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前夜风云录
!薄?br /> 盛宣怀赞叹不已,不过事后他还是派人到处去收集各种资料,为李鸿章的和谈做准备。
李鸿章果然呆在上海不走了,呆了足足一个月,慈禧在京时几次催他启程,他都找理由搪塞着不动,直到慈禧逃难到了山西,发电允诺其全权代表身份,又说绝不干预遥控,要他按中国的物力结欢洋人,李鸿章这才感觉时机成熟了,于是收拾启程。
俄军兵舰早恭候在码头上了。李鸿章却登上了民用的“平安号”客轮。俄国兵舰便跟在客轮后边一同北上。数天之后,船到天津,李鸿章登岸。一百多名俄军军官恭立码头之上,迎李鸿章上岸。此刻京津铁路还瘫痪着,俄国人便安排了一只汽艇,说可以通过运河将李大人送往北京。李鸿章摇摇头,叹口气,便上了汽艇。俄公使在京已将李鸿章喜欢住的贤良寺收拾好了,安排他住在里边,又在寺外派俄兵站岗,李鸿章若出门,就派俄兵随行保护,说北京城太乱,必须保护好李大人的安全。
此时慈禧已发电任命奕劻与李鸿章同为议和代表,奕劻前来给李鸿章说了自己见瓦德西的情况。李鸿章便乘轿到紫禁城,要见瓦德西。瓦德西却拒而不见,传话说:“李中堂的任务是议和,本人的任务是作战,相见无益,不见也罢。”
二十 还招白头翁,长袖苦周旋(3)
李鸿章恨恨而返,筹思对策。
俄国公使却主动来登门拜访了,听了李鸿章见瓦德西碰壁的事,俄使愤愤不平,说:“这德国鬼子好生无礼,李大人不要睬他。由我为大人联络美、英、奥等国公使,然后我们几国以撤军相威胁,不怕这鬼子不就范。”
李鸿章说:“有劳贵使。但你必须尽快联络,不然我闲在这儿无聊,就要打道回南方了。”
俄使忙说:“大人不能走,无论如何不能走,我这就积极联络去。”
俄使的办事效率挺高,三天之后,便回报李鸿章说:“我已和美、英、奥三国公使说妥了,他们都愿意和李大人议和。哈哈,瓦德西没奈何也同意了。明天便请李大人移步英国公使馆,各国公使、瓦德西都在哪儿恭候与你见面。”
李鸿章捻须微笑,说:“好,明天我去便是。贵使跑腿联络累了,便请回休息吧。”
俄使却不走,“嘿嘿”笑着说:“敝国的铁路在东北哪儿,常受乱民的滋扰。敝国沙皇下旨说,须得和贵国签个协议,以便派兵常驻东北,保护铁路安全。望李大人高抬贵手,就先和敝国将这个协议签了。”说着笑嘻嘻递过来早已拟好的协议文本,让李鸿章过目。那协议中、俄两种文字各有数份,李鸿章拿起中文文本看时,惊得一下子站了起来。
原来那协议的内容十分霸道,规定大清不得在东北驻军,也不得在东北修路,东北的安全由俄国驻军负责,大清可以设衙门进行行政管理,但衙门的长官若经俄国人申诉,大清就必须马上将其革职;东北的土地也不能租给其他国家,大清还要赔偿俄军出兵护路的费用,等等。
李鸿章看罢,沉下脸来,十分的威严恼火,逼视着俄国公使,说:“你把我李鸿章看成什么人人了,哼!俄国人凶残霸道,我却不吃这一套,这样的协议,恕李某人无礼,那是决不能签!”
俄使陪笑说:“李大人不要生气,可以再商量嘛。不过,我要帮找你对付其他公使,你不给敝国一点甜头,我向国内却如何交差?”
李鸿章板着脸,兀然高坐,说:“我没兴趣关心你的事,你不帮我也可以,李某人决不求你。”
俄使哈哈大笑起来,说:“李中堂呀,你怎么还是那么傲慢,你在傲慢上吃的亏还不够吗?”笑着,俄使凑过头来,压低声音悄悄说:“我若能给国内交过差事,对大人你也大大的有好处。东北协议若能签订,敝国将奉赠大人十万卢布作为谢仪。当然,是秘密的了。”
李鸿章冷笑说:“东北乃我大清龙兴之地,就值十万卢布?我李鸿章出将入相,区区十万卢布,还不看在眼里。”
俄使笑道:“李大人威武不能屈,卢布不动心,敝人甚是佩服,前言戏之耳,十万卢布算什么,沙皇陛下的谢仪是五十万卢布,怎么样,有点动心吧?”
