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前夜风云录
张永福急叫“总理”,孙文却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他一动也不动坐在那儿,眼中泪如泉涌。
张永福大惊,忙派人去寻汪精卫、田桐来劝孙文,汪、田得讯,飞一样赶来,孙文看见他俩,方“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悲痛无比。
汪、田忙说:“总理,这消息未经验证,难辨真假,想黄克强吉人天相,不会这么容易就死。”
孙文抹泪说:“黄兴是个血性汉子,不战到最后一刻,不轻言撤退,这消息恐怕不会假的!”
汪、田说:“黄克强是我党的翘楚,他若阵亡,满清能不大肆张扬?如今没有一点正面消息,可见黄兴绝对没死。”
孙文想了想,觉汪、田说得有理,但心中究竟放心不下,就说:“你等快给胡汉民发电,命他派人到边境一带打听黄兴的消息,义军若被打散,必有越境逃往安南的人,他们一定知道克强存亡的确信。”
汪、田二人点头,急发电给胡汉民。
胡汉民接电后也大惊失色,忙派出人手,到广西边境一带四处寻找失散的义军,以便探问黄兴的消息,可找来找去,一无所获。孙文催问的电报不断发来,胡汉民不敢说没找见,只说派出的人手还未回来,请孙文不要着急。
一直到了零八年的四月份,胡汉民想着黄兴可能凶多吉少了,因为围攻义军的清兵已陆续开始退回原驻防地,钦廉一带平静如斯,党人活动的痕迹全无。
就在这时候,猛然传来黄明堂的消息,说他带兵杀入了广西河口,得降兵数百,已在河口镇建立了政权。接着黄明堂派人来了,向胡汉民催要饷银。
四七 壮士此去渺无踪(7)
原来黄兴与郭人漳在马笃山大战之后,西南一带人心惶惶,风声鹤泣,黄明堂趁机带镇南关退下来的兵力出了燕子山,从安南的老街过了红河,杀入云南的河口。河口边境驻有巡防营三百余人,同日宣布反正,两军汇合,杀入镇里。镇子里的警察也起义了,杀了警察局长,挂起了青天白日旗,黄明堂得枪千余杆,子弹几十万发,义军士气大振。
河口镇外有清兵的四个炮台,防务所督办王振邦率了五六百清兵守着,拒不投降。黄明堂大怒下挥军攻打,炮台上的清兵皆欲投降,无心防守。王振邦心中害怕,惶急无策下派人到安南一侧向法国人借兵。法国人听说借兵打革命党,摇头不借。王振邦无奈,强自约束清兵,苦守炮台。黄明堂见状攻打愈急。台上的清兵守备与革命党有旧,见苦守无益,便带兵扭住王振邦,宣布投降。黄明堂吩咐杀了王振邦,挂人头于河口桥头示众。
这时投降的清兵已经上千,枪弹充足。河口镇的商民百姓都放鞭炮为革命党庆祝胜利,黄明堂大喜下,召集管带以上军官开会,说:“今日枪弹充足,士气旺盛,大可放手一搏!”于是分兵三路,自带旧部二百多人为一路坐镇河口,将一千降兵分成两路,令助手王和顺、关仁甫各领一路出发攻打蒙自及蛮耗两处地方。
四八 窘困落寞里,巨资来似梦(1)
王和顺、关仁甫得令即欲领兵出发,降兵们却吵吵嚷嚷不肯走,说:“我等为满清当兵时,官长老是克扣我们的饷银,致使我等衣食艰难,如今投降了革命党,难道饷银不发就命我们去打仗?”
原来这一带的清兵每月有三两银子的军饷,但军官们层层剥皮,到了兵士手中,实际能得的只有四元钱。四元钱连维持伙食也嫌不够,军官就鼓励兵士们打工赚钱。当时法国人在河口修筑滇越铁路,清兵于是在军官的牵线下,纷纷去替洋人修路。有些兵士谋不到修路的差事,只好去附近的山上打柴,挑往河口街上换钱,只是在上边检查时,大家方集中于营内排队演操,做做样子。
黄明堂见众兵索要饷银,就派人赴河内找胡汉民要钱。胡汉民掏空口袋,只有三千元,就将这些钱全给了黄明堂,请他凑合先用,自己又向孙文发电告急。孙文也没有钱,便派汪精卫到荷属东印度一带去筹款。
三千元到了河口,每名降兵都分得了部分饷银,于是欢声雷动,大家有了钱,就听话了。黄明堂发了进军的命令,两路人马在王和顺、关仁甫的带领下,士气高涨,分别开往蒙自和蛮耗。
两路降兵组成的义军推进顺利,一路上很少遇到阻拦。凡遇有驻兵之处,义军中的降兵官长就去劝降,大讲革命党的好处。清兵们听说革命党讲信用,发饷及时,十分高兴,劝降的话一说便成,大家闹哄哄的都来归顺。义军迅速扩大到了三千多人,但此刻黄明堂却无钱发响了,只得急催胡汉民。胡汉民手头无钱,团团乱转。汪精卫还在去东印度的路上,孙文急切间搞不到钱,徒呼奈何!
