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前夜风云录
,对着锡良大哭,说:“不速立宪,国家必亡。而我东北子民必将先亡于异国铁蹄之下,日人俄人,虎视东北已久,朝廷此时难道还不觉醒吗?”
锡良流下泪来,也哭道:“众位同学,本督一定将你等的请愿书速呈朝廷,请朝廷体恤众同学爱国之心,早行宪政。”
十二月下旬,奉天咨议局派出的请愿代表又出发了,乘车路过天津。天津的学生群起响应,学生们怕自己力量单薄,又串联了咨议局、商会的人,聚集起三、五千人到督府门前递请愿书,要总督陈夔龙将请愿书代呈朝廷。但清廷的电报来了,措辞严厉,命陈夔龙对请愿的学生严加防范,不许再搞请愿游行。陈夔龙心中害怕,忙派总兵张怀芝带兵驱散游行的学生,又以兵队包围学校,禁止出入,连师生的信件也检搜扣押。
五六 蜂起请愿时(2)
奉天省的请愿代表在北京下车后,呼着口号,列队沿街而行,欲到资政院再递请愿书,但他们立刻就受到了巡警的干涉。巡警奉令将代表们强行押上开往奉天的火车。接着清廷再发上谕,禁止各地的请愿游行,否则唯该地督抚是问。天津的学生领袖温世霖因欲继续组织游行而被抓了起来,发戍新疆。
立宪派们在一片森严中只好保持沉默,但心中对朝廷是越来越失望了。
转眼便是一九一一年的三月了,清廷经过一番酝酿,宣布责任内阁成立。邸报一出,举国哗然,国内外的立宪派们也悲愤莫名,再难忍朝廷之倒行逆施,奋起与之相抗。
责任内阁组成人员如下:
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 (皇族亲贵)
协理大臣:那桐 (满族) 徐世昌
外务大臣:梁敦彦
民政大臣:肃亲王善耆 (皇族亲贵)
度支大臣:镇国公载泽 (皇族亲贵)
学务大臣:唐景崇
陆军大臣:荫昌 (满族)
海军大臣:贝勒载洵 (皇族亲贵)
司法大臣:绍昌 (皇族亲贵)
农工商大臣:溥仑 (皇族亲贵)
邮传大臣:盛宣怀
理藩大臣:寿耆 (皇族亲贵)
内阁十三名成员中,皇族亲贵占了七人,举凡海陆军、民政(主管巡警)、财政等重要职位,全由皇族掌控,时人称其为“皇族内阁”。
皇族内阁一出,湖北咨议局议长汤化龙大怒之下,立即联络湖南咨议局议长谭延辏В肆ǖ纾⒉几嫒椋担骸傲⑾苤M樱韧鲋咔钜樱夜耍豢杀鹧磅杈兑跃裙即妫 彼拇ㄗ梢榫值囊槌て训羁「苯亓说钡乃担骸肮谡我盐蘅晌驯砻鞑灰嗣窳耍戎泄岣锩傥匏ā!薄?br /> 张謇对朝廷的举动也是失望之际,叹息道:“如此举止乖张,朝野上下即将解体矣,奈何?”
梁启超这时在日本却直接开骂了,称清廷为“妖孽政府”,说:“官爵入市,公然叫买,这样的政府岂敢让国会质问他们!日构虚词,捏报成绩,这样的官员岂能让国会监督他们,国会早开一日,便阻了多少人的官路与财路,此所以国会难开,而内阁之中,皇族坐满,再不亡国,真是没有天理了。”
不过,立宪派诅咒谩骂不过是言语之事,清廷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入阁的十三位大佬也大肚能容,将天下的议论诅咒当作过耳的清风,大家喜洋洋、气昂昂的就走马上任了。对皇族内阁反对最为激烈的汤化龙、谭延凯、蒲殿俊三人气恨之下,秘密往来协商,欲以各省宣告独立来胁迫朝廷取消皇族内阁,但他们三人没有军权,一时之间未敢轻举妄动。
宋教仁、谭人凤等在日本开会成立“中部同盟会”,会倒是开成功了,但苦于经费一项没有着罗,若无钱实施所定的“中策”,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谭人凤当日替黄兴还过高利贷,当下便往香港寻找黄兴,一为向黄兴通报中部同盟会之事,征求意见,二为催问黄兴可有资金以助。黄兴对中部同盟会倒很赞成,却是无钱可助。当时赵声也到了香港,胡汉民也在,胡汉民对另组一个中部同盟会极是不满,说:“东京一个勤学舍也无钱维持,又搞什么中部同盟会,此会成立,若为总理人选又闹意见,岂不图惹外人耻笑!”
