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前夜风云录
七女湖离惠州城只有二十华里,惠州知府陈兆棠吓坏了,一面命城中的两营巡防兵往剿,一面电告总督周馥。周馥即令李准带黄冈得胜之兵助剿,义军几面受敌,又听说黄冈起义已败,立刻军无斗志。邓子瑜便下令将枪械就地掩埋,然后解散了人众,自己辗转脱困后,也逃往香港。
孙文得知黄冈、七女湖两处暴动都是旋起旋灭,不胜惋惜,连连叹气,不过这两处都是策应之兵,钦廉一带方是孙文的重点,如今钦廉之事的成败,有一多半压在郭人漳头上了,只要黄兴能说动郭人漳反正,钦廉起义一定轰轰烈烈,割据广西也不是什么难事。
黄兴、谭人凤星夜兼程赶到钦州。此时郭人漳已因击溃刘思裕的义军而升任钦州边防督办,仍兼巡防营统领之职。见老朋友黄兴亲来,郭人漳热情有加,笑脸迎接,对黄、谭两位好生相敬,领入密室,奉茶请教。
黄兴脸有怒色,瞪眼责问:“三那乡民暴动,乃同盟会所发动,郭兄既已知之,为何还要纵兵击杀?”
郭人漳面脸委屈,说:“黄兄,你有所不知,我奉命镇压,不能一枪不发,更不能公然下令不战,至少得做做样子,但乡民毫不为备,致令损失惨重。哎,我本想假战一场,然后申告上司悍匪难治,谁知竟酿下如此惨祸!”
黄兴说:“如今我亲临郭兄之营,郭兄作何打算,是否还要假战一场,然后捆送我去领赏?”
郭人漳忙说:“黄兄言重了!兄弟身在清营,心怀革命,决不做此不义之事。”
谭人凤说:“那么郭统领意欲何为,如今满清的江山摇摇欲坠,统领还要做他们的官,卖力给他们效命?”
郭人漳以目看黄兄,试探着问:“黄兄此来何意?但请明言,你我之间绝无不可商量之事。”
黄兴“唬”的站起来,沉脸横眉,一字一句说:“我要郭兄你带兵起义,光复我大汉的河山!”
郭人漳吓了一跳,眼睛瞪得大大的,问:“黄兄不是开玩笑吧?”
黄兴说:“黄某与人相交,生死相许、肝胆相照,决不打诳语。如今我同胞皆欲殄灭满清丑虏,颠覆专制皇权,郭兄若心存大义,便当于此时起兵,为光复河山出力。郭兄若忠心满虏,欲以同胞之血博取前程,便请就此擒了黄兴!”说着上前一步,昂头挺立,凛然不动。
郭人漳满脸惶恐,忙欲扶黄兴坐下,说:“黄兄是条汉子,兄弟我一直敬服,且请坐下来说话。”
四四 西风吹散马蹄疾(3)
黄兴却不坐,说:“我只等郭兄表态。”
郭人漳咬了咬牙,扬眉说道:“黄兄是顶天立地的好汉,兄弟我也不是只谋做官、不识大义的小人。造反之心、革命之念,我时刻没忘,你们说,该怎样起义?”
黄兴大喜,拱手说道:“我知郭兄有识见、有担当,那么,你同意兴兵反满了?”
郭人漳说:“这个自然。我想着反满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一直等候合适的机会,如今谁也知道满清难以长久,怀抱二心的也绝不是我一人。”
这时连谭人凤脸上也挂起了笑容,大赞郭人漳义气干云。郭人漳就吩咐备宴,给黄、谭两人接风。不一时菜肴端了上来,酒筹交错之际,郭人漳却是满脸忧虑,说道:“两位老兄,如今我手下有五千多人,加上几个相好朋友的兵力,约可凑足一万人马。两广之地,清兵总数有十万之众,若加上云贵、湘闽四周之兵,清军人数约在三十万上下。黄兄、谭兄,以一万兵力起事,胜算实在不大,你们另外还有什么安排呢?”