饷银不能及时发放,降兵们也就不大听话了,磨磨蹭蹭不肯朝前再走。王和顺、关仁甫两个百般鼓动劝说无效,只好一齐向黄明堂告急。
此时云贵总督锡良集结了两万精兵,以白金柱为总指挥,自北而南开了过来,阻拦义军。义军得知消息,降兵们马上就不肯前行了,吵闹着说:“清兵人多,我们必败无疑,须得快快后退。”关仁甫王和顺无奈,领兵又退向河口。锡良的两万精兵缓缓南下,向河口压来。黄明堂急得跺脚拍桌子,一个劲派人催促胡汉民快想办法。
胡汉民是一介书生,心如火焚却想不出办法,只愁得长吁短叹,正自烦恼不堪,忽然机关的门役跑了进来,报称黄克强到了。胡汉民一下子跳了起来,惊喜交集,抬脚就奔向屋外。却见黄兴大摇大摆进了机关的院子,脸上虽颇有憔悴痕迹,但仍气昂昂,威猛如虎。
胡汉民大叫道:“黄兄,黄兄,你原来没有死,好极了。”
黄兴哈哈笑道:“满清未灭,民国未成,我怎能随便就死。”
原来黄兴自马笃山一战后,又打了几个胜仗,但清兵越来越多,四面围了过来。黄兴带着义军在清兵的缝隙中穿插来去,伺机消灭小股的敌人,以此办法给自己补充弹药给养,这样坚持了将近两月的时间,清兵千人以下的小股兵力不敢出动,凡搜捕围攻动辄以两三千人为伍。长期的作战,黄兴所部义军也从六百多人降到了二百多人,看看弹药的补充越来越难,人员伤亡剧增,黄兴便将队伍带到了安南一侧的边境上进行休整,安顿好了有关事宜,自己就赶来河内,找胡汉民讨要弹药粮饷。
胡汉民此刻却是山穷水尽了,无粮无饷,只是诉苦不迭。
黄兴长叹,意甚遗憾。
胡汉民就要立刻给孙文发电,报告黄兴的消息,同时告以河口之危,意欲请黄兴赶往河口主持大局。
黄兴听胡汉民讲了河口的情况,神色不虞,摇头说:“那儿俱为降兵,难以指挥。况且我与黄明堂、王和顺等人并不熟悉,去了也于事无补。”
胡汉民却不管这些,径自就向孙文发了电报,请孙文电令黄兴赴河口指挥。
孙文接电,得知黄兴无恙生还,喜不自胜,立刻回电,委黄兴为“云南革命军总司令”,命其节制河口起义各部,北上抗击清兵。
黄兴见了电令,摇头不语。胡汉民则频频催促他尽快到河口主持。黄兴叹了口气,当下只得重振精神,持令北上,赶赴河口。
黄兴过境到了河口,见镇外镇里的义军多散漫疲顽,无拘无束,于营门外溜达嬉闹,毫无战心。黄兴气恼,直入镇中黄明堂的总指挥部,出示孙文电令,命黄明堂约束各军,准备北上迎敌。
黄明堂却推托说粮食不够,兵饷不足,难以进军。黄兴百般晓谕,黄明堂怏怏不睬。
黄兴焦躁起来,便要亲自带兵北上迎敌。黄明堂满口答应,却只拨给他一百名降兵,还好这一百人枪械齐全,弹药充足。黄兴当即集合起这一百人,动员激励,然后发号施令,领了众人径出镇子,向北进发。
向北行了约莫一华里远近,众兵一齐向天鸣枪。
黄兴愕然回头,问道:“何事鸣枪?”
众兵说:“太累了,走不动了。”于是乱哄哄怀抱长枪,坐于路畔歇息。
黄兴急忙回身拉他们起身,苦口婆心劝慰,好不容易将所有的人都劝了起来,大家却直立不动,黄兴便推他们前行,这样又走了半里路远近,众兵纷纷逃散,越阡渡陌,一霎时跑得只剩下了黄兴一人。
黄兴仰天长叹,心苦声酸,叹声呜咽,叹罢一个人呆呆的站了半天,终于咬咬牙,又回镇子里找王和顺商量。王和顺一个劲摇头,说:“兵少饷无,难啊!”
