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前夜风云录
载漪出殿后狂怒如潮,大叫大嚷。徐桐就开导他说:“太后无力制衡洋人,所以烦恼发脾气,咱们有了制服洋人的办法,自然一切事情都好办了。”
载漪于是大叫道:“我与洋人势不两立,不杀光洋人,决不罢休。徐大人,你一定要助我!”
徐桐说:“我不遗余力助王爷成功。若杀尽东交民巷的洋人,让我能开大门走路,我便永世感恩戴德,给王爷做牛做马也是愿意。”
载漪于是约了徐桐、庄亲王载勋、辅国公载澜等人日夜筹思灭洋计划,对于奉行和洋政策的庆亲王奕劻、大臣荣禄等人,都认为是洋奴,应该打击排斥,当然能杀了他们更好,对于刚毅则尽量拉拢,希望他加入灭洋的行列。
转眼便到了庚子年了,西历是一九零零年。这一年山东境内的大刀会与一些习武的组织相结合,忽然迅猛发展开了,改了个名字叫“义和团”,也有叫义和拳的,也有叫红灯照的,名称甚多。义和团的人多是乡村贫民,号称入了团,授以法术,学以拳棒,便可飞檐走壁、刀枪不入、所向无敌。义和团没有统一的组织,三五十人、一二百人便可揭竿而起,领头的称师兄或坛主,领着大伙专杀洋人,进攻洋教堂,却不与地方官吏为难,自称“保清灭洋”。
山东巡抚毓贤对义和团采取宽容态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他府道衙门的官吏也因愤于德国人占我胶州湾,对义和团杀洋人暗暗叫好,于是团民蜂起,到处设坛练拳。慈禧见团民遍地,舞刀弄棒的,有些害怕,此时各列强也强烈抗议起来。
慈禧便命令毓贤镇压,毓贤却上奏说,兵微将寡,无法镇压,反请朝廷下诏收编义和团,固结民心,以便有力量和洋人对抗。慈禧犹疑不决,便招荣禄问策。荣禄说:“乱民祸山东,须得坚决剿灭!”
慈禧犹犹豫豫,说:“可团民保清灭洋,很忠我大清呀,并且毓贤的兵也太少,团民满地却如何杀得完?”
荣禄就保荐袁世凯为山东巡抚,说他的新军兵强马壮,可保山东平安。慈禧沉吟不语。
荣禄急道:“太后,若义和团蔓延开来,满天下都是他们的人马,那时后悔就来不及了。”
慈禧思来想去,难以决断,但此时德、法、英的洋人发话了,说:“大清若无力剿灭义和团,我等便发兵替你们效劳了,但花费却须大清认帐。”
十五 一霎那红裹肚满天遍地(2)
慈禧又气又恼,无奈下,同意了荣禄的意见,下旨任袁世凯为山东巡抚,命他剿抚结合,平静山东。
袁世凯接旨谢恩后,荣禄暗嘱他大胆剿杀团民,袁世凯点头,说:“恩相放心,下官一到,保证山东全境安宁。”于是带了七、八千人马的新军就出发了,雄赳赳,将如虎,气昂昂,兵似豹。开到山东,看见处处团民们红裹肚红包头,设坛练拳,忙得不亦乐乎,又杀洋人又烧教堂,一群群,一队队,威风凛凛,气势如虹。袁世凯因而大怒,说:“如此世界,成何模洋!”
袁世凯到了济南任上,即遍贴告示下令各处不许杀洋人烧教堂,否则严惩不贷。但团民们恼恨洋人,哪肯把告示当回事请,我行我素,烧杀照旧。袁世凯见状暴跳如雷,立刻下令派兵捕杀团民。
小站来的新军训练有素,杀起团民来如砍瓜切菜,顿时把济南附近的团民杀得七零八落。袁世凯哈哈大笑,说:“什么刀枪不入,全是骗人的。”于是奋起武勇精神,下命令给带兵的协统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祯:凡有团民滋事攻打教堂者,即行痛剿,决不留情。
文案唐绍仪谏道:“慰帅,只一味痛剿也不是办法,不然朝中一定会责怪降罪。”袁世凯说:“不怕,我有老主意。”
在袁世凯的严厉镇压下,义和团在山东难以立足,于是成群结队撤往直隶,直隶的百姓受其感染,也闹起义和团来,设坛招徒,传授拳术,宣称要杀洋灭教。当时洋人被蔑称为“洋毛子”,教民被称作“二毛子”。义和团一到,洋毛子二毛子吓得魂不附体,就全跑到教堂里躲避,义和团便挥众围住教堂攻打。
直隶总督裕禄对义和团剿一阵抚一阵,不得要领,时间不久,直隶的义和团就遍地了。英法德等国几乎在直隶一带都有传教士,见状惊慌焦急,纷纷到总理衙门抗议,要求严惩义和团,保护洋人与教民。
总理衙门大臣载漪好生高兴,兴奋莫名,对洋人的抗议统统置之不理,却往奏慈禧,说:“太后大喜,我朝中兴有望,如今义和团遍地,神勇无敌,正好借之以灭洋人。请太后快快下旨,宣召义和团入京,先收拾了东交民巷的洋人,然后横扫天津的洋兵,将洋毛子扫地出门,从此我大清天下一统,永无忧患。”
慈禧问:“义和团真能灭了洋人?”