谭人凤怒了起来,提拳嗔目,大叫道:“同盟会的总部在东京,总理何时管过,何时问过,要这总理何用!你等在外以会中名义骗华侨巨款,办报纸吹牛皮,就以为本事冲天,看不起总部的人?”说着摇头晃拳,要上前以老拳教训胡汉民。
赵声忙拦住谭人凤,说:“各行其是,都是为了革命,老兄不必动怒。”
谭人凤眼瞪着胡汉民,说:“劝君放开眼界,天下事绝非珠江流域可成!我为起义来香港多次,今后再也不会来了这儿了。”于是乘船又到日本。
中部同盟会没有资金,难以运转,众人渐渐的又都散了。宋教仁失望之下,乘船回国,在上海上岸。
于右仁此刻正在上海办《民立报》,要以此报为阵地,大力宣传革命,忽闻宋教仁止,大喜下前往拜访,并力下说辞,要聘宋为《民立报》的主笔。宋教仁心情黯淡之下,见于右仁古道热肠,又表示十分欣赏自己的文笔,便应允出任主笔。
这时的陈其美仍担当着《民立报》跑外记者的职务,与宋教仁很快就熟识起来了,他关系广,门路多,消息来源极广。而宋教仁的文笔老辣,分析精辟,有他两人支撑,《民立报》办得有声有色,在东南一带声誉鹊起,影响日大,于右任心中兴奋喜悦无比。
这个时候,宋教仁用“桃园渔夫”的笔名写出了一篇篇抨击满清政府的文章,从内政外交、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对清廷的愚顽腐败大肆挞伐,正写得痛快淋漓、气势如江水飞泻、欲罢而不能,忽谭人凤从香港乘船到了上海,持黄兴的信件,说孙文黄兴等在槟榔屿已开过了会,要倾全会之力,在广州举行一次惊天动地的大起义,请他速到香港,准备参加即将举行的广州大起义。
原来孙文离开日本后,径直乘船去了南洋的槟榔屿。到了一九一零年十一月,孙文召黄兴赵声同到槟榔屿,又命胡汉民带同盟会南方支部的骨干胡毅生、陈炯明、朱执信、姚雨平等齐来槟榔屿开会,商讨在广州举行大起义的事。
五六 蜂起请愿时(3)
众人聚齐开会,由孙文讲话。孙文直立桌前,右拳拄于桌面,目光凛然扫视与会诸人,威严犹如天神,咬牙说道:“我欲发动这次大起义,是抱了破釜沉舟、杀身成仁,不成功毋宁死的决心!此次起义乃是义无反顾的最后一击,同盟会的荣辱聚散,众位革命者的生死存亡,革命大业的成功与否,皆赖此次最后一击。所以这次起义,我欲倾同盟会全会之力,做一次惊天动地的大爆发,成功也罢、失败也罢,俱在所不惜。各位可否同意我的想法?”
众人无语。
前边多次起义失败的阴影犹在,多数人的情绪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这时又能说什么呢,大家相互对视,然后一言不发。
孙文的目光扫过全场,威猛无伦。众人在目光下纷纷低头。孙文目眦欲裂,大声喝问:“有无赞同孙文意见之人?”
会场又沉默了一会儿。孙文以拳击打桌面,怒道:“难道我会中之人,都被清廷吓倒,再无敢挺身而出的志士了吗?”
黄兴此时应声站了起来,沉声说道:“成功与成仁,皆黄某所欲。黄兴愿追随总理,拼死一搏!”