谭人凤说:“三那之地,我会又派出了人手组织乡民起义,三那一起,各地响应,我汉人同胞慷慨赴义者,又何止三十万,请郭统领勿忧。”
郭人漳连连摇头,说:“乡民乌合之众,毫无战阵经验,一触即溃,哪能和正规军伍相比。像刘思裕他们,不是兄弟小瞧,靠他们实在难以成事。”
黄兴忙说:“我会在潮汕、惠州一带有大批的会党集结,会党人物骁勇能战,三那义旗一举,那两处立刻响应,清军顾东顾不了西,那时郭兄率兵而起,天下震动,大事指日可成。”
郭人漳还是摇头,说:“会党虽然骁勇,但散漫不守纪律,千万不可凭恃他们。”
黄兴、谭人凤一齐大笑,说:“郭兄过虑了,同盟会便是专门和会党打交道的,深悉他们的脾气,这些人虽然是江湖作风,但对驱除鞑虏的宗旨决不马虎,只要我会传下号令,他们绝对听从。”
郭人漳却还是不相信。谭人凤心中不快,形之于色。黄兴忙于桌下轻触其脚,谭人凤遂隐忍不发。
宴会将阑,忽外面亲兵报称总督发来急电,郭人漳令将电报呈上,又挥手命亲兵退出。他手持电报匆匆看过一遍,叫了起来,说:“黄、谭两兄,会党既听命于贵会,待三那起事时响应,为何潮州的会党擅自就闹了起来?”
原来黄冈起义后,周馥急电命各带兵官、各地方官严密注意会党的动静。郭人漳说着将电报递了过来,黄兴、谭人凤一看之下气得跺脚,连声骂许雪秋糊涂。
郭人漳摇头叹息说:“会党靠不住呀,只会呈一时血气之勇。”
黄兴谭人凤自然不会就此罢休,仍设法欲说服郭人漳反正。但没过几天黄冈起义就失败了,接着七女湖起义旋起旋灭,郭人漳便对带兵反正一事越来越消极了,不过对黄、谭两人还是以礼相待。当黄、谭再次与其谈起反正之事时,郭人漳皱眉说:“赵声的新军,名义上归我节制,但此人刚愎自用,傲慢自大,与我不睦,不大听从调遣。你二人若能说得他与我一心,服从命令,我就去了后顾之忧,便可放心领兵起义。”
赵声曾是华兴会的骨干,后又经吴春阳介绍加入同盟会,革命之念坚如钢铁,与黄兴情谊也是极深。不过黄兴却不说破这些,只说:“郭兄既这样说,我二人就跑一趟廉州,以大义说服赵声,务要使他与郭兄一心,共谋大事。”
郭人漳说:“如此最好,只是太劳累二位了,兄弟心下不安。”
黄兴笑道:“自己兄弟不须见外,我二人这就出发。”于是和谭人凤相携出钦州城,乘风赶往廉州。
赵声在长沙起义失败后,去北方游历了一段时间,频频与北方的新军接触,但直隶东北的新军全为袁世凯所训练,新思想渗透慢,革命之说难以接受,赵声劳心费力却功效极微。这时任两江总督的周馥在南京创建新军,赵声得迅返身南下,经友人的推荐,当上了新军督练公所的参谋官。
赵声才干卓著,深谙练兵之道,大受周馥器重,不久升任江阴新军教练之职。此时郭人漳由江西新军统领之职卸任,未得新职,在江南一带游历,因而与赵声结识,极是欣赏赵声的统军之才。不久郭人漳被委做巡防营统领,就邀赵声同往,授以管带之职,赵声在军中宣传革命,他也听之任之。零六年初的时候,南京扩编新军,这儿的军中好友纷纷请赵声重回南京,赵声意动,请之于郭人漳。郭人漳说:“我不忍埋没人才,但你到南京若有不如意处,只管再来。”
赵声应诺,即回南京,进入新军第九镇任职。九镇的统制徐绍桢十分推重赵声之才,不久升他做了三十三标的标统。赵声治军精严,御下有方,徐绍桢提起他便赞不绝口,常对人夸耀说:“若打硬仗,除非是赵声的三十三标。”
赵声借着上司的推重,在士官之中大力宣传革命,又作《保国歌》命士兵传唱。《保国歌》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由三十三标唱起,不长时间传遍了长江中下游的新军营房,士兵们提起赵声之名,无不肃然起敬。
零六年的冬天,周馥被南调任两广总督,而以满人端方为两江总督。恰于此时,三十三标的士兵因愤恨曾国藩为满人效命打太平天国,乃纵火焚烧曾国藩祠内的神像。端方闻知,怒道:“三十三标皆是革命党,可用大炮轰之!”