载漪说:“怎么不能,团民们焚符念咒之后,便可飞檐走壁,拜过神灵之后,就能刀枪不入,入团的人个个都是义士,拼了命要保我大清,此为灭洋兴国、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呀!”
一番话说得慈禧心痒难骚。不过慈禧虽对洋人恨之入骨,却也怕得要命,于是便先发一道上谕,不许山东直隶等地擅杀团民,然后委派刚毅出京到涿州、保定等处,考察义和团到底是否可用。
不许擅杀团民的上谕一发,义和团众欢欣鼓舞,士气更旺,直隶一带入团的人数剧增,“保清灭洋”“扶清灭洋”的口号也喊得更响亮了,裕禄谨遵上谕,不许官兵再杀团民。没过多少天,天津城内的团民就满街乱走了。裕禄过去曾派提督聂士成杀过义和团,如今怕团民给自己记仇,就格外巴结,邀请团中的大师兄级别的头领会面,对团民的神奇功夫表示钦佩。团众受到鼓舞,没过几天,竟在总督府内也设起坛来了。
与此同时,京郊的义和团众也胆子大得厉害,竟带了大刀长矛,一批一批地涌入了北京城。团民们一律用红布裹头,穿红布兜肚,黄裹腿,手提大刀长矛,一二十人,三五十人一群一群沿街而行,官兵接令不许阻拦。团民们便在街上设起坛来,继而开始攻打城内的洋教堂,火烧教民的屋子,还声称要攻打洋人的使馆。
京城内的洋人吓坏了,胆颤心惊,面无人色。各公使慌乱下急令住在天津的一小部分兵力入京,以保护使馆,又请求清政府给洋兵提供运输方便。
慈禧允了。列强便先派了四、五百洋兵乘火车进了京,入住使馆区护卫。但是进入北京的义和团民越来越多了,怕不有十万之众。各列强的公使就要求再派兵入京,慈禧不允,说大清的官兵可保使馆区的安全,洋人却不肯相信。德、俄、英、法等国的公使密商后,就令天津的领事派兵强行入京。
天津此时还有近两千洋兵,都住在紫竹林租界内,租界的各国领事紧急商议,决定先派八百名洋兵入京,由英国中将西摩尔率领。
西摩尔得令就携枪带剑,率洋兵抢了辆火车便朝北京出发了。不过,这时京津铁路的许多路段已被义和团拆毁,洋兵们只好一边修路一边前进,走走停停,好不容易走到了廊坊附近,义和团众却铺天盖地,手执大刀长矛杀来了,洋兵大惊,逃向廊坊车站,架起洋枪抵抗,双方大战一场,义和团被打退了。
洋兵们于是又开始修路。义和团却召集了更多的人手,喊声震天,再次冲杀过来。西摩尔吓得魂不附体,忙指挥洋兵进了车厢,凭藉车厢开枪抵抗,但这次义和团的人太多了,又悍不畏死的猛冲,洋兵们抵挡不住,只好突围而走,逃向天津。天津的各国领事就急忙向本国政府报告,请求派兵增援。
北京城内此时十分混乱。列强的公使馆派兵在使馆区周围巡逻,且划定防区,见有义和团众在防区附近行走就开枪射杀,或者抓住捆绑于使馆之内。义和团在城内攻烧洋教堂时,北京的市民聚而围观,呐喊拍手,叫好不绝。教士、教民慌乱间躲入使馆内,或躲入西安门内的西什库教堂。
十五 一霎那红裹肚满天遍地(3)
载漪、载勋、徐桐、载澜等人为了讨好义和团,就在自己府内也设起坛来,自称是义和团的一员。载漪还招了不少团民住进他的王府,鼓励团民说:“大家不但要杀洋人教民,而且要杀了崇洋爱洋的‘一龙二虎三百羊’。”
团众听不明白,忙问:“什么是一龙二虎三百羊’?”