孙文把目光投向黄兴,心中泛起生死一知己的感觉,鼻子微微发酸。定了定心神,他把目光离开黄兴,又转向赵声。
赵声当即站了起来,大声说:“总理既要破釜沉舟,赵声也愿杀身成仁,为国为民,义不容辞。”
黄兴赵声表过态,胡汉民、陈炯明、姚雨平等也表态,声言支持孙文的想法。
孙文的目光柔和下来,怒意渐敛,问黄兴:“克强可否谈谈你的想法,然后大家商议。”
黄兴说:“既是破釜沉舟,就必须谋定而后动,以我会可以调动的所有力量,运动广东的新旧两军,会党人物,并约请在湖南活动会党的焦达锋,湖北联络新军的孙武,一待广州事起,长沙武汉也同时并举,以雷霆万钧的一击,攻占广州、长沙、武汉三城,然后光复两湖两广,出兵北伐。”
孙文甚是满意,点头微笑,说:“好,三省并举,广州当先,南国数省若得,清廷的日子就不长了。此次起义,内地同志舍命,海外同志舍财,成败利钝,在此一举。”
当时在会上议定,由黄兴、赵声分任起义的正、副总指挥,军事方面由他二人全盘指挥。孙文、胡汉民则负责筹款及枪械弹药的采买运输。
会议之后,赵声先到香港,于跑马地三十五号设立起义统筹部,安排人手侦缉广州城清军军力分布情况,与新军旧军中的党人接头联络。
五七 回首羊城三月暮(1)
黄兴在南洋筹措了几万元资金后,也到港与赵声相会,两人商量,先将统筹部内机构成立起来,明确职责任务,于是召集各骨干,决定于统筹部内成立八课:
第一调度课,以姚雨平为科长,负责运动新军及巡防营;第二交通课,以朱执信为课长,负责联络广州附近的会党;第三储备课,以胡毅生为科长,负责运输枪械子弹;第四编制课,以陈炯明为课长,负责制定起义方案;第五秘书课,以胡汉民为课长,负责起草檄文、对外宣言等文件材料……
各人接受任务后,立刻分头行事。
姚雨平先赴燕塘及北校场的新军之中,找军内的党人马锦春等联系,却得知新军士兵虽都倾向革命,但如今他们有枪无弹,难以起事。自上次一标的新军起义失败后,当局对剩余的二、三标严加提放,除过操练打靶时每人给发几粒子弹外,平日概无子弹可用,军营之内也不许存放弹药等物,这样,新军就等于失去了战斗力。
而巡防营与李准的水师营因受遣清乡,此刻都在外县。姚雨平便派李济民、何振芬二人就近到顺德等地联络巡防营官兵。自己急到香港,将新军的情况禀报黄兴、赵声。
黄兴、赵声对新军的有枪无弹深感忧虑,一番考虑后,两人决定另行组织一支生力军,名为“选锋团”,即敢死队的意思,选南洋、九龙流落的新军起义失败者及在日本的党人五百名为选锋,倒时在城内首先发难,控制了城中重要目标后,打开城门迎新军入城,城内军械所弹药堆积如山,新军无弹的问题自然迎刃可解。
姚雨平、陈炯明等对此办法大加赞成,当下黄兴赵声或写信、或发电,请日本总部,南洋及内地各处的同盟分会挑选适和作选锋的党人前来香港。
一九一一年元月,谭人凤风尘仆仆从日本赶到香港,黄兴大喜,付给谭人凤二千元,请其北上武汉长沙,与在那两处活动的焦达锋孙武联系,响应广州。谭人凤说:“宋教仁如今在上海,难道不请他来?”
黄兴说:“自然要请他来,前次伯先已写信给他,不知他收到没有,我再给他写信一封,你带了去,催他速速南下。”
谭人凤点头应诺。
宋教仁见了黄兴的信,当即向于右任辞职,就要南下,事为陈其美王金发等所知,也抢着要南下参加起义。谭人凤交待了黄兴赵声的地址,嘱托他们一路小心,就乘了江轮,沿长江一路直上武汉。上岸后在汉口长清里共进会机关找见孙武与居正,告以同盟会将在广州大举起事,约请武汉方面配合。
孙武,武汉人,毕业于湖北武备学堂,后在湖南新军中任教练、队官等职,与吴禄贞为挚友,经吴禄贞的介绍参加唐才常的自立军,事败逃往日本入成城军校,后又回武汉参加日知会等组织,运动新军革命,萍浏醴起义失败后逃往各处,最后又逃到日本,与焦达锋、居正等组织共进会。共进会成立一年之后,主要人员均回国联络新军或会党,实行革命,孙武于此时到武汉,联络同志成立湖北共进会,要把清军一队一队,一营一营的争取过来,这时已有小成,约摸联络了二、三千新军兵士了。
听了谭人凤配合广州大起义的话,孙武居正欣然同意,谭人凤便交给他俩一千元,请其加紧活动,壮大力量,然后又启程赶往湖南长沙。
焦达锋这时却不在长沙,党人彭庄仲、曾伯兴、刘文锦等接了谭人凤到下处密议,谭人凤告以广州之事,请他们运动新军倒时配合,众皆应诺。谭人凤于是将他们做了分工,然后坐于长沙城内,静等焦达锋归来。
日本的同盟会员接到黄兴赵声的电报,情绪激动,争着要来香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