李鸿章摇头,说:“李某人现在尚不缺钱花,电报局、轮船局等每年给我的红利不少,够我花天酒地了。我也老了,你们的卢布能带到棺材里,在阴间也通用吗?”
俄使翘起大拇指,嘴里啧啧夸赞着,说:“李大人不愧是老江湖,我就知道不亮出底牌,你是绝不会感兴趣的。好吧,实话实说,沙皇陛下的谢仪是二百万卢布。怎么样,有点意思了吧?”
李鸿章说:“不行,你告诉沙皇陛下,李某人有难处,这件事太大了,必须仔细斟酌,我不敢贸然签约。”
俄使笑嘻嘻说:“这个好办,我尽快和国内联系,将给大人的谢仪再增加一些,请李大人也认真考虑敝国的要求。好了,李大人休息,敝人告辞。”
第二天一早,英使馆议事堂内列强的公使齐集,瓦德西也昂然高坐,狠巴巴的瞅着门口,要看看李鸿章到底是个什么人。
九时整,两顶大轿抬到了门口。李鸿章下了轿,稳稳走了进来,神态威猛,表情自信,奕劻跟在他的后边。众公使纷纷起立鼓掌,请李鸿章、奕劻就座。李鸿章冷眼扫过众人,然后架势十足的坐了下来。
瓦德西心中不舒服,没等李鸿章坐稳,便板着脸说道:“作为战败国的使臣前来议和,不知李大人心中有何感想,大家都想听一听。”
英、日、奥、意等国的公使见瓦德西如此不客气,便一齐把眼光投向李鸿章,要看他如何反应。李鸿章却转过脸,向瓦德西优雅的微笑,说:“瓦帅领兵入我国境,不过与乱民混战了一番,杀了些手执大刀长矛的愚民,功劳虽也不小,但也不值得骄傲。若瓦帅真与我国的军队作战,能这么轻易便占了我们的京城吗!大清国虽弱,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若真和别国开战,即便战事失利,但拖也可拖垮三、五个小国。”
瓦德西怒道:“李大人说话太也可笑,你的朝廷下了宣战的上谕,难道我们不是和你的政府作战?”
李鸿章戚然露出哀容,说:“敝国不幸,愚民作乱,朝廷受愚民挟制,无奈下颁发的宣战诏书,那时作不得数的。”说到这儿,李鸿章忽语气一转,昂然说道:“若朝廷真下决心开战,不会不预先调兵遣将,布置周全。况且我国即使与某一国有隙,绝不至同时向十二个国家宣战,可见宣战一事,非是朝廷的本意。”
俄、美、英三国的公使点头同意,说:“李大人的话有些道理,我们也相信大清国没有和各国同时开战的意思。”
二十 还招白头翁,长袖苦周旋(4)
瓦德西气哼哼的拍了一下桌子,把脸扭到了一边。日本公使却发话了,他说:“李中堂这一番话就想将贵政府的罪责全推掉吗?贵国太后是此次肇事的祸首,非严办不可,要么杀了她,要么不许她再执掌国政。”
李鸿章对着日本公使冷笑,说:“人活在世上,什么坏事都可以干,但是不能不尊敬老师,不然就不算人类!老师教我们知识,传授我们技能,培养我们道德,引导我们进步,人类这才从洪荒蒙昧走向文明。”
各国公使对李鸿章推崇老师的这些话倒是颇为赞成,纷纷喝彩。日本公使不知李鸿章何以忽然给老师说起好话,但日本人长期受儒家思想影响,对“尊师重教”的话倒也无从辩驳,只得也表示赞同,但他接着又讪笑着,说:“难道贵国的太后是李中堂的老师,这可从没有听说过呀,哈哈,从年龄看也不太像呀。”
李鸿章怒道:“李某人的老师是谁不重要,但日本人千年以来,一直把中国作为老师,我中华的文化、制度、建筑、服装等等等等,哪一方面日本不学了个十足。公使先生知识再贫乏,这些也不会没听说过吧?”
日本公使面红耳赤下,恼羞成怒,说:“哼,日本过去学你们,那是不假,可你们自己早将中华文化丢了,因循守旧却唯我独尊。中华文化在唐代以后就开始没落了,所以你们才越来越落后,老大没落帝国的衰朽大臣,你也不用以做过老师而傲慢!”
