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前夜风云录
荣禄对天津失陷的消息也是震骇莫名,脑中混乱一片,只得说:“赶紧发上谕,命各省速速派兵到京,保卫京城和太后。”
慈禧问:“直隶的兵呢,都干什么去了,李安堂的淮军,宋庆的武卫左军,何盛的练军,还有保定、宣化的驻军,这些军队都到哪儿去了?”
荣禄说:“这一向我告病在家,端郡王亲自指挥作战。王爷,你快回答太后呀。”
载漪慌慌张张说:“回太后,这些兵马后来都到天津去参战了。”
慈禧瞪着眼问:“那么,这么多的军队都战败了,五六万兵力呀,还不算义和团的人,洋兵却有多少?”
刚毅忙说:“奴才打听了,洋兵有将近二万人。”
荣禄说:“太后,待奴才去见见直隶督府的人,先弄明白天津方面的情况。”
慈禧又惊又怕,说:“好,快去快去。”又命令刚毅立刻给各省发电送信,叫他们快派兵来京,然后对载漪下命令:“叫董福祥停止攻打使馆,快派人给使馆去送面粉、大米、鸡蛋、水果、西瓜,用车拉了去,不要让洋人饿肚子,给教堂的人也送了去。”
载漪大惑不解,忙问:“太后,这是为何,奴才正要困死他们呢。”
慈禧怒道:“把洋人全都弄死,你要把我的后路全绝完呀,!哼,你以为我老糊涂了、什么也不懂,告诉你,我脑子清楚得很,前一段我便知道靠你们这些人的本事,那是绝对打不过洋人的!”
载漪急道:“太后,那使馆还围不围、打不打?”
慈禧说:“当然要围要打,叫洋人们全吃饱喝足了,你便派义和团的人去打,义和团的人死得再多我也不心疼。”
载漪半天理解不了慈禧的意思,迟迟疑疑不动,慈禧怒问:“你要违旨,不听我的话了?”
载漪忙说:“奴才不敢违旨,奴才只是不明白。”
慈禧喝道:“你慢慢的再去明白,但现在赶快按我的话去办,不许拖延。”
载漪忙说:“是,事,奴才即刻去办。”忙退了出来,派人四处张罗面粉鸡蛋西瓜去了。
荣禄找到逃回北京的直隶督府人员,详细询问天津方面的情况,基本上弄清了天津的战事。原来裕禄一直没有切断大沽至天津的通道,致使洋人的兵力弹药源源不断地从海上运来。清军与义和团一起攻打紫竹林租界,给了洋兵不少杀伤,租界却始终没有攻下。与敌对阵的各军以聂士成部最为武勇,能和洋人拼死周旋,但聂士成既和洋兵打,又受义和团的干扰,常常两面作战,强行攻下小东营后,兵力损失厉害。洋兵却越来越多了,租界的洋兵便反攻出来,与新上岸的洋兵一起,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合攻天津城。聂士成在八里台阻击租界的洋兵,马玉昆在老龙头车站阻击东来洋兵,宋庆领兵在西门以外抗击洋兵。
聂士成领兵在八里台与洋兵苦战八日八夜,杀红了眼睛,只是兵员损失厉害。洋兵攻势受阻,锐气大挫,便派人来和谈,要聂士成或投降或让道,洋人保证聂部官兵的安全。来劝降的是曾在聂部担当过教官的德国人库克,库克先说了一通佩服聂士成英勇善战的言辞,然后说:“聂将军,你们中国敢和洋兵打仗的将军没有几个,所以我才佩服你,但凭你一个就能挡住大队洋兵吗?还是投降了我们,我保证绝不伤害你及你的部下。”
聂士成笑道:“保家卫国是军人的职责,怎能投降,那样我还配称是军人吗?”
库克说:“你的国家向十二个强国宣战,如今各国的军队源源不断地开来,你们大清能打得过吗?聂军门,你们中国人说‘识时务者为俊杰’,还是不要效愚忠了,你若不愿投降,只要给联军让路,我也保证贵军的安全。”
十七 八里台碧血未凝,河塞尸满(3)
聂士成摇头,说:“你们杀我百姓,辱我国家,我宁愿战死,决不与你们妥协。!”
库克叹息不已,说:“效忠一个毫无希望的政权,不可思议。好,我给你一天考虑时间,明天一早,我们将发动全面进攻。”
聂士成大笑,说:“要打就打,我聂士成何时怕过别人!”
