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历史小说] 官居一品 作者:三戒大师 (起点vip2012-6-30完结)






  张经轻轻拍打着他的后背,仿佛安慰哭闹的孩子一般,柔声道:“哭吧,哭吧,哭完这一场,咱们就彻底解放了,以后咱们就只有笑了,让他们愁去,让他们哭去。”

  第四卷 不为青史为苍生 第二零一章 物是人非事不休

  当天下午,张经便和李天宠登上了归乡的客船,一刻也不眷恋这天间天堂。没有前呼后拥、百官送别的风光,除了几个从故乡带出来的老家人之外,就只有沈默、汤克宽、戚继光和俞大猷四个来码头相送。

  瑟瑟的北风中,老总督站在江边,看着就这么几个人相送,心中不由暗叹道:“这人还没走,茶就凉了。”

  看到老总督脸上的萧瑟之意,几人交换一下眼色,汤克宽便将一把倭刀双手奉上,轻声道:“这是王江泾一战,瓦夫人从匪首陈东手中缴获的倭刀,大人收下做个纪念吧。”

  张经点点头,接过这柄有特殊意义的倭刀,朝众人拱手道:“本想跟诸位奋战到肃清倭患,无奈时不我与,老朽只能先行告退了。但倭情依旧严峻,请诸位以东南百姓念,不要计较太个人的荣辱得失,一定要把倭寇全部消灭,还我百姓一片安宁。”

  四人一起拱手道:“大人叮嘱,没齿不忘。”

  “等彻底胜利了,别忘了给老头子写封信,不然我死不瞑目。”张经转身上了船,朝他们摆摆手道:“好了,都回去吧。”

  在四人的注视下,踏板缓缓收起,船老大用力撑起竹,客船便缓缓驶出码头,在运河上渐行渐远,江风却把张经那苍凉悲怆的歌声送了过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一代巨擘就这样忽然陨落了,留下的人还要继续坚持。

  待完全看不见张经的船,四人这才迈步离开码头。沈默轻声问道:“三位将军有何打算?”大家都是熟人。也没什么好隐瞒地。便听汤克宽道:“我已经向上面申请了,要去北边。”他是张总督麾下的头号大将,战功赫赫,受尽优容,早有一批人看他不顺眼。此刻遮风避雨地大树一倒,今后地日子肯定倍加艰难,所以沈默和戚继光都表示理解,没有多说什么。

  俞大猷却劝他道:“朝廷南剿北守地国策已经定下,武河兄现在去北边也是徒劳无功,还不如再坚持一下……不管什么人当权,总是需要咱们这些武人打仗吧。”

  汤克宽摇头笑笑道:“我向来不把赵文华放在眼里,言语间几多冒犯,如果不主动北去,肯定会被此獠公报私仇的。”说着强颜欢笑道:“俺答每年都来,北方也少不了仗打,说不定过得几年,兄弟我就发迹了呢。”这时候到了卫队等候的地方。亲兵给他牵马过来。汤克宽朝三人抱拳一礼,便先行去了。

  沈默又看向俞大猷,俞大猷压低声音道:“不瞒老弟说,张部堂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同意我操练水军了,并为我从各省调集军船百余艘,已经在扬州集结了,等我一到便操练起来。”说着双拳一攥道:“我要练出来一支可以出海作战地海军。不能像武河兄的水军那样,只敢在河湖里逞能。”

  沈默闻言轻声道:“俞大哥终于可以得偿所愿了。”俞大猷笑道:“肯定还有麻烦一大堆。”朝他俩一抱拳。便也上马也走了。

  最后只剩下他和戚继光两个。沈默从怀里掏出一个厚厚的册子道:“这是你给我地“练兵大计”,我已经仔细看过了,几点想法都写在空白地地方了。  ”

  戚继光接过那册子,低声道:“这样我回去看看就可以定稿了……”顿一顿才不好意思笑道:“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付诸实践呢?”

  沈默轻声道:“条子早拿到手了,只是张部堂这一走,也不知道还有没有用,所以我干脆没拿出来……反正现在年根下了,就是给你批文也得过了年才能办,不如等周总督上任后,我就立马去找他落实!”

  “也只能如此了。”戚继光叹口气道:“那拙言兄呢?你接下来怎么办?”

  沈默微笑道:“回家过年陪陪老爹去……元敬兄要不要一起去啊?”