四八 窘困落寞里,巨资来似梦(2)
黄兴怒极,心想:“我手头无一兵一卒,他们便无人听我指挥。”大怒下抬脚离开河口,渡红河到了安南老街,欲折而西行,将随自己转战了几个月的那二百多志士带来河口参战。哪知刚到老街,法国巡捕便抓住了他,说:“好啊,又是一个日本探子。”
黄兴被带到巡捕房审问时,大叫冤枉。巡捕说:“看你体貌特征,肯定练过柔道,你还想抵赖,不肯承认是日本人吗?”
黄兴大怒起身,吼道:“我是中国革命党人黄兴!”
巡捕大惊,他们都听过黄兴的大名,今见抓了他进来,不知该如何处置,便忙发电请示安南总督,总督命将黄兴礼送出境,巡捕们于是带了黄兴到海防,问明黄兴愿去新加坡,就代他买了去新加坡的船票,然后强行送他上了轮船。
黄兴新加坡上岸,面见孙文后极言会党游勇不可用,说:“若要革命成功,非训练革命武装不可,会党游勇不识大体,靠他们决然难成大事。”孙文却说:“会党性质我固知之,其思想行事自不如正式军队,然清军的官佐多顽固持重,难以说其反正,会党却极容易发难起事。”黄兴摇头叹息不已。孙文说:“黄兄啊,诸役虽败,然影响不小,一切的失败,都是将来成功的种子,请勿气馁。”
这时有会员从日本来,称同盟会总部形同虚设,无人理事,会中人各行其是,情况堪忧。孙文冷笑,掉头不顾。黄兴却心急火燎,怕同盟会就此一蹶不振,欲到日本整顿会务,禀明孙文后,即刻乘了去日本的客轮,从横滨上岸,赶往东京。
黄兴走后不久,大队清兵逼近了河口,黄明堂手下的众降兵见清兵势大,内心惶惶,有些人就又带枪投降了清兵。黄明堂苦战多日不支,率领六百余人退入了安南境内。法国兵将黄明堂的人马全部缴了械,欲遣送出境。问他们:“愿去哪里?”
众人听说孙文在新加坡,便一致要求去新加坡。法方即派人随客轮送他们到了新加坡,众人上了岸,吵吵嚷嚷闹着向孙文讨饭吃。六百余人的生活住宿不是个小问题,此刻孙文身无分文,急得要死。当地的同盟会员竭尽所能,筹措了两千元交给孙文,但不长时间,两千元便用去了一半,这样坐吃山空可怎么办呢?
恰好此刻汪精卫从东印度筹款回来了,带回了一万五千元。孙文凝眉细想,最后命会员陈楚南以此笔资金,创办了一个石料场,取名“中兴石山”,安排河口来的六百余人进去做工,以解决生活问题。
黄兴风尘仆仆从南洋赶到日本东京,一脚跨进《民报》社的门户,与正欲出门的章太炎打了个照面。章太炎猛然见黄兴来了,上前一把就扯住了他的衣服,大笑呵呵,说:“黄大英雄回来了,好啊,好啊!《民报》快揭不开锅了,你管不管?”
黄兴拿开章太炎的手,一屁股坐在章太炎的床上,说:“钱都用到起义上了,没有钱了。”此时陶成章、汪东都在报社内,就与黄兴相见,互致问候。
章太炎一旁冷笑道:“你们搞的那些也叫什么起义,小打小闹却劳师动众,枉费钱财人命,岂能成功!”
黄兴说:“章兄,别说气话了,会中情况如何?”
章太炎一脸戚容,连连摇头说:“不堪提起呀!张继宣传社会主义,让日本人赶到欧洲去了。”
黄兴一惊:“日本人要抓张继,他跑了?”
章太炎继续说:“宋教仁穷困潦倒,郁郁不欢,酒醉之后便卧地狂歌;张百祥、焦达锋他们倒是活跃得很,到处联络人,不过他们成立了一个共进会,与本会分道扬镳了;刘师培他们回国了;至于我,唉,百无聊赖,意兴阑珊,一切皆空,就只等机会请高僧剃度,遁入佛门。这几期的《民报》大多赖皇帝帮忙。人心散了,同盟会看来也快倒台了。”
黄兴“嚯”的站了起来,大声说:“章兄,你也消极过火了。我这次赶来东京,就是要将同盟会的人心重新振作起来,你是会中重要人物,决不可徒呈书生意气!”
陶成章这时插话说:“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