宋庆与马玉昆两部的兵员却损失不大,伤亡极小。原来和洋人作战时,他们让义和团冲在前边低挡洋人的枪炮,自己躲在后边打冷枪,义和团低挡不住洋枪洋炮后退时,他们便鸣枪威逼团众,可怜的团民前后有枪,却在中间舞着大刀狂喊“保清灭洋”,然后一批一批倒下,血染津门。
聂士成抓住一天休战时间,命兵士修整战壕掩体,这时裕禄却派人送信,请聂士成到总督府相商要事。聂士成将战阵之事一一安排下去,便骑马带上二十多名卫士,急急入城往总督衙门赶去。
何盛的练军把守着各个城门,倒也军容严整,极负责任。总督衙门气氛紧张,总督的卫队紧守着大门警戒,聂士成将自己的卫兵留在院内,一人直入大堂,参见裕禄。裕禄请聂士成坐下,他自己却一个劲儿摇头叹气,容色愁苦,闷闷不乐,也不说话。
聂士成就“唿”地又站了起来,大声问:“大帅,怎么了,什么事值得你如此揪心?”
裕禄叹气连连,还是不说话。
聂士成说:“大帅,你在为天津的安危发愁?”
裕禄点点头,满脸的绝望。
聂士成大笑,说:“大帅望安,我已调驻防芦台的武毅军三千人即日进入天津参战,命他们切断大沽到天津的道路,此路若断,洋兵的给养不继,我军便可扭转形势。”
裕禄苦笑一声,说:“难,难,局势恐怕扭转不了啦。”
聂士成说:“大帅你身为主帅,怎可如此灰心丧气!有聂士成在,天津城便在!我虽有时直言犯上,但忠勇之心却绝不含糊,请大帅放开心怀,且看我与洋兵血战到底!”
裕禄又摇了摇头,然后从桌子上拿出一张黄色绢纸,摊在桌上,说:“聂军门,你请看吧。”
聂士成低头,看那纸上写着:“聂士成西法练军,甘为洋人之徒,违旨抗命,擅杀义民,着即正法。钦此。”
聂士成大叫一声跳了起来,眦目欲裂,问裕禄:“这是为什么,这是谁下的上谕?”
裕禄说:“昨晚端郡王载漪着人送来的,其中详情,我一概不知。”
聂士成红了眼,吼道:“大帅,有人诬陷于我,你须得主持公道呀!”
裕禄叹口气,有气无力地拍了拍巴掌。随着掌声,从侧门进来了十名持枪的军士,直挺挺站在聂士成的后侧,举起枪来,对着聂士成。
聂士成“扑通”一声,跪倒在裕禄的面前,两手拄地,眼泪长流,说:“大帅,我只求你一件事!”
裕禄说:“讲吧,只要我还能捡一条命,便尽量帮你办到。”
聂士成说:“我要死在战场上。我练兵打仗,戎马一生,以忠心能战自负,死在自己人的手里,太窝囊了,我死不瞑目啊!”
裕禄咬着牙,蹙着眉,筹思半响,忽然一巴掌狠狠拍在桌上,说:“天津城破,大家都是死,我便大胆违一次旨。你走吧,打你的仗去,若能立功保住天津,我便舍命上奏朝廷为你报功,请朝廷允你将功补过。”
说着挥手,将持枪的军士全部赶走,然后双手扶聂士成起身。聂士成爬起身来,带泪惨然而笑,说:“好,我便死战以报圣恩,也不枉了我练兵为国的本意。”
聂士成赶回八里台军营,命亲兵取出督军的衣裤穿上,又将前几年皇上赏赐的黄马褂套在外面。第二天一大早,洋兵就开始猛烈攻击了,洋兵以大炮作掩护,轮番冲杀,聂军阵地上,炮弹掀起的尘土弥漫,硝烟呛鼻,弹雨横飞,兵士们伏在战壕里奋勇还击。而此时聂士成一身督军装束,穿黄马褂,骑马带刀上阵督战。
营官宋占标忙过来拦住马头,怒道:“军门你糊涂了,战阵之上,为何连黄马褂也穿上了,你这样子便不能上前。”
聂士成瞪眼斥道:“你敢拦我的马!为什么不能上前?”
宋占标说:“你这样子目标显著,敌人的枪炮便专往你身上招呼,那怎么行!”