  戚继光笑道:“我倒真想去,可是你嫂子从山东老家来了,我也得回去陪着过年去。”

  ~~~~~~~~~~~~~~~~

  从码头回到卢园,沈默有些意外的发现,那人数众多的巡逻队,仍然在守护着这座已经过气的总督行辕。

  此时天色已黑,门房前的大红灯笼已经点亮,但“总督府”地字样却不见了。

  “可真快呀。”沈安感叹一句道:“中午出去的时候还有呢。”

  卫队簇拥着沈默过去,却被拦住了——有道是不是冤家不碰头,这次挡道的,仍然是上次拦住他的那个千户,只听他语带快意道:“钦差行辕,闲人勿近!”

  望着那张可恶的马脸,铁柱怒道:“大胆,我家大人就住在里面,你难道不认得吗?”

  那千户假模假样的端详沈默两眼,这才皮笑肉不笑道:“这不是张大帅的座上宾吗?失敬失敬。”说着把脸一板道:“但现在这里是赵侍郎的官邸,时下天色已黑,请恕小人不能放行。”这千户整天在官邸里巡逻,对张总督和赵侍郎地斗争略有所知,现在张败赵胜,所以他觉着沈默这种整天住在张经家里的家伙,一定会跟着倒霉的。

  “你……”铁柱扬鞭就要打,那千户也不示弱,一招手他的手下便团团围上来,将那日地戏码重演一遍。

  那千户也觉着这一幕似曾相识,便嘿嘿笑道:“小人没记错的话,当时大人您拿出一份名刺,递进去便大门二门一起开,总督大人亲自迎出来。”说着冷笑连连道:“不妨再拿出名刺试一试,看看这回还能不能叫开门……做不到的话,请哪来哪回吧。”

  沈默端详他一会,突然笑道:“你叫什么名字?”

  “告诉你又怎样?”那千户大喇喇道:“我姓周叫大定。”

  沈默便让沈安给他一份名刺,微笑道:“麻烦这位周千总,帮着通禀一下,看看赵大人让不让我进去。”

  “乐意效劳,”那千户便接过名刺,走到大门前,从门缝里塞进去。

  一刻钟后,卢园的大门、二门、仪门全开,满面春风的胡宗宪出现在门口,亲热的笑道:“拙言老弟,你怎么才回来,梅村公就等你吃饭了。”便与他携手进去院中。

  望着缓缓关闭的大门,那千户大人两腿一软,便一屁股坐在地上,无力的呻吟道:“完了,完全了。”第二天便收拾东西逃跑了,再也没人见过他。

  ~~~~~~~~~~~~~~~~

  跟着胡宗宪到了饭厅之中,就见赵文华正在和一个相貌俊美的青年男子对酌,一见沈默进来,赵侍郎便哈哈大笑道:“拙言,你来迟了,先罚酒三杯再说。”那男青年便拿个空酒杯过来,给他满上道:“沈大人请吧。”

  虽然来了个不速之客,但逢场作戏的把戏大家都会,沈默也不例外,他痛快的干了三盅,这才在赵文华的右手边坐下,胡宗宪与他相对,那青年改坐了下首。

  沈默坐定了才发现,桌上竟然摆满了福州菜,望着那些熟悉的菜肴,与上次的别无二致……看来赵侍郎一赶跑了死对头,便迫不及待住到人家家里,在张部堂吃饭的地方,吃他吃过的东西。让人忍不住笑话之外,更多的是不寒而栗……只能说他的报复心是在太变态了。沈默不由暗暗警觉,心说千万可别惹到这种人。

  好在到目前为止,赵侍郎对他还是满意的,笑眯眯对沈默道:“梅林老弟就不用介绍了,”指着那年轻男子道:“这位姓罗,名龙文,字含章,乃是梅林老弟的同乡。这次扳倒张经恶贼,含章是出了大力的。”

  一听到“罗龙文”三个字,沈默心中一动,暗道:“原来是这家伙。”便明白他为什么想要抢“百花仙酒”了,原来是为了讨好这位赵侍郎啊。

  不动声色的与罗龙文见了礼,便听赵文华举杯笑道:“能扳倒张经老贼,拙言的奏章也是起了作用的,来,本公敬你们三位功臣一杯。”北京已经来信了,告诉他这次没能把张经置于死地,都是陆炳弄巧成拙,所以赵文华并不知道沈默的奏章暗藏着玄机。

  听他这样说,沈默也是暗送一口气,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应酬着赵文华等人,只是与那日同样的菜肴酒水,为什么食之无味,饮之苦涩呢?

