挥手让荣禄出去,自己独个儿在殿里生闷气,恨天恨地咒洋人。此时载漪、刚毅、徐桐在殿外求见。
原来载漪见儿子做皇帝的障碍多多,心中发急,就联合了徐桐载勋,欲撺掇太后和洋人翻脸。慈禧正在为兵不强马不壮烦恼,听了这三人的话,毫不客气便是一顿痛斥,将这三人全部轰走。
载漪出殿后狂怒如潮,大叫大嚷。徐桐就开导他说:“太后无力制衡洋人,所以烦恼发脾气,咱们有了制服洋人的办法,自然一切事情都好办了。”
载漪于是大叫道:“我与洋人势不两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