李鸿章叹道:“是啊,老师老了,不中用了,衰朽残年,没良心的学生就来欺负殴辱昔日的老师。这样的老师固然惭愧,可这样忘恩负义的学生难道便不知道羞耻吗?难道欺负衰朽的老师就很理直气壮吗?”
此话一出,各公使都大笑起来,一个劲起哄。俄使奸笑着说:“取消日使的发言权,哪有学生在老师面前指手画脚、趾高气扬的道理,太不像话了!”
美国公使也说:“老师虽然年老体衰,甚至脑筋糊涂,但学生不可以忘记师恩,对老师恶语相向啊。”
众公使就师生的话题大发议论,说得日本公使恼恨羞惭,对李鸿章恨之入骨,却又不便再说什么,便低头不语。瓦德西在旁暗想:“这老儿果然有些手段,倒也不是浪得虚名。看来我得留神在意,不要让他窘住了我。”
李鸿章却正襟危坐,一副莫测高深的样子。
俄国公使便提议说:“李大人德高望重,是大清国的中流砥柱,他出马议和,我等无论如何也要给他面子,对不对呀?大清国的太后嘛,就算了,别追究她的罪责了,不然,李大人可不好交差呀。就请各位进入实质性的内容,如何?”
英国公使附和道:“那就饶过了慈禧,可是鼓动慈禧招抚义和团,又怂恿太后宣战杀洋人的载漪、刚毅、载勋、载澜、启秀,还有率兵攻使馆的董福祥等等,这些人是肇事祸首,非严惩不可,不杀了他们,议和便不能开始。”
德、奥、意、美的公使一致赞同英使的话,说:“这些人不死,就绝不议和。”
当下他们商量了一个需要惩处之人的名单,多达一百多位,载漪载勋载澜等人自然高居前列,另外,还要求清廷必须废了大阿哥溥隽。然后他们将名单交给李鸿章,要他表态。李鸿章沉默片刻,说:“杀这几个人可以,废大阿哥也可以,但各位必须保证大清的领土完整,这样我才好给朝廷回话。”
日本公使刚要说话,俄使却抢先高声说:“没问题,大家这次不分贵国一寸领土,中堂便请给你的政府发电,叫早早杀了这几人,议和便正式开始了。”
美、英、奥的公使也赞成说:“便按李大人的话办,杀了载漪载勋刚毅等人,大清的土地我们就不要了。好了,今天就到这儿,李大人请发电去吧。”
李鸿章却不走,他想借杀载漪载勋等人让各公使把赔款的数字定下来。德、日等国的公使却说什么也不答应,瓦德西更威胁说:“李中堂若不快快杀掉载漪等人,我便要下令联军进攻太原了。”
李鸿章摇了摇头,与奕劻对看一眼,便叹口气答应给西安行在发电。第一次的会谈便这样结束了。
慈禧在西安接到李鸿章的来电,这大清国的太后愁容满脸,对荣禄说:“其他人杀就杀了,可载漪是大阿哥的父亲,如赐其死,太伤我大清的面子了。还有董福祥,他的甘军还没有散,几千人跟着他,若赐死这人,兵卒恐怕要作乱。这可怎么办才好啊?”
荣禄说:“大阿哥也要废了,那还能顾到载漪的死活,太后就不要想着保这些人了。”
慈禧却伤心不已,要荣禄想办法。荣禄就说:“那就将载漪削职为民,流放新疆,将董福祥也削职为民。其他人或杀,或赐其自尽。洋人那儿,让李鸿章再费点唇舌,磨蹭一下,也就过去了。”
慈禧流泪说:“一下子要杀这么多的官员,洋人真忍心呀,你让李鸿章再求求他们,能少杀一个是一个。”
电来电往,李鸿章只好和洋人磨来磨去,终于将载漪、董福祥磨得可以保住命了。慈禧却还发电让他再磨,最后磨得瓦德西发怒了,警告李鸿章说:“惩处名单再不更改了,一个字也不改了,你的政府若三天之内不处死这些人,我便亲自带了联军,一路打到西安去。”
李鸿章急得给荣禄发电,请他说服慈禧。电文说:“如太后还是犹豫不决,一味袒护庇翼皇亲贵胄,那么洋人进兵山、陕两省,则祸乱之惨,百姓死伤之重,非鸿章所敢逆料。瓦德西限三日之期,请与太后分剖利害,无使洋人更有借口进军。”
二十 还招白头翁,长袖苦周旋(5)
荣禄将电文意思说给太后。慈禧慌了,说:“怎么办,怎么办,洋人真是可恶。李鸿章难道再也想不出办法了?他自从上了年纪,办事就不好好卖力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