  宴席到了中段,厨子端上一盘“鸡汤氽海蚌”,赵文华饶有兴趣的问这是什么,那厨子便陪笑着说明这道菜的来龙去脉,其中也说到了西施舌的典故。

  第四卷 不为青史为苍生 第二零二章 别

  听说了那个美丽的典故,赵文华和罗龙文爆发出一阵暧昧的大笑,都道:“那定要品一品美人香舌了。”胡宗宪也笑着夹一块子搁到自己碗里,慢慢品尝起来。

  看着那盘西施舌,沈默心里十分不是滋味,心中暗暗道:“当初张部堂在大战之前讲了这个典故。谁知转过头来,他也如西施一般,在立下大功之后蒙冤,话果然不能乱说。”他便打定主意,以后再也不吃这道菜。

  赵文华注意到他走神了,便笑吟吟问道:“拙言,怎么了?”面上虽然挂着笑,但一双眼睛却隐隐闪着寒光,只要断定沈默是“睹物思人”,便会将他打入另册,辣手摧之……就算他沈拙言是皇帝看重的人,但赵侍郎也不会放在眼里,话说这些年整倒的那些大小官员,哪个不是皇帝看重的?

  但沈默瞎话张嘴就来,是不会被人看出破绽的。只见他面色愁苦道:“本来还蛮有食欲的,结果一听说是美女的舌头所致,就连看都不敢看了。”登时引得满桌人哈哈大笑,赵文华也不再多想。

  接下来沈默打起精神、谈笑自若,再没有露出一点破绽,终于坚持到宴席结束。

  ~~~~~~~~~~~~~~~~

  待回到自己住的院子,让铁柱关上门,沈默这才长舒口气道:“这里非久留之地,明天咱们就回家过年去。”护卫们登时一片欢呼,迫不及待的打点起行装来。

  沈默笑骂一声道:“就没见你们这么积极过。”在众人的嬉笑声中,他推门进了正屋。

  柔娘和另一个侍女晴翠便迎上前,一个接过大人的披风,一个为大人端上温热的洗脸水。待沈默洗一把脸,晴翠伺候他换一身舒适地宽袖棉袍,柔娘则又端着另一个铜盆过来,轻声道:“大人请泡脚。”

  沈默便在椅子上坐好,柔娘跪在地毯上,先为他拨靴除袜、挽起裤腿,再伸手试试水温,这才将他的两只脚丫子搁到盆中,为之细细洗沐。

  沈默感觉她柔腻地小手在双足上慢慢按摩。双腿便好似要化掉一般。顿时感到疲劳尽消。舒服地快要呻吟起来。连忙闭目凝神。以免出丑。

  感到他身体发紧。柔娘抬头轻声道:“大人。可是奴婢按得不舒服?”

  沈默摇摇头。睁开眼笑道:“实在是太舒服了。”便细细端详着她。只见她穿一袭淡黄缎祅。长发高高盘在头上。更显得曲线曼妙、玉颈修长。心中不由杂草丛生。赶紧偷偷掐自己一把道:“不洗了。再洗皮都搓下来了。”

  待柔娘为他擦干双脚穿上鞋后。沈默便让她和晴翠坐下。待两女惴惴不安地依言在椅上坐下后。他开腔道:“张大人说你们已经自由了。是这么回事儿吗?”

  两女点点头。柔娘轻声道:“今天中午。大人将阖府下人地卖身契都烧了。”

  “你们有什么打算?”沈默突然发现。自己今天老问别人这个问题。

  柔娘沉默不语,那晴翠便先道:“后晌府里来了新管家,说是侍郎大人新搬过来了,有愿意留下的,便明天去找他重签一份卖身契。”

  “你想留下吗?”沈默轻声问道。

  “不想。”这个女孩心直口快,藏不住事儿,小嘴叭叭道:“唱戏地都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就算留下来,也只能干些粗活累活,何必作践自己呢?”

  沈默笑道:“那你想怎么办?”

  “奴婢在杭州城有个表姑,她在宝通源的女装店里做掌柜,早就说等我契满了便过去跟她干。”晴翠对未来还是很有信心的:“听说大老板也是女地,奴婢就想去她那了……只是,还有个难题没法解决。”

  沈默点头笑道:“说吧,我给你解决?”其实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是晴翠乃是大同人氏,并没有杭州的户籍。按照官府规定,工场店铺都是不能收的……当然也有贪图便宜的老板会收,可一旦被抓到,就得罚钱?