聂士成说:“我就要这样,你放开手。”
宋占标牵住马缰不放,聂士成大怒,挥刀便砍了下来。宋占标手一松,忙躲往一旁,聂士成便纵马上了阵地。
此刻洋兵又开始新一轮的进攻,对面是德英联军的四千多人马,凶悍绝伦,尤其德国兵,战术精熟,进退如风,猛恶异常。一阵铺天盖地的炮击之后,大队伍的冲锋就开始了。聂部官兵拨拉掉头上一层黄土,然后拼命的开枪射向敌人,一阵猛烈的交火之后,敌军稍退。但突然间阵地的侧面出现了一队日本兵,约有一千多名,端着枪哇哇叫着就扑了上来。这些日本兵是刚从大沽下船赶过来增援的,一接近阵地,便狂呼攻来。正面的德英联军见侧翼援军已到,发一声喊,返身再攻。聂士成传令预备队上前阻击日本兵,自己纵马扬刀,往来呼喝,喊道:“聂士成部下,不许出一个逃兵,人在阵地在,不许退后半步!”
话刚喊完,一颗炮弹呼啸而下,在附近炸开,飞旋的弹片将聂士成腹部切开,肠子流了出来,马背上一片血红。聂士成左手将肠子塞了回去,右手挺刀叫道:“男儿报国方为男儿,弟兄们,绝不能在洋人面前服软,给我狠狠的打!”
十七 八里台碧血未凝,河塞尸满(4)
但此时已有十多名日本兵冲上了聂军阵地。聂士成急急驰马过来砍杀,日本兵抬枪一阵乱射,聂士成满身弹孔,气绝身亡。
聂士成既死,宋庆马玉昆心寒胆裂,胡乱抵挡了一阵,带兵拥了裕禄便走,仓皇撤出天津,逃往杨村。义和团民与何盛的练军联合守城与洋兵苦战,四天之后,天津城陷落。洋兵入城,大肆杀戮,街上伏尸遍地,海河也为尸骸所塞,无法畅流。
洋兵占了天津之后,大队人马奔袭杨村,宋庆所部清军一触即溃,呼啸着一路劫掠,逃往北京。马玉昆部与洋兵一场血战,也惨败而走通州。洋兵扑入杨村,总督裕禄带了三五个亲兵出村,向西北方疾行,洋兵紧追不舍。裕禄逃入南蔡村,洋兵便围了村子,鸣枪入村,一户一户搜查。裕禄自知必死,跪下向北京方向磕了三个头,然后惨叫一声,举枪自杀身亡。他的亲兵却逃了出来,一路飞跑,赶到北京报讯。
洋兵们在裕禄自杀后,却并没有急着进军北京,他们需要一段日子的休整,另外,天津有大量的银子宝物要抢,天津城周围的义和团也没有完全消灭。洋兵们就先四出扫荡义和团,然后将城中店铺洗劫一空。此刻他们志得意满,就三五成群带枪上街闲逛,看见倔强有愤恨之色的百姓,便立刻开枪打死,说是义和团民;看见善良胆怯的百姓,就抓了起来,命令百姓用洋车拉着他们满街游逛,还给百姓戴上顶带花翎的官帽,以为笑乐侮辱。
朝廷要求各省派兵入京的上谕发到各地督府衙门后,反响却不大。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等朝廷寄予厚望的重臣,此刻根本没有出兵北上与列强交战的打算,他们此刻正商量着与列强议和,实行自保。实际上,慈禧的宣战诏书颁布时,东南一带的大员便大不以为然。两广总督李鸿章直接便将此诏称作“伪诏”,不但自己绝不照办,而且发电给上海的盛宣怀,让他联络张之洞刘坤一一齐违旨,抵制乱命。
盛宣怀,字杏荪,江苏武进人,时任电报局总办、汉阳铁厂总办等重职,其掌控的企业遍及东南一带,官商集于一身,影响不小。盛宣怀主张洋务救国,与洋人及满清的大员都来往密切。此人大胆而精细,精通工商金融运作,对政治也极为关心,纵横辟阖,才气横溢,是李鸿章最为看重的人物。
盛宣怀接李鸿章电后,立刻与张之洞刘坤一联系,这二人也赞同李的主张。李鸿章笑道:“我早将他二人的名字签在李某人之后,给朝廷去电抗议了。哎,国危时艰,幸好老夫这样做没有强奸张、刘二位之意。”不过盛宣怀却想到了更深一层意思。原来盛处上海,消息灵通,得知清廷宣战诏书颁布后,英国人最是害怕不安,怕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混乱,影响英人在此的贸易。另外,英国隐隐将长江流域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害怕其它列强乘乱出兵,抢占英国的地盘。盛宣怀得此消息,心中便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东南一带各省和列强单独媾和,列强不出兵东南,而东南的督抚大员则力保洋人教民的安全,维持安定,名为“东南互保”。这想法一露头,盛宣怀便感觉是个好主意,可保东南一隅不遭兵灾,于是盛宣怀急找英国驻上海的领事华仑,请他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