载漪说:“一龙,就是当今的皇上光绪,他不爱祖宗爱洋人,要学习洋人搞变法,是个不折不扣的二毛子。二虎就是庆亲王奕劻、两广总督李鸿章,这两人长期和洋人打交道,对洋人最是亲近信任,也是二毛子之类。至于三百羊,便是朝中大大小小崇洋爱洋怕洋的官吏。这些人不杀,大清朝就难以安宁。”
众团民义愤填膺,纷纷拿刀提矛,激昂说道:“说杀便杀,我们这便去,先把皇帝这条龙杀了!”
载漪忙拦住。众团民不解。载漪说:“现在不行,圣母皇太后还没有公开废了光绪,此时杀他,太后就很没面子了。不如先攻打洋人的使馆。等大家杀尽了北京的洋人,皇太后就要废光绪了,那时再杀他也不迟。”
义和团众想了想,觉得载漪言之有理。便相互招呼着聚齐一大帮人,呼啸着涌向东交民巷。
荣禄的武卫中军在东交民巷奉命保护洋人,见团民们喊着“杀尽洋人”的口号涌了过来,就向天鸣枪阻止,说:“太后有令,不得攻打洋人使馆。”
团民大怒,就要载漪说话。载漪喝令兵士放行,带兵官说:“这须得荣中堂的命令。”载漪大为生气,便往找荣禄。荣禄正在家养病,听了载漪令兵放行的话,大摇其头,说:“这须得太后的命令。”
载漪就约了徐桐一起觐见慈禧,请慈禧下令与洋人开战。慈禧见官民共愤要灭洋人,内心喜慰无限,但却怕万一战败,难以收场,因而心中犹豫不决。载漪再请。慈禧就说:“此事重大,须得请皇上出来共商,我不敢独自决定。”
载漪徐桐暗暗偷笑,想:“皇上早被你囚禁了,还能拿什么主意,你不过怕万一战败,就先找个替罪羊。”他两个却知道慈禧有开战之意,便忙说:“就请太后与皇上尽快商议,早下决心。”
这时的直隶地面多由义和团控制。京津间的电杆全被团民砍断了,天津的电报局也被捣毁了。在天津、保定,涿州等地,义和团结众行过街市之时,沿街的店铺商人出门执香跪迎,口称“师父”。若有官吏坐轿经过,团众便斥其下轿,摘掉其官帽。义和团的大头领们坐着豪华轿子来来往往,威势十足,就是往见总督裕禄,裕禄也得隆礼迎接、优礼相待。
各列强的兵船陆续从各处开往天津附近,随船运来数千洋兵,洋人便照会裕禄要求洋兵登陆,裕禄不许,一面命沿海各炮台监视洋舰,阻其靠岸,一面派人向朝廷告急。
这时候,义和团首领曹福田张德成率团众开始攻打紫竹林租界,洋人急了,又耍诡计又用蛮力,一面通牒,一面命兵舰猛烈开炮轰击大沽炮台,然后强行登陆进入租界。租界的洋兵此时有五六千人了,各领事忧虑兵少,不敢贸然派兵进京,又催请所在国政府速速再运兵来。俄罗斯便从大连又陆续运兵往天津,日本也从本土调兵,其他各国陆续派舰从南洋印度等处调兵。形势是越来越紧张了。
直督裕禄不敢报大沽炮台已失,却谎报说洋人凶悍猛攻炮台,官兵人人忠勇死守,又得义和团的义民相助,炮台固若金汤。慈禧即下令拨付十万大洋奖赏苦战的官兵与义民。但裕禄接着又报朝廷,说洋兵越来越多,已有二三十艘洋人的兵船云集天津海面,形势严峻至极。慈禧忧虑不安。
刘坤一、张之洞联名致电朝廷,要朝廷速降谕旨剿灭义和团,电文说:“从来邪术不能御敌,乱民不能保国,若外兵深入,横行各省,乱民四起,大局糜烂,那时悔之已晚。”袁世凯也不断和裕禄联系,请其申奏朝廷,痛剿义和团。官商盛宣怀在上海给北京发电,说华北的乱局只有李鸿章可以收拾,朝廷须得以直隶总督授李,方可戡乱和洋,不然,国运将惨遭浩劫。
慈禧心慌意乱下,传王公大臣尚书侍郎齐集议鸾殿,将光绪也叫来了,要大家畅所欲言,共商义和团之事及灭洋大计。议鸾殿地方不大,慈禧与光绪背窗面南而坐,王公大臣们跪满了一地,一些品秩较低的官员只好跪在殿外。慈禧心情复杂,将洋人不断派兵威逼京津的事说了,又将招抚义和团、尽灭洋人的想法也说了出来,请众人商议。
荣禄奕劻见慈禧欲战之意甚重,不觉恐慌惊惧起来。载漪、载勋、载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