四四 西风吹散马蹄疾(4)
立刻就有人告标统赵声在军中宣传革命,鼓动反满之事,端方大怒,欲捕赵声严惩。统制徐绍桢忙赴督府为赵声求情,端方余怒不息,下令撤了赵声的标统之职,勒令退伍。赵声无奈离营,众兵士抹泪相送。
这时孙文派胡毅生往找赵声,说:“广东资力雄厚,人才众多,最宜作革命军兴之地。赵兄不如趁机到广东军中发展,日后可控军为起义之资。”赵声于是南下广东。
两广总督周馥刚从两江任上过来,深知赵声的治军之能,便命其先在新军中作管带,不久升他为新军一标的标统。这次钦廉事起,周馥担心郭人漳的巡防营战力不够,就特命赵声也带军助战。郭人漳却知赵声思想倾向革命,且敢作敢为,勇猛无畏,怕他与乱民勾结,阵前起义,故将他遣往廉州,好使自己可从容审度形势,左右逢源。赵声心中不满,隐忍不发,静待时机。郭人漳知赵声对己心怀怨恨,所以请黄兴、谭人凤前来说项,以消弭赵声的不满。
黄兴、谭人凤到了廉州,赵声接二人进入军营,开口便说:“如今廉州抗捐的乡民受刘思裕兵败的影响,气势已大不如前,若不联络各方,急谋起义,时日迁延下,民气将不可再用,黄、谭两兄请向总理速禀,不要错过了时机。”
黄兴谭人凤说明来意,赵声说:“兄弟和郭统领别无他事,只怨他捕杀刘思裕的义军。今次若郭人漳率兵反正,我自然一切听他调遣。”
黄兴谭人凤笑道:“如此则大事将妥,赵兄且稍待,我二人说服郭人漳已有小成,不日就会有好消息报你。”于是急返钦州。
郭人漳悄悄问二人:“赵声那儿怎么说?”黄兴说:“赵声绝无问题,称一切听从郭兄指挥。”
郭人漳大喜,便于黄、谭约定,待在三那组织乡民的王和顺起兵时,相机响应。
王和顺此时已被孙文委为“中华国民军南军都督”,手下收纳了百十名乡民。不久,三那人梁少廷带了百余人的乡民义军来投,王和顺心下高兴,收义军归于旗下,委梁少廷为副都督,接着,刘思裕的侄子刘显明又带了五六百人来投,王和顺大喜,一面派人运动防城的清军反正,一面等待黄兴、谭人凤策反郭人漳的消息。刘显明却嫌王和顺不马上起事,将自己的五六百人马又带走了。王和顺无奈,将手头仅有的二百多人马加以整顿,开到三那的板城墟一带,派人四出联络小股乡民队伍扩充军力,同时等待战机。
黄兴与谭人凤在郭人漳的营中等得心焦不已,这时,安徽安庆的徐锡麟霹雳一声,在巡警学堂内杀官造反了。当时传来消息,说徐锡麟连开数枪打死安徽巡抚恩铭,率领巡警学堂的师生占领了军械所。孙文、胡汉民等闻讯大为震动,继而兴奋不已。
四五 杜鹃声声里,眦目一何恨(1)
原来陈伯平、马宗汉从上海买枪回到安庆后,将秋瑾要求推迟起义的话讲了,徐锡麟凝眉摇头,意似不许。陈、马两人急道:“浙江的光复军因故暴露,按原定时间秋瑾肯定无法完成重新部署,我等单方面起事,胜算实在不多。”
徐锡麟喟然叹道:“即使失败,起事日期也绝不可改,否则你我就再无机会了。”
陈伯平、马宗汉惊问原因。徐锡麟拿出一张纸来,交给二人细看。纸上写着“光汉子”“光复子”、“宗汉子”等一溜十多个人名。“光汉子”是徐锡麟的别号,“光复子”是陈伯平的别号,“宗汉子”则是马宗汉的别号。看其它名字,也多是什么人的别号。陈、马两人愕然不解,遂问徐锡麟这些人名是怎么回事。
徐锡麟咬牙说:“出叛徒了,把我等出卖了。幸喜这张名单落入我手,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原来这份名单是新任两江总督的端方发电报给安徽巡抚恩铭,请他按单抓人的,向端方提供名单的则是刺客叶仰高。
叶仰高,浙江人,曾留学日本,反满思想激进,六月份在上海与人密商,筹谋刺杀两江总督端方,事泄被捕。端方以为他是革命党,便令严刑拷打,要他招供党人的活动。叶仰高经不起毒刑,遂招供说:“光复会的人已打入了安徽官场,当了大官,预备时机一到,立刻杀官造反。”
端方大惊失色,细问详情,叶仰高却说不明白。叶仰高曾和入了光复会的浙江会党头领吕熊祥交往过一段时间,听吕熊祥讲过光复会的一些事情,对徐锡麟等实行“捣穴覆巢”计划略有耳闻,但不知详情。端方大怒,令再拷打。叶仰高痛苦万状,就凭记忆说出了一些光复会人的别号,说他们都进了安徽官场,至于做什么官却一概?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